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自我管理与人生进阶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一个周末的下午,朋友坐在我身边,谈起他和一位职场咨询师交流的事。那是一次按分钟计算的付费咨询,谈话中他仿佛感觉到金钱在哗哗地流失。他决定结束谈话时,并不确定是因为自己真的得到了答案,还是舍不得继续为每分钟付费的时间砸钱了。他说,对一个处于迷茫中的工薪小白来说,这种付费咨询还是很奢侈的。

过了几个月,我再问他,那次咨询对你的职业有什么改变吗?他说:“没有,生活节奏还是一样的。但是那一次的咨询体验还是值得的,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知,活得不再那么糊里糊涂了。”

我刚要为他这样的心态感到欣慰时,他补充说:“我依然不确定我刚才这么说是否存在认知偏差,是否在为浪费的钱做有价值感的辩护。”自我认知真是一个矛盾的过程。

我没有他的好运气,还没有找到那种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我从传统行业出来进入互联网行业,经历了一段跨界转型的痛苦探索期。传统行业的能力积累在跨界后似乎忽然清零了,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投身创业的热潮后,我也很快知道了市场的残酷。纵然有某一方面的专长,但是创业之路是全能选手的战场,缺乏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都无法撑起一块独立的市场。后来还是选择从产品经理做起,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意识到产品主义和自己内心的诉求不谋而合。

进入一片新领域,渴望和这个领域产生更多连接,便开始写写文章,尤其是与产品相关的文章,慢慢在产品圈也得到了一些关注,出了一些产品课程,逐渐找到自我认同。后来发现还可以把这些年的经历以及对跨界和职场的思考写出来。我会边写边思考,因为写作会帮助我整理自己的思维结构。

写了一年多的时间,忽然发现积累了这么多零散的素材。这期间我换了一份工作,从互联网某垂直领域公司转到一家互联网巨头公司,思维也因为看到了更多维度而更具全局性。然而,新的工作节奏加快,让写作频次放缓了。

这么多素材堆在那儿,也没想要去整理出书。偶然的机会,出版商联系到我,问是否有出书的意向,我说可以,于是就按节奏整理了一下素材。整理后发现,这一年来,我记录了太多关于跨界的思考,当年转型期的痛苦过程历历在目。这些体会或许对大家有些帮助,可以从中得到一些跨界时从头来过的勇气。

为了获得那种“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这个转型是成长所需要的。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着走着,就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这一路,写作是陪伴我成长的好工具。我建议每个人都多写一写文章,多记录一下自己的新认识,或许你也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我觉得这本书是一本自我管理的书,更是一个跨界职场青年的心路记录。感谢那些出现在我身边的人,和他们交流启发了我太多的思考,让我忍不住将这些思考都记录下来。或许你们会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祝好!

曹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