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从河西走廊看“多元互构”[1]
施展 王剑利
中国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众多族群共同创造的,其历史呈现由“多元”向“一体”凝聚的轨迹。中国的多元性,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与地理-气候-生态的复杂性相关,中华大地的平原、草原、绿洲、高原等各种自然生境,是生活于其上的人群造就和分衍出不同形态的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又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进程的复杂影响。“多元”之间有着长久而深刻的互动过程,它们互为条件,相互影响,在历史进程中通过“多元互构”的方式演化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各区域之间由若干个走廊地带相互衔接,相互嵌入,这些走廊地带是“多元”得以具体连接的历史-地理-文化基础。同时,这些走廊地带在历史演化的过程中,又逐渐成为区域单元和中国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走廊地带,能够发现“多元一体”中国的历史进程、演化路径和动力机制,是我们理解中国的重要切入点。
这样的走廊地带并不同于今天的重要交通线或省区毗连地,而是历史上在沟通区域板块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通道。这样的走廊地带与不同的地貌和生态区位相关,也与地缘政治关系的改变相关,在不同历史时期走廊地带的范围与重心也不尽相同。
为此,中国民族报社与陕西师范大学-河西学院“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智库”共同推出了大型理论专题“从走廊发现中国”。河西走廊作为中国唯一同时衔接起中原、北部草原、西域绿洲与青藏高原这四大区域的走廊,是我们观察中国多元互构、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切入点。我们的这一专题将以河西走廊的系列讨论作为开篇,从这里发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