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2018年第1期/总第3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生态文明视域下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刍议

铁铮 吴鹏[1]

【摘要】我国自然保护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5%,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然保护区文化具有自然性、时代性、可持续性、地域性、公众性等特点和性质。加强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能够促进自然保护区发展,使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要坚持保护优先、协调发展、突出个性、不断创新的原则,努力提升地位、彰显特色、丰富内容、加强传播、强化保障。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文化 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幅员辽阔,约占国土面积的15%,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化建设对自然保护区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导向作用、保障作用、激励作用。大力加强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能够促进自然保护区发展,使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一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性质及特点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态系统或动植物而划定的区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将自然保护区定义为: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广义的自然保护区文化是指在管理和建设自然保护区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保护区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自然保护区文化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公众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积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是管理者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规律和客观需求,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加以实施的系列行为,以促进公众形成保护自然意识、推动自然保护区发展、不断增强自然保护区的竞争力为根本宗旨。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具有明显的性质和特点。主要体现在自然性、时代性、可持续性、地域性、公众性等方面。

自然性。自然性是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突出属性之一。一方面要与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的属性高度吻合,另一方面保护自然也是保护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所在。我国自然保护区保存着最原始、最美好的自然界景色,蕴藏着大量的自然资源,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这些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自然保护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开展文化建设,首先要充分尊重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属性,其次要着力体现其自然属性,最后要有利于其自然属性。尽管文化建设是人的行为,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其最核心的内容和基本遵循。

时代性。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源于对自然的保护,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变化,对自然保护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文化既有继承,更有发展,还要创新。我国建立自然保护区60多年来,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进步,其建设内容不断充实、建设手段不断完善、建设载体不断丰富。一些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与时俱进的多种活动,制定和出台了与时代相适应的保护制度和政策,建设和完善了多种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传播手段。特别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其文化建设更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也为自然保护区文化提出了极富时代感的新要求、新任务。

可持续性。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是具有鲜明可持续性特征的千秋大业。这是由自然保护区肩负的可持续发展重任所决定的。传统的发展观念过分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利益,过分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可逆的资源破坏。而可持续发展理念则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实施的。在文化建设中,要紧紧围绕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展开。力求在不影响自然环境的情况下,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可持续性的文化建设,从而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地域性。自然保护区的文化建设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自然保护区所处的地域不同,所拥有的生态系统不同,所保护的对象不同,其文化建设内容、形式、目标等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具有当地的民族文化成分。如贵州省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在苗族聚集地,文化建设就具有当地苗族文化的特色。北京市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在满族聚集地,其文化建设带有一定的满族文化色彩。有的自然保护区内建有宗教活动场所,如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等,其文化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宗教文化影响。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依托于所处的不同地域,与多样性、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

公众性。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自然保护区的文化建设具有显著的公众性特点。自然保护区本身具有一定的开发性,需要广大公众积极支持、共同参与。自然保护区的文化建设需要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一方面,一些自然保护区内生活着大量的原住民。这些居民是自然保护区的组成部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保护区。一些自然保护区受到土地权属、生态补偿、社区共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自然保护区的文化建设不仅仅是管理部门的事情,还与当地居民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是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到推动自然保护区发展中来,让更多的人在不影响自然生态本来面貌的前提下走进自然保护区,参与生态旅游、接受自然教育、积极主动地参加自然保护。通过文化建设,将自然保护区公共服务扩大化,使更多的人了解自然保护事业、参与自然保护活动、享受自然福祉。

二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作用

文化是自然保护区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是管理部门主动的组织行为,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保护区总体建设中,文化建设的意义十分重要。文化建设既为总体建设服务,又隶属于总体建设,是实现根本目标的重要保证。文化建设与自然保护区其他建设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文化建设对于自然保护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肆掠夺资源和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发展中国家环境破坏更加严重。在我国,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也造成了诸多环境问题、气候问题、生态问题,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我国社会转型和克服生态危机的重大战略决策。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弘扬绿色文化,发展生态文化,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快生态文明进程。生态文明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中提到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进行重组,建立更加严格的保护。《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窗口,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天然基地。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加强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在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促进自然保护区发展,使其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自然保护区科学化管理。我国自然保护区从1956年开始建设60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存在不足之处。据调查,全国有超过一半的自然保护区没有编制总体规划,没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国有24个省(区、市)发布自然保护区管理地方法规,有200多处自然保护区制定了专门管理规章。其余省(区、市)和保护区,尚未有专门的地方法规和管理规章。这说明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制度文化不够完善,缺乏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规划和各种制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力,难以满足自然保护区的现实需要。因此,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自然保护区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经过60多年的建设,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摆在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如何进一步提升自然保护区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借助文化的力量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加强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世界上第一大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公园,1872年被命名为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公园。公园专门建有遗产和研究中心,是博物馆收藏、档案馆、研究型图书馆、历史学家、考古学实验室和植物标本馆的总部。档案馆保留着黄石地区和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管理记录、资源记录、重大项目记录以及捐赠手稿和个人书信文件等。公园站在展示国家形象的高度来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富有成效的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自然保护区的形象和品牌,体现自然保护区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使自然保护区拥有必要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文化建设是自然保护区发展不竭的力量之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重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既不能为了单纯的保护而保护,阻碍社会发展;也不能为了发展,破坏自然保护区的宝贵资源,而是要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比如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不应是对资源的破坏和掠夺,而应是合理的利用和有效的保护。

自然保护区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对我国古代自然保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现阶段先进文化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体现。文化建设对于自然保护区具有促进作用、导向作用、保障作用和激励作用。

促进作用。文化是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自然保护区在保护自然本底、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文化建设能够促进自然保护区深入开展各项保护工作。一是促进自然保护区自身工作开展。自然保护区的文化建设与保护工作是密不可分的。通过文化建设能够使自然保护区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更加健全,保障自然保护区工作的有效运行。二是促进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能够让更多公众了解自然保护区,树立正确的自然保护意识,支持和参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三是促进自然保护区其他建设的开展。自然保护区的文化建设与其他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导向作用。文化能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者和工作者起到导向作用,既体现在自然保护区的价值观念指导上,又呈现在总体目标的指引上。文化建设反映了自然保护区的价值观和自然保护区的追求,是实现自然保护区目标的重要手段。自然保护区需要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发展的指南,一切发展都为了实现核心价值观。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需要确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需要自然保护区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才能实现。总目标的实现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性和创造性。文化建设能够凝心聚力,引导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前进方向,为实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价值而共同努力。

保障作用。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整体发展的保障。自然保护区的整体发展离不开文化建设的支持和保障。一些自然保护区设立后没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只是建设了一些基础设施。这使得自然保护区的整体发展出现失衡。二是对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管理、科研监测、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建设的保障作用,以保障自然保护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激励作用。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从而使得社会组织成员努力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有效的激励能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文化能够使人从内心产生进取精神。积极向上的文化有助于成员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从而更加努力、高效地为所属的社会组织服务。自然保护区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文化建设既能对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形成激励,也能对社会公众产生激励效果,最大限度地调动内部和外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三 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原则和对策

在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中,应该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特色的原则、改革创新的原则,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符合实际的对策。

保护优先的原则。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前提是自然保护,这也是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目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社会和人类共同的福祉。不能为了经济利益或者其他利益而轻视对自然的保护,对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和环境进行破坏。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前提是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保护,首要原则是保护优先的原则,坚持自然保护不松懈,要将保护优先的原则融入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协调发展的原则。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要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文化建设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多方面的建设。要协调各部分的发展。制度建设、管理体制、队伍培养、资金支持、文化活动等是统一的整体,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哪一项都会影响文化建设的效果。有效处理好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使各部分协调发展达到效益最大化,要努力使全局和局部相协调,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协调,文化建设与整体工作、其他工作相协调。

突出个性的原则。文化建设的个性和特色,要与自然保护区类型相吻合。自然保护区类型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其文化建设的方向、重点、内容、形式等都有所不同。文化建设要展现类型的特色。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要把森林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开展相应的活动。以动物保护为主的自然保护区的文化建设则应紧紧围绕相应的动物展开。

不断创新的原则。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既要理念创新,又要制度创新、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创新。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突破传统观念的禁锢。同时要处理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用创新实现更好的传承。要认真挖掘、升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根据时代发展的变化和自然保护区的需要,培育、创建新的文化。要学习借鉴其他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的新经验和新方法,为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对我国森林生态类型、野生动物类型、湿地生态类型等3种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中有关文化建设的内容归类和分析,结合对部分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问卷调查结果,特提出加强我国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提升文化建设的地位。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需要多方面的重视。一是提升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二是提高工作人员的认识程度。特别是领导的重视更为重要。要强化组织领导,确立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切实把文化建设作为提升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来抓。文化建设不是一个科室就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多部门共同配合。要加强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构建文化建设的大格局,建立跨部门合作的文化建设机制。要制定专门的文化建设规划,确立明确的文化建设目标。

彰显文化建设的特色。特色是文化的生命所在和价值所在。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要与保护目的相一致,与保护对象相吻合,与保护区所处区域相协调。一是要突出保护对象,结合具体的保护任务进行建设。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重在弘扬森林文化,融入森林生态价值,积极开展森林文化节、森林创意活动等。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某类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目标,蕴含了其他物种无法替代的文化基因。如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的文化建设,显然应该突出大熊猫文化的特色。另外,即便是类型相同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也可能是不同的。如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有的保护温带阔叶林,有的保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文化建设也应该有所差异。二是要与自然保护任务相融合,达到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和文化建设的统一。围绕自然保护区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三是凸显区域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保护区分布在大江南北。文化建设中要和自然保护区所处的地域文化结合起来。

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当前,一些自然保护区的文化建设内容较为单一、表面化,应该尽快加以充实。一是建设标本馆、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增加科普长廊、户外电子屏等设施,增强公众的体验性与互动性。二是加快开发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增加附加值、延长价值链,引导和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开发自然保护区物质文化产品等。三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四是持续开展公众喜闻乐见的、富有魅力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

加强文化建设的传播。有效的传播是文化建设的助推力和必要条件。要创办适应自然保护区需要的刊物、广播、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App等,制作高质量的视频、宣传片,形成布局合理、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播体系,编撰出版自然保护区文化建设、科学考察报告,重点资源与物种调查、生态文化发展等书籍,不断扩大覆盖面,持续增强感染力。努力实现每个自然保护区重点建设的文化精品,体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价值,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强化文化建设的保障。要增加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的投入,纳入总体规划。要培养高质量的专业队伍,借助高校、科研机构的力量,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注重开展相关专业培训,使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实施目标责任制,促使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鹏,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