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本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题号:11JDSZK009)结题成果。
本书是一部破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题的探索之著。它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中的基础性、导向性和战略性重要问题展开研究,回答了实践教学理论中的一系列问题,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科学化建设,显现了问题史意识、方法史意识、知识谱系、滚动实践实证研究的有机结合。
实践是人的思想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ä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以及判断思想的正误都离不开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必须以社会实践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途径,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这些观点都强调实践教学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都肯定实践活动在形成个体思想政治素质中的作用,都主张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本书理论框架由3编、16个论题的内容组成,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系统的理论观点。3编的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本理论构建;“观、听、访、演、帮、思”的实践教学链。
第一编有4个论题:一是导论,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资源梳理,三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成就等,四是中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比较与参考。
第二编有5个论题: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辨析、特征、功能,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层次、体系、模式,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环境、价值、评价,五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习题设计。
第三编有7个论题:一是实践教学“观”的理论意义与分析,二是实践教学环节“听”的理论与分析,三是实践教学环节“访”的理论与分析,四是实践教学环节“演”的理论与分析,五是实践教学环节“帮”的理论与分析,六是实践教学环节“思”的理论与分析,七是实践教学六环节间的区别、联系与运用。
本书研究内容具有前沿性,它细化、实化、具体化实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本书呼应了中央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的事业细化、实化、具体化,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体现到课程标准、教材编写以及考试评价之中的要求。
本书解答了实践教学理论的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基本问题与核心问题。当前在这一问题上存在一些不足,如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认识有偏差、实践教学缺乏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实践教学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充分、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经验的支撑和理论的阐明、实践教学到底由哪些论题构成尚无明确界定、系统实践教学缺乏学校高效的教学管理和强有力的保障机制等。这些不足阻碍着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
本书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科学化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滞后以及实践探索方面的困惑,迫切要求加强对这一论题的深入研究。这推动我们在专业化建设层面深入、系统地建构其理论体系,指引我们更为理性地对待及全面梳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经验,使实效性评价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科学化建设。
本书显现了问题史意识、方法史意识、知识谱系、滚动实践的有机结合。本书以3编、16个论章,从问题史意识、方法史意识、知识谱系、滚动实践4个方面呈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理论框架及其论述,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得到配合、咬合、啮合,使育人的力量精准、合适、强大,展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前沿性。
本书研究内容具有创新性。这首先体现在理论框架具有创新性。本书理论框架由3编、16章构成,从问题史意识、方法史意识、知识谱系、滚动实践4个角度展开论述,兼具理论性、逻辑性、系统性、独特性、流畅性、开阔性、实证性,使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有了一本可读的著作。
本书3编论述中亮点纷呈。第一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科学内涵的界定及其4个维度的把握,使我们明确了实践教学的本质规定。中国古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观点的梳理,启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实践三者是密切联系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以成为其他两个方面的先导,而任何一个方面也可以成为其他两个方面的深化。第二编对近年学术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若干论题作了全面整合和新的阐发,使其更具时代特征与前瞻品质。第三编“观、听、访、演、帮、思”的实践教学链的提出,如同打通了最难的省际高速公路的最后100千米,使实践教学整体有逻辑、各环节有着重、具体操作有菜单交互指引、教学效果明显可评估。
本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系统研究、探讨、解决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书的3编、16个论题,紧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一中心,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地回答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一核心的及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本书在16个论题的立论中,立场正确,观点鲜明,论证逻辑性强,并有3年6轮的实践教学作支撑,有《情系棋盘村》话剧的配合。这众多方面科研手段的应用,使每一论题的论述都丰富饱满,可读性强,充满逻辑力量与温馨可人之感。
本书资料的引用权威、规范、全面,实践教学实验质量高、信息量大、各环节联动有力。这就从前人、他人、外国人、实践教学主人等多个方面得到翔实、生动、具体的资料,为本书的完成,观点与资料间的相互支撑、相互关照、相互启发做出了贡献。
本书论证方法多样,语言文字流畅、接地气。本书立论过程中使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理论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文字尽量明确、流畅。各论题中的观点也经过精心概括总结,并尽量在三级标题中体现出来,使读者在阅读目录时,就能初步把握全书经纬,从而吸引读者读下去。
本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回答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论方面的疑惑。本书的16个论题覆盖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重要问题、热点问题。在实践教学中碰到相关理论问题,阅读本书,应该有所获益。
本书提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践的指南。本书的16个论题,尤其是后7个论题,为实践教学如何开展提供了详尽的方法要领与操作环节,这种理论中渗透方法、方法寓于理论之中的结合,有力地指导着实践。
本书孕育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本书对16个论题的讨论,是对现实的回应与解答,但它并没有穷尽对这些论题的解答,随着实践的发展,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做出新的探索。
本书适合各级各类学校、各方面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阅读。本书主要适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阅读,也适合各级各类党校、干部学校等作为阅读材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硕士生,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也可阅读本书。在高等学校进行其他课程教学的教师在组织实践教学时,也可参阅本书。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团委在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时,也可将本书作为一本工作用书。
戴钢书
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