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能不能不被吃
以消费者为中心这句话,永远是对的,因为在任何时代,以消费者为中心就是零售的本质。但是,零售也永远是要追求更高的效率。所谓更高的效率,就是让消费者以更便宜的价格、更快的物流,买到更好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零售,才是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你把1元成本的产品以50元卖给消费者,这叫以消费者为中心吗?当消费者利益跟你的利益冲突时,你是保护消费者还是保护自己?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网上流传一个笑话,说有个农夫养了一只猪,有一天他对猪说,今天晚上你打算怎么被吃,红烧、清蒸,还是做成猪头肉?我尊重你的意见。那个猪说,我的意见是能不能不吃我。农夫说,你跑题了,我们讨论的是被吃的问题。
农夫觉得讨论被吃的问题,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其实不是,猪不想被吃,这才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应该考虑的问题。今天,很多企业在做新零售,在讲以消费者为中心时,心里有个大前提,就是我什么都愿意做,但是别动我的既得利益。这就像那个农夫说的,能不能不吃我这件事免谈。
可是,我们今天做新零售,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就是要动既得利益,这样才能以更便宜的价格,让消费者用上更好的东西。所以,企业做新零售,要转型,首先得把过去的既得利益清零,重新思考整个交易结构。
以消费者为中心是永远不变的,而技术手段是在不断进步的,比如大数据。大数据有机会通过预先把东西放在你家门口这样的方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举例来说,阿里的天猫小店就是很有意思的尝试。我们知道,便利店一般有两种业态,一种是连锁便利店,一种是夫妻老婆店。相比前者,后者往往不懂经营,效率低下。我们假设连锁便利店的总库有7,000个SKU,每个门店优选700个,做到了千店千面。再假设某个门店所在的社区对狗粮的需求很大,但是,由于总库7,000个SKU里面从来没有过狗粮,所以,这个门店永远也不会想到卖狗粮。天猫平台上可能有7,000万个SKU,很多人都在天猫上买过东西。天猫就可以用天猫小店周边3公里内住户的网购数据来武装小店,帮它选品、供货。
零售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叫周转率。1元钱进货,1年才把货品卖出去,这1元钱1年只能转1次。如果1元钱进货,1个月就把货品卖出去,这1元钱可以再去进货,1年可以转12次。这样,效率就极大提升,资产收益率也极大提升。所以,通过大数据选择最合适的商品来帮助夫妻老婆店,小店的效率就会远远高于连锁便利店。
所以,以消费者为中心是本,它应该是我们推动新零售的动力。既要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又以更便宜的价格提供,这才是真正的以消费者为中心。而大数据是推动新零售的工具,但它也只是工具之一,因为还有其他的工具。
总之,商业世界的大方向永远是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商业效率不断提升。所以,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新商业,就是更高效率的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