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可持续增长的结构基础与政策选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根据技术密集度分类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主要是由最终消费品引发的,而在消费品顺差中相当一部分是机器、运输设备和电子产品贡献的(见表2),这是否可以说明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明显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显著进步?一些学者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考察。Rodrik(2006)指出,中国出口产品的复杂度超过了其经济发展所处的水平,并认为政府政策是造成这一原因的关键因素;Koopman等(2008)的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入世以后出口商品的国内含量为50%,而高技术产品的国内含量仅为30%; Wang和Wei(2008)发现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并非中国出口产品复杂度提高的重要驱动因素,而人力资本累积和政府给予高新技术区的税收优惠是出口结构升级的最重要原因。这样,学者们对高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增长的原因并未达成一致观点。

我们根据Lall(2000)的分类方法,将全部制成品按其技术密集度分为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低、中、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四类,并计算出各类商品1995年至2010年间的贸易顺差。由表5可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低技术密集型产品在考察期内一直处于顺差状态,而且顺差额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顺差额高达3362亿美元,而低技术密集型产品顺差额也达到了1240亿美元。2005年以前,中国的中、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处于逆差状态,2006年之后才转为顺差,此后顺差额持续增大,但直到2010年还远远低于另外两类产品的顺差额。

表5 中国制成品贸易差额结构(根据技术密集度划分,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同表3。

由此可见,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低技术密集型产品是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这些产品主要依靠国内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进行生产,大多属于一般贸易的范畴;而中、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大多属于加工贸易的范畴,关键的半成品和零部件仍然需要进口,中国厂商承担了高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链条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因此这些产品在出口迅猛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进口迅猛增长,仅具有较小规模的贸易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