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局面
丹珠昂奔[1]
【摘要】本文基于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新时期的文化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等的分析,强调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用新时代的新思想、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在历史的发展和抉择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新局面。
【关键词】文化自信 文化使命 中国特色 新局面
一段时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指导性的观点。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题,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进行了专门论述,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具有强大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和科学逻辑力量。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局面,是思想文化战线的首要任务,必须切实抓紧抓好。
一 深刻认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了这一问题:“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并说“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这两段引文,强调了有四个重大文化问题。
其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喻文化为国家、民族之“魂”,是极言其重要,是说文化在一个国家和民族居于灵魂的地位、支配的地位。实际上,在具体的工作中,许多同志是不拿文化当灵魂看待的。为什么?有些是对理论的误解,有些是对我们阶段性工作的误判。何以言之呢?唯物史观认为,精神形态的文化是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所决定的,我们熟悉的一句话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就是我们的文化,[2]因而一些干部认为:经济搞上去了,文化问题自然解决了,“衣食足而思礼仪”嘛。实际不是。
政治上层建筑以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等为重要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国家政权是其核心部分。思想上层建筑是指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部分,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社会观念体系。显然,这部分上层建筑多属于我们今天所讲的文化范畴,此二者是相互联系、互为制约的,同时也是受经济所决定的,但政治上层建筑较之以思想上层建筑更能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并更直接地为经济基础服务,可以用强力手段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思想上层建筑虽较政治上层建筑远离经济基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处于支配地位的思想,这一支配作用如何是关键,而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的思想上层建筑,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并非都是该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本身有着复杂的构成,且均属大的文化范畴。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即独立性,变化有快有慢,即当某种经济基础消灭后,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也随之消灭,而旧的意识形态不会立即消失。上层建筑一经形成就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呈现多样的风貌,人们的思想既反映经济、政治,也反映文化。
因此,简单地对待文化问题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灵魂是我们意识形态诸多关系的综合反映,是精神的独立声音。社会的辩证法一再地告诉我们,过分地夸大经济的作用,过分地夸大意识形态的作用,都有可能偏离真理的方向。灵魂如月,贵在清明、唯一性和不可或缺性,对于个人、民族、国家都如此。过去我们经常讲马克思主义是灵魂,其深意在于此。
其二,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三个自信”深入人心,对提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自信心、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拼搏努力发挥了巨大作用。其重要性在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是涉及国家生存、发展、强大的根本性问题。
中国有盲目的自信,也有更多的不自信。约80年前(1936年)艾思奇写了一篇《论民族不自信》,讲述了中国的大大小小的军阀和“有实力的人”为了保存实力,互相钩心斗角、置民族大义于不顾的现象。他说:“这是民族不自信的最大事实根据,这并不是在武器方面的不自信,也不是战术上的不自信,这是对于自己民族团结力量的不自信。一切别种的不自信都没有什么,只有这一种不自信,才是民族的致命伤!既然不能团结,怎能说得上共同抗敌呢?”艾思奇看到了国民文化心理最深刻最灰暗的一面。
文化自信就是要自己相信自己的文化。个人、民族、国家,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就坚守;失自信,就应付,就放弃,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其三,文化与其他相比,其核心要义是“六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其含义是我们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虽然重要,但“说到底”——最终要坚持文化自信。
“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是核心,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起来的党,因而才有“社会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自然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选择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建设的社会主义,因而,这个理论的指导思想是先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其具体的实践途径,这个道路是党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中国社会的选择,这个道路有理论的指导、实践基础、人心归向,是正确的,理论的科学性、道路的合理性、制度的合法性构成有机整体。作为道路的实践,为理论提供鲜活的材料,作为制度的保障为道路和理论实践提供运行的环境。因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毋庸讳言,这三者都是在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之后,在中国实践的产物。这个实践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正在走向强起来。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从范畴上解决的是政治上层建筑范畴内的问题,虽然它处于国家权力的顶端、意识形态的顶端,但还不是全部,虽然我们的工作已向全方位开拓、推进并卓有成效,但仅从“三个自信”涉及的思想内涵看,还没有真渗透到国民的文化深层,也就是说它还没有解决“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问题。因为,文化是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系统化,其根本在于解决精神和心灵的秩序问题。信仰(哲学)是文化的制高点,[3]因而,文化具有基础、广泛、深厚的特性,是一个民族的心灵,文化的强大是一个共同体的精神的强大,是千千万万条溪流汇成的江河湖海,其他的一切是难以比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在中国大地上建成,离不开深厚的中国各民族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在中国人民中实践从而再从实践中检验提炼为指导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的理论,离不开中国历史悠长、影响广泛的传统文化。文化是制度的母体,一切制度都要接受中华文化的实践要求,制度同样离不开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滋养。文化自信始终是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根本支撑,因而,自信的落脚点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文化上。
其四,对于国家来说,文化“事关”三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从当代社会的发展状态看,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的独立性,虽然是不同层面的表述,涉及的根本是文化问题或者说意识形态问题。文化无自信,文化安全就成为无防守的城池,自身的非健康思想文化的滋生、外来文化的侵入,自然会失去民族精神的独立性,一个没有独立民族精神的民族,其国家自然会衰落甚至灭亡。
习近平总书记同时强调:“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精神上失去群众就是文化上失去群众。
任何政党都不可能在真空里生活,人的社会性自然地决定了党的社会性。党的一切主张,都要生根于本民族本国家深厚的土壤中,党的一切行为都要立足于人民,否则就难以生存,更不可能长期执政。因此,党面对的是一个整体的社会存在——这个社会所要涉及的一切领域——社会生存环境。物质世界是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而精神世界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是靠文化支配的。人民是文化的主体,既是创造者、享受者、拥有者,也是继承者、推动者、使用者。人民用文化认知,让自己共同体的成员在自然的生活生产过程中习得并拥有统一自己的文化,从而也就用这一文化自然构建了共同体成员的语言、宗教、风习等的认同,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它是无形的,却很难用有形的东西所消灭,它是软的,却比许多硬的东西更坚固、更基本、更深刻、更长久,它不是武器,但它拥有战斗力,它不是矿产资源,但它具有非同寻常的能量。世上没有脱离人民的政治,也没有脱离文化的政党。政党与国家、民族同样是鱼水关系,这就为文化关系确定了逻辑始点。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实际上,他的意向所涉及的是政党自信、国家自信和民族自信问题。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自信,在国家民族中具有引导性、示范性、核心作用。
二 深刻认识新时期党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笔者认为,这段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重要思想。
一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既肩负着阶级的政治使命,也肩负着民族的人民的文化使命;既肩负着引领、践行先进文化的使命,也肩负着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推翻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党完成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使命,使积弱积贫的中华民族进入社会主义。“站起来”是实现中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经过了近70年的艰苦奋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文化使命体现了党的阶级属性,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党必须站在历史的潮头引领、践行中国的先进文化。比如,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宣传,对西方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产生的现代文明的吸收、借鉴、利用等。
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干扰和对“两个决裂”的错误解读,对传统文化,不少同志采取了排斥、抛弃、拒绝——“彻底决裂”的态度,并未真正做到“剔除糟粕、吸取精华”,以为那些文化都是在奴隶制、封建制经济基础——私有制经济形态上产生的文化,是剥削阶级落后的意识形态,与公有制经济所需要的无产阶级的文化意识形态是根本对立的。显然,实际不是这样。按照“大文化”概念,文化涉及多层次、多范畴、多系统、多领域,其性质、规律和特点告诉我们: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随意地对其做非此即彼的善恶、优劣、高下定性,进而决定生死去留是幼稚的。文化中有些具有阶级属性,有些不存在阶级属性。比如语言、一些物质形态的文化,为整个民族所共享。
列宁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才可能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一使命同样重要,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脱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党将一无所有。这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国家和民族属性所决定的。同时,党对文化的“两个使命”的表述,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
二是党的文化使命是由文化与国家、民族的深刻关系所决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谆谆告诫全党:“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既有地位、价值、作用上,强调文化与国家、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刻关系。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独具的标识,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具有精神独立性的基础。面对自身的文化存在、文化发展、文化安全、外来文化的强烈持续渗透,失去国家、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危机始终是存在的。一个失去精神独立性的民族,其文明就会断裂、中止,其国家必然走向衰亡。从此意义上说,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倾力抓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确有挽救中华文明之重。
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是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论我们如何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目前是关键。总书记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实证明习近平总书记的强调何其重要。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既不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也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是一个深刻的逻辑关系。自己相信自己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有决心、敢担当,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软实力、支撑力,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党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就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三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掌握理论内涵是运用理论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总书记科学地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基础、根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4]这些思想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很强的针对性。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同时,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5]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呢?首要的还是要靠自己国家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中华文化是什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给予全新的概括,即“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大成”。也就是说中华文化是包括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就是以发展繁荣中国各个民族的文化为条件。“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民族地区占了64%,13亿人口的国民,少数民族占1.14亿,作为大国领袖,总书记总是立足于国家全局和各民族人民,考虑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复兴问题。
二是革命文化是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文化财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活着的红色旅游文化等都属于这一范畴。“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中国的革命斗争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斗争,因而中国的革命文化自然也是中国的各民族革命者共同创造的文化,丰富多彩且琳琅满目。从党的一大代表邓恩铭到东北抗联、大青山游击队、回民支队、琼崖支队等抗日队伍,都有少数民族仁人志士的流血牺牲。建党建国、革命建设,由中国多民族的国情所决定,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历史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推进的。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委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内文化的内涵外延的总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又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高度统一,目标是建设一个伟大的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领导中国人民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同时,也昭示了党性与人民性的完整契合。
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近70年社会主义实践的宝贵成果。毛泽东的文化思想、邓小平的文化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属于这一范畴。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6]党的先进性不但体现在思想理论的先进性上,也真切地反映在制度和文化的先进性上。只有先进的文化才可以引导人民进入新的文明境界。
四 用新时代的新思想、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新局面
中国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崭新时代的基本标志之一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全局性、历史性的,要影响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文化亦如此。
从“物质文化需求”到“美好生活需求”,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阶段变了,层次变了,我们的工作要求、目标、任务、方法自然要变。但不变的是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变”与“不变”,都要深刻把握。因为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周期,旧的周期结束了,新的周期开始了,进入新周期,需要我们有思想上的跨越,如果不跳出旧周期,就进入不了新状态、新境界。
一是坚持科学思想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新的变化,新的事业,要以新的指导思想统领,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进工作。社会工作如此,文化工作如此,民族文化工作更是如此,甚至层次范畴更多、任务更繁重、工作更艰难。
二是坚持人民主体。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的心声、心愿、心念就是民心,增强人民群众对党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赖,是最大的政治成就。”“世上没有脱离人民的政治,因而也就没有脱离文化的政党。政党与国家、民族同样是鱼水关系,这就为文化关系确定了逻辑始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历史的主人,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既是深刻的政治问题,也是深刻的文化问题,是将政治的先进性、人民的主体性和文化的深沉长久性结合的卓越的政治智慧。
三是坚持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新时代的到来告诉我们,文化的繁荣发展,不但需要掌握新理论、新观念,也要掌握新方法,尤其是对于干部,方法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重,不但需要正确的政治方向,也需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宽松民主的文化环境。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带了好头,站在思想、理论、精神的制高点看问题,就会看得清、看得远;站在思维的制高点(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整体思维、战略思维等)看问题,就会看得深、看得全面。把握新理论新方法的根本是为了解决新问题,比如,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就要了解确定人民的向往到底是什么,并且具体化,进而确定为工作目标。但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显然不再是单一的物质要求——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而是多样多元的需求——对公平正义、可靠的社会保障、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便捷的教育医疗、优美舒适的居住及环境、生活的体面和尊严、平等自由民主、个人事业有成和人生价值体现等等,尤其是物质财富进一步丰富之后,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可能空前高涨。除了各个民族间的相互吸收、借鉴外,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视为开掘中华民族文化宝库、推进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手段,这方面民族地区有巨大的潜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让每个民族的文化潜能都得到汹涌迸发、充满活力,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就可以空前地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我们进行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古伟业,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长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这个“条件”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造就。在历史的发展和抉择面前,文化以其自然的使命站在了前台,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思维、方法、行为惯性,要勇于担当,敢为天下先,以全新的思想、视野、精神面貌成就我们全新的事业。
[1] 丹珠昂奔,原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 社会经济形态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为基础以及与这一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有机结合构成的社会总体。生产关系的总和是决定其他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础。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由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3] 丹珠昂奔:《中华文化的价值引导、根本基础和基本方法》2017年2月18日。
[4] 十九大报告,2017年10月18日。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