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濒危语言文化抢救性研究(全2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索伦驻防呼伦贝尔

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额尔古纳河为中俄界河。从此以后,呼伦贝尔边境线的安稳,乃至整个呼伦贝尔的安全,都直接关系清政府的边境安宁和领土完整。因此,雍正十年(1732)春末夏初,清朝政府为强化呼伦贝尔疆土防务,经雍正皇帝批准从布特哈八旗中选定训练有素、精熟枪箭、英勇善战、军纪严明,同时熟悉草原森林地形、善于在复杂环境生存和作战宜于固守边防战线,能为保卫国防效劳的3000名鄂温克族等精兵强将携带家眷驻防呼伦贝尔。其中,除了鄂温克兵丁之外还有部分巴尔虎蒙古族兵丁、达斡尔族兵丁和鄂伦春族兵丁。在清朝政府派来3000名将士之前,在呼伦贝尔草原森林中就生活着鄂温克族,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也承担着呼伦贝尔草原森林的守护任务。

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森林的这部分鄂温克族,经常受到沙俄的威胁。沙俄从1581年开始向西伯利亚扩张,并于1598年吞并西伯利亚西部之后,出兵占领了叶尼塞河一带,到了1613年,沙俄强占了勒拿河流域。1632年,沙俄在此修建了北亚第一个城市雅库次克城堡,并设立督军府。1639年,沙俄扩张到鄂霍次克海沿岸,很快就占领了贝加尔湖一带。1689年,沙俄与清朝政府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占有了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并继续东扩,吞并了楚科奇半岛,还越过白令海峡,占领了阿拉斯加,后来,沙俄认为阿拉斯加没有什么军事利用价值而将之卖给美国。正是通过不断的扩张,俄国一跃成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在这种现实面前,清朝政府加强了对呼伦贝尔边境的防护,沙俄暂时停止了东扩,边境疆土也恢复了宁静。鄂温克族等呼伦贝尔的八旗官兵,为守护边疆,开发草原森林,做出了很大牺牲,付出了艰辛劳动,为呼伦贝尔辽阔土地的完整和安宁,为呼伦贝尔人民的安居乐业,为各民族友好、团结、和谐共存及呼伦贝尔地区的生产生活、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研究资料[7],索伦八旗官兵派遣到呼伦贝尔之后,被编成呼伦贝尔左右两翼共八个旗。其中,左翼为四个旗25个佐,主要防护中俄边境线;右翼同样是四个旗25佐,主要防护喀尔喀边缘沿哈拉哈河一带,以鄂温克族将领博勒本察为总管。左翼总管设在南屯,右翼总管设在西屯。左右翼八旗各设副总管,每旗管若干个佐,每个佐设佐领1人、骁骑校2人、领催2人,笔巾式1人,佐下还有嘎辛达。[8]呼伦贝尔八旗官兵驻守中俄边境军事要地的边防哨所,每一个边防哨所派驻1名官员和20~30名兵丁。索伦八旗官兵入驻呼伦贝尔以后,黑龙江将军还在齐齐哈尔与呼伦贝尔之间设置了西勒图、纳齐希、乌尔楚克齐、额赫昂阿、巴里玛、博和图、霍洛齐、门都克伊、牙克石、济拉麻泰、呼伦贝尔海拉尔11处驿站。每处驿站驻兵丁10人左右,官员1人。巴里玛至海拉尔之间有6个驿站,由呼伦贝尔八旗官兵驻守。他们的任务是传递机要公文,保卫军事交通要道。不过,这些驿站在当时也为各地和呼伦贝尔地区的商贸往来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呼伦贝尔与各地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另外,根据清朝政府的决定,边防哨所官兵每3个月轮换更替1次,总管、佐领每个月要巡查各个哨所,黑龙江将军衙门每年或每三年要派军事特使巡查边防警戒情况。这种防守哨所和巡视边境制度,延续至清朝末期。实际上,一直到民国初期,索伦官兵都在呼伦贝尔地区及边境线上发挥安内御外的积极作用,比如,民国六年(1917),沙俄入侵呼伦贝尔,要到原驻防呼伦贝尔的索伦官兵的有力反击,他们打败了4000多名沙俄入侵者。

众所周知,呼伦贝尔草原地势平坦,有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以及资源丰富的大森林。这里不但适合开展游牧生产,而且适合开展温寒带地区农牧业生产。

在发展草原畜牧业经济的初期,清朝政府采取了帮助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政策,给索伦驻防呼伦贝尔的八旗官兵发放不同数量的牛、马、羊。这些牛、马、羊,再加上官兵被派遣时带来的牲畜,成了发展呼伦贝尔畜牧业经济的基础。在当时,虽然,呼伦贝尔大草原生活着一些鄂温克族原住民,但这里的许多草原还属于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地,确实是处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原始生态环境中。不过,经过索伦驻防呼伦贝尔八旗官兵的努力开拓和经营,这里逐步变成富饶美丽的大牧场、大的畜牧业生产活动基地。尤其应该提出的是,鄂温克族官兵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之后,驯养了体型健硕、多力善骋的草原野马,为清朝政府乃至后来为解放战争提供了数量众多、品种优良的索伦战马。索伦驻防呼伦贝尔的八旗官兵还在草原和森林结合地带,开发温寒带农耕生产,从开始种植土豆、萝卜、白菜、圆白菜、葱、豆角等蔬菜,发展到种植玉米、高粱、豆子、小麦等粮食作物,开辟了温寒带地区农耕生产的新天地,为我国温寒带地区农业生产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

索伦驻防呼伦贝尔八旗官兵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呼伦贝尔地区的人口数量。从1734年起,他们在伊敏河与海拉尔河汇合处,也就是在海拉尔正阳街一带兴建了“呼伦贝尔城”,并与海拉尔西大街新建的索伦八旗副都统衙门相互配套,使呼伦贝尔城逐渐成为呼伦贝尔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围绕呼伦城,索伦八旗官兵及眷属集中居住在西屯、南屯、七间房屯、那拉苏图屯、木兰木克顿屯、扎罗木德屯、莫和尔图屯7个村屯,他们的村屯按军事化社会组织的制度进行管理。与此相关,免渡河等驿站和哨所,后来也逐渐发展成为一定规模的小城镇。应索伦八旗驻防官兵及眷属生活所需及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越来越多的内地商人通过八旗军事通道来呼伦贝尔经商,其中就包括从北京、河北、山西来的“八大家”,他们主要购买珍奇的野生动物、肉制品、奶制品、野生果脯、黑木耳、草原白蘑、皮毛衣物、中草药原料、手工铁器,还包括一些粮食作物,等等。当然,这些商人也会带来内陆地区的食品、茶叶、绸缎、衣物、生活用品用具、枪弹及狩猎生产工具、畜牧业生产工具、农业生产工具、药品等。越来越多的商人和手工业者聚居呼伦贝尔城,逐渐形成了海拉尔地区商贸集市。每年八月从各地来的商人聚集到海拉尔,与索伦八旗官兵及其眷属和呼伦贝尔原住民做买卖。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对呼伦贝尔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毋庸置疑,这些商贸往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呼伦贝尔索伦八旗军事化社会组织的商品经济及社会的发展。

索伦八旗官兵驻防呼伦贝尔之后,不但兴办八旗满文学堂和蒙古文学堂,同时还废弃了科举教学与考试制度,改为八旗官立初高级两级小学,学生多数是来自南屯、莫和尔图的鄂温克族。到了清朝后期,这些学堂里除教满文和蒙古文,还开始教汉语文,由此培养了不少鄂温克族的有识之士。鄂温克族知名人士还办私立小学,请俄罗斯教师教授俄文、数学和自然科学等,其中一些毕业生还赴俄罗斯深造。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呼伦贝尔以后,于1932年6月1日撤销了呼伦贝尔副都统公署,设立了兴安北分省公署,6月7日,废除了索伦八旗制,将索伦左翼镶黄、正白二旗和镶白第一佐改设索伦左翼旗,将索伦右翼4个旗改设索伦右翼旗。1933年7月12日,索伦左翼和索伦右翼,加上厄鲁特、布利亚特旗合并为索伦旗,旗公署设在海拉尔市,次年迁至南屯,也就是现在的巴彦托海镇。但索伦旗设有日本参事官,一切事务都由参事官说了算。索伦旗下设有东西南北四个区,西区有辉、红花尔基、西屯,南区有厄鲁特、维特很两个旗,东区有锡尼河,北区有南屯、莫和尔图、扎格达木丹、特尼河。日本帝国主义残酷无情的掠夺、剥削、压迫、搜刮,使索伦驻防呼伦贝尔八旗官兵及其眷属多年并经营的游牧生产遭到严重挫折,很多往日富饶的牧场变得面目全非,人们的生活极其贫困。就是在这样困难、复杂的环境里,鄂温克族人民也从未放弃与外国列强和反动势力的英勇斗争,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着呼伦贝尔的草原森林。

总之,索伦八旗官兵进驻呼伦贝尔草原,安营扎寨、自力更生,成功开展了呼伦贝尔温寒带地区畜牧业生产和农业生产。1948年1月,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被取消,改称呼伦贝尔盟,索伦旗隶属呼伦贝尔盟,旗治所仍设在巴彦托海。索伦旗下设巴彦托海苏木(原胡吉日托海苏木)、巴彦嗟岗苏木(原莫和尔图苏木)、锡尼河苏木、伊敏苏木、辉苏木五大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