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劳模的含义和劳模的本质
1.劳模的含义及其时代变化
“劳模”一词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在我国,“劳模”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一个称谓,是“劳动模范”的简称,是党和国家授予在生产建设中成绩卓越或有重大贡献的先进人物的一种荣誉称号。劳模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各行各业中最为优秀的劳动者们,激励着中国一代又一代人勤奋的工作和奉献。
劳模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产业的发展,人们对“劳动”一词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广泛,劳模的含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20世纪30~40年代的解放区产生之初,劳模被称为“劳动英雄”[2]。当时我国的生产力十分落后,共产党所处的陕甘宁边区“主要经济是农业,农业中主要成分是自给的、稍许有点剩余的个体农民。”[3]为了打破这种状态,实现“丰衣足食”的目标,中共中央决定开展生产竞赛来激发群众的劳动热情。1943年,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的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中做了《组织起来》的讲话,号召全边区都要为了生产组织起来。[4]因而,当时的劳动英雄都是生产行业中的体力劳动者,而且由于环境的限制,他们大多从事简单劳动。这一阶段的劳动思想和劳模精神表现为“劳动光荣,劳动致富”。
进入20世纪50~6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开启了劳动阶级“翻身”做了国家主人的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了使劳模运动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在1950年召开的全国工农兵代表会议上作了新的规定:“对以后在生产中有功的人物只给以劳动模范的称号,而不称为劳动英雄,劳动英雄作为全国劳动模范人物的最高称号”[5]。这是对劳动和劳模有了新的理解。一方面,让人们的劳动热情显著提高,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进步也让人们意识到,简单的体力劳动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而科学技术与劳动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劳动”不仅仅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活动,脑力劳动也是光荣的并且是必需的一部分。所以,劳动模范的选举除了工农等生产领域外,还包括科学工作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教育工作者等。这一时期的劳动思想和劳模精神可以概括为“无私爱国,甘于奉献,刻苦钻研,勇于创新”,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等人就是这批劳模中的杰出代表。
但在20世纪60~70年代,劳模评选工作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被迫停止了。当“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就立即着手恢复“劳模”评选工作,从1977~1979年,曾连续五次召开全国性劳模会议。[6]在1997年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7]这一理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进一步肯定并提高了脑力工作者的地位,邓稼先、袁隆平、陈景润等耳熟能详的科研工作者也加入到了劳模队伍当中。这一举措不仅扩大了全国劳模队伍,激发了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等知识分子的劳动热情,更是把“技术改造世界,知识创造未来”这种新时期的劳动理念传递给了广大人民群众,激起了一股学习和创新的浪潮。
21世纪以后,人们对劳动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劳动不仅仅是单纯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中包含知识,脑力劳动也需要技能。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所有领域,都需要“创新劳动”,劳动者的概念覆盖了全行业。这样,劳模的来源更加多样化,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和群体,包括一线工人、农民工、专家学者、民营及私营企业家、体育明星、文化新闻工作者、教育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这一时期的劳模更有创造精神和代表性。不仅要重视劳动给人民带来的物质财富的丰富,还要看到劳动带给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愉悦,不仅要用劳动提高生产力和物质生活水平,还应该在劳动中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劳模的内涵一直是与时俱进的。随着人们的劳动活动和生活实践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解的深化,劳模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始终是这样一群人:充满革命性、创新性、实践性,在岗位上一直拼搏奋斗,甘于无私奉献,在社会中永远充满感召力和无限的活力,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和社会的楷模。所以社会学家艾君说,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
2.劳模的本质
从对劳模内涵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劳模从人民群众中产生,是劳动精神的模范代表,而且劳模的内涵始终是依据人们对劳动的理解和深化而不断变化的。所以要探究劳模的本质,必须要回归到劳动本身。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8]。这也就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阐述了劳动对于人类的开创性作用。劳动使人从屈服于自然界走向改造自然界,也就间接地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对此又进一步进行了分析:“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9]由此可以看出,人类劳动的特殊性就在于此,不仅是按照人们本身的要求进行生产生存资料的劳动,更是为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而进行劳动。所以,劳动在创造了人和人类历史的同时,也成为人的类本质活动。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条件下,劳动者却讨厌劳动,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劳动。劳动者们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10]。人们在劳动之外即运用自己动物机能的时候才觉得是自由活动,人的东西与动物的东西像互换了一样,导致人类的类本质迟迟没有得到充分的表现。对此,马克思用“异化劳动”解释了这个现象,劳动是作为异己的活动而存在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的属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消除了异化劳动的制度基础,劳动者解放了,不再受到剥削和压迫,他们在劳动过程中肯定自己并寻找自己的价值。正是在社会主义的制度条件下和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才出现了劳模现象和由劳模体现的劳动精神。因而,劳模的本质就是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和弘扬,劳模把劳动本身当作了自己的一种需要,为了整体利益而忘我地劳动和贡献。因此可以说,劳模是共产主义思想主导下的特有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劳动本质的理解和实行的最突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