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的含义
在汉字中,“和”这个字,其字形采用“口”作偏旁,“禾”作声旁。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和”最初就是“相呼应”的意思。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和”字:“相应也。从口禾声。户戈切。”
“相呼应”意味着有多种多样的不同因素项并存,这些不同因素项并不是不相关的,而是互相呼应、彼此配合,构成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在中国古代,“和”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意思:首先是调和音乐中的各种音律,使之能成为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也就是说,将乐器所发出的各种音调、音色相调和,组合成完整的乐曲,或者就指各种声音的协调。
如《广韵》这部书解释“和”,认为是“声相应”;《集韵》解释“和”,认为它有“调”的意思;《尔雅·释乐》也提出:“徒吹谓之和。”而《周易·中孚·九二》的爻辞有:“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的说法;《礼记·檀弓》也有“竽、笙备而不和”的说法,《尚书·舜典》则提出“律和声”;如此等等。
其次,“和”除了有调和音律的意思外,也有调和饮食中各种味道的意思。同时,它也指那些非常适合众人口味的美食,如古代典籍中,就有“和味”的说法,“和味”指的就是适合人们口味的美食。
如《礼记·礼运》说:“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这里的“六和”指的是什么呢?因为春天之味多酸,夏天之味多苦,秋天之味多辛,冬天之味多咸,酸、苦、辛、咸四味,如果再加上“甜”味,就是“五味”。甜味的作用是调和,有“滑”、“甘”之效;酸、苦、辛、咸,再加上滑、甘,这就是“六和”。
《礼记·礼器》说:“甘受和”;《周礼·天官》说:“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
《礼记·王制》:“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
在中国古代,“和”还可以指人性情修养的理想状态。如《礼记·中庸》所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有七情六欲,在生活中,人们总会感受到喜欢、愤怒、哀伤、快乐、害怕、厌恶、欲求得到等种种情感,这些情感的产生和表达,能否当于其理而合其度,是人们所关切的。如果人们的种种情感在发出时总是合理而适度的,则可以称之为“发而皆中节”,如此则可以说是“和”。
在汉语中,从“和”字又可以引申出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多种含义,如人身体阴阳协调,可以称为“和适”;身体不健康,调治、调适身体,叫“调和”;为人处世性情好、脾气好,可以称为“平和”;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则是“和睦”;激烈冲突的双方不去争战,称为“和解”;弈棋或赛球等体育比赛结局不分胜负,称为“和局”;依照相近的题材和体裁作诗词,以诗赋相酬答,称“酬和”;乃至气候温暖,也叫气候“温和”;如此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在汉语中,虽然“和”的意思很广泛,但一般都有不同因素相应、配合得当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