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红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 富人越富的时代,普通人如何逆袭

社会阶层是否已经固化

有一部纪录片叫作《人生七年》

导演是迈克尔·艾普特。纪录片拍摄于1964年,拍摄的内容是记录14个孩子,从他们7岁的时候开始,每隔7年就采访他们一次,采访内容是去了解他们这7年的生活变化。

这14个孩子出身于不同的家庭环境,有些来自上流社会的精英家庭,有些则来自普通的中产家庭,还有些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家庭,甚至是孤儿院。

整部纪录片想通过这种方式,试图回答一个问题:“你的出身阶层能不能决定未来?富人的孩子是否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是否依旧是穷人?我们的社会阶层是否真的已经固化?”

你猜结果是什么?

先留个悬念,你可以暂时带着这个问题和自己的猜想继续往下看。


一个财富分配的模拟实验

还有一个关于财富分配的模拟实验,特别有意思,具体过程是这样的:房间里有100人,每人都有100元,他们在玩一个游戏,每轮游戏每个人都要拿出1元钱随机给到另一人。那么请问,当这个游戏进行了数万轮之后,最后这100个人的财富分布会是怎样的呢?

图3-1是三个不同的答案,请你猜猜会是哪个?

图3-1

你可以把这个实验看作真实世界里财富分配的简化模型。

假设,每个人是从18岁开始进入这个游戏的,每天玩一次,一直玩到65岁退休。那么从18岁一直到65岁,差不多是17000天,所以,我们的游戏也模拟执行17000次。

游戏中设定的每人每次都需要拿出1元钱的行为,你可以把它看成是日常消费;而获得1元钱的人,可以视为提供了一次服务而获得了报酬。分配的方式设定为完全随机是为了让游戏更公平,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提供同样的服务,每次服务获得的收入也是相同的。

然后为了简化模型,我们在过程中也不设置负债;也就是说,如果你没钱了,这一轮就不必再拿出1元进行分配,而是等到哪次能从别人那里获得了新的收入后,再继续参与分配。

我们来看看这个模拟实验,最终结果会如何……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的财富都是一样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开始逐渐拉开,并且越拉越大,最终财富的分配接近于情况C,也就是幂律分布,结果如图3-2:

图3-2

注:横轴代表财富的排名,越往右侧财富越多;纵轴代表财富的数值。

前10%的人掌握着超过30%的财富;前20%的人掌握着超过半数的财富;最富有的人财富为417元,是初始值的4倍多……

而超过60%的人已低于100元;超过40%的人不足50元……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即使在最公平的环境下,哪怕财富的分配方式完全随机,最终的结果也会是少部分的富人掌握着社会大部分的财富。而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富人掌握的资源更多,他们的能力更强,因此他们获得财富的概率也会比普通人更高,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数值的差距会变得更大……

好,我们再来做一次实验,看看如果其中有一群人是富人的孩子,也就是把他们的起点设定得比普通人更高,那结果会如何呢?


富人还会是富人吗

这次,我们假设这100人中有10人是富二代,将他们的财富初始值从100元调整为500元,其他人保持不变,然后我们重新运行这个游戏17000次,看看结果会如何。本次实验的运行结果如图3-3:

图3-3

所有人财富值的分布图形和第一次基本一致,而富二代们几乎全部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10大富豪中富二代占了9名!!

富人的孩子,依然还是富人……

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

回到我们开篇《人生七年》的话题,最终这14位小孩,经过50年后,他们各自变得怎么样了?

你猜的没错,和上述模拟实验结果几乎一致:

● 那些上流社会精英家庭中的孩子,他们从小便拥有更好的教育,毕业后也从事着更高级的工作,他们如今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成年后的他们,依然在上流社会过着优越的生活;

● 中产阶层的孩子呢?他们大多数延续着自己父母这辈人简单而平凡的生活,从事的也是教育或者公益类的普通工作;

● 而来自底层的那些孩子,他们辍学、早恋、早婚、早育……如今几乎都从事着各种低端的工作,比如保安、修理工、清洁工等;而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孩子也同样因为从小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继续重复循环着他们父辈的生活轨迹……

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这个社会似乎真的已经阶层固化!

但,这其中有一位叫尼克的孩子,他从一个偏远地区只有一间屋子的小学,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考上了牛津,后来去美国当了物理教授,突破了阶层的壁垒!

命运之手似乎也有漏网之鱼?

他是如何做到“草根逆袭”的?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其实都和尼克一样,没有腰缠万贯的亲爹,也没有一飞冲天的运气,我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一群人。想要改变命运,我们能怎么办呢?


回到那个模拟实验

我们这次还是假设100个玩家里有10个富二代,他们的财富初始值为500元,其余人的初始值为100元。但这次,我们设定普通的90人里面有10个人比别人更加努力,比如更努力地工作、更努力地学习,从而获得了1%的竞争优势,从数据上来看,就是随机获得财富的概率提高了1%,那么结果会如何呢?请看图3-4。

图3-4

最终的分布图基本没什么变化,而且富二代们也全部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富人的孩子依旧是富人……但是,我们却看到了那10位特殊的玩家竟然有6人进入了财富榜的前20,其中一位竟然成了整个游戏的首富!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只要比别人多努力一些,也许,你就能拼搏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感谢这个竞争世界还给我们留下一条生路……

所以,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竞争的世界?

答案是两个字:“努力”!

好吧,写到这里,已经完全是一篇鸡汤文了。

但,你真的以为我今天想说的是“努力”吗?

其实不是,努力并不是重点,而且要做到努力也不难,谁没努力过呢?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离成功如此遥远呢?

因为,真正难做到的不是努力,而是坚持!

如何学会坚持

刚才的模拟实验,把“努力”的因素加入之后得到了“草根逆袭”的结果,但其中是有一个特别大的隐含前提的:就是这个人从18岁开始,一直到65岁,必须每一天都比别人更努力,而不是1天、1个月、1年……是每一天!

这才是“草根逆袭”真正困难的地方!

从小我们看过很多励志的电影,剧情大多是一个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财富与荣耀的故事,比如《当幸福来敲门》《三傻大闹宝莱坞》,还有在中国曾经挺火的一部电视剧《奋斗》……

为什么草根逆袭的故事经常用来拍成电影?

因为太少了嘛!

为什么太少了?

因为这条路太难了,很多人坚持不下去,就放弃了!

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我们并不是没有梦想,更不是没有努力过,而是未曾坚持下去!

所有的成功学都在教导我们应该努力,却从没有告诉我们该如何坚持!而今天,我真正想给你讲的,就是我们该如何学会坚持!


那我们该如何让自己“坚持”努力

靠意志力硬扛吗?

还是去爬个雪山,走个戈壁?

或者是要天天打鸡血、日日喝鸡汤?

还是把“坚持”写上100遍,贴满整个屋子?

都不是……

答案是:

不坚持!

任何需要靠“坚持”的事,往往都坚持不了多久。

而能让你每天都乐此不疲、废寝忘食在做的事情,你大脑里根本就不会跳出“坚持”两个字……

比如喜欢玩游戏的人,他会说需要凭意志力坚持才能接着玩下去吗?不会!只要开始了,就根本停不下来,反而是想停下来才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呢!玩上瘾了,你抢都抢不走!

你正在坚持的,说明这件事你内心根本就不喜欢。既然不喜欢,你又为什么要期待有一天你能在这条路上获得成功?

那些你不需要坚持的事,才是你正在“坚持”的事。

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把不喜欢的事坚持做下去,而是去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然后一生都为它乐此不疲!让自己“玩上瘾”!

你的人生密码

OK,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还能有机会让自己成功的事情呢?

总不能天天玩游戏吧?(当然,这个时代,如果你发自内心地热爱玩游戏,并确实很有天赋,你一样也能获得成功,很多职业玩家收入不比大公司的CEO们少)


第一:找到自己的天赋

美国有一所大学曾做了一个为期3年的研究,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研究人员先对10000名被试者做了一次“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测试”,其中一般读者每分钟的阅读速度为90个字左右,而一些特别优秀的人,每分钟可以差不多读完350个字。

然后,研究人员对所有人都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快速阅读的训练”。训练结束之后,一般读者的阅读速度提升到了150字每分钟,也就是翻了差不多一倍。而你猜一下,那些原本每分钟可以读350字的人,他们提升到了多少?

答案是:每分钟2900字左右,提升了将近10倍!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非常震惊,因为一开始大家都几乎认定,水平比较差的读者进步应该会更大,而事实上却正好相反……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一个人只能从优秀走向更优秀!

而反观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好像并不是这样的观念,从小我们就一直被教导说:“你得全面发展,比如你数学不错,但是英语太差,因此你得补习一下英语”“你挺有主见的嘛,想法也很独特,但是你太自我了,你要收着点性子,要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然后,我们磨平棱角,补齐短板,收起天性……

终于,我们都变成了一位……普通人……

因此,如果你是按这种策略在培养自己的能力,那么你是很难有机会实现质的飞跃的,那怎么办呢?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不普通的人呢?

那就是找到自己天生就有优势的地方,也就是所谓的天赋所在,然后在这里持续投入你的注意力,不断地训练,那你在这方面的技能就会像刚才说的那些在速读方面有天赋的人一样,得到飞速的发展,最终脱颖而出!

那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天赋呢

我们可以把天赋分成两类,一类叫作显性天赋,一类叫作隐性天赋。我先来说一下显性天赋的寻找方法:

所谓显性天赋就是那些你能看得到、摸得着、感知到的“那部分看上去比别人更擅长的”能力。那具体该怎么寻找呢?

1.寻找过去的成功经验

你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看看有没有哪些能力是你在还没有接受专业训练之前,就表现得比一般人更好的?比如你从来没学过演讲,但是第一次登上讲台,你就能够口若悬河,引得台下掌声不断?或者你在某个领域,曾经拿过某某比赛的第一名?那这些地方,很可能就是你的天赋所在。

2.寻找成长更快的技能

你回想一下自己的毕生所学,看看有没有哪项技能,你的学习速度比一般人更快的?比如你以前从来没学过画画,但是一旦开始学习,你的进步速度就很快,能明显甩开其他同学,还经常被老师赞不绝口?这也可能是你的天赋所在。

什么?这两种方法你都找不到?那就试试第三种方法……

3.专业的性格测试

在我的认知范围内,一个叫作MBTI的职业性格测试题最具有参考意义,它也是世界500强应用次数最多的性格测试工具。我原本以为自己是个很外向的人,可我的测试结果却是INTJ型,什么意思?就是说我的能量更容易从安静独处中获得!除此之外,这个类型的人还比较善于分析、总结、推理,善于把事情概念化,对文字、语言都很敏感……

好吧,于是我调整了自己的工作方向,所以才有了你今天看到的这本书……

好,以上这些是寻找显性天赋的方法,接下来我来说一下更加重要的隐性天赋。

什么是隐性天赋?就是你有没有做某件事情时,能够感受到一股从内心涌上来的愉悦感?这份愉悦感可以让你不厌其烦地在这里花时间。如果有这么一件事情,能够让你持续不断地投入,那么时间一长,你自然就会在这方面变得与众不同。

你也许想到了10000小时理论,可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愿意在一件事情上花10000小时?靠坚持吗?

这个恐怕很难……

因为在过程中,你会体验各种的痛苦、不用心,逃避、放弃……比如,让你对着PPT练演讲,你刚练了2遍可能就觉得很痛苦了,感觉坚持不下去了!

但为什么乔布斯为了苹果大会,可以对着PPT反反复复练100次,还能始终保持热情呢?为什么同一件事情上,有人做着很痛苦,而有人却能做得很享受呢?

这里,就是你的隐性天赋!

这种天赋能让你从某些事情中获得愉悦感、满足感、成就感,以及做完之后的爽快感!当你深陷这类事情当中时,你会一不小心,就在这上面花了10000小时;你会一不小心,竟然就变成了高手!

在别人看来,可能会觉得你是在坚持,而实际上呢,你只是乐在其中而已……

因此,搜索一下自己的过去,看看有没有这样一些事情,是你愿意不厌其烦地一直做下去的?而做完之后又感觉非常爽快的,或者做不到完美就无法忍受的?

这些让你不厌其烦的地方、追求完美的地方、无法忍受的地方,也许就是你另一种天赋的所在,也许这就是上帝留给你的“人生密码”。


第二:重新设计你的人生

找到自己的天赋之后呢?

写个PPT,做份简历,然后告诉别人,你在这块有天赋,这是你的兴趣爱好吗?

不是,你需要开始围绕天赋和优势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

国内有个歌手叫李健。

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算学霸级别的了吧?可他在班内真的算不上有学习天赋的,他的室友要不就是从小看黑格尔长大的,要不就是会六国语言的,要不就是获得各种奥林匹克金牌的……

每次考试他都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勉强考个六七十分,而那些真正的学霸,轻轻松松98分、99分……

相反,只要校园内有歌唱比赛,李健几乎每次都能轻轻松松拿到第一!

毕业的时候,他做了和大多数人一样的选择,去了对口的广电总局上班,还算不错的单位吧?可他却感觉,自己每天做着不喜欢的工作,用着自己不擅长的技能,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听人使唤,虽然非常努力,却还是没能把事情做好,完全没有存在感,只能在下班后去KTV唱歌发泄……

直到几年后,校友卢庚戌点醒了他,让他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也就是:唱歌。然后,中国就有了一个叫“水木年华”的组合,中国就此多了一名家喻户晓的歌手:李健!

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的,当你在有天赋的地方持续投入的话,回报效率是最高的。

所以,如果你发现了你的天赋,千万别再只把它当成“兴趣”,它可能就是你的“人生密码”,你需要围绕它,开始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

重新设计自己人生的四个步骤

一、设定一个身份目标,并赋予其伟大的意义

什么是身份?就是你想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

比如你喜欢唱歌,你将来想成为一名“歌手”;比如你喜欢画画,你将来想成为一名“画家”;歌手、画家就是身份。

然后再为这个“身份”赋予一定的“使命”。

什么是使命?就是这件事情“利他”的意义。也就是说,你成为这个身份之后,能够给其他人带来什么好处。

比如你想成为一名歌手,那是一名什么样的歌手?你在为谁发声?你在为谁歌唱?你的歌声能够给别人带来什么力量?是治愈还是愉悦?比如你想成为一名画家,那是一名什么样的画家?你打算主要画什么主题?为什么要画这个主题?你在传达一种什么精神?

没有这些意义,你如何打动人心?

没有这些意义,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

没有这些意义,你的用户为什么需要你?

用户不需要你,你如何商业化?


二、刻意练习套路,完成10000小时的积累

有天赋当然不够,它只是告诉你,你在这里持续投入的话,会得到最高的回报率,但并没有说,你找到天赋,就不需要再投入了。

从一个有天赋的人进化到这个领域里的高手,你还差“套路”!

什么是套路?就是前人总结的经验。

比如你喜欢唱歌,不是天天去KTV吼两嗓子,就能直接发唱片了,你需要专业化的训练,比如如何用气唱歌,练习音准,学习乐理知识,学习舞台表演……

你所擅长的技能,在这个领域里一定已经有人总结了非常多成熟的“套路”供你学习,这些套路能够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减少无用的练习,帮助你更加快速地达到专业水准。

10000小时刻意练习的是“套路”,而不是你的“兴趣”……

顶尖的高手,比如职业运动员、职业歌唱家、艺术家、企业家,都是在熟练掌握了套路之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后再往前迈出自己的一步!

而这一步,是你的一小步,也许却能成为人类在这个领域里的一大步。


三、思考商业化,把天赋变成事业

如果是想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那就不能只是把它当原来的兴趣一样玩玩就可以了,因为这个时候,你可能已经没有了其他的经济来源,你必须要思考如何商业化。

那如何把天赋商业化呢?

如何从你的使命出发,理解你的用户?如何把你的想法落地,变成一个产品?如何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如何搭建团队?如何赚钱?……

每一个拿出来都是大话题,这里就不展开详细讲了,讲了也没用,你还有好几道关卡没过,这些我会在另外一本书里详细拆解,你可以提前先预习一些商业类的知识。


四、设立一个个小目标,逐个完成它们!

你要将这个新的人生目标,按时间和阶段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

除了因为那些“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口吃不成胖子”等烂大街的大道理之外,最主要的是:你得在过程中,给自己设立一个个“正反馈”来帮助自己持续精进!

什么叫正反馈?

就是:经验值。

你如果玩过RPG(Role-Playing Game,角色扮演)之类的游戏,对这个概念应该不会陌生。在游戏中,你每杀掉一个敌人,或者完成一个任务,你就会获得一些经验,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你就会升级;升级了你就会变得更强大,获得一些新的技能和新的能力;然后展开一段新的旅程,过程中还会给你一些意外的惊喜……

这个“经验”和“升级”就是你的“正反馈”,它是在告诉你,你目前做的这件事是正确的,是有意义的,并且会给你带来一些奖赏,持续地激励你不断地朝这条路继续前进。

这些稳定的获得感、成就感和不确定的意外惊喜叠加起来,就会让你“上瘾”,而你在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就要为自己设置这些“上瘾点”让自己乐在其中。

具体拆成多长的时间?多小的目标?

没有标准,越多越好,让自己不断达到这些小目标,并记录下达成的那些时刻,看到自己成长的进度条,不断激励自己持续前进,并在过程中等待那些命中注定的“意外之喜”的到来……

就像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说的那句话:

你只要追求卓越,成功便会自动找上门来!

回到《人生七年》里那位逆袭的尼克:

他真的是靠“努力”完成的逆袭吗?

不是!

真正的原因,是他从小对物理的狂热和对自己理想的坚持!

他7岁那年,就梦想着要探索月亮的奥秘,进而推动着他更努力地学习物理;他在21岁那年考入牛津物理系;后来,揣着推动核物理发展的梦想移民到美国……

虽然他的天赋没有支撑他再进一步,最终只成了大学物理教授,但他已完成了阶层的穿越!

再回到那个财富分配的模拟实验:

那个能贯穿人生、能让你始终比别人多1%的竞争优势的因素,真的是“努力”吗?

不是!

而是你在某个领域里的“天赋”!

因为只有天赋,才能贯穿一生,而你要做的事,就是发现它,使用它,并不断加强它!

你需要用你的天赋,重新定义你的一生!

思考与行动

看完 ≠ 学会,你还需要思考与实践

思考题:搜索一下自己的过去,看看有没有一些事,是你愿意不厌其烦地一直做下去的?有没有什么事你做不到完美,你就无法忍受的?

微信扫描二维码,把你的思考结果和学习笔记分享至学习社区,与其他同学互相切磋、一起成长,哪怕只是一句话,也会让你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收获也会更多,还能让其他人从你的感悟中获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