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思想脉络中的民族主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本书的学术创新与不足

概而言之,本书的学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内容和结构的创新。如前所述,本书研究的主要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作为中国近代最主要的思潮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检视这些成果,一是多集中于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代表人物(如孙中山、章太炎、梁启超、梁漱溟、张君劢等)或群体(如国家主义派、再生派、战国策派等)的研究;二是多集中于对某一时段(如晚清、民国初年、抗战时期等)的民族主义的研究,而缺乏对整个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和高涨的历史过程及其理论建构的系统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中的一大不足或缺失。而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整个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和高涨的历史过程及其理论建构,因而具有弥补学术界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之不足的学术创新意义。

第二,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创新。本书并非就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研究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而是把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放在中国近代思想脉络中进行考察,厘清它与保守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激进主义思潮以及其他社会、文化思潮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尤其注重考察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和高涨的演变历程,分析其发生演变的社会与历史原因,并在学界第一次提出,因时空背景的变化,不同时期的民族主义有不同的理论构建,清末民初主要是围绕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国家而构建的,五四时期主要是围绕民族自决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反帝与反封、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关系而构建的,九一八事变后主要表现为民族复兴思想的发展并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努力将宏观的理论分析与微观的史实考证结合起来,既有对民族主义在中国近代的形成、发展和高涨的演变历程及其理论建构的宏观考察,也有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民族主义及其理论的具体研究;既考察不同历史时期民族主义思想和理论上的继承性和相同性,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民族主义思想和理论上的差异性及其成因;如此等等,这既是本成果的重要方法,也是本成果的一大创新。另外,在利用西方的一些文化和政治理论的同时,特别注意对它加以中国化的处理。

第三,学术观点的创新。对学术界目前争论较多的一些问题,如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评价等,本成果进行了新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比如关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有学者根据西方民族主义产生于近代这一事实,否认中国古代有民族主义的产生,认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完全是从西方引进的结果。作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民族形成很早,至少到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华夏族,后称汉族,中国民族形成早,其民族主义的产生自然也就较早,但它是一种传统民族主义。中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华夏中心”观,二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之上的“华夷之辨”或“夷夏大防”的观念。这种传统民族主义虽然到了鸦片战争后受到挑战,随着西方地理学著作的传入和中国人对西方越来越多的了解,“华夏中心”观、“华尊夷卑”观和“华夷之辨”或“夷夏大防”的观念开始出现瓦解,但进入到20世纪初,由于革命思潮的兴起,传统民族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复兴,它并与西方近代民族主义一道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就清末时期的思想家如孙中山、章太炎、梁启超、刘师培等人来看,他们大多先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民族主义,后来才接受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其民族主义思想经历过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又比如:目前所有研究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文章和著作,基本上没有涉及甚至没有提到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构建问题,以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内容或目的就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对内追求国家富强。但本书认为,在对外反对外来侵略、对内追求国家富强这一总的内容或目标下,因时空背景的变化,不同时期的民族主义有不同的理论构建。具体来说,在清末民初,民族主义的理论主要是围绕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国家而构建的,当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排满”和建立单一的汉民族国家,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则主张“合满”和建立包括满族在内的多民族国家,双方为此而展开过激烈的论战和斗争,结果是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了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共识并最终得到确立。在五四时期,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和十月革命以及列宁、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理论的影响,民族主义的理论构建主要是围绕民族自决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反帝与反封、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关系而展开的,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党人都曾为此做出过重要贡献。九一八事变后,受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刺激,这一时期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民族复兴从思想发展成了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思潮,当时的知识界围绕中华民族能否复兴和如何复兴等有关民族复兴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对目前学界已有不少研究的问题,如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等,本书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展开了新的研究,得出了不少新的观点、新的结论。对目前学术界少有研究甚或没有研究的问题,如清末知识分子的国民观、五四时期国家主义派对“一战”后民族自决思潮的回应、“一战”后知识界对成立国联的思考、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界对“战”与“和”的不同抉择、九一八事变后费希特民族主义的系统传入及影响、“抗战建国”话语下学术界对“学术建国”的讨论等,本书都辟有专节加以研究,并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评判。比如,长期以来学术界在谈到晚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时,往往强调的是二者之间的团结和合作,如孙中山在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对国民党进行改造,实行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等等,而很少提到二者之间的思想分歧,就是提到也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然而实际上,晚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既有团结和合作,也有矛盾和分歧,尽管团结和合作是二者关系的主要方面,矛盾和分歧是二者关系的次要方面,但矛盾和分歧的存在则是客观事实,我们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而应实事求是地分析其产生矛盾和分歧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基于以上认识,本书对晚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自决权”上同与异做了深入探讨。本书认为,自决权有两种,一是列宁提出的“民族自决权”,一是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权”;列宁提出的“民族自决权”又包括两种“自决”:一是俄国国内被压迫民族对于大俄罗斯民族的自决,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对于帝国主义的自决;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权”主要指的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对于帝国主义尤其是欧洲老牌帝国主义的自决。孙中山反对的是依据列宁提出的俄国国内被压迫民族对于大俄罗斯民族的自决而引申出的中华民族内部各少数民族对于汉族的自决权,而对于另一种自决权,也就是中华民族对于帝国主义的自决权,孙中山不仅不反对,相反是积极的主张者。如果将晚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自决权”进行比较,那么,在中华民族对于帝国主义的自决权上,他们是同中有异;在中华民族内部各少数民族对于汉族的自决权上,他们是异中有同。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现象的发生,反映的正是晚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复杂性。

至于本书的不足,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由于笔者坚持别人研究过的而自己又研究不出新意的问题不研究,别人说过的话而自己又说不出多少新意的话不说的原则,因而一些应该纳入的内容没有纳入,这就影响了全书结构的完整性。第二,由于本书采取的是专题研究的形式,是在专题研究论文的基础上经过系统整理、修改和扩充而成,因此,有深度,而缺乏广度。作为一本研究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著作,本书并没有涉及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方方面面,而主要聚焦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演变历程、理论建构,聚焦于学术界没有研究或研究不多、不够深入的一些问题,所以实事求是地讲,本书研究的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若干问题,而不是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全面研究。第三,性质上,本书是一本思想史著作,而非一般的历史著作。笔者多次提出,研究思想史,研究者本人要有思想,否则就写不出优秀的思想史著作出来。笔者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虽然力图做到史论结合,尤其以分析论述见长,尽量写出思想史著作的味道来,但无奈本人才疏学浅,缺少思想,没有达到自己所规定的任务,就全书而言,还是叙多论少,有的章节有分析,有论述,但不够到位,缺乏深度。这要向广大读者做出检讨,也请广大读者予以谅解。

在这里,笔者也向广大读者说明,尽管本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笔者的态度是认真的,也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此书前后写了十多年之久,笔者发表第一篇研究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文章是在2005年,那一年笔者在北京昌平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的研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学术会议,第二年又在烟台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专门研讨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此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及其相关问题(中华民族复兴、中华民族观念和中华民族建国)一直是笔者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本书便是笔者多年研究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成果结晶,也是笔者承担的国家民委重大委托课题“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演变及其影响”(批准号:2011—GM—091)的最终成果。需要说明的是,书中的个别章节,曾收入笔者以前出版的论文集中。当然,纳入本书时,根据需要又做了一定的修改。


[1]罗厚立:《从思想史角度看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第218页。

[2]《历史为什么没有选择自由主义——关于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的对话》,《光明日报》2008年5月10日“史学版”。

[3]详见罗志田《胡适与社会主义的合离》,《学人》第4辑,1993年7月。

[4]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现代评论》4卷83期,1926年7月10日。

[5]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第323页。

[6]《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三联书店,1984,第85页。

[7]蔡元培:《社会主义序》,《新青年》第8卷第1号1920年9月1日,第1页。

[8]李文海等:《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光明日报》2006年3月28日“理论周刊”。

[9]李文海等:《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光明日报》2006年3月28日“理论周刊”。

[10]李文海等:《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光明日报》2006年3月28日“理论周刊”。

[11]郑师渠:《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12]焦润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社会科学缉刊》1996年第4期。

[13]周庆智:《民族主义与传统价值取向》,《世界民族》1998年第4期。

[14]陶绪:《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第12页。

[15]张昭君:《儒学资源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观念的生成》,《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16]罗厚立:《从思想史视角看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2期。

[17]王宏斌:《论斯宾塞竞争进化论在中国的影响》,见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4辑(《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349页。

[18]李文海等:《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光明日报》2006年3月28日“理论周刊”。

[19]张宝明:《阐释与启示:20世纪初年民族主义谱系的嬗变——以〈安徽俗话报〉与〈新青年〉杂志为例》,《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20]郑师渠:《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21]姜义华:《论二十世纪中国的民族主义》,《复旦学报》1993年第3期。

[22]皮明勇:《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多重架构》,《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3期。

[23]俞祖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类型、格局及主导价值》,《齐鲁学刊》2001年第2期。

[24]赵慧峰、俞祖华:《“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见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4辑(《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433页。

[25]柴文华:《对中国近现代文化民族主义的反思》,见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4辑(《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74页。

[26]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他》,《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27]萧功秦:《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与前景》,《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2期。

[28]史革新:《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特征之我见》,《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29]胡伟希:《体用本末之间:中国近现代的民族主义》,《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30]李喜所:《关于民族主义现代性的宏观思考》,《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31]俞祖华、赵慧峰:《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三大思潮的双向互动》,《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

[32]冯兆基:《中国民族主义、保守主义与现代性》,见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4辑(《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42页。

[33]赵慧峰、俞祖华:《“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见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4辑(《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433页。

[34]徐立望:《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之史的考察——从民族意识到民族主义》,《求索》2001年第5期。

[35]罗雄飞、赵剑:《十九世纪中后期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特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36]王先明:《义和团与民族主义运动的时代转型——立足于近代民众抗争运动的比较分析》,《历史教学》2011年第2期。

[37]许小青:《1903年前后新式知识分子的主权意识与民族国家认同》,《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38]王立新:《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与近代中西关系》,《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

[39]郑师渠:《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40]李文海等:《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光明日报》2006年3月28日“理论周刊”。

[41]郑大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42]臧运祜:《近代中日关系与中国民族主义》,见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4辑(《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412页。

[43]宋志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民族精神的觉醒》,《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44]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他》,《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45]王中江:《现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误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5期。

[46]马勇:《怎样化解我们的文化民族主义情结》,《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47]金冲及:《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

[48]李文海:《对“民族主义”要做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49]李文海等:《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光明日报》2006年3月28日“理论周刊”。

[50]黄兴涛:《清末现代“民族”概念形成小考》,《人文杂志》2011年第4期。

[51]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黄兴涛:《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2002年创刊号;黄兴涛、刘正寅:《“中华民族”观念形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02年11月11日。

[52]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

[53]郭双林:《门罗主义与清末民族主义思潮》,《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54]梁景和、赖生亮:《清末“尊黄”思潮与民族主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55]郑大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及形成》,《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

[56]许小青:《20世纪初新史学与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6期。

[57]姜红:《“想象中国”何以可能——晚清报刊与民族主义的兴起》,《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58]赵慧峰、俞祖华:《“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见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4辑(《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433页。

[59]郑大华、周元刚:《论五四前后的民族主义思潮及其特点》,《四川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60]郑大华、周元刚:《五四前后的民族主义与三大思潮之互动》,《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

[61]何卓恩:《民族主义的内在困境:陈独秀国家观从民族主义到自由主义的转变》,《安徽史学》2007年第3期。

[62]李育民:《废约运动与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见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4辑(《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393页。

[63]郑大华:《九一八后费希特民族主义思想的系统传入及其影响》,《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6期。

[64]张太原:《建立一个民族国家:自由主义者眼中的民族主义——以〈独立评论〉为中心的探讨》,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4辑(《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5]既爱民:《“文化”对“民族”的叙述:“战国策派”之文化民族主义建构》,《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66]卫春回:《试论20世纪40年代后期自由主义者的民族主义取向》,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4辑(《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7]涵庐:《市民运动的研究》,《晨报》第143号,1919年5月6日。

[68]毅:《五四运动的精神》,《每周评论》,第23号,1919年5月26日。

[69]吴钊:《复兴之基点》,《复兴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9月1日,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