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可持续增长的结构基础与政策选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同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差额结构

(一)总体状况

我们选取了10个贸易伙伴,考察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和逆差的主要来源。如表7所示,近年来,中国香港、美国和欧盟是中国内地对外贸易最重要的顺差来源,2010年中国内地对这三个经济体的贸易顺差分别为1134亿美元、996亿美元和787亿美元,特别是对中国香港的顺差达到了对世界顺差的2倍。这意味着,如果剔除这三个经济体中的任何一个,中国内地对外贸易从整体上将存在巨额逆差,中国内地商品严重依赖于发达经济体市场的格局并未发生改观。

表7 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差额

注:贸易差额单位为十亿美元;比重是指中国同特定贸易伙伴贸易差额除以同世界贸易差额,取百分比。

资料来源:同表3。

考察更多年份的贸易差额,可以看出这三个经济体对中国内地贸易顺差的贡献有所差异。从1995年开始,中国内地对中国香港的贸易顺差即超过了对世界的贸易顺差,此后除2008年和2009年之外,这一状态始终保持。而1995年对美贸易顺差只占全部顺差的51.6%,2000年之后对美顺差才超过对世界顺差。1995年中国对欧盟贸易存在14亿美元的逆差,2000年之后转为顺差,此后对欧盟顺差额占顺差总额的比重从40%到79%不等。另外,不难看出,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内地商品对中国香港和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2008年中国内地对中国香港和对美贸易顺差占顺差总额比重分别降至59.6%和57.4%,2009年这一比重有所回升,但仍低于100%。危机到来之时,出口过度依赖于有限几个市场的弊端便显露无遗,但危机也给中国内地对外贸易带来了调整的机会:传统的出口市场萎缩时,应该思索扩大内需和开辟新市场的方法与途径。

未来可能的重要出口方向是印度、俄罗斯等“金砖”国家。如表7所示,1995年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内地对印度一直保持顺差,尽管相对于中国香港、美国和欧盟来说顺差规模较小,但顺差额及顺差比重持续增长,2010年中国对印贸易顺差达201亿美元,占顺差总额比重为11%。中国对俄罗斯长期以来保持逆差,2007年首次实现顺差,经过2009年反弹以后,2010年又恢复了顺差状态。2007年中国对俄罗斯贸易顺差884亿美元,限于篇幅,表7中未列出一些年份的数据,感兴趣的读者可向作者索取。目前来看,中国对俄贸易顺差规模较小,但随着俄罗斯加入WTO、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以及中国不断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未来俄罗斯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中国大陆对外贸易逆差主要来自于东亚经济体,其中中国台湾是贸易逆差的最重要的来源。1995年中国大陆对中国台湾贸易逆差为117亿美元,此后逆差逐年扩大,在经历了2009年的下滑之后,2010年逆差额达到了861亿美元。这表明中国大陆是中国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坚实后方,中国台湾的出口产品十分依赖于大陆市场。韩国和日本也向中国出口了大量产品,长期以来对华保持贸易顺差,2010年韩、日对华贸易顺差分别为696亿美元和557亿美元。相比之下,东盟对华贸易顺差规模较小,2010年顺差额为165亿美元。除东亚经济体外,澳大利亚也是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由于澳大利亚资源丰富,农业发达,因而中国从澳大利亚大量进口资源性产品和农产品,逆差额从1995年的10亿美元逐步扩大到2010年的33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