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地古城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阳信县城

阳信县,西汉时期属勃海郡,见于《汉志上》。《史记·孝文本纪》: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封典客揭为阳信侯,赐金千斤”。《索隐》:“韦昭云:勃海县。”《正义》:“《括地志》云:阳信故城在沧州无棣县东南三十里,汉阳信县。”《惠景间侯者年表》:汉文帝元年封刘揭为阳信侯,后传刘中意。汉景帝六年(前151年),“侯中意有罪,国除”。《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所述略同。东汉时期相沿。《后汉志二》:勃海郡属县“阳信,延光元年复”。晋时改属乐陵国,见于《晋志上》。《魏志上》:沧州乐陵郡领县“阳信,二汉属勃海,晋属。治阳信城。有盐山神祠”。《水经注·河水》:屯氏别河北渎“又东北迳定县故城南。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封齐孝王子刘越为侯国。《地理风俗记》曰:饶安县东南三十里有定乡城,故县也。屯氏别河北渎又东入阳信县,今无水。又东为咸河,东北流迳阳信县故城北。《地理志》:渤海之属县也。东注于海。屯氏别河南渎,自平原东绝大河故渎,又迳平原县故城北,枝津右出,东北至安德县界,东会商河。屯氏别河南渎又东北,于平原界又有枝渠右出,至安德县遂绝。屯氏别河南渎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渎东出,亦通谓之笃马河。……故渠川派东入般县,为般河,盖亦九河之一道也。……又迳般县故城北,王莽更之曰分明也。东迳乐陵县故城北,《地理志》曰:故都尉治。伏琛、晏谟言:平原邑。今分为郡。又东北迳阳信县故城南,东北入海”。又:“商河又北迳平原县东,又迳安德县故城南,又东北迳平昌县故城南,又东迳般县故城南,又东迳乐陵县故城南。……商河又东北流,迳马领城西,北屈而东注,南转,迳城东。城在河曲之中。东海王越斩汲桑于是城。商河又东北迳富平故城北。”则古阳信县城当位于屯氏别河北渎与南渎之间,西南临近汉定县故城及乐陵县故城。其屯氏别河南渎亦称笃马河、般河。

北齐以后阳信县址有迁。《隋志中》:“渤海郡,开皇六年置棣州,大业二年为沧州。”统县“阳信,带郡”。又:“无棣,开皇六年置。”《通典》卷一百八十:棣州领县“阳信,汉旧县”。又,沧州领县“无棣,古齐境北至无棣在此。汉阳信县比(地),隋文帝置县,取县南无棣沟为名”。《元和志》卷十七:棣州阳信县,“南至州六十里”。又:“钩般河,即九河之一,经县北四十里。”卷十八:沧州,“无棣县,上,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春秋时齐之四履北至之地,在汉为阳信县地。隋开皇六年割阳信、饶安置无棣县,以南临无棣沟,因以为名,属沧州”。《旧唐志一》:“棣州,上,后汉乐安郡,隋渤海郡之厌次县,武德四年置棣州,领阳信、乐陵、滳河、厌次四县,治阳信。六年并入沧州,贞观十七年复置棣州于乐陵县,领厌次、滳河、阳信三县,又割淄州之蒲台隶焉。”《旧唐志二》:沧州领县“无棣,汉阳信县,属渤海郡。改为无棣。贞观元年并入阳信,八年复置,大和二年属棣州,又复还沧州”。《寰宇记》卷六十四:棣州,“阳信县,北六十里,旧十四乡,今六乡。本汉旧县地,属渤海郡,县在河曲之中。魏属乐陵国,晋东海王越斩汲桑于此。后魏属乐陵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属沧州,十七年于阳信置棣州,唐武德六年省州,以县属沧州,后唐同光三年割属棣州”。又,卷六十五:沧州,“无棣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旧二十二乡,今五乡。古齐之北境,汉阳信县地。今县东南三十里阳信故城存。高齐天保七年自此城移于今阳信县东马岭城置。隋开皇六年于今所置无棣县,取县南无棣沟为名。唐贞观元年并入阳信,八年复置”。依《元和志》,其“东北一百二十里”当为“东南一百二十里”之讹。《元丰九域志》卷二:棣州,“大中祥符八年徙州城及厌次县于阳信县地,复徙阳信县于旧厌次县”。又:“阳信,州东北四十里。”元以后相沿,其阳信县即在今山东阳信县址。而棣州,明代改称武定州,清代置武定府,并增设惠民县附郭,即今山东惠民县。《齐乘》卷三:“无棣县,下,齐履此(北)境,汉阳信地。(阳信故城在县东南三十里。)”卷四:“阳信古城,本县西南七里,俗呼城子务。”[4]其当指宋大中祥符年间以前之阳信县址。《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四:沧州庆云县,“阳信城,县东南三十里。相传即汉阳信县治”。卷三十一:武定州阳信县,“阳信城,志云:故城在县西南七里,俗所云子务城也”。又,海丰县,“信城,在县北十里。志云:韩信下齐时所筑城也。今名信城里”。

《清统志》卷一百七十六:“阳信故城,在今县南。汉置县,在今海丰县界。北齐移治马岭城,隋时又移治于此。唐属棣州。《元和志》:县南至州六十里。宋大中祥符间棣州北徙于阳信界,阳信因亦北徙今治。《寰宇记》:故城在无棣东南三十里。《齐乘》:在阳信县西南七里,俗呼城子务。县志:城子务在县西南五里,东南去州城三十里。又有信城在海丰县东北十七里,今名信城里。按:《寰宇记》所云,盖汉县故址。”其罗列众说,未予细辨,而倾向性明显。所言“隋时又移治于此”,虽书无明载,然当合于史实。《寰宇记》于棣州阳信县下记“县在河曲之中”,当即指《水经注》所述商河流经之马领城。而于沧州无棣下又记“高齐天保七年自此城移于今阳信县东马岭城置”,则在此后又自马岭城西迁至“今阳信县”址。二者当各有所本。而《元和志》所记“南至州六十里”,《寰宇记》所记在棣州“北六十里”,当均指“今阳信县”。又,《隋志》记阳信县“带郡”。其带当取连带、佩带之意,即阳信县不为倚郭县,而是另建渤海郡城于阳信县境内。唐以后即以新建州郡城为“今阳信县”。宋大中祥符年间又迁阳信县城于今址。《元丰九域志》记为“复徙阳信县于旧厌次县”。所谓“旧厌次县”当即指马岭城,在今阳信县东[5],在北魏时期用为厌次县城。而“复徙”当指临近于此,并非沿用原址。依《齐乘》,今阳信县西南七里有阳信古城,与《寰宇记》所述“今阳信县”在马岭城西相合,其当属隋唐时期阳信县城,而汉魏时期之阳信县城当如《括地志》及《寰宇记》所述,在隋唐时期沧州无棣县东南三十里。

此无棣县始置于隋开皇年间,后有迁徙。《清统志》卷一百七十六:“无棣城,在海丰县西北境。《管子》所云北至于无棣是也。五代周置保顺军,宋移无棣县治此,元为东无棣县。”又:“保顺军,今海丰县治。《宋史·地理志》:周置保顺军于无棣县南二十里,开宝二年又以沧、棣二州界保顺、吴桥二镇地益焉,治平中移县治保顺军,即今治也。旧志:元分其地属沧、棣二州,而以故县属棣州。《齐乘》谓之东无棣。故城在县西北,覆釜河经其西,无棣河绕其南。”卷二十五:“无棣故城,在庆云县东。相传即管仲所谓赐履北至无棣者。隋开皇六年分阳信、饶安二县地置,属勃海郡。唐属沧州,宋治平元年移治保顺军,而故城废。元初又分其西界,于故城置县,仍属沧州。《齐乘》谓之西无棣县。明永乐初始改今名。旧志:故城在今县东稍南五里、鬲津河东南。元末毁于兵。明洪武六年知县杨思义移治鬲津河北岸,即今治。按《元和志》:无棣县西北至沧州一百二十里。今庆云县在州东南一百五十里。然唐时沧州治清池,在今州东南三十余里,则去无棣正一百二十里也。《宋志》:周置保顺军于无棣县南二十里。《九域志》:治平元年徙无棣县于此。今海丰县在庆云县东南四十里。县志:有故城在其县西北二十里。去庆云正二十里,则即周为保顺军,宋为无棣者。县志以隋无棣在庆云,宋无棣在海丰。其说甚核。但以《宋志》即于县治置军使,谓在庆云则误矣。”则无棣县于宋代迁于今址,明清时期称海丰县。而原无棣县于元代置西无棣县,明代改称庆云县。城址原在山东庆云县北常家镇于家店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0.28万平方公里,南部尚存部分城基[6]。而后又迁至今河北盐山县庆云乡。《读史方舆纪要》记阳信城在庆云县“东南三十里”,当指此而言。而所记信城在海丰县北十里,当如《清统志》所记为“东北十七里”,依其所指示地理方位,正值古信阳城之所在。而信城当由阳信城演变而来,并附会为韩信下齐时所筑城。其城址位于今无棣县北约8.5公里处,俗称小鞍城、歇鞍城。城垣周长3000余米,面积约0.8平方公里。今遗址西南隅尚残存城墙50余米,高者10余米,低者2~3米,出土有战国时期齐法化刀币及秦汉时期铜剑、箭镞、陶器等[7]。其西南临近汉代定县城(今乐陵市区)及乐陵县城(今乐陵市东南花园镇城子后村,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0.3平方公里,尚残存东垣南段,长约100米,宽30米,高2米)[8],亦与《水经注》所述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