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工匠民俗
距今几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工匠。专注于某一领域、针对这一领域的产品研发或加工过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可称其为工匠。
(一)木匠
木匠亦称“木工”。在制造家具、门窗框架,或其他木制品过程中,用手工工具或机器工具进行操作的人。木匠是以木头为材料进行制作、加工的一种古老行业。木匠们伸展绳墨,用笔画线,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家具和工艺品。木匠从事的行业是很广泛的,在建筑行业、装饰行业、广告行业等都离不开木匠。
木匠的祖师爷为鲁班,春秋鲁国人,本公输氏,名班,后人称为鲁班。“公输班,天下之巧也”[57]。先秦和汉初文献中记载鲁班,不仅能建筑“宫室台榭”,而且在征战频繁的年代,造“云梯”“勾强”等攻城、舟站的器械。相传他创造了“机关备具”的“木马车”;发明曲尺、墨斗等多种木制工具;还发明磨子、碾子等,人称“机械之圣”,还发明木鸢、石砚、机封、铺首、战船、机车、磨、碾、钻等生产工具和武器,对后世影响很大,随着时光的推移,鲁班被神化,如说他造铲、刨、锯、曲尺、铜炉器等,后因在峨眉山造金殿有功被封神。
传说鲁班生于公元前507年五月初七午时。那天白鹤群集,异香满室,一个月都未散去。众人都很奇怪,以为此屋要出个大读书人,其实鲁班好嬉戏而不喜读书,父母都替他担忧。直至15岁时,鲁班幡然醒悟,跟着一个老师游学。几个月后便妙理融通,对诸侯分裂现象十分不满,于是周游列国号召统一。因没有成效,就隐居泰山之南的小和山,跟一个鲍姓老辈人学雕镂刻画。鲁班学艺,不用规而圆,不用矩而方,鲁班认为这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有些人画方不方,画圆不圆,是眼光问题。别人没有这样眼光,他们的技艺就消失了。鲁班决心把自己的这种眼光通过做准绳传下去,以后人们修建房屋,架造舟车,置设器皿,都利用了鲁班留下的工具。民间流传的一首诗说得好:
木匠祖师是鲁班,家伙学成不一般。
斧凿铲钻寻常事,曲尺墨斗有师传。
几千年来,鲁班一直被奉为木匠、石匠、泥瓦匠等共同的祖师,称他为“鲁班爷”。鲁班有黑、红、白三条线,分别送给木匠、石匠、泥瓦匠。据说鲁班一看红线被大徒弟石匠拿走了,就把本想留用的墨斗子拿出来送给二徒弟木匠。这墨线也挺好使,也能画啥做啥,就是不如红线灵巧、省力。做活儿时,画完线敲打不开,非得一点一点摆弄,有一处手不到,家伙不到,也不成。鲁班就把木匠平时喜欢用的锛、刨、斧、锯、凿子、钻子都送给他了,还特意为木匠做了一根五尺杆子和一把方角尺,他对木匠说:
墨线虽没红线好,高门大户把你找。
攒下金银聚财宝,山珍海味吃不了。
后来,也应了这话,木匠活果然好干,钱挣得也多,比石匠吃香多了,就为这,木匠时刻念念不忘祖师爷鲁班。木匠指木工、木雕、锯木、铁木轮造车等工匠。木匠是旧时中国最为普遍、最为古老的工匠之一。
木匠最宝贵的智慧创造是“百工五法”,即木匠使用的五种工具:矩、规、绳、水、垂。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又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矩”是木匠用以直角正方的工具,俗云方尺;“规”是用以画圆的工具,即后世的圆规;“绳”,古代又称“绳墨”,即“墨斗”,是木匠用来打直线的工具。从墨斗中拉出墨线,放到木材上,绷紧,提起,墨绳趁着弹力就打上了墨线。木器行分大墨、小墨。大墨从事修房建屋,架设桥梁;小墨从事家具、农具制作。或分为平墨、弯墨、圆墨、寿墨等。平墨从事家具制作;弯墨以事工艺雕刻、农具制作;圆墨从事木桶、木盆等生活用具和粪桶等生产工具制作;寿墨专门从事棺材(亦称寿方、寿木)制作。小墨、弯墨技术较精;大墨虽做工较粗糙,但必须识图,墨线尺寸清楚;圆墨流动性较强,四方奔走制作。
图2-14 墨斗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水”,取平的技法,古时用水,一直沿用至今;“垂”,取直立的“垂”,是木匠吊正垂直(线)的工具,这种工具也是其他石匠、瓦匠等匠人的通用工具。木匠的“榫卯”技术(俗称公母)是一种宝贵的民俗传承,殿堂、庙宇上的“斗拱斜山”样式高人一筹。木匠的“相材”技艺,有其行业上的特色,对各种木料的名称、年代、湿变、木级,都能辨识,最能量材使用。东北农村有“细木匠”“粗木匠”之分,前者以箱、柜等家具的制作和雕刻为主要作业,后者以农具、车辆、盖房制作(梁、檩、椽、柱)为主要作业。
木匠最有代表性的劳动是建造新房举行上梁仪式。此俗要择吉日良辰,房中设香案,备有彩钱、香花灯烛、猪牛羊三牲、果品供养之物,木工掌墨师傅把斧头、墨斗、曲尺放在桌子上,五尺杆子斜靠在桌子前方,瓦工的瓦刀、挂尺也放在前方。梁上要贴“福、禄、寿”三个字。字要斜着贴,福字居中,禄字在左,寿字在右。准备工作就绪,木瓦工和东家洗手洗脸,家主把烛点燃,装香敬神。
木工掌墨师傅走到桌前说:“鲁班来得迟,正是上梁时。”如果是早晨则说:“鲁班来得早,此刻上梁好。”在上梁前,用四方大红纸在中间画条阴阳卧鱼(太极图),四周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位署画上阴阳八卦图。八卦两边有副对联:“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将画好的八卦,不论三间或五间房,贴在中间房子的脊檩中间,再用一条红线绳穿上几个铜钱,下边用双筷子十字花系在脊檩的八卦上,八卦上的铜钱有历代皇帝的年号,以降魔除邪。上梁戳排时,凡乡邻亲友都要给送红彩,要是没人敬赠红彩,就自家事先准备一条挂在八卦上面,以示喜庆吉利。竖起房梁,架上檩子后,首先安门框。门框上贴副对联:“吉日安门增百福,良辰立柱庆吉祥。”横批:“大吉大利。”有钱人家在戳排立梁时,给木匠师傅一壶烧酒,木匠接过酒来不喝,将酒浇在梁柁头、腰、尾三段,边浇边唱喜歌。词曰:
浇龙头,福长流,祖祖辈辈做王侯。
浇龙腰,寿禄高,祖祖辈辈当阁老。
浇龙尾,日子肥,当家的明如镜,清如水。
也有的木匠师傅端起酒壶奉祀诸位神仙,以求保佑施工顺利,住宅安宁。词曰:
一请天地水府,二请日月之光,
三请开山老祖,四请紫微中央,
五请老君先师,六请风伯雨师,
七请玄老师尊,八请蒋太真人,
九请九天玄女,十请玉皇大帝。
据说很早以前木匠给别人家盖房,因一时粗心大意,料下少了一截,两个人上梁时你拉我拽,顾此失彼,始终上不去正梁,急得团团转。这时一个过路老师傅说话了:“好好一根脊檩哪能上不上呢?”两木匠一听不是滋味:“谁在下面说啥呢,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你有能耐你上来安呀!”“我不用上去,你俩把脊檩给我竖下来就行。”脊檩竖下来了,本来就不够长,又被老师傅锯为两截。又抓一把刨花子,吐口唾液粘在新碴儿上,再抓把刨花,吐口唾液粘上,不大一会儿,就用刨花子把檩子接上了。再往山墙上一搁,不长不短正合适。为了把中间的破绽盖住,老师傅脱下身上的红肚兜往脊檩中间一搭,不仅破绽看不出来,红布风中飞舞,更显得喜气洋洋。待老师傅转眼消失时,两个木匠发现脊檩上隐约有十个大字:“家住鱼日村,中点名二王。”这不是鲁班师傅吗?正因为鲁班前来点化,才有今日上梁的大吉大利。从那时开始,人们盖房上梁都在梁上挂红布。这就是上梁挂红的由来。
木雕业是从木匠业中分出的一行。木雕分两类:一是建筑物或明木器上的装饰性雕刻;一是木雕像。木雕发明者也是鲁班。
图2-15 木雕麋鹿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传说他为鲁昭公造楠木大殿时,工匠误把楠木柱子算短了三尺。在面临杀头的危险时,鲁班从妻子脚穿木屐有高跟、头绾发髻而显得个子长高了的现象中得到启发,于是用石头作基础,又用短木做成斗拱,雕上图案花纹镶在柱顶上。这样一上一下的填补,不但解决了柱料短的问题,还使大殿更加壮观,于是便有了木雕业。吉林市乌拉街过去有“八庙、四祠、三府、一街”,即三霄殿、保宁寺、观音阁、山神庙、财神庙、关帝庙、城隍庙、药王庙、将军祠、仓神祠、昭忠祠、松江第一祠、前府、魁府、后府的梁架、檩枋、雀替、脊头、山坠、门窗、炕罩等处,无不彰显木雕文化。通过蝙蝠、寿字、牡丹、梅兰竹菊等家宅富贵图案,寓意福寿绵长,高贵清雅。
明代有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明熹宗时,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明末起义,正是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期。明熹宗却不务正业,不听先贤教诲去“祖法尧舜,宪章文武”,而是对木匠活有着浓厚的兴趣,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不顾,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明熹宗不仅贪玩,而且玩得很有“水平”,他自幼便有木匠天分,他不仅经常沉迷于刀锯斧凿油漆的木匠活之中,而且技术娴熟,一般的能工巧匠也望尘莫及。据说,凡是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够做出来。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据《先拨志》载:“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焉。”文献载其“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
木匠最重斧、锛的操作,有“千日斧子万日锛”之说。木匠做活有“留尾巴”的习俗,至少也要在干完活后留点刨花,让主家自己收拾。据说是取“还有活干”的意思。但在做棺材活时,一定要收拾得干净利落。否则,会被认为是咒主家再死人,是犯大忌讳的。
(二)铁匠
铁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他们以铁为原料,靠一把小小的铁锤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铁匠一般都有一个自己的铁匠铺,有一座用来煅烧铁坯的火炉,在火炉的连接处有一个大的用手拉的风箱,用来掌控火候。火炉所用的燃料有木炭和煤炭,一个铁匠一般带一到两个学徒,学徒用一把比自己师傅大出五六倍的大铁锤,帮助师傅,把被炉火烧热了的铁毛坯,打成所需的形状。铁匠用来打铁的工具有小铁锤、大铁锤、铁夹(用来夹烧热了的铁坯)、砧子(铁匠打铁的平台)等。
民间一首歌谣对工匠们的劳动性质和强度与报酬进行了形象的比较,说明铁匠劳动的特点和优越性。
木匠丁当凿一天,
不及铁匠哧哧冒股烟,
铁匠哧哧冒股烟,
哪如锡匠粘一粘。
铁匠这一行与炉火相关。所以有许多关于李老君的传说,因为李老君有八卦炉炼丹,是炉神。
七十二行不如打铁好,
锤子钳子来抖威。
大姐夫锛刨斧锯我会打,
二姐夫锤子钻子打得巧,
三姐夫旋刀打得像,
四姐夫菜刀多亏谁?
敬德也曾打过铁,
老君的门徒不累赘。
谁像那七姐嫁个泥瓦匠,
每日里拿着抹子勾石灰![58]
“敬德也曾打过铁”,这个敬德就是与秦叔宝齐名后被誉为“哼哈二将”的隋唐著名将领尉迟恭,他打铁的故事很有名。
传说有个落魄书生在小洞里发现一库金子,就想带走,这时有个金甲执戈的人让书生找尉迟恭写个条来。尉迟恭正在袒胸赤膊地打铁,书生说明来意。尉迟恭觉得莫名其妙,就顺手做个人情:“付钱五百贯”,写上了年月、姓名。后来尉迟恭当上了大将,南征北战立了大功,归乡时得了一库赏钱,一清点,却少了五百贯。尉迟恭正要怪罪守库人,忽然看房梁上有自己的亲笔字条,是打铁时写下的“付钱五百贯”,遂惊叹不已。
过去铁匠中流传着老君拳头打铁嘴吹风的传说:最初祖师老君打铁时没有锤子、砧子和风箱,老君以膝盖为砧子,一手夹铁,另一手攥拳头打铁,用嘴当风箱使。结果,老君手也烫坏了,膝盖也烫伤了。他对铁块说:“你烫掉我一层皮,我打掉你千层皮。”于是,铁块被锤打得脱掉一层层黑皮。铁匠要手艺精,关键在“火候”,就是铁要烧到、打到一定程度,火候不到,脆;火候过了,软。有“长木匠短铁匠”之说。木匠锯短了,瞎了材料;铁匠下料若短,只要有好的火候,多短的材料都能接上。铁匠们珍惜自己的手艺和荣誉,常把自己的产品打上印记,流传后世。
传说长春有个“郑发菜刀”,极负盛名。郑发原为山东人,原名郑茂盛,年轻时沦落关东,在花子房巧遇王荣,两人结拜为兄弟,由王荣介绍到他父亲王铁匠那里学艺。由于郑发聪明勤奋,肯于钻研,终于学得超人技艺,他打的刀,削铁如泥。据说,一次一个钉子划破人衣服,郑发一怒之下,一刀砍去,钉子被斩断,刀却未卷,从此名声远扬,连日本名匠都想与他合作,但被极富民族气节的郑发拒绝了。为了给中国人争气,郑发在技艺上精益求精,终于成了“关东刀王”。1945年,东北各铁匠行技师进行技艺比赛,参加比赛的刀剪工匠有双辽“戈大刀”、郑家屯“仿九光”、吉林“双葫芦”、白城子“宋傻子刀”等,群英荟萃,各显身手。比赛的结果是郑发菜刀一举夺魁。郑发菜刀以钢刃锋利、好磨耐用、不崩不卷远近驰名。对它的创始人郑发,人们不仅称赞他匠艺超人,同时也流传关于他的许多感人的美德。如师傅对他很好,师母待他过苛,百般刁难,他都以德报怨,奉如生母。
(三)石瓦匠
石瓦匠又分石匠、泥瓦匠、泥水匠等,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石瓦匠同木匠一样,尊鲁班为师,称其:“开万世建筑之业,启后人土木之工。”据说,鲁班当年手把手教了瓦匠、石匠、木匠和笆匠四个徒弟。三年之后,手艺都学成了。石匠将石料加工成产品,是历史传承时间最长最久的职业,从古石器时代的简单打磨石头到现代的石雕工艺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离不开一代代石匠们默默地奉献。许多流传千古的碑文,许多精美绝伦的石刻佛像,许多精巧的宝石雕刻,包括那些经典的石桥技术,石匠对中国的数千年历史文化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石匠使红线,鲁班教他打石头砌石头,他都学得非常认真,石头打得方方正正四面见线,墙砌得又直又平。石匠三年学成,临下山的头一天晚上,突然起了奸心眼儿。他悄悄收拾好锤子、錾子、小尺杆子等,还特意偷了师父那条宝贝红线,一声不吭地下山了。这条红线最好使,不管你做什么活儿,要啥花样,只要画上线,顺一头儿用錾子隔三岔五为地錾几下子,再用锤子轻轻一敲,就完活儿了,非常省力。鲁班师傅本来打算把这条红线剪开,分给四个徒弟每人一根。可贪心的石匠很怕三个师弟也得了红线,抢他的饭碗子,就一个人偷走红线,寻思这下就没有人与他争了。第二天,鲁班很生气,就说:
别看石匠得红线,让他回家去要饭。
露天地里耍单干,秃尖錾子穷倒换。
后来,真的应了这话,石匠真的自己背着家伙四处找活儿干,常在外边打野场干活,耍单帮的活儿多。新錾子錾几下就得换,要不秃了尖,没了棱,就不好使了。在长期的手工劳动实践中,石匠领会了师傅对自己的惩罚,懂得江湖道义是维系工匠们各自行业的生命线。为了分清门里门外,防止冒充的二混子抢生意,也为了驱赶一下只身在外耍手艺的孤寂,享受欢聚之乐,就产生了石匠自身的行话。同行业的两个人虽然从未见过面,一对行话,即刻一见如故,有活大家干,有饭大家吃。加入自己想加入的石匠行列,只要你走过去,同行的就会发问:“哪山而来?”入伙者必须答:“高山而来。”又问:“来了几个?”回答:“哥四个儿。”再问:“都是谁?”再答:“脐大(指磨脐而言)方圆(‘方’指磨扇上几块垄台,略呈方形,‘圆’指上下磨扇而言)和留青儿(指磨扇上的条条垄沟)。”通过行话,对方了解到你有所师承,会做出相应的表示。如你有意在这儿干活,则可问:“打了食给吃不给吃?”如对方答:“同样。”你就可以放下行李,操起家伙,一起干活了,如果你答得不对或支支吾吾人家会认为你是没师傅的冒牌货。不仅要没收你的锤子、凿子,还要把你撵走。
图2-16 泥瓦匠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瓦匠挑白线。轮到瓦匠了,没线可传,鲁班正急得没法,他的夫人纳着鞋底,从屋里出来了,问鲁班:“啥事呀,急得这样?”鲁班一说,夫人笑了,顺手扯下两庹纳鞋底子的绳子给了鲁班。鲁班一看,还挺好,就把纳底绳和瓦匠常用的刨锛儿、瓦刀、抹子、靠尺、线坠儿等送给了瓦匠,也跟他说了四句话:
别看线绳不咋的,高低宽窄任你系,
石头砖瓦照它砌,保你不能丢手艺。
瓦匠一听,也很高兴。可他想了想,又问:“我以前也没用过这线,冷(不)丁出去干活儿,要系差了线咋整呢?”鲁班一听,是这么回事,就告诉他和木匠:“你们下山干活儿时,尽量别分开。让你二师兄带着你点儿,遇有啥活儿时,让你二师兄先动手系你后系,比着他的线干,准没错。”二人辞别师傅就下山了。后来,也应了这句话,瓦匠干啥活儿时,总是等木匠先比画好了,放完墨线以后,瓦匠才能照着边框四至挂白线。手艺人常说“瓦匠得木匠线使”就是这么回事。再后来,在石匠、瓦匠、木匠这三行手艺人用线上还有几句嗑儿:
石匠使红线,见线就凿断;
凿断那条线,怕被别人看。
木匠画墨线,见线留一半;
留下半拉线,为给师弟看。
瓦匠扯白线,照线比着干。
上线不上线,师兄说了算。
也有的说,石匠用的是真线,活儿干完了,线还留在石头上;瓦匠使的是虚线,干完了活儿,线可以拽起来走;木匠用的是假线。就是人们开玩笑的,“木匠不识字儿,打叉就是对”,活儿上的线干完用刨子净掉,怕别人偷去平分。
(四)编扎匠
编扎匠又分笆匠、棚匠、扎彩、箩圈匠等用竹木条编制的手工技艺。
1.笆匠
笆匠是用笤条编制房笆,属编织业。编织包括竹编、藤编、草编、麦秆编、秫秸编。据说,不知为什么,笆匠最不受鲁班喜欢。鲁班见徒弟四人有三个走了,已无线可给笆匠,就让笆匠到大海边向乌龟去要技术。笆匠耷拉着脑袋来到大海边,看见一个磨盘大的乌龟在晒盖子,就说:“乌龟先生,鲁班师傅让我跟你要线儿来了。”那个老乌龟眨巴眨巴绿豆眼,声也没吱,伸出脖子向海里爬去,后边留下两行爬的印子,就像两行排起来的“八”字。这笆匠心眼还挺快,就把这印儿记下了,回去就照着乌龟爬的这个“八”字编笆。直到现在,我们看石匠还是用红线,木匠使黑线,瓦匠使白线,笆匠编的房笆是一行挨一行的“八”字。
图2-17 笆匠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2.棚匠
搭棚业又叫棚行,按搭棚用料不同分席棚、布棚,按用途分为喜棚、丧棚、凉棚、冰棚等。搭棚业也奉鲁班为师,因为鲁班为楚国发明了云梯去攻打宋国,并且传授了“猴爬竿”之术。棚匠搭棚要登高干活,必须会“猴爬竿”,攀登要敏捷,身手利落,如猴一般。另外,据说棚匠是鲁班的四徒弟,向鲁班讨艺时只遇到鲁班的女儿鲁兰,鲁兰把纳鞋底时不小心弄弯的针丢给了棚匠,弯针从此便成为棚匠得心应手的工具。北京棚行公会祭祀鲁班的殿前有一副对联:“心聪明且需正直,有规矩能成方圆。”也有的棚行供有巢氏、鲁班、华光三位祖师,既要学有巢氏的搭架技巧,鲁班的规矩方圆,也要像多眼睛华光一样,上下左右兼顾。也有的搭棚匠供的却是一个蜘蛛,说他们搭棚就和蜘蛛挂网一般。
3.扎彩匠
旧时宫廷和民间办红白喜事,为布置场面,需要张灯结彩。扎彩业就是为人家搭彩殿、彩亭、彩牌楼,在轿子、马车、汽车上挂彩绸等。扎彩业也奉鲁班为师,因为它和建筑业、搭棚业相近。
比如搭彩牌楼,牌楼架由棚架搭做,彩子活才由彩子匠承做。也有奉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为祖师的,大概因扎彩也需艺术性。有钱人家死了人,“开奠”前后是扎彩匠们最为繁忙之时,又要“搭天花”,又要“挂宫灯”,甚为热闹。“搭天花”,就是用杉木和粗竹竿搭起比屋楼还高的架子,上面铺盖上一层层的白布。棚内两侧挂上素色宫灯及用各种颜色的粗丝线纺织成的大型戏文幛幔,配上亲友们送的祭幛、挽联、花圈等,加上“孝友会”音乐的吹打,气氛分外哀伤。从“搭天花”的长度也可以看出丧家的经济能力,有的官宦或有钱人能搭上整整一条街。“搭天花”的工匠们身手不凡,他们搭架盖布都是站在梯子上端“高空作业”,并且像走高跷,一般移动梯子,随心所欲地驾驭着梯子飞来荡去,其技不亚于杂技艺人。
4.箩圈匠
箩圈匠除圈制笼屉及筛面箩等柳木制品外,有的还兼制擀面杖、捣蒜棰子等杂木制品。
图2-18 箍匠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箩圈匠有时也是箍匠,用竹篾或铁条箍修散漏木盆、木桶。传说过去没有木盆木桶前,煮饭要用荷叶包水,洗衣要到河塘。鲁班师娘对鲁班说:“人们都说你是巧匠,你就不能替我们女人弄个盛水的东西?”鲁班说难。鲁班师娘两手在围裙上一抹,生起气来。鲁班一看她抹围裙,顿时受到启发:“有法子了,就照这个围裙样子做!”于是锯成八块木板,箍起一个圆桶。
(五)制陶匠
人类从远古时期即已发明陶瓷器,在汉代发现釉料,开始将陶器表面饰以釉料,中国从此开始有了瓷器。汉代的瓷器很粗朴,不过是有釉的陶器,火度低,质地脆,工艺水平不高。真正高火度瓷器的大量生产实际上是在唐代,如著名的越州青瓷、郑州白瓷、最著名的唐三彩,以黄绿青三色描画花纹于无色无釉的白地胎上,烧成后色彩清丽,实为珍品。五代时最为著名的瓷器为后周世宗柴荣所烧制的瓷器,其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制精色绝,为古今瓷器之首。相传当年世宗以色碧翠动人,赛过宝石,故批曰:“雨过天晴云破处。”柴窑为天下奇宝,其碎片也与珍宝价同,据说佩带此残片可以辟邪,多为单彩釉瓷器,表面现出各种碎纹,著名的有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明代是中国制瓷业的顶点,其繁荣状况以及创意、形成皆空前。永乐窑的脱胎素白器,其薄能映见手指之螺纹,足见工艺之高。
陶业供奉窑神,俗传农历二月十五为窑神生日,窑神为一做麻糖的红脸掌柜(有人认为是太上老君一转,因为老君曾用炉火炼丹)。一天晚上遇到一个老头来吃麻糖,红脸掌柜热情地款待了他。这个老头是王八精的化身。后来发生了地震,王八精为了报恩,便驮起红脸掌柜躲过了这场灾难。红脸掌柜大难不死后便改行烧陶,成为陶制业始祖。
东北制陶业主要是做盆烧缸。吉林省永吉县缸窑镇就是著名的制陶作坊,为北国陶都。缸窑镇原不叫缸窑镇,叫溪浪沟,这里方圆百里是高低不平的大山。有一年,有个叫赵岩龙的人从关里逃到这儿。赵岩龙早年在山西干过瓷器活,对制陶业懂行。他见溪浪沟这地方深山老林不缺木头,就搭起炭窑烧炭。这地方地质也好,在一个被山水冲刷过的沟塘找到一种白土砌窑盖,几个月也没烧塌,而且越烧越瓷实。他就动了心思:这土跟唐山烧窑的土要是一样,干脆开个盆窑或缸窑好了。于是他用钱搭子装了两兜白土,用毛驴驮着,翻山越岭下了唐山。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到了唐山,请几位烧窑高手鉴定。这土真是烧盆制窑的陶土,据说质地比唐山的陶土还要好。赵岩龙路没白走,心也落地了。回到溪浪沟,赵岩龙搭起窑来就烧缸。缸是烧出来了,就是不结实,碰一碰直掉渣。赵岩龙急忙打发手下一个叫石永林的人再赴唐山去请烧陶专家李宝,李宝帮助赵岩龙造成一个用拌子做烧料的锥形窑。李宝走后,赵岩龙又跟师傅们把窑盖改造成馒头形,锅脐屁股形,经过多次改造,烧出的缸结实多了,烧窑的时间也缩短了。以后,又用月土刷红,代替后来的缸釉子,不仅缸外皮细腻,而且颜色或红或黄,美观耐用。就这样,赵岩龙成了开创缸窑陶制业的第一个师傅。后来,人们见溪浪沟有用之不尽的白土,都纷纷来此安家落户,兴办陶业作坊,这里开始有了前后窑之分,接下去又造了赵花窑、黑瞎子窑、头窑等。人们也忘了溪浪沟的名字,把这里叫成了缸窑。直到如今,制陶仍是这里的主要工业。
图2-19 缸墙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