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变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小结

当代中国人权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反思当前的研究状况是人权研究进一步深入的要求。对刊载在CNKI的代表性期刊论文进行考察,为了解当代中国的人权研究状况提供了一个窗口。本章以CNKI代表性期刊论文为视角,运用知识社会学的方法考察了当代中国人权研究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代中国人权知识的生产格局、人权研究的特点、问题及其成因。

当代中国人权研究从被动研究到主动研究、从宏观到具体的转变,以及多元化、规范化的发展趋势,都显示了人权研究在当代中国的不断进步,学界基于中国社会问题展开的人权理论与实践研究逐渐成熟,创立了以中国问题为中心的理论体系。

尽管当代中国人权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学术资源配置的倾斜等原因导致当代中国人权研究呈现不均衡性,同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界的研究活力。人权研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有待于合理地配置学术资源,以提高人权研究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人权研究还应与时俱进。

本章从CNKI代表性期刊论文的视角进行考察,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当代中国人权研究的状况,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未将其他研究成果纳入统计范围。对当代中国人权研究的进一步全面考察,需要关注人权研究的其他研究成果,如著作、社评、硕博论文等,以及关注人权研究在具体实践中的开展情况,如国家社科基金对学界人权研究的影响等。


[1]本章所选“具有代表性的人权研究论文”以论文在中国知网上的被引频次与被下载频次作为考量的标准。一般认为被引频次或被下载频次越高,论文的影响力越大、代表性越强。本章所选论文的被引频次与被下载频次的最后统计日期为2017年1月10日。

[2]李步云:《愿把一生献给人权研究与人权教育》,《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28日,第016版。

[3]郭道晖:《人权六十年:从否定到回归》,《炎黄春秋》2001年第4期。

[4]徐显明:《人权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第56页。

[5]参见崔旺来《〈中国社会科学〉1994—1998年作者及引文的统计分析与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第200页。

[6]参见霍桂桓、祖久春《论人权研究具体化的必要性》,《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5期。

[7]参见王岩云《当代中国人权研究的宏观态势:1979-2009》,《公民与法》2010年第7期。

[8]参见王茂庆《人权研究的两次高潮及其意义》,《东岳论丛》2010年第4期。

[9]参见齐延平、高鲁嘉《中国人权法学研究的非均衡性与游离性——以2012年研究成果为分析基础》,《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4期。

[10]参见许尧、朱筱煦、王燕《2004~2014年CSSCI人权论文的多维透视》,《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4卷第9期。

[11]参见陈佑武《人权的原理与保障》,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第3—32页。

[12]参见林喆《当代中国人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第17—24页。

[13]参见张宪丽《阿甘本法律思想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22—224页。

[14]参见刘志强《民国人权研究状况的考察》,《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15]陈佑武:《中国人权意识三十年发展回顾》,《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卷第7期,第3—5页。

[16]郭道晖:《人权论要》,法律出版社,2014,第155—156页。

[17]郭道晖:《人权论要》,法律出版社,2014,第156页。

[18]刘海年:《新中国人权保障发展6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69—70页。

[19]刘海年:《新中国人权保障发展6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69—70页。

[20]郭道晖:《人权论要》,法律出版社,2014,第158—159页。

[21]孙世彦:《人权法研究:问题与方法简论》,《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2期,第87页。

[22]参见孙世彦《人权法研究:问题与方法简论》,《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2期,第87—88页。

[23]本部分将研究类型分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人权基本理论研究、具体人权理论研究归为理论研究,人权保障与实现研究和人权实践研究归为实践研究。

[24]由于人权基本理论涵盖的范围广,学界讨论人权基本理论的文章众多,无法一一列举。本部分仅对人权基本理论研究中相对集中的议题进行归类与分析,零星议题归入“其他”一类。

[25]参见徐显明《人权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第1页。

[26]人权禁区突破初期,学界关于人权历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如夏勇的《人权概念起源》,此著作出版于1992年。代表性论文有李国亮《简论人权思想的起源与演变》,《中外法学》1991年第5期;徐爰国《西方人权理论发展之历程》,《中外法学》1991年第4期;董云虎《西方人权问题的提出和演变过程》,《科学社会主义》1991年第2期;沈宗灵《二战后西方人权学说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王锦瑭《美国人权的历史与现实》,《法学评论》1992年第4期;龚刃韧:《战后人权进入国际法领域的历史起因及过程》,《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27]研究国内人权历史的代表性论文有王人博《论民权与人权在近代的转换》,《现代法学》1996年第3期;杨成铭《中国历史上的人权意识和人权思想》,《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2期;徐显明《世界人权的发展与中国人权的进步——关于人权法律史的理论思考》,《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郭道晖《人权六十年:从否定到回归》,《炎黄春秋》2011年第4期;董正华《近代中国人权观念的嬗变》,《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

[28]参见刘海年《新中国人权保障发展六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第7页。

[29]参见曲相霏《改革开放30年我国人权原理主要学说回顾》,《人权》2009年第4期。

[30]参见张晓玲《人权理论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第328页。

[31]参见曲相霏《改革开放30年我国人权原理主要学说回顾》,《人权》2009年第4期。

[32]参见徐显明《人权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第25页。

[33]参见孙世彦《人权法研究:问题与方法简论》,《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2期,第89页。

[34]具体人权理论研究涵盖的范围广,学界讨论具体人权理论研究的文章众多,无法一一列举。本文仅对具体人权理论研究中相对集中的议题进行归类与分析,零星议题归入“其他”一类。

[35]参见周永坤《教育平等权问题及解决之道》,《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112页。

[36]参见殷啸虎、陈春雷《迁徙自由的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分析》,《法学》2013年第6期,第67页。

[37]参见刘升平、夏勇《人权与世界》,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第2页。

[38]人权保障与实现研究涵盖的范围广,学界讨论人权保障与实现研究的文章众多,无法一一列举。本文仅对人权保障与实现研究中相对集中的议题进行归类与分析,零星议题归入“其他”一类。

[39]代表性论文如赵世义《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与制约》,《法学评论》1999年第3期;莫纪宏《受教育权宪法保护的内涵》,《法学家》2003年第3期;莫纪宏《论对社会权的宪法保护》,《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周伟《公民人身自由的宪法保护》,《法学》2003年第7期。

[40]代表性论文如焦洪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分析》,《中国法学》2004年第3期;韩大元《宪法文本中人权条款的规范分析》,《人权》2006年第1期;严海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范意涵》,《法学杂志》2006年第4期。

[41]代表性论文如郭道晖《人权观念与人权入宪》,《法学》2004年第4期;秦前红、陈俊敏《人权入宪的理性思考》,《法学论坛》2004年第3期;童之伟《人权入宪的价值》,《法学家》2004年第4期;刘金国《人权入宪的法律价值》,《法学杂志》2004年第2期;莫于川《人权入宪对我国行政法民主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等等。

[42]参见姜秉曦、张翔《基本权利理论研究30年》,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data/103496.html,2017年3月7日/2017年8月15。

[43]代表性论文如韩大元《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法商研究》2014年第3期;汪习根《论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完善》,《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第1期;陈光中《应当如何完善人权刑事司法保障》,《法治与社会发展》2014年第1期;张文显《人权保障与司法文明》,《中国法律评论》2014年第2期;刘红臻《司法如何堪当人权保障的重任》,《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第6期; 等等。

[44]参见蒋海松《人权变革:从立法宣示到人权司法保障》,《学术交流》2015年第3期,第101页。

[45]参见刘志强《人权法国家义务研究》,法律出版社,2015,第2—6页。

[46]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人权实践研究,是指狭义的人权实践研究,包括人权外交、人权教育、人权研究等。

[47]人权实践研究涵盖的范围广,学界讨论人权实践研究的文章众多,无法一一列举。本章仅对人权实践研究中相对集中的议题进行归类与分析,零星议题归入“其他”一类。

[48]参见曲相霏《人权需要信仰——对人权教育的一点思考》,载杨松才、陈佑武主编《中国人权研究机构与人权教育》,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第 236—237页。

[49]参见刘志强《民国人权研究状况的考察》,《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第49—50页。

[50]参见刘志强《民国人权研究状况的考察》,《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第52页。

[51]参见中国人权网《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实施评估报告》第五部分:人权教育,http://www.humanrights.cn/html/2016/3_0614/18292_4.html,2016年6月14日/2017年2月25日。

[52]李步云:《愿把一生献给人权研究与人权教育》,《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28日,第016版。

[53]参见中国人权网关于人权机构的介绍,http://www.humanrights.cn/html/jypx/rqyjjg/,2015年4月11日/2017年7月13日。

[54]参见甘超英《中国官方人权发展二十年——中国人权观研究》,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data/9529.html,2006年5月31日—2018年10月25日。

[55]参见李秋学《大学生人权教育状况调查与分析》,《人权》2004年第6期,第46页。

[56]参见孙世彦《大学法律教育中人权法教学的现状与思考》,《人权》2005年第6期,第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