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2:从不平衡到相对均衡的中国区域经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章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工业空间分布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工业和制造业空间结构的演变历程,得到以下结论:

(1)本章利用空间基尼系数衡量工业在省区和城市两个空间层面上的集中程度,发现我国城市尺度的工业空间分散先于省域的分散。

(2)从全域Moran's I指数高达0.44进一步可以看出,我国的工业空间分散首先出现在省域内邻近城市之间,在2005年后才出现在省级之间。从2001—2009年各城市工业份额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工业空间结构有较大幅度的调整,工业分散的基本方向是从东部三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向三大城市群周边城市、中西部较为发达的城市群、东北省会城市及周边扩散,扩散过程中我国工业发展出现收敛趋势,城市之间的工业差异也在逐渐缩小。

(3)本章还利用空间基尼系数研究了1985—2008年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发现制造业总体的空间结构变化与工业相一致,2005年以后出现省域的空间分散趋势。在制造业空间集中阶段,劳动密集型行业集中幅度最大;2005年以后,劳动密集型行业分散的幅度也最大。从转移的行业来看,比重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中部还承接了一定量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二、政策建议

依据以上分析,结合国外产业空间结构调整的经验与我国工业空间转移的现实情况,本文认为,要积极引导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工业有序地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积极开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新经济地理理论强调市场潜力对产业空间分布的重要作用,本文也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对我国工业空间分布的显著影响。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外市场动荡导致我国沿海加工贸易订单锐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与速度,因此我国应积极拉动内需,提高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保持我国的经济活力;另一方面,也要扩大开放力度,打开国外市场,积极参与新的国际化分工,在经济全球化中谋求立足之地。只有坚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不偏不倚,才能保持我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第二,优先发展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或城市群,培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带动整个内陆地区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表明,工业和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后整体向东部地区集聚,带来了明显的极化作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本章研究表明,经济集聚水平和城市化经济在工业空间结构演变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众多国内外研究也发现,经济集聚能够有效提高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或技术效率。由此可认为,优先发展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或城市群,培育内陆地区的增长极和产业集群,使其有能力承接由东部地区转出的部分产业,增长极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整个内陆地区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具体地,一方面依托中西部地区原有的产业基础和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推动劳动密集型等低技术产业的承接与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产业集群,把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不仅追求空间上的集中,还要积极推动企业间合作共生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使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第三,加强地方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建立起灵活有效的国内统一市场。中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越完善,投入要素和商品的流动成本越低,越有利于推动我国工业和制造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应尽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影响投入要素和商品的流动成本的因素不仅有交通基础设施,由地方保护主义等造成的国内贸易壁垒也增加流动成本,因此地方政府应坚持市场导向,尽量减少行政干预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各城市间和各省之间应加强跨地区合作,积极建立区域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实现我国国内经济一体化。

第四,加大地区研发经费的投入,同时创造良好的就业与生活环境,吸引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加速转变工业的增长方式。多项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是资本与出口拉动型经济,其中资本是指物质资本。但是物质资本在经济发展阶段的中前期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当经济进入工业化后期,物质资本的拉动作用会逐渐减小,此时人力资本和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而我国现在正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的过程中,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已经进入了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认识到由重视物质资本投入转变为重视开发人力资本的必要性,以实现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地方政府还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制定地方的自主创新政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补贴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