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可持续增长的结构基础与政策选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对外贸易差额结构与中国新经济增长模式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使中国获取了丰厚的贸易利益,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面临着过分依赖外部市场、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以及外汇储备规模过大等问题(薛敬孝,2005;Subbaraman and Sun, 2007; Françoise, 2010; Gaulier et al., 2010),而且制造业强大的竞争力可能会引起与中国处于相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恐慌(Hanson and Robertson, 2008)。

这种不平衡增长模式的弊端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愈发凸显出来。2008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遭遇了严重的金融风暴,经济停滞不前,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出口市场其需求锐减,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2008年中国出口额为14286亿美元,而2009年,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出口额下降了16%,贸易顺差更是下降了34%,意味着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受到了限制。

由此,中国各界逐渐意识到,过分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亟待调整。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政府特别指出要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强调了依靠国内市场、旨在实现内外平衡的经济增长新模式。

对外贸易是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的最重要的方式,而贸易结构,特别是贸易差额的结构可以反映出中国的产业结构、生产阶段、比较优势和内外需状况等,同经济增长模式息息相关。本章将从多维度解析中国对外贸易差额的结构特征,包括各种贸易方式和各类企业带来的贸易差额、差额的商品结构和国别结构等。通过这样的分析,本章旨在回答两个问题:其一,透过顺差结构,剖析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如何导致了不平衡发展的局面;其二,如何通过调整外贸顺差结构来实现旨在扩大内需的经济增长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