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可持续增长的结构基础与政策选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经过收入分配对产业结构三个指标的实证检验,我们发现,过去20年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将会抑制经济服务化,抑制非农产业比重增加,促进经济的重工业化。这些估计结果是不难理解的,我们可以分别从三个方面解释这一结果:(1)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抑制了居民对于第三产业的总消费量,阻碍了第三产业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比重的提高杨汝岱、朱诗娥(2007)(《公平与效率不可兼得吗?——基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12期)提出在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水平增加呈现倒U形分布时,收入分配越公平(g越小),总消费额越大,并且也从实际数据证明了中国的城镇和农村的边际消费倾向呈现倒U形分布。而如果恩格尔系数下降是居民不断改善消费品结构,增加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品份额的结果的话,那么,在杨、朱等人的结论基础上可以推出,第三产业产品的总的消费规模和消费份额都将随着居民的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上升而提升。,从而抑制了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2)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农村居民缺乏对城市工业品的购买力,导致工业市场容量狭窄,从而抑制了非农产业比重的增加。(3)在工业内部,轻工业中包含终端工业制成品用于消费的部分,这部分包含了高档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因此,收入差距扩大并不能对这一部分产生较为明确的影响,主要的影响来自于对重工业的影响。中国的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两种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工资和资本收入差距的扩大。李杨、殷剑峰(2003)通过分析国民经济核算表中的资金流量表得出结论,认为企业储蓄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而在于其主要支出对居民部门的劳动报酬支出和利息支出长期被稳定在较低的水平上。而资本报酬与工资差距的扩大使企业自留利润充足,因此降低企业投资的成本,刺激固定资本形成的增加,从而使重工业得以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