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模式选择与机制研究:基于市场、产业、空间三维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摘要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我国当前三大区域战略之一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中部支撑,也是中国区域战略布局中的中部核心增长极,肩负着构建支撑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横轴、打造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新动力源的重任;在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重要载体的背景下,探究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论题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本课题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机制”为主题,以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空间一体化为主线,以微观的市场基础—中观的产业支撑—宏观的空间载体三维层层递进为分析逻辑,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论题展开探索性研究。旨在通过探析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下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测度指标与测度方法、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下城市群一体化模式选择,实现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下城市群一体化模式的一体化发展机制体系,来尝试构建市场—产业—空间三重维度下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同时,通过解析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定量测度近15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产业一体化水平和空间经济联系水平,解析市场一体化水平、产业一体化水平、空间经济联系水平的动态演化特征及凸显问题,提出并阐析市场一体化模式、产业一体化模式和空间一体化模式选择,进而构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框架及实现策略,为政府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围绕以上研究目标,本课题展开了以下研究。

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基础理论解析,为本课题提供理论支撑。城市群一体化的实质是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城市群地域空间组织高度集中、产业关联高度紧密、要素市场高度融合的一种状态。区域分工与协作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城市群空间演化理论以及共生理论分别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以下理论启示:重视要素禀赋的差异性、比较优势的可创造性与区域分工的外部性;重视制度统一的必要性、政府干预的有效性以及大市场的优越性;重视打造整体产业链、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协调城际利益关系以及完善网络化设施;重视城市群内城市间的差异化共生、合作性共生与进化性共生。

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现实条件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具备良好的一体化发展现实基础,主要体现在城市群共同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良好的历史机遇,独特的区位条件与良好的交通基础,渐强的经济实力与良好的发展契机,相似的产业分工定位与共同的利益诉求,政府间、企业间以及非政府组织间的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的搭建以及交通运输、产业发展和市场一体化等重点领域的一体化已逐渐推进等方面。

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测度及市场一体化模式选择。首先,从支撑因素以及表征因素两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城市流模型、专业化指数、价格法、熵权法及变异系数等方法引进一系列综合指标和复合指标,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聚类评价模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近15年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动态评估,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加速提升,但四大构成要素呈现非均衡发展格局,尚处于以城市间联系度为单一支撑的初级发展阶段;三大次城市群呈现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梯级格局,产品市场一体化和政府效能同一度是主驱动因子;武汉城市圈呈现“四要素协同驱动型”特征,环长株潭城市群呈现城市间联系度主导的“单要素驱动”特征,环鄱阳湖城市群则是城市间联系度和要素市场一体化共同主导的“双要素驱动”型。其次,结合实证分析结论探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发展模式选择,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应从城市群整体以及三大次城市群层面选择差异化发展模式。长江中游城市群应选择协调高效的城市群区域政策协调模式;武汉城市圈应选择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推进阶段的多层次交通体系模式;环长株潭城市群以及环鄱阳湖城市群应选择序贯式政策协调模式和政府主导的产品要素市场整合模式。具体思路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政策协调化,武汉城市圈交通通信网络化,以及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区域政策协调化、产品要素流通自由化。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一体化测度及产业一体化模式选择。首先,构建产业一体化指数,探析近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三次产业以及工业行业的产业一体化水平,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三次产业同构程度较高,产业互补性有待增强;工业产业一体化水平虽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专业化分工有待提升。其次,运用区位熵分析了具体专业化行业的动态演变,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在16个工业行业具备比较优势,但专业化产业多为低技术产业或高耗能产业,整体呈现产业结构层次低、高技术产业缺乏专业化优势的特征;近15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专业化产业变动呈现能源密集型产业衰退、轻纺制造业优势形成的特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虽有成效,但新专业化产业多为低技术产业,陷入专业化产业高技术支撑乏力的困境。最后,结合实证结果提出并阐析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模式选择,即针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一体化模式,石油化工产业可选择产业链纵向型的一体化模式,装备制造业应采取技术市场协同型和异构互补型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可选择蛛网辐射型一体化模式,冶金工业可选择技术市场协同型和蛛网辐射型相结合的一体化模式。具体思路是,增强增长极作用,实现区域产业功能互补;沿经济带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空间结构;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分工合作承担产业转移;实施低碳化发展,助推能源密集型产业链转型升级;科学编制产业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测度及空间一体化模式选择。首先,从空间节点、交通通道、城市间要素流、城市群等级结构、空间组织网络五个方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一体化的现状特征进行了测度分析,得出要素空间分布分散、尚未形成围绕中心的指向性分布格局,基本形成“顶层小,中层多,基层大”的城市群等级结构,初步显现“一核、两次、三圈、四轴”的空间网络结构等主要结论。其次,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近15年不同空间尺度的一体化水平进行了动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对外经济联系整体呈上升之势,新余、益阳、萍乡等城市通过产业互补在非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中表现尤为突出;城市间经济联系差异扩大,基本维持以武汉为中心以及以长沙、新余组团为中心的两大圈层式扩散形态的空间结构,呈北部与中南强、东部弱的空间分异特征;三大次城市群之间的互动集群式结构尚未形成。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一体化模式的总体构想,即以武汉为主角,以长沙、南昌为副角的成三角一体化模式,并向星座式一体化模式进化,最终成为世界网络城市体系的一部分,具体发展策略是,构建“一区三圈四组团五轴”的城市网络格局;催育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区,强化组织带动作用;完善城市体系结构,加强协作对接。

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研究。首先,简析了城市群一体化机制的内涵与构成。城市群一体化机制是指特定城市群在形成、发展、成熟过程中所涵盖的各种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集合,具有整体性、客观性、复杂性,以及动态性等多种特征,包括利益机制、动力机制、链接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多种机制。其次,探讨了国内外典型城市群一体化机制建设经验及启示。利益机制方面,要注重并优化各主体的参与方式,明确不同行政等级政府的利益归属和职能管辖,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动力机制方面,要重视多样性交通工具的建设,要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培育;链接机制方面,要打造错位发展的空间布局,形成产业互补;保障机制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注重政策延续性和反馈与监督机制的构建。再次,剖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机制缺失的主要表现。最后,提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机制构建的思路与策略。一是构建合理的利益机制,包括合理有效的利益表达与参与机制、和谐共赢的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二是完善城市群交通网络,强化城际互联互通;强化创新投入,协同促进创新发展机制建设。三是促进不同层次产业在“核心—外围”城市的有效分工,优化城市群产业布局;“串点成线”,整合产业存量资源,提升城市群特色产业整体竞争力;强化点、提升线、发展圈,点、线、圈有序推进,构筑城市群合理空间链。四是探索区域性法律法规建立,加强城市群内部区域协作,消除地方保护,构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评价与评估机制。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 市场一体化 产业一体化 空间一体化 模式选择 机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