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俗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七 交通民俗

(一)汉族大车的传承与信仰

最早发明两轮车的,是夏朝工匠奚仲。民间传说,奚仲是黄帝曾孙帝喾的后代,他的父亲是船的发明人番禺。奚仲在夏禹时期任车正,职掌车服诸事,后被封为薛。人们认为薛国始祖就是奚仲。

奚仲发明的马车采用左、右两个轮子制动运行,车身为木制,设有车架、车轴、车厢,各个部件坚固耐用,标准化程度很高,驾驶起来也十分灵便[71]。奚仲发明的马车,据说是世界上第一辆用马牵引的木制车辆。作为一种交通工具,马车不仅解决了成为奴隶主贵族出行的问题,还加速了道路的建设,更加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世本》《说文》等都有“奚仲作车”类似的记载,人们奉奚仲为车神。在很多地方,人们购置新车或者出行前常常会通过烧纸、放鞭的方式以求得车神的庇佑,平安出行。

汉族的传统运输工具主要是木制铁轮大车。初期为牛拉车,后发展为马拉大车。牛车分木轮、铁轮两种。单牛驾辕,如拉重物,旁侧也可加套一两头牛。牛拉车时顺车辙走,不用人管。一般车老板坐在前沿板上挥鞭赶车。遇险要处,车老板下车牵缰引路。

大马车运输力比较强,往来于铁岭、开原及松花江的法特哈边门一带,故又称“边车”[72]。大马车根据载重和道路不同可分三类:重载套马8~12匹,可分为三节套,1匹辕马,两载“梢子”各5匹,余者拴帮套,可载重1500公斤左右。较轻的载重,需套牲口5~8匹,也是三节套。前面3匹,中间3匹,辕马1匹,加个外套叫“外掰”或叫“外撇”,可载重1000公斤左右。以上都叫三套马车。轻载3~5匹,二节套加上帮套,这叫两套马车。辕马需上坡擎住辕,下坡坐住辕,力大、稳当、灵活、听话。辕马正前方的叫“川套”,右侧的叫“外套”,左侧的叫“里套”。里套是一挂大车的领路牲口,必须眼睛好使,耳朵灵活。所以里套最忌讳瞎眼牲口。俗语说“瞎骡子打里——乱套了”,就是这个意思。

赶车老板子有自己专用的术语和鞭示,口中一吆喝,鞭子一比量,牲口就知道主人的意图。如果往里走,车老板应喊“越越”;如往外,就吆“喔喔”;如站住,就喊一长声“吁——”,起车喊一声“驾”。进大车店门洞时,挡门有块方石,车老板用杆一墩马屁股,猛高喊“吠!吠!”辕马就会高抬腿跨过石头。如果碰到泥洼子和土坡时,老板子鞭子紧摇高喊“越!越!”牲口就四蹄蹬开,尽力拉套。近世铁瓦包轮的马车多换成胶轮大车,前辕驾一匹壮马或骡子,两侧可套边马1~3匹。马车跑得比较快,车老板在车上挥鞭指挥。马额上常拴红布,马脖下系铜铃,跑起来铃声清脆。山里行车非常艰难,山高林密,泥土松散,春季冰雪融化,道路翻浆,车辙一陷很深;到了夏季,山中雨多,道路泥泞;冬季大雪封山,路滑如冰。车老板往往是“横垄地拉磙子——步步是坎”,稍不谨慎就车翻人亡。到闹套的地方,全凭车老板赶车技术和牲口的活计好坏。到危险地方,车老板如猛虎一般,双目圆瞪,两腿稳稳地扎在车前厢之上,手挥大鞭,甩得既恰到火候,又嘎嘎山响,只关键几鞭就可脱车马于险境。所以老百姓又管车老板叫“车虎子”。大买卖人家出高价、花重金雇好车老板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了。车老板出远门行车上路,头天晚上一般不合房,睡好觉养足精神,临行前不说不吉利的话,特别忌讳“翻”“扣”两个字。例如,吃鱼需要翻时,不说“翻过来”,为取吉利,要说“划过来”。过年贴对子,车上也要贴。对子贴在车厢的前门桩上,上联写“车行千里路”,下联写“人马保平安”。

车老板的着装也与众不同,一般都戴四个耳朵的貉壳帽子。脖子围搭绒的大手巾,小棉袄外扎着纯蓝或黑布宽腰带,带上别着铜嘴铜锅旱烟袋,下面系一个狗皮烟口袋,外面穿着光板皮大衣,脚上穿着特大号靰鞡,能絮三斤靰鞡草,行车免得冻脚。老板子一般不戴手套,少数戴手闷子,大部分是皮套筒,个别图方便缝上皮套袖。手使大、小两个鞭子,钻出山林用大鞭子,过平道则用小鞭子,有的在树空中行车一鞭能甩出两响。

大车下面拴两个铁咕咚,一走起来咕咚咚直响,像驼铃似的,出大车,走山路,窄道错不开车,遇到夹槽沟更走不过去,怕走碰头,常走车的老板一听到响声,就找宽一点的地方停下车。当时,野兽较多,狼成群成帮,牲口有的戴“八里钟”,几里地外就能听到响声,前后大车都有个照应。当时,林区土匪多,“掌包的”(车主)骑着走马像探子似的在车前面打听路。询问道上太平不太平。还有的车老板懂得土匪规矩,停车,致礼向土匪送“辛苦”。动作和行话都对了,说明是家里人,都是一伙的,就不会扣车摘马或抢东西了,如果一起堵几十辆,把懂规矩的车赶到一边,等处理完其他车辆后,再放这个车。老板还要懂行车的规矩,大车上有女的,如果叫车停下,老板子停车后离车要远些,背冲大车,给妇女方便。老板子出车最早是正月初五,从山里往回拉烟麻和房木,最讲究的还是拉色木捶板石和枣木棒槌。到腊月二十九回家杀盘套猪吃喜。

汉族的车马在农忙时主要用于送粪,拉庄稼,运粮食。一般是简易的大车,规格较小,叫“花轱辘车”,牛、驴拉拽即可。小户人家就用这种牛拉的花轱辘车送粪、运粮,也用以坐人,赶集、串门时用。若是迎亲接新娘,则不但要用大马车套硬牲口(骡马),还要披红挂彩,以示喜庆和气派。

大车是东北旧时主要的运输工具。它是当时生产方式的产物,也反映了当时生产方式的特点,它虽受到当时生产方式的制约,但是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期的胶皮车、拖拉机、汽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从俄国传入的轻便马车,主要在城市中行驶。车的构造分两部分,前面是驭者台,后面是乘客座席,可并排坐两人,驭者台后有小侧座,人多时可挤坐此处。车轮是较为轻便的四轮(两大两小,后轮大,前轮小),由一马或两马拉车,一般都是敞篷车,亦有带篷的,更高一级的是玻璃车。使役的牲口都是阿拉伯大洋马。坐这种车的,多为官僚、军阀,车也多是官衙特备的。20世纪70年代后,农村手扶拖拉机、四轮式小拖拉机、汽车等多了起来,马车、牛车逐渐减少。城镇汉族居民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小轿车、公共汽车和电车。

(二)满族传统交通习俗

清初,满族以弓马著称于天下,所以骑马是满族的主要交通方式。农耕发展起来以后,乡间的土道,官修的驿道,发展了满族的马牛车辆。1949年后,满族通常用的交通工具已和汉族一样,只在松花江上游的满族聚居地,还留有昔日迎亲用的土轿车、马爬犁等。

满族先民在绵延千里的茫茫林海里狩猎,辨方向、明路线是其安全往返的首要条件。猎人发现白色的鸟屎,便会欣喜万分。鸟在满族先民的观念中是能凌空飞翔、晓彻天神意图的灵禽,白鸟屎是“雀书”,不仅是吉祥预兆,也是指路辨向的路标。实际上,鸟的飞行是有规律的,猎人是根据其活动规律找到“雀路”。猎人还可以根据野兽的踪迹寻找猎道。这种猎道俗称“溜子”。他们在林中踏出猎道,便在这段猎道上做出路标,如在某棵树的显要部位砍掉一块树皮,露出的白茬就是一个易识的路标,众多的路标指明了猎道。

由于生产和生活交往的需要,农村很早便开辟出人行便道。满族农民一般远道运输都用畜力车。满族多聚族而居,可以依赖穆昆(宗教)、噶珊(部落)的集体力量来修道,有腰道、茅草道、大道之分。满族又有“毁道瞎双眼”的禁忌。因此,满族村屯之间交通四通八达。

图2-35 满语称狗车为乌得气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满语称狗车为“乌得气”,或称“白里台气”。“以木为之,其制轻简,形如船,长一丈,阔二尺许,以数狗拽之”,“可于冰上雪中行之”。

满族称木马即今之雪橇,俗称滑雪板为“恰尔奇克”,形如弹弓,长四尺,宽四寸,一左一右,系于两足,激而行之雪中冰上,可及奔马。清初,木马多用木棍制作,后逐渐改用金属制造,称雪橇。

满语称爬犁为“法喇”,用两根一丈多长的硬杂木杆,前端呈方形,高高翘起。杆上架一副车架子,宽三尺余,长七尺左右,有辕有底,无软毂,靠两根杂杆在冰雪地上滑行。

图2-36 满语称爬犁为法喇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爬犁,土人曰‘法喇’,以木为之,犁而有架,车而无轮”[73]。吉林省的爬犁几易其名,如狗车、冰车、雪橇等。爬犁用牛、马拉,或用几条狗拖拉,行于雪原,或驰于河道冰上,拉人载货轻捷简便。“并有作车棚于爬犁上,设旁门,套鹿皮围,谓之暖爬犁”[74]

图2-37 狗爬犁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这种爬犁现在已罕见,但一般的马、牛爬犁仍常用。还有人拉的小爬犁和进山运木材的疙瘩爬犁。乘人的爬犁称暖棚子,好像轿车,装有篷架,外披裹毡毯,里面铺有兽皮,放着火盆。坐这种爬犁的多是达官显贵。吉林中西部农区,犁杖下地也挂在方架爬犁上运行。爬犁上还可放置草料口袋、牲口槽子等耕种土地的工具。运材爬犁分单脚和双脚两种。运材时通常以两节爬犁前后连成一套,由畜力牵引(今亦有用拖拉机牵引者),在冰雪道上滑行。冬季松花江封江后,昔日吉林城内三道码头,为了接待从山沟来的运输山货、大子的马爬犁,在冰上建立短期水院子。

马爬犁是江上唯一的交通工具,当时城里都烧木柴,多数在冬季采办,特别是接近年关时节,山村土特产上市,这种供求的需要,冰上的集市水院子成了交易场所。水院子建筑很简单,顺着江下地坎处,搭起席棚。架上长板板铺,形成筒式屋子,南北对面铺板铺上谷草、炕草,客商便在这种铺上就宿。对面铺可以容纳四五十人,小寒大寒以后,气温虽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棚内因有火炉不断燃烧木柴,温度不低,可以安全过夜。水院还在冰上用冰冻法围上木板围墙,并有可以开启的大门,便于马爬犁出入。院内有很多横排的马槽、拴马的横杆,用来喂牲口。这种水院子铺位便宜,货物可在此销售,深受农民欢迎,因此生意兴隆。这个特殊行业,一直延续到丰满大坝合龙为止。

满族不仅男子善骑,女子也执鞭驰马,不异于男子。十余岁女童,亦能佩弓箭驰逐。“妇女多骑马,游戏儿童能射雕”[75],记的就是清初满族的风俗。20世纪80年代,永吉一带山区的满族仍保留此俗。

赶集上店跑的是铁瓦车和花轱辘大车。铁瓦车是车的一种改进,其车轮较小,外包一道铁圈,并在车轮上加上铆钉,比勒勒车更加结实耐用。

花轱辘大车分两轮和四轮两种,四轮车可分运木材、运货和载人两种。

清代贵族大户人家坐的马拉轿车,俗称“小车子”,其款式与轿子相似,可挡风、遮雨、遮阳,比较暖和。一般是青骡子(或马)驾辕,蓝布或蓝呢为罩,可坐一人或两人。做喜车用则罩以红呢红绸罩。坐这种车时,上车时要面朝前,坐着“委”进轿子中去,不能爬着进去,否则有失礼节。这种车清末民初还常见,现已很少见。

满语称独木船“威呼”,长二丈余,阔容膝,头尖尾锐,载数人,水不及船常寸许,而中流水荡漾,驰如竹箭,此真木舟也,遇河水暴涨,则联二为一,以济车马。满族人经常驾“威呼”闯急流险滩。凡类似的木制小舟,通称“威呼”。清代吉林省的八旗打牲丁主要靠这种船采珠。

交通礼俗。昔日,满族有句俗语“妇女产前产后,男人车前车后”,意谓赶车的常有生命危险。长途行车的前一天,车主和赶车人都要祭拜祖先神,祈祷行车平安。行车中遇崇山峻岭,则焚香祭山神,过大江巨河时则祭河神、江神、船神。行车中不许说不吉利的话,尤其是早饭前,更不准乱说乱骂。车、马是穷富的标志,所以新添大车、牲畜视为吉祥之事,多在车上、牲畜的头部、尾部披红志喜。第一车往往拉一车木材回来,放在家里初时不用,以取“积财”之意。赶车人和车主对辕马特别爱护,如辕马死亡,不舍得扒皮吃肉,而是埋葬起来。辕马脖上经常挂一圈铜铃和红缨,行路时铃声响亮,红缨飘拂,十分威武。在满族不少姓氏的萨满祭祀中,祭神马的礼仪十分庄重、虔诚,反映了满族对马匹的重视。

往昔,每年船下水以前,船主要举行家祭,跳平安神,祈祷祖先庇佑行船安全。出海捕鱼,要举行隆重的海祭。

横渡第一船时,孕妇与寡妇不能乘坐,第二船方能乘坐。顺水行船要走上一里外,寡妇方可上船。行船时,妇女不许坐船头。摆渡人不许饮酒(收船后不忌),从开船、行船到停泊,不许在船上打架骂人,不许说不吉利的话,如“翻”“沉”都要用其他吉祥名称代替。如携带响器锣鼓或其他乐器,必须先演一番,以娱河神。如遇风险或搁浅,除了祈祷河神,不许大哭大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拖拉机、自行车、摩托车、机动船)逐渐代替了传统的交通工具,许多交通习俗已被新的交通规则所代替。

(三)清东北大御路及御路文化

中国驿站的历史沿革较悠久,内地早在战国时期已有邮驿;汉代各地有传舍;唐代为驿田,水路设有水驿;宋代设邮铺、递铺,元为驿传、站赤,还有急递铺;明代始为驿站,分有水驿、马驿和递运所;清代基本沿用明代驿站体制,后期有了邮政制度,废除递运所,仍置驿站。

康熙二十二年(1683)攻下台湾,国内统治趋于巩固以后,清政府便把注意力转向东北。在这前—年,康熙曾巡游盛京(今沈阳)、吉林—带,泛游松花江,“细访其土地形胜,道路远近及人物性情,以故酌定天时地利,运转进兵机宜”,开设了—条负有军事、政治等重要使命的京师大道,即东北大御路。

1.东北大御路及驿站设置

东北大御路路面宽三丈三尺,以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驻地为中,通往各地,把柳条边内外东北各地联系在一起,为京师经盛京、吉林到瑷珲的陆路交通大动脉。这是从宁古塔副都统衙门驻地(今黑龙江省宁安市),经由吉林乌拉(又称船厂,今吉林市),通往盛京(今沈阳市)、山海关、京师和中原内地的主干驿路,古人谓“大站道”“进京大路”。宁古塔——吉林乌拉驿路开辟时间,是在宁古塔将军衙门移驻吉林乌拉城(仍使用“驻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关防印信)的第二年,即康熙十六年(1677)。

其时,宁古塔梅勒章京(副都统)萨布素,率部“以绳量道里,两庹为丈,百八十丈为里。自宁古塔西关门始,至船厂东关门止,凡九万八千丈,为五百五十里。今分八站,作六百三十余里,然以中国之里较之,直千里之外矣”[76]。驿路建成后,于康熙九年(1670)先行开通的吉林乌拉—开原驿路连成一线,经盛京、山海关而达京师,凡二千八百七十八里。“清初之宁古塔,濒于牡丹江曲,柳边以外之都会,此为最古渤海龙泉府,清初设将军于此,实据全省形胜之中枢”[77]。这条驿路,穿行东北张广才岭[78],具有典型的东疆自然地理特征。张广才岭是黑龙江第一山。满语称这座山和山上覆盖的原始森林为“塞齐窝集”“纳穆窝集”,行程分别为六十里和四十里,驿旅感受,可用惊心动魄来形容。清初流放宁古塔的江南士子,无一不是这条驿路上的匆匆过客,留下不少散文、游记、诗词,历史文化色彩浓郁。其中于驿路、驿站最为详尽者,为康熙四十六年(1707)成书的杨宾的《柳边纪略》。

从京师到宁古塔,娓娓道来,不仅有沿路驿站,还有村屯、道里,堪称宁古塔“进京大路”的全景图。

宁古塔将军衙门移驻吉林乌拉以后年代,宁古塔至吉林乌拉间道,按辖属关系称吉林乌拉—宁古塔驿路,属吉林将军衙门西路关防处驿站监督(辖吉林乌拉东、西两路,简称西路),为额设驿站。将军衙门与珲春副都统驻地驿传,同样使用此线,即与宁古塔—珲春驿路首尾相接,亦由西路关防处统属。顺便说明一点,光绪七年(1881)部议,拟定在鄂摩和站东南单开辟一条小支线,并增设通沟站;其本意是借助吉林乌拉—宁古塔前半程驿路,经通沟站、沙河镇、凉水河,径道而至珲春,但这项计划一直停留在勘测、筹办阶段,始终未能实施。就是说,历史上不存在一条不经由宁古塔,而由吉林乌拉直达珲春的驿路。本线驿路、驿站时间跨度仅为三百多年,驿路、驿站沿革脉络清晰。《柳边纪略》(1707)和《西路关防处呈造所属各驿分布细册》(1891)文字上的少量差异,说明了这一点。

黑龙江驿站沿用传统满语地名,绝大多数以音译、音转传世,造成同一地名有多种口语和书写方法的情况,从语言学角度,很难确定哪种说法或写法正确不正确。但作为史料,就不应有太大的随意性。吉林将军衙门关防处旧挡所使用的驿站地名,应看作官方厘定的、书面形式的写法,本文全部比照沿用这些驿站地名。

宁古塔副都统衙门驿站宁古台站塔城在城驿,名宁古台,宁古塔,满语,汉译意“六人共坐一阜”,遗址无存。民国十三年(1924)王世选旧《宁安县志》老地图,绘制、标注细备,甚至琐碎,却遗漏掉宁古台旧址,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据后人考证,宁古台、台街(站前街)在今宁安市第三中学西南角附近。塔城西关、城西五里鸡陵峰下大青石桥正对驿路,此桥始建于后金天聪八年(1634),是至今保存完好的驿路文化遗存。

过桥十里依兰岗屯,又十五里大牡丹屯,又十里蓝旗沟(今宁安市三棱乡东沟村)。自蓝旗沟行二十里至爬犁甸子,又十三里至木其沟,又十二里至沙兰站。

第一站沙兰站,又作沙阑、萨林、沙岭,系满语“撒剌尔”音转,意为“产股子皮之地”,或穿股子皮部落居住的地方,今宁安市沙兰镇。自沙兰西南行二十里至花黎木,又二十里过德林石甸子、卡伦官房,又二十五里至必必尔罕站。驿路经过的沙兰镇二吕村二道岭山石上,有吴大澂光绪九年、十二年两次镌字遗存,是他两次驿旅途中,过此山亲手题刻,虽裸露山野,字迹仍可辨认。报载,此镌刻山石,被移往宁安市内陈列,好处是方便参观,但离开特定驿路环境,其文物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康熙二十八年(1689),宁古塔流人、浙江山阴杨越之子杨宾,万里投荒探父,作《沙阑》诗,塞外边风流淌字里行间:“我行一月余,踏雪亦多薄。今朝过沙阑,群山始玉琢。天时纵不同,地气或非昨。仅乃隔一峰,胡为异南朔?素影动乾坤,寒光射寥廓。白日惨无辉,北风凄更恶。顿辔狡兔惊,扬鞭野鸡落。念彼多伤弓,谓我能猎较。尽日逐平冈,吞毡亦可嚼,四顾勿复悲,中原无此乐。”

第二站必尔罕站,又作必尔罕毕喇、西必尔罕,简化地名尔站,今宁安市沙兰镇尔站村。满语毕尔汉毕喇,汉译为水浅、流细的河流,指尔站河,西南流入镜泊湖。《清史稿》记为“西必尔罕”。尔站河上游有西、北两条支流,称西沟河、北沟河,尔站河旧称尔站西沟河,此为西必尔罕“西”字的原由。自必尔罕站西行,进入张广才岭腹地,历塔拉、鄂摩和、意气松、退搏、拉法五站,穿行塞齐窝集和纳穆窝集原始森林带。出必尔罕站四十里至朱墩,又二十五里至塔拉站。

据杨宾考证,宋·洪皓使金居地“冷山”,距必尔罕站不远。“宋洪忠宣公皓所居也。余于必儿汉必拉北望,相去约数十里,见其积素凝寒,高出众山之上,土人呼为‘白山’,以其无冬夏,皆雪也”[79]。洪皓所居冷山,仅可泛指于黑龙江,确地无考,是史学界一桩悬案,杨宾此说很值得重视。

第三站塔拉站,以地近塔拉泡得名,“塔拉”,满语意为山中旷野。今吉林省敦化市雁鸣湖镇塔拉站村。

图2-38 今吉林省敦化市雁鸣湖镇塔拉站村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明永乐五年(1407)置塔拉卫,清代属额穆赫索罗佐领所辖。“东路意气松,他拉二小站,未设笔贴式,归邻站笔贴式兼署”,“小站壮丁十五名至十名”,“大小站额设牛马亦如壮丁之数”[80],光绪七年(1881)升为正站。有吴大澂光绪十二年(1886)二月《夜宿塔拉站所作》诗存世。塔拉站前方宁古台、沙兰、必尔罕三站,分布于镜湖泊或牡丹江左岸,地势平坦,史图上呈一条直线,间隔大致相等,这是平原河谷地带驿站的特征。接下路程,塔拉、鄂摩和、意气松、退搏、拉发,史图曲线则如斗折蛇行一般。就是说,一过必尔罕,驿路开始进入“塞齐窝集”“纳穆窝集”大林。自塔拉二十五里张家店,又五十五里至鄂摩和站。

第四站鄂摩和站,即额穆赫索罗,清代史图标作鄂摩和索罗,满语,汉译意“水滨的神杆”,简化地名额穆。

图2-39 高高的索罗杆

图片来源:施立学摄。

今吉林省敦化市额穆镇。此地历史悠久,对满语地名含义有多种解释,史实与传说杂陈。鄂摩和《金史》称“窝谋海”,《大清一统志》称“俄谟惠”,如是,鄂摩和就是一个值得刮目相看的地方了:“努尔哈赤先世布库里雍顺之母叫佛库伦,感朱果而孕,居长白山之东俄谟惠之野俄朵里城。”[81]诸如此说不绝于史。又据俄朵里城“在兴京(今辽宁省新宾县)东1500里”,“在宁古塔城西南330里”,也与鄂摩和相符。诚言,努尔哈赤先世居地,就连爱新觉罗家族自己都无法确指,学界更是七嘴八舌,鄂摩和自不能断然排除在外。清初,于额穆赫索罗设佐领,管辖台站、旗丁,乾隆元年(1736)“设额穆赫索罗驿站,旋设佐领衙门”。康熙二十五年(1686),以必尔罕、昂邦多红两站距离过远,窝集路途难行,而增设正站额穆站,以及两个腰站意气松站和塔拉站。光绪七年(1881),吉林将军铭安奏准,以筹办边防,文报日繁,沿驿共添加额丁63名,马63匹,牛63头,并意气松、塔拉两腰站均升为正站,应用各款一律作正开销。自鄂摩和四十里至意气松站。

第五站意气松站,又作伊奇松,清代地图标作伊克苏,皆为满语地名音译音转。

今吉林省敦化市额穆镇珠尔多河村意气松屯。“意气松”即细叶松,以山林中落叶松(细叶松)居多得名。由意气松向西,地势渐高,是张广才岭的主脉,为色齐窝集。“东路义气松、他拉二小站,未设笔贴式,归邻站笔贴式兼署”“小站壮丁十五名至十名”[82]。驿站在孤立狭长的山谷中,为驿路锁钥。出意气松五十里,过张广才岭,岭下又三十里至退搏站。

第六站退搏站,又作图依屯、拖伊屯、退搏岭、退屯、昂邦多红。退搏,满语,汉译意“羊鸨”。《扈从东巡日录》:“多红者,渡口也。”《嘉庆重修一统志》记为“图依屯”。今吉林省蛟河市前进乡。方拱乾《绝域纪略》所记,清初“屋不满十行,差卒换马之地”即此。出退屯四十里至苦不了河,又二十五里至拉法。

第七站拉法站,又作额伊虎、额伊湖,满语“喇法木”的音转,汉译涝豆秧草,又有黑熊之说。拉法旁额伊湖,又元时在此设驿站名额伊瑚。虎、瑚为湖的音转。今吉林省蛟河市拉发镇。

图2-40 拉法山

图片来源:施立学摄。

拉法河出于张广才岭北之崴呼岭,东南流曰嘎雅河,又曰蛟河。《吉林新志》出拉发五十里过老爷岭,即纳穆窝集,山下七道河,又三十里至额赫穆站。在额赫穆和拉发两站之间标注老爷岭或纳穆窝集。

第八站额赫穆站,又作额黑木、厄黑木,今吉林省蛟河市天岗镇。清代历史地图标作额赫茂,汉译浑水,又有恶树林子之说。因清末铁路设站,额赫穆与额穆易混,以屯东南二十里处有山,出花岗岩,名天桥岗山,改称天岗屯。“推测天岗二字,或因山形,峭壁高耸,山顶更时见乌云弥漫,上与天齐,遂有是称也”[83]。又四十里至江密峰站。

第九站江密峰站,今吉林市江密峰镇。《吉林乡土志》:“相传此地曾有江姓养蜂于此,故名。”日久“蜜蜂”俗定为“密峰”。此为望文生义,江密峰为满语,发音“嘉木浒”,汉译意“驿站之谷”。去江密峰二十里至茶棚,又四十里至吉林乌拉。

第十站乌拉站或尼什哈站,即宁古塔将军-吉林将军衙门首驿。东门出城十里,松花江右岸,城边驿。今吉林市龙潭区密哈街道社区。

康熙十五年(1676),宁古塔将军衙门移驻吉林乌拉城。乾隆二十二年(1757),宁古塔将军改称吉林将军。满语“吉林”,意为近岸,同俗语“江沿儿”;“乌拉”大川之谓,指松花江。吉林乌拉又名船厂。

图2-41 阿什哈达摩崖碑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吉林乌拉地方造船历史悠久,吉林市阿什乡临江断崖上的两处明代刻石,即著名的“阿什哈达摩崖碑”,就记载着钦差造船总兵官、骠骑将军、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于永乐、洪熙、宣德年间三次领军造船的历史。“土人掘地,常得大木,或古代尝作船厂之说”[84]。顺治十五年(1658),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1598~1659),在今吉林市临江门一带重开斧锯造船,并组建水师营,以“出师戍黑斤诸部”。

“康熙十一年,始临江筑城。三面竖松木为墙,高八尺,门三,周围有池,池有土墙为边,周七里一百八十步”[85]。乌拉“近立驿传通往来,百货鳞集,江直北通乌龙、黑水、东接大海”[86]。及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著名的雅克萨战争,吉林乌拉已是康熙皇帝战略全局中最重要的舟师基地了。

同治六年(1867),经将军富明阿重修,乌拉城东门有二,名巴尔虎门、朝阳门,纳宁古塔大道。

尼什哈,是东北柳条边外最大交通枢纽驿站,倚城扼江,四路通衢,有宁古塔、卜奎“进京大路”和松花江水陆干道在这里交汇,并松嫩平原转辽河平原,而入山海关。“尼什哈站南山有潭,产小鱼,鱼皆逆鳞,人不敢食。尼什哈者,汉言小鱼,盖地以物名者也”[87]。老站原设于城北乌拉街(旧称大乌拉、永吉州,今吉林市昌邑区九站乡),后移尼什哈站,因称乌拉街老站为旧站,后音讹为九站。自尼什哈五十三里至大水哈(今吉林省吉林市大绥河镇)。又二十里至搜登(此线驿路至尼什哈站,亦可单独划分作宁古塔—吉林乌拉驿路,或吉林乌拉—宁古塔驿路——编者注)。沿路驿站,在吉林将军衙门西路关防处所属各驿分布细册中,列为东路驿站,与盛京方向的西路相区别。

第十一站搜登站,又作苏通,今吉林省吉林市搜登站镇。明朝嘉靖时属乌拉国辖地,

图2-42 搜登镇

图片来源:施立学摄。

康熙三十年(1691)搜登站设驿站,清雍正九年(1731),搜登站建屯,屯西有条大河,取名搜登河,“搜登”,满语,汉译为鳌花鱼,因河盛产鳌花鱼故名。

自搜登二十里至一拉溪(今吉林省永吉县一拉溪镇),又三十里至沙嶙(今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镇),又二十里至伊勒门站。

第十二站伊勒门站,又作伊尔门,今吉林省永吉县金家满族乡伊勒门村。站名取自伊勒门河,清末改称饮马河。伊勒门为女真语地名移里闵、额勒敏同音异写,意为“无缰野马”,或“阎王”,形容河水汹涌。伊勒门“门”字并无实义。自伊勒门站三十五里至拉腰子,又二十里至苏瓦延站。

图2-43 双阳河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第十三站苏瓦延站,又作苏完延、双阳河,今长春市双阳区。西路大镇。自苏瓦延三十五里至石头河(即王三家子,今长春市双阳区石溪乡石溪河子村),又二十五里至伊巴丹站。

第十四站伊巴丹站,又作一把旦、一把淡,满语瓯李,即郁李,渤海国时,郁李曾为十大贡物之一。今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伊丹镇(伊丹街)。自伊巴丹站二十五里至伊通州(今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又三十五里至大孤山站。

第十五站大孤山站,蒙古语原名阿尔滩讷门、阿尔滩额林、阿勒坦额墨勒,汉译意“金色的马鞍”。今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镇(大孤山街)。自大孤山站三十里至头道沟西,又三十里至赫尔苏站。火烧岭,是经由此地的落脚点,但多数不在此停顿,直行赫尔苏站。

第十六站赫尔苏站,又作黑尔苏、克尔素,今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石岭镇二龙山水库湖底“赫尔苏古城遗址”。地名缘自赫尔苏河(即今东辽河,古称南苏水)。满语“赫尔苏”意为“海边盐池所生之草”。赫尔苏城历史悠久,“乾封二年(667)高侃进至金山与高句丽战,薛仁贵拔南苏、木底、苍岩三城”[88]。南苏城即赫尔苏城。明为扈伦四部之叶赫部城寨,努尔哈赤伐叶赫,城遭焚毁。康熙二十年(1681)筑柳条边新边,设“赫尔苏边门”;及同年开通京师经盛京至吉林乌拉驿路(盛京—吉林乌拉路段为新辟),置赫尔苏站。日本侵占东北时期修建二龙山水库,古城淹没水底。枯水季节,仍可见古城庙台等旧迹。自赫尔苏站四十二里至十里堡,又四十三里至叶赫站。

第十七站叶赫站,又作乜合,今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叶赫满族镇。明季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首叶赫部都会。站西土围二,为叶赫古城,系通衢要路,常有驻军防守。南至奉界围边十二里,北至布尔图库边门三十五里。自叶赫站二十五里至杨木林子,又二十五里至蒙古和罗站。

第十八站蒙古和罗站,又作棉花街、莲花街,今辽宁省开原市莲花镇(孤榆树)。明修筑的万里长城从莲花通过,重要关口镇北关在莲花境内,它是海西女真叶赫部等进入北京朝贡的交通要道。明朝在这里开设关市,与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并将开市、停市作为控制胁持各族的手段。“此地市易当以棉花为大宗,以应东北夷人之需要,故以‘棉花’名传”[89]。棉花街后有一莲花泡,一到夏日,莲花盛开,成为当地的一大美景,又加上棉花与莲花谐音,因此后来将“棉花街”改称莲花街,莲花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康熙皇帝两次东巡都从莲花经过,并留下了茶棚、欢喜岭等地名和优美的传说。

“北关遗壁草连空,烽火平原静暮风。十里雨丝到山驿,棉花街口一灯红”[90]。自蒙古和罗站四十里至威远堡边门,又十五里至开原驿。蒙古和罗站是宁古塔将军,或析治吉林将军辖境最末一站,自威远堡边门始入盛京将军辖区。并以下驿站多为沿用明代卫驿城,驿站、递铺、路台设置周密。并以下开原至山海关,驿皆筑城,多驿城,递运所同在一城,并沿路路台设置周密。

第十九站开原站,今辽宁省开原市城东乡。在开原老城东十五里,旧称相家屯、相家台。“开原驿站,旧时在城南门西,今址湮。本朝康熙九年,立驿站于东门(阳和门),迨十七年,移于东九社屯之东北,距城十五里,旧名相家台,今名开原站”[91]。自开原站六十五里至高丽屯站。开原老城旧地辽为咸州,金咸平府,元年始筑土城(今开原老城镇西关村“罗城”),并将开元万户府治,从旧开元(即东夏国北京,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克拉斯诺亚尔山城”)移至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再移咸平府,沿用旧名开元。明洪武二十一年立为辽东总管府开元路治,因避朱元璋讳,改称开元为开原。永乐七年(1409)在开原城置安乐州、自在州。自明代起,即奠定了开原城东北政治、军事、经济、交通重镇的历史地位。清代乾隆四十三年(1778)和道光三年(1823),开原城又经两次修葺,更显非凡气势。

图2-44 开原老城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第二十站高丽屯站,今辽宁省铁岭市平顶堡镇建设村。自高丽屯站七十里至懿路站。“高丽屯站在铁岭县北十里”[92]

图2-45 高丽屯站(今辽宁省铁岭市平顶堡镇建设村)

图片来源:施立学摄。

第二十一站懿路站,今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新台子镇懿路村。挹娄故地,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名挹娄县。明代“挹娄”转音为“懿路”,“城南六十五里,本旧挹娄废城,永乐五年保定侯修筑”[93]。《清实录》载:“九月壬申(廿四日),上以告成礼毕。欲周览盛京畿内形胜,是日启行,驻跸懿路……”懿路是明代城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城池,地理位置非同小可。明末这里驻重兵把守,原额军士有1340名,有备御、把总、镇抚、仓官、驿官等,沿边和腹里还修筑了43座墩台,真可谓官兵配套,军需粮草、交通、邮递、城防设备齐全。

懿路城,明代有许多文化建筑,庙宇很多,如关帝庙、龙王庙、观音庙、圣母庙、

图2-46 懿路站北山石塔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永安寺……特别是城内筑有一著名书院——挹清书院,它是辽东当时仅有的七座书院之一,为“嘉靖辛丑(1541)年兵备黄云建”[94]

比铁岭城里的银冈书院早建134年,堪称辽北最早的书院。可惜这些建筑清代时差不多已摧残殆尽。诗人魏子亨(1812~1889)目睹其景,曾有诗感慨:“一带冈陵北郭横,神稠独在石楼倾。残碑细认前朝字,遗老犹云古地名。墙外云山余落照,宫中烟火见孤城……”[95]今天,这“孤城”已不复存在了,只是那残砖断瓦和北山上那座幸存的石塔,记录着当年的繁华。自懿路站七十里至盛京。

第二十二站盛京驿即明沈阳中卫驿城,今沈阳市。元代(1296)重建土城,以地处沈水之阳(今浑河北岸)而名沈阳。

天命十年(1625)后,金都城自辽阳而迁沈阳,并建皇宫(今沈阳故宫)。天聪八年(1634年),改沈阳为盛京。清军入关定鼎北京后,盛京改为留都,置内大臣总管,统属东北全境。顺治三年改内大臣为镇守昂邦章京,析治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名“镇守辽东等处地方将军”。康熙四年(1665),名“镇守奉天等处地方将军”。乾隆十二年(1747),名“镇守盛京等处将军”。盛京驿站有驿城二座,即位于卫治西南隅。递运所在卫城西四里。盛京驿站至旧边站六十里。

图2-47 盛京驿站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第二十三站旧边站,或称老边、盛京边墙。今沈阳市于洪区光辉乡(又称三台子,原解放乡、老边乡合并于光辉乡)。清柳条边自威远堡至山海关西段,及威远堡至凤凰城东段,修筑较早,因称老边。旧边站至巨流河站四十里。

第二十四站巨流河站,今沈阳市属新民市镇郊乡巨流河村。巨流河即辽河,又作枸柳河、句骊河,此处巨流河指河边一地。清初筑小城于河上名曰闲城。巨流河站至白旗堡站七十里。

第二十五站白旗堡站,今沈阳市属新民市大红旗镇。《柳边纪略》记作白齐铺。白旗堡站至二道井站五十里。

图2-48 白旗堡站

图片来源:施立学摄。

第二十六站二道井站,今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绕阳河镇(原二道乡合并于绕阳河镇)。二道井站至小黑山站五十里。

第二十七站小黑山站,今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黑山镇。《柳边纪略》记作旧肃河站,小黑山地有无旧肃河待考。小黑山站至广宁驿七十里。

第二十八站广宁驿,即广宁中屯卫驿城,今辽宁省锦州市属北宁市。广宁驿所属站有三,即在城驿、杏山驿、凌河驿。所辖路台十七座。广宁驿至十三山站八十里。

第二十九站十三山站,即十三山驿城,以医巫闾山十三座山峰得名,今锦州市属凌海市石山镇。“十三山高一里余,周二十里,峰峦罗列,大小相错,凝岗积翠于大荒中,若远若近,宛若图画,海山之奇观也”[96]。“十三山站,城东七十里,周围一里二十步,东一门,城圮”[97]。十三山站清初原置闾阳驿(北宁市闾阳镇),后移十三山。十三山站至小凌河站五十四里。

第三十站小凌河站,即小凌河驿城,今锦州市属凌海市双羊镇紫荆村。“城东南十八里,周围一里二百十八步,东一门”[98]

附近有白股河流入小凌河,北有紫荆山,设有墩台。乾隆二十六年(1761),因“小凌河站地洼,遇河水涨溢,站房被冲”,东北移十里,由今锦州市凌河区白股村改设于双羊店地方,即今锦州市属凌海市双羊镇紫荆村。小凌河站至高桥站五十四里。

第三十一站高桥站,即高桥铺驿城,高桥铺又称高儿铺,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桥镇。“高桥城,城西南五十里,周围一里二十四步,东一门,曰高桥铺”[99]。镇后街有砖城墙遗存,及万历六年三月十四日吉旦立“高桥铺”花岗岩石门额存世。高桥站至宁远州六十二里。

第三十二站宁远州,即宁远卫在城驿,明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宁远卫,康熙三年(1664)撤卫建州,是为宁远州。今辽宁省葫芦岛市属兴城市。宁远州至东关站六十二里。

第三十三站东关站,即东关驿城,今辽宁省葫芦岛市属兴城市东辛庄满族镇关站村。“东关驿,(兴城)城西南六十里,周一里二百五十二步,南一门,曰东关驿”[100]。有康熙十八年(1679)修辽海滨寺碑,及带卷草花纹“东关驿”门额存世。东关站至沙河站六十三里。兴城古镇,开有城门四座,东为“春和”、南为“延辉”、西为“永宁”、北为“威远”,据说以前还曾有过一座外城,“周长九里一百二十四步,高如内城”。也开有“安远”“永清”,“迎恩”,“大定”四门,后于清乾隆年间被废弃。当年电影《三进山城》《吉鸿昌》《济南战役》就是在这里拍的。

南大街跨街矗立着两座石牌坊,一前一后,相距100多米,是明代崇祯皇帝为表彰镇守宁远城的边关大将祖大寿兄弟所赐建的,上面刻有“忠贞胆智”“廓清之烈”“四世元戎少傅”等字句,然而,颇具讽刺的是,当两座牌坊落成不久,祖大寿便向清太宗皇太极投降了,将这座曾浴血抗清的边关重镇拱手献出。

图2-49 南大街跨街石牌坊

图片来源:施立学摄。

就连乾隆皇帝也颇为感慨,一次途经宁远时专门写了一首诗:“燧谨寒更烽候朝,鸠工何暇尚逍遥,若非华表留名姓,谁识元戎事两朝。”

袁崇焕以一万军民大败后金兵于城下,创造了“宁远大捷”的神话。努尔哈赤被火炮击中受伤,败退沈阳后身亡。袁崇焕进京还朝,授兵部尚书,后来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袁崇焕被诬陷下狱,凌迟处死。

图2-50 连环画《巡视辽东地》书影

图片来源:施立学摄。

第三十四站沙河站,即沙河驿城,今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沙河镇。

“(兴城)南一百里,周围一里二百二十六步,南一门”。遗址有辽“来宾县里堠碑碣”出土。沙河站至山海关七十五里。

图2-51 沙河驿

图片来源:施立学摄。

第三十五站山海关-迁安驿,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天下第一关”。并有“辽海咽喉”“两京锁钥”之称。

尧时,全国划分为“十州”,冀州分为冀、幽两州,今迁安属幽州,商朝时为有名的孤竹国,春秋时为山戎令支国,秦朝时为离支县,西汉时改为令支县,辽时取名安喜县(辽国把从定州俘虏来的人安置到今迁安、迁西等地),历史上有名的抱节守志的伯夷叔齐让国、老马识途等典故,就发生在迁安,有万里长城中唯一的1.5公里大理石长城,堪称长城绝景。近年有人破译《山海经》,提出了轩辕黄帝的都城在迁安、大禹治水在迁安市擂古台龟口的重要观点。原民盟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为该书题词“黄帝胜迹,光耀千秋”。

迁安驿或称迁安马驿,位于山海卫城(山海关城)西门瓮城外西罗城内(西关城区)。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山海卫,大将军徐达在辽金旧地迁安镇“筑城为关”即山海关,并将隋唐时期“临渝关”“渝关”(今河北省抚宁县榆关镇)关守移于山海关,故山海关又有“榆关”别称。迁安驿至榆关驿六十里。

第三十六站迁安驿,临榆县。迁安驿至榆关驿六十里。

第三十七站榆关驿,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榆关镇—抚宁县深河镇(深河堡)。

“榆关,在抚宁县东二十里。隋开皇间汉王谅将兵伐高丽,出临渝关,即此。一名临闾关”[101]。既是驿站,又是守护、稽查、征税的关卡。山海关建成后,关守由榆关驿移至山海卫,并驿站移于榆关东二十里深河堡,仍名榆关驿。

图2-52 榆关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第三十八站芦峰口驿,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于扼兔耳山、芦峰山夹道咽喉之地,置芦峰口驿(今抚宁县抚宁镇芦峰口村)。

初属永平府管辖。万历二年改属抚宁县,及裁撤抚宁县城西关递运所,并将驿站迁于西关递运所旧址,仍称芦峰口驿。芦峰口驿至滦河驿七十里。

第三十九站滦河驿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滦河驿至七家岭驿六十里。

第四十站七家岭驿,今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明朝时在此建立驿站后称七家岭驿,后东迁十六里至沙河北岸改称沙河驿。七家岭驿至义丰驿一百里。

第四十一站义丰驿,今河北省丰润区。明洪武九年,以地近京师,在丰润县西四十里置义丰驿,在丰润县东二十里永济驿,以义丰驿为主。

至嘉靖二年(1523),移义丰驿于县治南关,及永济驿并于义丰驿。丰润自古有“幽冀之门户、辽海之襟喉、神州之肘腋”之称。北京通往东北和朝鲜使节进京的必经之地。

“国朝设驿,以待天下之宾。器御夫马之属,自有定制。爱民之意固亦有在焉。丰润之为驿有二,曰永济,去县治西四十里;曰义丰,去县治东仅二十里,东西相距未及百里,使客之往来,远人之朝贡,军机之奏报,驻节至再,未免淹至之忧”[102]。义丰驿至阳樊驿八十里。

第四十二站阳樊驿,今河北省玉田县。阳樊驿至渔阳驿八十里。

第四十三站渔阳驿,今天津市蓟县东南,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蓟州为渔阳郡。“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103]。“唐明皇,欢好霓裳,杨贵妃,魂断渔阳变”[104]。“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105]。元代称蓟州驿,在城内西南隅堂子井侧;明洪武三年(1370),驿站移至城南门外三里管驿村,改称渔阳驿。天启二年(1622),复移于城内。渔阳驿至三河驿七十里。

第四十四站三河驿,今河北省廊坊市属三河市。明正德七年(1512),废公乐驿、夏店驿,并在两驿站中间置三河驿。三河驿至潞河驿七十里。

第四十五站潞河驿,通州古称潞河,潞河驿即通州驿,运河码头一侧,京门首驿,水陆两用,今北京市通州区东关赵登禹大街5号院,大门、厩房、正堂及东厢房仍存。

明代永乐年间置驿,原一前一后两个院落。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为保障漕运,移潞河驿至今张家湾镇萧太后河南岸(今馆驿胡同),与合河驿合并为一。潞河驿至京师皇华驿四十里。

第四十六站京师皇华驿,清代京师东华门的内廷驿站,国中第一驿。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征夫,每怀靡及”[106],意在提斯使者勿忘使命,唯唯守义,诺诺践行。清代驿传统于兵部,其下车驾清吏司、会同馆、捷报处、皇华驿,声讯通达全国。车驾清吏司“掌颁天下之马政,以裕戎备。凡邮驿皆掌之”;会同馆“掌皇华驿之事”即管理京师驿传事务;捷报处“掌接驰奏之折而递于宫门”,即在驿站与宫廷间传递公文奏折谕旨。及皇华驿应差,照勘合、火票填给夫马之数,四方驰驿,昼夜不舍。皇华驿设驿马500匹,马夫250名,车150辆。车马150匹,车夫150名。

2.东北大御路的使用

(1)驿站、驿路的情景。

驿站、驿路的情景,如今已被岁月湮没了。驿,凡是置邮的叫驿。站,军报所设为站。每站设笔帖式管理,由将军统辖。领催、壮丁,由旗人派充。所,旧设递运所,运送官物,后来裁并归驿。铺,各省腹地厅州县皆设铺,以铺夫铺兵走递公文,工食入户部钱粮奏销。以上各种功能、各种形式的驿站,各根据其路途的要冲或偏僻而设。驿站的设置,开始隶属兵部,由车驾司管理。在京则由兵部设立捷报处,专司承发内廷交付事件,分发各路递送。并承递各省由各路驰驿呈进的军报奏折。各省则由按察使司管理。东三省未设行省之前,由驿巡道兼转。

勘合与火牌是邮递凭证(邮符)。官府驰驿者给以勘合,兵役(军报)驰驿者给以火牌。

凡将军每年所用由兵部发,遇到应驰驿的差使,临时填用。吉林将军给勘合10张,火牌10张。

凡是驿递都要查验火牌,定快慢之限。公文限马上飞递的,为日行三百里。紧急公文,则标明四百里、五百里、六百里,按期限驰递。庆贺表笺汇入。盛京将军衙门,由驿递恭进题奏,紧要事件,设专差递送,准用火牌一张,添马二匹。同城官员同日拜本的汇入,一牌也只能填马二匹。平常事件,吉林的例行差使正副2人,许用马4匹。如果物件需要多人背负的,在火牌内详注缘由。由京至吉林2245里,吉林至宁古塔至三姓、珲春等地,限日行一站。其余的都限日行两站。

边台、驿站、网户三种旗人,都是清初三藩之乱的降卒。当时由云南拨来884户,分布边台,守边挑壕,驿站传递文书,网户打猎,虽属汉军旗人,不准考试登科。

站丁站人,均为云南人,是康熙年间平定吴三桂三藩之乱的俘虏,发往边台驿站充当苦差。站人接送公文,官至驿丞而止。仅是按人给予土地以资糊口,世代不能当文武官员。后来改驿站为文报局,虽免除苦差,但站人仍被轻视,地位卑贱。直到民国,才与齐民地位相等。站人有李、张、王、刘、郑、宫、宋、陈、佟、景、高等姓氏十六个家族。

光绪三十三年(1907),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上奏裁掉驿丁4400名。已裁掉的站丁准许上学堂,并可参加一切考试。

驿站的规则、条文是很严格的。

驿马每年死亡不能超过十分之三,牛不能超过十分之四。死亡马牛拨补价银,一匹马九两,一头牛七两。死亡的马、牛要交皮脏的变价银,一匹马五钱,一头牛三钱。

驿站的经费,有夫役工食银、马牛草豆银,外备棚厂槽铡银、雇募车船脚价银,俱按当地价值计算,于驿站款内动支,年终由站官造奏销册,呈报吉林将军核准。

传递公文物品时要查验邮符,官驰驿者给以勘合,兵役驰驿者给以火牌。

奉差的人员执有勘牌,借故说紧急,不给司驿者验看,多索要车马船者,司驿官要揭发向部院参奏。不按规定,私用驿递夫马的,要治罪。凡有索要骚扰行为,都要据实参奏。文武官要互相纠察。

凡是驰驿的,要按正道行走,不得绕道扰驿。除紧要事件准许连站星驰外,平常事件均按限按站。不得越站跑伤马匹。驿马驮东西不得超过60斤。过境有护兵的驿站要检验兵牌。凡是马传递公文的都要加兵部火票,沿途各驿站接递。传递公文有迟速的时限。平常事件汇到三件以上,封好由驿递送。凡日行三百里的,不分昼夜,每一小时行25里,每一刻行3里45步。四百里、五百里、六百里按此递加。东三省互递公文,均发铺司传递。

公文传递过程中,凡泄漏、隐匿、迟误的都要受到处罚。通政司收到本章,如果查有弄湿、破损的,视情节罚俸禄责处。各省大员专差递奏,均出具随咨印文,令差员同奏折一并交奏事官查明转奏,以凭查复。州县驿站各立印簿,上站用下站印信,每月终彼此移考。如有迟延隐匿的要详细报告。凡六百里文报超时限的以扣关公文论处。三百里文报超时限的以公文迟延论处,四五百里照六百里减一等。如因中途阴雨,河水暴涨或马夫摔死等情况,要取有地方官印结,并超时限一二刻的,可以免议处罚。凡驿官不依原文封面填写处所导致错递他处的,要给予议处。

内外各衙门传递公文,均由各驿站驰递。凡军机处交出公文签马上飞递的,定限日行三百里。遇有加紧事件才以日行四百里、五百里、六百里字样加签,连同外省奏折一起传递的,不得擅自用驿马。使用驿马驿递要分轻重缓急,不得滥用五六百里递送。递送公文的附律条例,一是无印信文字不许入递;二是各省驿站递送公文,令管站官各立印信号簿。上站号簿用下站官印,于每月底彼此移明查考。如有隐匿迟延等情节,立即详细报告上司,据实参报,不得隐瞒。隐匿平常公文,马夫照铺兵纪律治罪,提调官吏依律递减。吏部处分规定:隐匿平常公文一角的,马夫杖六十,每一角加一等罪,最多杖一百。提调吏典减一等,官又减一等。如果事关军情机密文书而隐匿的,不计角数,马夫杖六十。三是马上飞递公文,如有遗失,除将马夫照例治罪外,该地方官一面详报上司,一面径报原发衙门查复补给。

凡出使驰驿违限,常事一日笞二十(用竹板、荆条打),每三日加一等罪,杖六十为止。军情重要事项加三等,因此失误军机者斩。如果各驿官故意将好马藏匿,或者推故不立即应付以致违限者,对问明白,罪归于驿官。如果遇涨水道路受阻,不予治罪。如果驿使承受官司文书走错了地方而违限者,罪减二等。事关军务者不减。如果行文题写错了,罪归题写之人,驿使无罪。

乘驿马夹带私物要治罪。凡出使人员应乘驿马除随身衣服器仗外,夹带私物10斤杖六十,每10斤加一等罪,杖一百为止,所带私物没收归官。

此外,多乘驿马,多支粮食供给、占宿驿舍上房、私使民夫、私借驿马都有明确的处罚规定。

据《吉林通志》记载,阿勒坦额墨勒站设笔帖式一员,催委官一员,站丁45名,养马45匹,养牛45头。

吉林的驿站,每年拨付补买马牛银4365两l钱,廪给银500两,都由户部支给。

阿勒坦额墨勒站最多时养马100多匹。放养的多是毛色灰白相间的“灰兔马”,个个健壮矮小,疾走如飞。这个站放马有个好去处,那就是驿站东南一望无垠的大草甸子,即今天的大甸子,那里水草丰美,非常适合放牧。马牛在大甸子养得膘肥体壮。放马放牛由站丁承担,人手不够用时还可雇用民夫帮助照料。

驿站长年备有12匹快马,拴在墙外的铁环上,并备有一壶酒、两个馒头和两个鸡蛋。当驿使飞马而来时,便吹号或高喊,站丁听到声音立即从铁环上解下马缰绳,紧好肚带,拉马等候换马。如果是快报,立即由两个人将驿使扶到早已备好全副鞍鞯辔头的马上,然后递过酒、馒头和鸡蛋。驿使在马上将酒一饮而尽,把食物往怀中一揣,便扬鞭打马而去。如果是慢报,到驿站可以换人换马,站丁将驿使骑来的马解开肚带卸下嚼子,拉到马槽饮好喂饱后,把马缰绳系到马脖上,马便顺路返回原站。途中任何人不准拦截驿马,如有劫驿马的严加惩罚。驿马的铃、鞍、镫等与民用马匹不同,是京师统一制作发放的。信使皆帽系红缨,身穿战裙,腰别大牌,背负奏章封桶。封桶用鹿皮制成,外刷桐油,以防雨雪。胸前挂有食物袋,可随时取用。当遇紧急情况时,快马在前边跑,后边还要有跟包的,怕丢失公文。

驿站中有专门驯马的人。他们的报酬比一般人高,能驯出一匹好马能挣大钱。

驿站里马匹很多,有的马品质特别好,性子很烈,百姓叫“龙马”,能日行千里,跑起来腾云驾雾一般。抓这种马得用套马杆。这种马一碰它一跳老高,一般人牵都不敢牵。

驯马人又称压小马子的。他们驯马时先喝一碗酒,增加精神,骑上烈马后,像粘在马身上一样,不管马怎么蹦、尥蹶子,都不掉下来。驯马人用小鞭子串上秃大钱儿(古铜钱),这种鞭子抽在马身上特别疼。阿勒坦额墨勒驿站有一名叫张伦的驯马人,人们对他很佩服,什么样的烈马到他手里都驯得服服帖帖。驿站有两匹好马,一匹叫“八百里”,一匹叫“浪妞子”,都是张伦驯出来的。平时这两匹马闲着,一旦有了紧急公文才动用它们。

图2-53 驿站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大孤山因形状似马鞍子而得名。此驿站建于康熙二十年(1681),废于1906年。驿路东西走向,宽3丈6尺(12米),用沙石铺面。驿站占地1300多平方米,有驿房24间,粮仓5座。驿站四周青砖砌墙。开北大门。驿站依山傍水,北面是大孤山,南面是孤山河,风景独特。驿路两旁杨柳繁茂,每当春夏季节,树影婆娑,随风摇曳。

驿房的建筑十分别致。拱形起脊的门楼,青砖抹缝到顶。门楼的门柱用两墩鼓形枕石作柱脚石。大门朱色,有炮钉。门下有可移动的大门闸。门两侧有一对石狮子。院中立一根4丈多高的灯笼杆,顶端挑着大红灯笼一盏,灯上写有“驿站”字样。站灯由灯官长年负责挂灯、点灯。灯笼里点燃着二斤重的牛油制成的汤蜡,彻夜通明,数里可见。

站内正房6间,为驿站的站官房子,驿丞在此办公。东西厢房各7间。西厢房接待信使及值班,东厢房为大伙房和站丁的宿舍。东南角有库房3间。房舍均为砖瓦结构,大青砖,小青瓦。门楼两侧的围墙前有一排12根木桩,木桩上有拴马的铁环。

南墙开一角门,墙外并列5座粮仓,粮仓用谷草和泥编成,每座粮仓容储粮食几十石。南墙外有三四十间房屋,是马号、马圈、牛棚、草料仓房。驿站的东南有个放马的大甸子,地势平坦,绿草如茵。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除驿站,改设文报局。

乾隆二十七年(1762),遵照皇上旨意,赏给乌拉采捕蜂蜜的人皮袄、布匹,打牲乌拉总管领取赏给的缎匹等项,吉林等处伴送赫哲费雅喀人等去京求亲拉载,赏给缎匹等项,再加上差员进贡蜂蜜、鱼翅、野猪、鹿尾、貂皮、松子及箭杆、雕翎等项,还运送人参、桦皮等,都通过驿路运送。

乾隆三十三年(1768),吉林送海东青等物,凭据将军勘合火牌,沿途付给粮食和马匹。宁古塔、打牲乌拉等处送东珠、人参、貂皮、蜂蜜、松子、松花江绿石、桦皮等物,凭据将军火牌及总管来文,沿途付给廪粮车马,移盛京将军拨兵护送,大驿路上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佐领府,水来靠,割把青草拌马料。

大马吃,小马跳,一跳跳到老爷庙。

老爷庙前是驿站,黑马白马都备鞍。

狠打马,紧扬鞭,公差哥儿跑得欢。

过大岭,翻高山,换人换马不换鞍。

跑得小马张嘴喘,跑得大马两脚弯。

大马跑死三千六,小马跑死六千三。

不送银子不送钱,只把军情来回传。[107]

这首民歌反映了驿路上的公差传递军情的繁忙情景。

草芽子发青燕出关,民人越过柳条边。

跑马占荒一片片,又开地来又放山。

挖的棒槌扛不动,收的糜子满场院。

民人站人都好过,有吃有喝太平年。[108]

描绘了满汉群众共同开发伊通的盛况。

乌苏城,三样宝,

苏子叶,黏豆包,

还有寒葱在山腰。

咱们挑,咱们选,

挑挑选选送皇朝。

皇帝吃了乐逍遥,

黎民百姓累折腰,

明年还得照样交。[109]

反映了辛辛苦苦纳皇贡的情景。

纳兰性德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随康熙皇帝东巡时在驿路上写了《长相思》一词: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描绘出北国风光和清初皇帝出巡时的盛况。他还填了一首《浣溪沙·小兀喇》:

桦屋鱼衣柳作城,

蚊龙鳞动浪花腥,

飞物应逐海东青。

犹记当年军垒处,

不知何处梵钟声,

莫将兴废话分明。

这首词描绘了满族人渔牧生活的情景,追忆了先辈兴废战争。

驿站不仅担负着奏章公文、军报的传递,还接待朝廷过往官员。一些官员旅途劳顿,就到驿站歇脚打尖或留宿。光绪十二年(1886)五月初九日,北洋事务大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澄从京师去珲春会勘国界时,途经大孤山驿站,在这里打尖。伊通州知州王瑞启(秀山)行至大孤山驿站将吴大澄接到伊通州城留宿。

大孤山驿站的老郑家在伊通是个望族,依克唐阿将军儿子富隆额的妻子是老郑家的姑奶子。依将军在盛京病逝后,他的灵柩在返回伊通时,送灵人员在大孤山驿站打的茶尖,由老郑家供应茶点。起灵时,老郑家派人将灵柩护送到依将军的老家马家屯。

(2)开通驿路、设立驿站发挥重要作用。

1681年,清政府修竣了由京师皇华驿经盛京到吉林的大驿路,从京师到吉林乌拉站路程为2245里。康熙二十四年,吉林至瑷珲(今称爱辉)设立驿站,经详加丈量,里程为1340里,设19驿。康熙三十四年(1685),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派官兵丈量,从吉林乌拉至索岳尔济山,共计1650里,置急程29站,缓程48站。于是,从京师到黑龙江边境均设立了驿站。

驿路的开通,驿站的设立,对开发东北边疆、巩固边防、促进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军情可以及时、迅捷地上传下达,抗击沙俄侵略者在指挥系统上更顺畅,对与沙俄签订合约、勘界也起到一定作用。

第二,通过驿路以及水运,保证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供给边陲前线。清廷拨给东北边疆的火药、铁炮、造船材料、军粮等物资,可以顺畅地输送到前线,比如靖边军粮,通过驿路到伊通,伊通河那时可行三丈六尺的大船,粮食上船,可运抵抗俄前线和东北边陲。

第三,驿路、驿站促进了东北的经济开发。通过驿路,关内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如铁铧、铁锅、瓷器、绢、布、米、盐等纷纷运来东北。清王朝解除封禁政策后,关内大批流民移民东北,促进了东北的土地开发和农业生产。也使荒无人烟的东北边陲人口大增,对遏制沙俄的侵略野心也起到一定作用。

由于驿路横贯伊通全境,促进了伊通经济的繁荣。仅以大孤山为例,刚建驿时,大孤山街只有几户居民,人烟稀少,还没有形成聚居的村落。那时土地刚刚开垦,大孤山的树木葱茏茂密,遮天蔽日,野兽出没,山南是一望无际的荒草甸子。而在此前的辽金时期,全境才有数十处屯寨。驿路的开通,关内汉民陆续迁入,人口渐增,加速了土地开垦和各项事业的兴办。1881年,清围场开禁,招民垦荒,伊通人丁日旺。到1893年,全州居民已有31746户,人口145930人。

第四,驿路起到沟通南北经济、繁荣文化、加强民族融合的作用。东北出产的马匹、貂皮、人参等物品运往关内,促进了关内外物资文化交流。

第五,大驿路的兴建,也为清王朝统治者搜刮各地的特产创造了方便条件。如海东青、东珠、貂皮、鹿尾、细鳞鱼、鱼翅、蜂蜜、松花江绿石、野猪、野鸡等猎物,都是供封建统治者享用的。为朝贡这些特产,无数劳动者要付出极大心血,甚至生命。

第六,大驿路也方便了封建统治者对东北的巡边。1682年,清圣祖玄烨(康熙)东巡在伊巴丹站驻跸;1754年,清高宗弘历(乾隆)东巡经伊通,并于大孤山东面大营城子屯东的驿路上停轿,观看这里的古城遗址。

3.东北大御路文化

东北大御路数百年辐辏车辇,冠盖冕旒,商贾云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御路文化。

(1)清帝东巡文化。

康熙皇帝在清朝十二帝中是最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八岁登基称帝,在位61年(1662~1722),也是一位长寿皇帝。他曾以躬亲谒陵祭祖、用告成功为名,三次出行东北边疆,为抵御沙俄的侵略,巩固国防,为国家民族的统一做出很大贡献。他在巡幸过程中,沿途访询民间疾苦,兴利除弊,奖励农垦,发展生产,对进一步开发东北地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同时接触社会,考查官吏,畋猎习武,加强军备。

康熙皇帝曾先后于康熙十年(1671)、二十一年(1682)、三十七年(1698)三次出行东北,亲临陪都盛京父、祖出生及创业的地方。首次东巡祭祖,是在康熙十年秋九月,年方十八岁的青年皇帝亲率王公贝勒、八旗官兵等走马关外,以“寰宇一统,用告成功”赴盛京祭祀太祖、太宗山陵,实现了其父的遗志。一行扈从王公大臣等在康熙皇帝率领下,经直隶(今河北)的三河、蓟州、玉田、丰润、卢龙、抚宁,出山海关。再经兴城、北镇等处抵盛京沈阳,行程1500余里,仅用16天时间。

第二次东行盛京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早春二月。这次康熙皇帝除率领王公大臣、八旗官兵外,还将年仅九岁的皇太子胤礽也带来了,康熙皇帝此次东行,不但要向祖先禀告经过八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平定了三藩叛乱,更重要的是视察东北边防,准备抵御沙俄的入侵。

此次东巡祭祖,除祭祀福、昭二陵,还北上祭永陵,然后去吉林,视察松花江水师战舰及沿岸军备情况。永陵祭毕,于三月十二日率众从兴京西北山道奔向吉林。三月二十五日抵吉林乌拉(即今吉林省吉林市,当时也称“船厂”)。此次视察吉林军备才是康熙皇帝北上的真正目的。

图2-54 康熙东巡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康熙皇帝在吉林只视察两天,二十七日立即登舟,溯松花江而上,当日便抵达大乌喇虞村,即今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大乌喇虞村,满语称“布特哈乌拉”,“布特哈”满语意为打牲,乌拉为江河,故此处也称“打牲乌拉”或大乌喇。康熙皇帝在这里寻访官吏民情、视察山川地形,检验水师战舰等军备情况。其间或于山间行围射猎习武,或率官兵在松花江上捕鱼。康熙第二次东巡视察松花江水师情况,《扈从东巡日录》也作了详尽的记载:三月二十七日,“乙亥,冒雨登舟,顺松花江而下,风急浪涌,江流有声,断壁颓崖,悉生怪树。江阔不过二十丈,狭处可百余步,风涛迅发,往往惊人”。康熙皇帝就在这惊涛骇浪中冒雨视察水师战舰,鼓舞将士抗击沙俄入侵者,并即兴写下了《松花江放船歌》。他满怀豪情,讴歌了东北雪域的锦绣河山,抒发了为捍卫祖国神圣领土,不怕来犯之敌的雄心壮志,其歌曰:

松花江,江水清。

夜来雨过春涛生,

浪水叠锦绣谷明。

彩帆画鹢随风轻,

箫韶小奏中流鸣,

苍岩翠壁两岸横。

浮云耀日何晶晶?

乘流直下蛟龙惊,

连樯接舰屯江城。

貔貅健甲皆锐精,

旌旄映水翻朱缨,

我来问俗非观兵。

松花江,江水清。

浩浩瀚瀚冲波行,

云霞万里开澄泓。

康熙皇帝在诗歌中描述了松花江及沿岸的山川秀色,以一种豪迈的心情记述了他与王公大臣视察吉林精锐水师战舰的情形。此次视察对几年后雅克萨反击沙俄入侵,康熙皇帝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以夺取战争的胜利。二次东巡历时80天,至五月初四日返回京师。

第三次东巡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此次东行告祭祖陵的原因,是以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准噶尔,平叛成功,使祖国西北边疆安定,来盛京告祭。同时还有“巡行塞北,经理军务”的政治内涵。

康熙皇帝此次东行盛京拜祭祖宗山陵已年届四十五岁,正值壮年,诸子长成。故此次亲携皇长子多罗直郡王允禔、皇三子多罗诚郡王允祉、皇五子多罗贝勒允祺、皇七子多罗贝勒允祜、皇九子允、皇十三子允祥,奉皇太后孝惠章皇后前来祭祖(太皇太后于康熙二十六年已病逝),随行王公大臣、八旗官兵等一行于当年七月二十九日从京师出发,经过密云县,出古北口,越长城,出口外,再经承德县直奔蒙古地区。九月初十开始转向吉林,二十五日抵达。此时黑龙江将军“抗俄英雄萨布素、宁古塔将军沙纳海”等前来朝见。

康熙皇帝特降旨嘉奖:“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授任以来为国效力,训练士卒,平定鄂(俄)罗斯,勤劳可嘉,著给一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令其世袭……吉林乌拉地方,其先讦告事务甚多,自沙纳海为将军,详加劝导,深得官军之心。其以朕亲御蟒袍缨帽赐萨布素、沙纳海。”对他们保疆卫国的功绩给予了极高的奖赏。

图2-55 康熙渔耕樵读纹青花笔筒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一路之上,康熙皇帝绥服蒙古、察吏安民,再次行围狩猎,训练八旗官兵,他还兴致勃勃与官兵一起在松花江“水深千尺”处亲自掷网捕鱼。收网时看到“小鱼沉网大鱼跃,紫鬣(liè)银鳞万千百,更有巨尾压船头,载以牛车轮欲折”[110]的情景。康熙皇帝不禁要嘲笑有些南方人只知道夸耀鲂鲫鱼,竟不知北方有这么大的鲟鱼,这是他以欢快的心情在赞美北国松花赛江南了。诗中还生动地描绘了他将所获赐予扈从官兵,在夜幕下燃起熊熊大火,架起炊具烹食活鱼的欢乐。最后诗句更寓有希望网罗天下才俊,为朝廷效力的深刻含义。即“天下才俊散四方,网罗咸使登岩廊”[111]

九月二十九日从吉林南下,十月十三日至兴京永陵行告祭礼,十六日至盛京,亲自到福、昭二陵祭祀礼毕,还亲临清朝的开国功臣杨古利、费英东、额亦都墓前奠酒致祭。在盛京旧宫宴赏护驾有功人员和三陵官兵,活动四天,十月二十一日奉皇太后回銮,十一月十三日回到北京,历时三个半月。康熙皇帝第三次东巡盛京因绕道蒙古,历时最久、规模最大,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回归故里拜祭先祖。

乾隆皇帝名弘历,在清朝列帝中也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他遵康熙皇帝创下的“祖制”,曾分别于乾隆八年(1743)、十九年(1754)、四十三年(1778)、四十八年(1783)四次东行盛京,祭拜永、福、昭三陵,又东巡吉林。

巡游题咏,吟诗作赋,是乾隆四次东巡中又一重要内容。例如他首次东行,在承德木兰行围后,进入敖汉旗北部,见一处“石壁高耸,悬为飞瀑”,当地人称之为“响水”的奇观胜景,便即兴作了一首诗,“我闻奥区天所秘,疑信向半今信然。浩浩万里沙漠塞,乃有瀑布崇岗悬”[112]。一路上乾隆皇帝诗赋之多不可枚举,到盛京后,对永、福、昭三陵及陪都宫殿均有诗作。其中著名的、后来作为定制的有宫廷宴必用的“世德舞辞”十章,就是他有感于“恭谒祖陵,觐扬光烈”而作。他在首次东巡时还完成了有名的《盛京赋》,这是由序、赋、颂三部分构成。

序中主要阐述了人君要“以祖宗之心为心居其要焉”的儒家思想等。在赋中他咨文献,考图籍,叙述了祖宗发祥、太祖太宗创业建都盛京,开疆拓土的历史,赞美了白山辽水物产丰富。他从天命天聪时期沈阳新制,说到皇宫大殿;从大政殿十王亭说到八旗制度;从满文创制,说到“王者无敌”的文功武略;从进取中原,说到“合内外为一家”。颂中还赞美盛京乃“虎踞龙盘之地,叙述圣祖康熙皇帝三谒祖宗山陵,抒发自己亲承祖制谒陵、升殿、祭祀、筵宴的感受,表达了企望大清江山“皇图永绵”“万世长存”。此赋自乾隆三十五年(1770)由来中国的学问僧钱德明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被当时的法皇誉为“世界的诗篇”,震动了世界文坛。

乾隆东行途中,凡所经历之地,以及到山村寺庙、宫殿楼台殿阁,多有吟咏诗作,如《柳条边》《姜女祠》《望祭长白山》《恭谒永陵》《恭谒福陵》《恭谒昭陵》《御崇政殿》《清宁宫》等。与列帝不同的是,乾隆皇帝开创了用满语文作诗,如《盛京土风杂咏十二首(并序)》。其中就用满文作诗名并加汉文译注。“造舟周室昔为梁,奢匪黄龙及青雀。制坚质朴提携便,何必楼船称伐越。开国规模百务详,利资雨泛与烟航。圆底平舷坐起康,威呼久奂武维扬”[113]

乾隆皇帝歌咏的“威呼”,就是一种独木小船,清朝崛起之初尚不能造铁质大船时,就乘坐这种小船或渔猎,或用于部落战争。

乾隆皇帝四次东巡期间,在盛京皇宫还题写了许多匾、联。诸如乾隆十九年二次东巡为大政殿题“泰交景运”匾、凤凰楼悬挂的“紫气东来”匾、崇政殿的“正大光明”匾等。“泰交景运”,是寓随着天地之气相交,万物通达,清朝会产生宏大的国运。而“紫气东来”是缘于春秋时期思想家和道教的创始人老子的典故,寓祥瑞之气来自东方。而“正大光明”匾是乾隆四十三年第三次东巡盛京后所题,乾隆四十六年由京师造办处制成后运到盛京,悬挂在故宫崇政殿宝座上方。乾隆御书联很多,篇幅所限,不一一赘述。

嘉庆皇帝颙琰分别于嘉庆十年(1805)和二十三年(1818)由东北大御路到盛京祭拜祖陵。道光九年(1829),旻宁以平定张格尔之乱成功,亲赴盛京告慰祖宗山陵。

(2)驿路与驿站故事。

修戏楼。康熙东巡驻跸伊通县伊巴丹,康熙五十年(1711)在伊巴丹街心修下戏楼。

据说,那年康熙在北京坐江山,让人建一座观星台,一到晚上,康熙经常亲临观看天象。这天,康熙一登上观星台,就见东北方上空,有一颗铮亮铮亮的大星,很是惊讶,便问掌管天象的司天侯。司天侯翻看天象图,认为北方伊秃河(今伊通河)畔的伊巴丹(今伊丹镇)方向星华浸日,有一代真龙天子气象。

康熙一听,可着了急,赶紧带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出了山海关。沿着东北大御路,直奔伊秃河畔的伊巴丹。原来,伊巴丹是一句满语,是欧梨木的意思,伊巴丹山清水秀,南下营城、那丹伯为皇家围场,北去边壕起迭处为康熙二十年(1681)掘地为沟、堆土成壕修筑的柳条边;伊巴丹是东北大御路间的一个驿站,驿道远通京师,近抵吉林乌拉,交通十分便利。伊巴丹前后左右共有碾子山等大大小小九十九个山头。从伊巴丹往东走十五里,有一座土石通红的大岭,俗称老爷岭;往西去五里,有一座山石清白如玉的山脉,俗称娘娘山,两山相拥,好像两扇大门,中间坐着个伊巴丹。群臣看罢,都拍手击掌,称颂伊巴丹锦山秀水。唯有康熙愁云不展。群臣问了好半天,康熙才说,俗语云:“百山显帝王,九九出娘娘”,说的大概就是伊巴丹。这里西有白玉娘娘山,东有红石老爷岭,文韬武略,又有嫔妃,这山形水势埋有隐患,若是有人面南称帝,我大清江山岂不……不如先下手为强,先破除风水,削平它几座山头。随驾文武一听都吓坏了。

伊巴丹左右群山连绵,要平掉这些山头,真比登天还难,真要是下了这道圣旨,那黎民百姓还不得怨声载道,揭竿而起?

还是随驾的司天侯心眼灵活,知道死谏康熙不得,便连夜画了三张草图。第二天奏请康熙,在伊巴丹街心修戏楼,左右山头建庙堂。接着又附耳如此这般地向皇上解释了一番,一时听得龙颜顿开。于是下令征调民工,在伊巴丹左右建庙堂楼宇三座。一座在伊巴丹街心,高两丈、南北长2.7丈、东西宽2.1丈、青理石镶边,青砖到顶的戏楼。从地面到戏楼台面高5尺,前台有4根直径1尺5寸、高1丈的朱漆圆木柱,前台正中,楼檐下面刻有二龙戏珠,前台柱子上面横有一根方跨梁,梁头刻作象鼻状,上涂白色。前台楼顶呈马鞍形,边檐上翘,两边檐上各蹲着5只昊天犬。楼四角各悬铜铸惊雀铃一枚,后台是化妆室,左右各有一门,左为出将门,右为入相门。戏台正面花窗上挂一横匾,上书“律奏春阳”,两侧有对联,上联“金榜题名虚富贵”,下联“洞房花烛假姻缘”。后台化妆室内有“幽王烽火戏诸侯”“楚昭王回国”“青草坡”等壁画,化妆室内正面挂一块匾,上书“阳春白雪”。整个戏楼建筑宏伟,极似北京的金銮殿,所不同的是大小有别,面北而立。古语说,面南称帝,面北称臣。这里只作演戏之用。戏楼,戏楼,叫来叫去,出皇帝的事儿,就成了儿戏。

图2-56 戏楼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康熙又让人在左边红石老爷山修筑了供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三圣祠和老爷庙,在右边白石娘娘山修建了供奉赵公明元帅的三个妹妹(大妹云霄、二妹琼霄、三妹碧霄)的三霄娘娘庙。三座楼台,巍然而起,豪华、富丽,蔚为大观。特别是戏楼,正值街心要冲高岗处,旧时,求雨谢神,多于此处唱“野台戏”,乡人至今犹说,当时即使万人同看一出戏,也看得清,且不觉拥挤。可怜这座堪称一时之盛的戏楼,连同左右山上的楼台庙宇,绵延247年,却在“大跃进”破除迷信过程中,被毁于一旦。传说戏楼下有九口大锅,当时被认为是封建迷信,也砸烂了。其实,那是埋在戏楼下的扩音器。如今,戏楼和它的姊妹建筑早已走进了东北大御路文明史,永世活在乡人的记忆中。

劫皇纲。清光绪年间,大孤山驿站西边杨树河子岭下,发生了一起震惊朝廷的劫“皇纲”案件。所说的劫“皇纲”,就是吉林厅往朝廷解送的大宗奉银,在途中被人劫去。

京城镖局奉旨派人来伊通破案,据查是城子村回民所为,因没有真凭实据难以破案。一连数月案件没有进展,地方官府如坐针毡,朝廷十分震怒,一道圣旨下来,要左宝贵来伊通血洗城子回民村。左宝贵是回族,祖籍山东肥城,咸丰初从军,作战勇猛,机智果断,屡立战功,升为副将。光绪初年,他来奉天剿匪立功,晋升提督,授高州镇总兵。又因平定朝阳教匪叛乱时有功,光绪帝赐他黄马褂,头戴双眼花翎,常驻盛京。他在常驻盛京期间,多次来伊通巡视,并为城子清真寺赠“亘古清铨”匾额一块,受到回汉百姓的称赞。因为他了解伊通民情,经人推荐,朝廷才命他来伊通。左宝贵接旨后觉得乱杀无辜不妥,便上奏朝廷由他侦破此案。

左宝贵乔装打扮成一个乞丐,来到城子回民村。正巧赶上这里修缮清真寺,人们见他是回族人,又是个“走门的”,便留他在清真寺做短工。他和村民们一起搬砖抬石,不辞劳苦,没几天就和大家混熟了,大家唠嗑也不戒备他了,向他讲一些村中的传闻逸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这些干活人中,有两个人引起左宝贵的注意:这两个人干什么都贼眉鼠眼,常在一块嘀嘀咕咕,干一会儿就找个地方睡懒觉,别人也不敢说三道四。左宝贵从村民口中获知,这两个人姓杨,是哥俩,排行是老三、老四,游手好闲,常往黑道上钻。时间长了,有人说劫“皇纲”的事与杨三、杨四有关。

左宝贵离开城子屯,带领官兵来捕杨氏兄弟。进村后一打听方知他们二人听到一点风声跑了。左宝贵下令逮捕杨氏兄弟的一个同伙,进行审讯。开始这小子喊冤叫屈,矢口否认。当左宝贵说明自己就是在这里做短工的,这小子端详一下左宝贵,这才傻了眼,只好招供,供出杨氏兄弟是主犯,已逃往貔子窝口。左宝贵带领得力差役前往貔子窝口追捕。杨氏兄弟正准备从海路往关内逃窜,他们哥俩改装后,到剃头棚剃头时被发现,当即逮捕。

左宝贵将杨氏兄弟押到盛京,经审讯,二人供认不讳,并交代了藏匿“皇纲”的地点。左宝贵派人到伊通州,按杨三、杨四供出的地点,起出了大量赃银,解往北京。左宝贵因此而得到朝廷的封赏。后来从京城到吉林西路驿站流传着“易过山海关,难过大孤山”的传说,就是指这件事而言的。

(三)蒙古族传统交通习俗

蒙古族的传统交通工具是牲畜与车,用于交通运输的牲畜主要有马、牛、骡、驴、骆驼。

图2-57 歌是翅膀 马是伴当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蒙古族谚语说:“歌是翅膀,马是伴当。”马被视为蒙古族生活中的重要伙伴和主要的交通工具。男女老幼皆善骑射。“其骑射则孩时绳束以板,络之马上,随母出入。三岁,以索维之鞍,俾手有所执,从众驰骋。四五岁挟小弓短矢,及其长也,四时业田猎”[114]。此俗一直保留到现代。蒙古族盛大的那达慕大会,离不开赛马,而且要唱长达几十分钟的《马赞》。旧时,蒙古族举行春祭时,向天祭拜,高呼“霍来!霍来!”祈愿马群兴旺。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它只要吃饱喝足,可数天兼程不歇,善跋涉,驼峰间悬以麻盘的驼篮,可运货,人也可以骑它长途旅行。

勒勒车,又名大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勒勒”原是牧民吆喝牲口的声音。勒勒车因常以牛拉动,故也叫蒙古式牛车。勒勒车是为适应北方草原的自然环境和蒙古族生活习惯而制造的交通工具,现在在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及其周边地区依然可见。

勒勒车的起源已经无法确考。不过,《汉书·扬雄传》有“碎辒,破穹庐”[115]的勒勒车语句。“辒”就是早期的一种攻城车,说明秦汉之际,匈奴人就懂得造车。勒勒车的起源可上溯到《汉书》所记载的“辕辐”。南北朝时期,鲜卑、柔然、铁勒(又叫敕勒)等族,造车技术已经相当高超。北朝时的铁勒人就以造车闻名,他们造的车“车轮高大,辐数至多”[116],很适应草原环境,正因为如此,被史书上称为“高车人”。辽代,蒙古族造车技术也已经很发达,并且广泛用于游牧生活中。历史上,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较多,大都擅长骑马征战,军民合为一体。由于勒勒车在雪地和深草中行走迅速,因而时常作为战车在战争中效力。在平时生产生活中,勒勒车主要用于拉水、运送燃料,倒场迁居时,装载蒙古包和其他生活用具和用品。从秦汉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两千余年中,勒勒车一直是草原牧人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有“草原之舟”之称,在蒙古族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勒勒车制作,通常主要以草原上常见的桦木为原料,它的构造分为车上脚和车下脚两部分。车下脚是由车轮、车轴、车头组成的。蒙古车的车轮子一般是用六个木辋组成的,辋为弧形,衔接为一个轮子,车轮的高度为一米五,每台车共两个车轮。车轴心长达45厘米,外端直径约为29厘米,内端直径约为32厘米。轴条一般用榆木和柞木制作,每根长达65厘米左右。车轴心与车辋之间,放射状排列36根车辐,支撑车轮。车轴两端有车头,这些部件,构成车下脚。车上脚是由车辕、车撑、车槽组成。车辕长达4米多,勒勒车半部分配以8~10条横撑,辕穿过约1.5的车槽。在两辕顶端系以编好的绳状柳条,套于牛脖子悬的横木上。辕条短,轱辘不易倾倒,驾驭起来精干得手,很适应本地山岭沟壑地形。

勒勒车是牧民流动的家,车上可带篷。带上篷,车厢开若船舱,“行则车为室,止则毡为庐”,常常是一家人住在里面。它的特点是车身小,双轮大。勒勒车车轮高大是因为牧区冬天雪深过膝,夏季草深,沼泽地多,轻便灵活、车轮大的勒勒车,无论是牧草繁茂的草场,积雪深厚的雪野,还是泥泞的沼泽或者崎岖的坡道,都能够顺利通行,因此被牧人誉为“草上飞”。这种车除了搬运毡房、物资、生活用水外,战时还常用作驮运军队辎重的战车。

图2-58 勒勒车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过去一般蒙古族人家有五六辆勒勒车,多的有几十辆。行走时,每辆车用一头牛拉,然后将各车联结成一串,甚至一个妇女就可以赶20~30辆车。蒙古人“车上造家,以车为幕”,是说牧民在游牧迁居时,把几辆乃至几十辆勒勒车连在一起,围上毡棚,可挡风雨,好似游动的蒙古包,家具、乳肉也载其上。如今,现代交通工具进入了草原,勒勒车大为减少。

清末,蒙古族聚居区随着农业的开发,大铁车增多,一般人家用三匹马拉车。此外还有带篷的轿车,可坐人,也可做流动仓库。王公贵族长途远行时,避免鞍马之苦,常坐骡拉轿车,这种交通工具现已基本绝迹。

(四)朝鲜族传统交通习俗

朝鲜族聚居区处于长白山环抱之中,其间山脉纵横,河川密布,间有水田平原,故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交通运输工具及其习俗。

图2-59 朝鲜族牛车

图片来源:施立学书房收藏图片。

牛车是朝鲜族旧时代传统交通工具。车为木制,车厢为长方形,两根长辕的后端压在车厢下的车轴上,尾梢露在车厢后,前端则用弧形圆木连成一体,直拉架在牛颈上用绳系紧,该圆木叫“衡”。为了适应山间坡地的运输,车的两轮很大,车轮中心离地约三尺,以防车箱底部磕碰石块或卡在小土岗上。原野平川则多用四轮车,四轮车前轮比后轮小,安有活动装置,以便掌握方向,无论两轮车还是四轮车,均为木制,最外层用铁车瓦围裹。1949年后,逐渐被胶轮代替。20世纪80年代后,以胶轮牛车为主。又因只用一头牛,赶车时,车老板一般不用长鞭而用短鞭或小树枝。

支盖,亦称“背架子”,朝鲜族传统的搬运工具。根据用者的身高,将两条1米左右的丫形木柱对称平列,中间用两三个木撑将两个木柱固定,并在两个木撑之间用草绳或麻绳缠一个“靠靠”,以缓冲木撑对背部的直接硌压,木柱上各拴草绳或麻绳背带。这种背架子多用于山间坡路及田间稻秧的运输等。顶圈,是朝鲜族人最富民族特色的搬运工具,多用稻草、布制作,呈圆圈状。一般为农村妇女使用。当搬运瓦盆、包裹、篮子、筐等物体时,先将顶圈置于头顶,然后再将物体置于顶圈上,这样便可腾出两只手来。顶圈不仅能使物体放置平稳,而且亦可缓解物体对头顶的直接压力。近年来,农村的汽车、拖拉机多起来了,牛车正逐渐减少。城镇居民的交通工具则多是自行车、摩托车或是汽车。

图2-60 朝鲜族背架子

图片来源:施立学摄。


[1]参见《二十六史》第二版《汉书·郊祀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参见《集安县志》,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3]参见(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出版社,1961。

[4]参见(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5]参见《天文节候躔次全图》立春中星图歌谣,载金秋鹏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图录卷》,科学出版社,2008。

[6]参见(明未清初)顾炎武《日知录》,中国古籍全录,2018。

[7]参见《淮南子·天文训》,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8](唐)王勃《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9]参见《礼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国商业出版社,2012。

[10] 参见《淮南子·天文训》,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11]参见陈希龄《恪遵宪度》第二期《辅仁学志》第1卷1929年。

[12]参见(宋)翁卷《翁卷集笺注》,线装书局,2009。

[13]参见《淮南子·天文训》,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14]参见《二十六史》,《新唐书·礼乐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15] 参见《吕氏春秋·孟冬》,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16]参见《淮南子·天文训》,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17]参见(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18] 参见《礼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国商业出版社,2012。

[19]参见(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2002。

[20]参见《礼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国商业出版社,2012。

[21]参见《礼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国商业出版社,2012。

[22]参见《二十六史》,《后汉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3]《二十四节气与戏剧》。

[24]金恩晖、梁志忠校释《打牲乌拉志典全书》卷一,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第22页。

[25]参见长白丛书初集之《鸡林旧闻录》,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26]金恩晖、梁志忠校释《打牲乌拉志典全书》卷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

[27]参见(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武英殿刻本《御制诗二集》(卷五十至九十本)。

[28] 参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扶余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办公室编印《扶余文史资料》第三辑,1984。

[29]参见张福有辑笺《长白山诗词选》之清乾隆《松子》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30]吉林贡生富森曾吟有“乌拉八景诗”,其诗为《渔楼晓景》。

[31]参见光绪三十四年版《西安乡土志》。

[32]参见郝忠义《逝去的皇家围场》,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5。

[33] 参见《黑龙江志稿》卷26,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34]刁书仁:《论清朝对东北边疆各族的管理体制》,《史学集刊》2002年第4期。

[35](清)雷飞鹏:《西安县志略》吉林省图书馆出版,1960。

[36]参见《清朝文献通考》,为清代张廷玉等奉敕撰,成书时间为1787年。

[37]《大清会典事例》卷七〇、七〇九页。

[38]参见《二十六史》第二版《清实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39]参见郝忠义《逝去的皇家围场》,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5。

[40]参见《二十六史》第二版《清史稿》,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41]参见刘立强《盛京典制备考》,科学出版社,2016。

[42]参见刘立强《盛京典制备考》,科学出版社,2016。

[43]参见李时珍《本草纲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44]参见《柳边纪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45]参见《安图县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46]参见《柳边纪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47](南朝)梁元帝《与刘智藏书》:“松子为餐,蒲根是服。”

[48]参见《打牲乌拉四界旗田》,载王云坤主编《吉林省百科全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49]古仙人,传说他食松子而成仙,将松子遗尧,尧不受,他人食之活二三百岁。引自(明)王世贞《列仙传》,参见《中国的神仙》,岳麓书社,2003。

[50]参见《关东的白桦文化》,《吉林日报》2012年9月13日。

[51]参见(清)《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12,商务印书馆,2013。

[52]参见《柳边纪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53]参见《吉林通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54]参见《吉林外纪》,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55]参见,中国ISBN中心,郭崇林、周承武、李世昌、尹树凤《中国歌谣集成·黑龙江卷》,2007。

[56]参见《吉林省志·民俗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

[57]参见《吕氏春秋全译·慎大览》,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58]参见河南坠子《十女夸夫》。

[59]参见《二十六史》第二版《史记·平准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60]参见杜牧《夜泊秦淮》,《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

[61]参见《晏子春秋》,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

[62]参见《韩非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63]参见陈戌国撰《四书五经校注本论语·子路》,岳麓书社,2009。

[64]参见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心术上》,中华书局,2004。

[65]参见朱彭寿《安乐康平室随笔》(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82。

[66]参见刘师亮《竹枝词》,民国时期刘师亮先生,就明确提出过竹枝词的写作标准:“虽然说是打油诗,题在诗中匪所思。语要俏皮音要响,等闲不是竹枝词。”竹枝词,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对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文地理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67]参见《二十六史》第二版《金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68]参见《二十六史》第二版《元史》中披露的官办典当行的若干史料,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69]参见《二十六史》第二版《汉书·主父偃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70]参见《二十六史》第二版《汉书·贾捐之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71]参见《吕氏春秋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72]参见刘爽《吉林新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73]参见杨宾《柳边纪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74]参见杨宾《吉林汇征》,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75]参见杨宾《柳边纪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76]参见杨宾《柳边纪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77]参见秦岱源《东陲纪闻》,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78]张广才岭,满语“遮根猜”,汉译为富裕的山岭。

[79]参见杨宾《柳边纪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80]参见清光绪年间杭州竹简斋缩印本清蒋廷锡等奉敕纂,乾隆九年(1744)武英殿刻本《大清一统志》。

[81]参见《二十六史》第二版,《清史稿》开篇所记,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82]参见清光绪年间杭州竹简斋缩印本清蒋廷锡等奉敕纂,乾隆九年(1743)武英殿刻本《大清一统志》。

[83]参见《吉林乡土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84]参见杨宾《柳边纪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85]参见《吉林乡土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86]参见《何陋居集》(外二十一种)张缙彦《宁古塔山水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87]参见杨宾《柳边纪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88]参见陈磊译《资治通鉴》(升级版),中华书局,2016。

[89]参见《奉天通志》镇北关,辽海出版社,2003。

[90]参见张玉兴选注《清代东北流人诗选注》,方式济《镇北堡道中》,辽沈书社,1988。

[91]参见《辽海丛书》,《开原县志》,辽沈书社,1985。

[92]参见清光绪年间杭州竹简斋缩印本清蒋廷锡等奉敕纂,乾隆九年(1743年)武英殿刻本《大清一统志·奉天府二》。

[93]参见(明)李辅编《全辽志·懿路城》,辽海书社,2011。

[94]参见(明)李辅编《全辽志》,辽海书社,2011。

[95]参见魏子亨《懿路北山古寺》。

[96]参见《奉天通志》,辽海出版社,2003。

[97] 参见(清)阿桂等纂修《盛京通志·城池》,辽海出版社,1997。

[98]参见《辽海丛书》,《锦州府志·小凌河城》,辽沈书社,1985。

[99]参见《辽海丛书》,《锦州府志·宁远州城》,辽沈书社,1985。

[100]参见《辽海丛书》,《锦州府志》卷三《宁远州城》,辽沈书社,1985。

[101]参见1965年台湾的影印本《大明一统志》明代官修地理总志。李贤、彭时等纂修。成书于天顺五年(1461)四月,共90卷。

[102]参见《中国邮驿史料》,《义丰驿新迁碑碑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103]参见《全唐诗》,杜甫《后出塞》诗之四,中华书局,1960。

[104]参见(清)洪昇《长生殿选译·传概》,凤凰出版社,2011。

[105]参见《全唐诗》,白居易《长恨歌》,中华书局,1960。

[106]陈戌国校注《诗经·小雅》,岳麓书社,2006。

[107]参见伊通民歌《公差哥儿跑得欢》。

[108] 参见伊通民歌《草芽子发青》。

[109]流传伊通的民歌《乌苏城》。

[110]参见《吉林通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第84页。

[111]参见《吉林通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第84页。

[112]响水玉瀑位于赤峰市敖汉旗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90公里,清乾隆八年(1743)乾隆专程前往观赏,挥毫题诗《观敖汉瀑布水》,用满、蒙古、汉三种文字摩崖刻石以志之。

[113]参见《吉林通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第84页。

[114]参见许全胜校注《黑鞑事略校注》,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

[115]参见《二十六史》第二版,《汉书·扬雄传·长杨赋》,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116]参见《二十六史》第二版,《汉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