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開放是馬克思主義的應有之義。
馬克思主義理論有一個基本觀點,就是承認世界上各種事物都在不斷變化和發展。依據這一觀點,任何社會制度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它也有一個不斷完善、不斷發展的過程。如果認爲社會主義制度就不需要改革,這是違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
馬克思主義還認爲,人類的認識來源於實踐,這種實踐不祇是個人的直接實踐,還包括對縱向歷史的繼承和對横向經驗的借鑒,離開這些就很難談認識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根據這個觀點,改革開放就包含着對人類一切文明成果和先進經驗的借鑒。馬克思主義本身就不是中國固有的。我講這番話的目的就是説,堅持改革開放與堅持馬克思主義是一致的。在中國,不堅持改革開放是没有前途和希望的。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在改革開放以前很長的一個時期内,中國經濟發展比較緩慢;而改革開放以後,廣大人民群衆確實得到了實惠,國力也有了明顯的增强。可以説,堅持改革開放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廣大人民的迫切願望,也是馬克思主義的應有之義。當然,如何將二者在實踐中更好地統一起來,還要很好地探索和研究。
《會見日本自民黨衆議員渡邊美智雄一行時的談話》(一九九一年三月八日)
實踐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改革開放的理論基礎。
實踐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改革開放的理論基礎,對改革開放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然而,這一重要觀點并没有在所有同志思想上扎根。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自覺或不自覺地背離這些觀點的現象。較爲常見的有以下幾種:一是祇講文件,不看實踐。不加區分,生搬硬套,不顧工作損失,不越雷池一步。二是唯命是從,缺乏主見。不從實際出發,不對群衆負責,思想不艱苦,甘當傳聲筒,工作出現失誤,往上一推了之。三是高高在上,不下基層。發號施令,不切下情,群衆呼聲聽之不多,實際情况瞭解甚少,情况不明决心大,方法不對‘點子’多。四是祇講經驗,不講創新;祇講過去,不講當今。把局部經驗當作普遍真理,學馬列無興趣,學别人不服氣。五是讀書有限,套話連篇;知識淺薄,誇誇其談。習慣於重復那些背熟了的空洞口號,與實際情况很少沾邊。六是愛講空話,不幹實事。祇説别人,不看自己,喜歡用過了時的條條框框品頭論足。凡此種種,都是理論脱離實際、主觀背離客觀的表現。從思想根源上來説,都是離開了實踐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我們必須下决心改變這些不良作風。
《在中共天津市委四届五次全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改革非常重要,具有革命的性質;改革非常困難,是一個探索過程。
改革是我們全黨全國的頭等任務,按小平同志的講法,是一場革命。這個話有兩層意思:一是改革非常重要,具有革命的性質;二是改革非常困難,是一個探索過程。由第一層意思講,不管有什麽困難,有什麽問題,都要堅韌地克服一切困難,有足够勇氣堅持改革。由第二層意思講,改革畢竟是一個新事物,任何人、任何單位在改革過程中都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或者是缺點,或者是不完善,包括市政府去年批准的幾十個改革方案,現在也正進行修改,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講,凡是堅持改革的人都得有這樣一種精神,勇於堅持正確的,也要勇於及時修正改革過程中的不足的地方,不斷地使改革工作完善起來。同時,凡支持改革的同志,不僅在他們正確的時候,獲得一片贊揚聲的時候,要給予支持,而且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或出現不足的時候,或有某些同志一下子不理解的時候,更需要予以支持。前者檢驗是不是真心改革,後者檢驗是不是真心支持改革。
《觀看輕音樂團演出後的談話》(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五日)
要加快發展,就要實行改革開放。
要加快發展,就要實行改革開放。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不斷改變與它不相適應的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進入八十年代以來,許多國家都在探索改革的路子,改革已成爲當代世界的潮流。中國的改革從農村開始,逐步擴展到城市;從經濟領域開始,逐步擴展到社會各個領域;從局部的單項的改革開始,逐步發展到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爲目標的全面改革。中國的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它克服了平均主義分配方式的弊端,調動起廣大群衆勤勞致富的積極性;它擺脱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給經濟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打破了單一的公有制結構,形成以公有制爲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共同發展的格局;它改變了以往固步自封、封閉半封閉的狀態,使中國躋身世界範圍的經濟合作與競争。改革開放衝破了長期束縛我們的僵化觀念,帶來了全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我們找到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改革開放給人民帶來了實惠,得到人民的支持,已經深深植根於中國的大地。
《發展:當代中國的主題——在智利聯合國拉丁美洲及加勒比經濟委員會的演講》(一九九五年六月二十六日)
不講發展,抱住某些過了時的具體結論不放,這不是真馬克思主義。
從馬克思主義運動史來講,從社會主義制度形成發展的過程,也可看出堅持改革的必要性。科學社會主義的學説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而付諸實踐的是列寧。列寧搞了没幾年就去世了,後來是斯大林搞的。斯大林在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設計和實踐了有關社會主義的體制、模式、方針、政策、方法等等,這是了不起的,許多方面也是符合當時的實際的。但也應看到,由於當時蘇聯國内外歷史條件,不可能不帶有歷史的局限性。我們不能苛求斯大林一下子把社會主義的各個方面都搞得那麽合理。社會主義也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也需要隨着各方面的變化而不斷發展。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的立國之本,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這一點我們不會含糊、不會動摇,但是社會主義也有弊病需要革除,在許多方面還有潜力需要挖掘。社會主義在許多方面要自我完善、自我發展,這種完善和發展,就是我們所講的改革。不講發展,抱住某些過了時的具體結論不放,這不是真馬克思主義,而是唯心論和形而上學。列寧如果不根據當時俄國革命實踐改變和發展馬克思的某些結論,就出不來列寧主義。毛主席如果不根據當時中國革命實踐改變和發展馬列的某些結論,就出不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同志如果不是根據當代中國的實際來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馬列和毛主席的理論,也不會成爲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中國也不會有今天這樣的局面。
《聽取深圳市工作匯報時的講話》(一九九〇年一月三十日)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社會生産力。
目前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困難和問題,有些與改革有關係,但有些并不是改革本身的必然結果。就本來的意義上講,改革是我們黨在執政條件下的一場革命,它應該表現爲穩定狀態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社會生産力,帶來的應該是生産發展、經濟繁榮。改革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論是從長遠講還是從當前講,給絶大多數社會成員帶來的應該是實惠和生活的不斷改善。改革是千百萬群衆自己創造歷史的事業,它得到的應該是群衆的支持和擁護。作爲經濟體制改革重要内容的價格改革,目的是理順價格體系,按照價值規律辦事,培育健康的市場機制,使經濟發展走向良性循環,而决不能把價格改革等同於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目前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困難和問題,有的是屬於探索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有的則與我們工作中的某些失誤有關。正因爲如此,我們才强調認真總結經驗,下决心搞好治理整頓。但必須明確,我們提出這個問題,目的在於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改進工作,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而决不能否定改革的成就,懷疑改革的方向。十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爲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改革對於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意義,不僅在於極大地促進了生産力的解放,帶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在於結束了封閉和停滯的局面,開闢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指明了‘實現四化、振興中華’的必由之路。不堅持改革,中國是根本没有希望的。
《在中共天津市委五届三次全委擴大會議上的報告》(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生産力和生産關係之間的關係問題,是適應與不適應的問題,不是先進與落後的問題。
過去有許多似是而非的提法,比如‘先進的生産關係同落後的生産力之間的矛盾’。其實,生産力和生産關係之間的關係是個適應還是不適應的問題。適應生産力的生産關係,就是好的生産關係;不適應生産力的生産關係,阻礙了生産力的發展,怎麽能稱得上是先進的呢?農業祇有在實行了聯産承包責任制以後,才真正找到了適合我國農村生産力發展狀况的生産關係,才解决了我國人民的吃飯問題。這樣的生産關係就比‘人民公社’好,就是好的生産關係。
《聽取内蒙古自治區黨委負責同志匯報時的講話》(一九九二年八月十日)
生産力的不斷變化必然導致生産關係的調整和變化。
去年十月我會見尼克松時説過,改革開放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所規定了的。他感到很新鮮,説馬克思什麽時候講過改革開放?我説,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人們的認識也要隨着實踐的發展而深化,不斷地認識真理,但永遠不能窮盡真理。馬克思主義的另一個基本觀點是,生産力决定生産關係,經濟基礎决定上層建築。生産力的不斷變化必然導致生産關係的調整和變化,因此,不斷地、經常地進行改革,恰恰是馬克思主義本來之義。關於開放的意義,用馬克思主義解釋可能比用其他方式更簡單。馬克思主義認爲,人類的知識有兩個特點:從縱向講是知識的延續性;從横向講是知識的借鑒性。馬克思主義歷來認爲,認識來源於實踐。但這裏講的實踐指的是人類的社會的實踐,不同於把實踐局限於自己的直接經驗的狹隘經驗論。科技、交通、信息發展到了今天的程度,使地球變小了,來往方便了,各國人民都有很多自己的創造,相互借鑒這些經驗是理所當然的。有現成的經驗不借鑒,自己在那裏憋,那是蠢人。馬克思在創立自己的理論體系時,也没有僅僅局限於研究德國,還認真研究和關注了英國、法國的理論成果和社會實踐。我們講改革、開放就是基於馬克思主義的這些理論。
《聽取深圳市工作匯報時的講話》(一九九〇年一月三十日)
改革就是要改掉那些有明文規定但不利於生産力發展的各種框框。
企業改革是對現行體制的一個突破,改革是以實踐爲根據。實踐和理論、規章制度和最終效果、生産力和生産關係、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到底是誰檢驗誰,誰修正誰?這是個根本性問題。現在一大堆的規定,不是從實際出發,不是以發展生産力爲根據,而統統是以哪個文件的規定或哪個人説的爲根據;一大堆的不滿意,生産者不滿意,工廠企業不滿意,統統没用,因爲部門没説不滿意。老是亮着紅燈,企業既不能前進,又不能違規,祇能繞道而行。這樣的體制,這樣的觀念,這樣的辦法,不改變,不廢除,祇能阻礙生産力的發展。改革就是開拓,就是創造歷史,就是要改掉有些明文規定,就是要衝破不利於生産力發展的各種框框。研究改革,首先要研究經濟上所固有的聯繫和制約的關係,研究解放和發展生産力。萬里同志説得好,誰離實際、離實踐最近誰最有發言權,誰能把群衆積極性調動起來,誰叫有真本事。如果群衆的積極性没有調動起來,生産力没有促起來,企業没有活起來,國家没有富起來,改革就不成功。這是最基本的原則。
《在天津市政府研究加快自行車行業改革步伐問題會議上的講話》(一九八六年八月二日)
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也是外國來的,是‘進口的’。馬克思主義怎麽會不主張開放?
馬克思主義認爲人類的知識來源不僅是自己的直接實踐,樣樣都要自己直接經驗否則就拒不接受,那是狹隘的經驗論。特别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信息和交通把地球縮小了,所以人類的任何知識更應當互相借鑒。馬克思的社會活動就不是在一個國家進行的嘛!馬克思、恩格斯都是德國人,而他們的活動并不局限在德國。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也是外國來的,是‘進口的’,不是自己國家裏生産的。馬克思主義怎麽會不主張開放?有人把堅持馬克思主義與僵化保守等同起來,把堅持改革開放與自由化等同起來,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會見中華教育藝術研究會劉吉、曲嘯、李燕傑、李永田四同志時的談話》(一九八九年十月十四日)
堅持改革開放,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具體運用,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我們必須堅持,因爲它是從實踐中産生并已被實踐證明了的真理,同時也必須把它與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實際相結合。對社會主義制度,我們必須堅信,因爲它是不可抗拒的客觀歷史進程,同時也必須結合實踐不斷探索和完善。堅持改革開放,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具體運用,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開放難免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有的是理論問題,許多是實踐問題,所有問題的解决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都會使馬克思主義理論更加豐富,使社會主義更具活力。
《會見古巴共産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會副主席馬查多時的談話》(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没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中國今天的局面。
二十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綜合國力逐步增强,人們的觀念有了很大變化,國際地位也有顯著提高,其根本原因就是實行了改革開放。没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中國今天的局面。人民群衆從改革開放中得到實惠,真心實意地擁護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已成爲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當然,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消極現象,對此,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切實解决,否則,就會人心涣散,社會畸形;在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後,碰到了一些解决起來難度很大的問題,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妥善處理,否則,體制無法理順,改革難以深入。不論出現什麽問題,碰到什麽困難,都動摇不了我們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决心,都影響不了堅持改革開放的大方向。改革開放根本目的就是掃除發展社會生産力的障礙,就是爲了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爲了維護國家的主權,爲了促進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重大原則,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違背,都不會放棄。
《會見阿聯酋國民議會議長哈卜圖爾時的談話》(一九九九年五月十六日)
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完全可以歸結爲馬克思主義的勝利。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包括那些反對我們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究竟怎麽解釋取得成就的原因,説法就不一樣了。有人説這是放棄馬克思主義的結果,我們認爲,這種觀點是誤解、是歪曲,恰恰相反,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完全可以歸結爲馬克思主義的勝利。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我們黨結合新的歷史條件,準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科學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爲自己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我們堅持唯物的觀點,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綫,明確了我國現在處於并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堅持發展的觀點,大膽解放思想,吸收、借鑒人類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開創了改革開放的新局面;我們堅持實踐的觀點,冲破‘兩個凡是’的禁錮,用實踐作爲檢驗理論和政策的標準,靠實踐回答和解决問題;我們堅持生産力的觀點,糾正長期‘以階級鬥争爲綱’的錯誤路綫,明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把經濟建設作爲全黨全國各項工作的中心;我們堅持生産關係與生産力相適應的觀點,確立以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我們堅持群衆的觀點,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爲改革開放和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依靠和調動廣大群衆的積極性來推進我們的事業。蘇聯東歐劇變後,世界上曾出現‘社會主義失敗論’,認爲馬克思主義没有用了。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没有過時,它的許多基本原理仍然有着現實的重大意義,社會主義制度仍然是最優越的社會制度。
《會見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時的談話》(二〇〇〇年五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