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意义
从研究现状来看,回顾民国初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的编制与教育,将对教育、文化、编辑等领域产生一定的意义。从研究特点来看,本研究属于历史研究。如果研究者顺利地回答上一节提出的问题,那么本研究的意义将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建设选文数据库,开启历史视域下的混合研究法。传统教科书选文史研究,通常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大量占有并阅读史料,但当资料量过大,分析也易流于感性或浮在经验层面。随着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的应用,计量史学被引入教科书选文史研究,研究者试图提取和揭示选文历史发展中数量表现和数量特征,了解选文的流变和发展方向。正是在教育史研究方法范式转型背景下,研究者借助了郑国民教授团队建立的“20世纪中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的150余套中学语文教科书,其中新中国成立前教科书90套,包括选文22938篇,每篇选文录入题目、作者、体裁、时代、国别等18项信息。为研究方便,将教科书选文粗分为古代选文、现代选文、翻译选文三大类,三类选文共同承担着现代语文教育的使命。在此基础上,将“历史研究”“定性研究”“量化研究”进行混合,构建“历史视域下的混合研究法”。自此,语文教育史的研究范式逐渐转向量化与质性相结合、述史与论史相结合、思想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研究的科学性、学理性和实用性。
第二,丰富教科书选文编制理论,澄清其传播意义。对教科书选文的研究既要关注宏大叙事,将选文编制与文化变迁、教育思潮、课程文件等外部因素充分互动,在活动中选文以不断更新的方式回应变化的教育环境;也要洞幽知微,从选文编制细部观察其如何从社会文本转变为教学文本,民国的教科书编者皆非选文理论思辨家和严密体系构建者,他们多是选文编写的实践家,在细部感受其文字加工处理中的实践智慧;还要追踪关键事件,针对首次选入外国翻译作品和文学等重要事件,研究外国翻译作品在教科书中入选、储存、传送机制。最后,还应该在选文编制中感受其开放眼光。所谓开放眼光,指的是在古与今、中与外的文化转型中民国时期教科书编者确立了开放的编写思维和审美标准,古代作品、现代作品、外国作品兼容,文学作品、科学小品、议论随笔并包,这些文质兼美的内涵文本释放学生的多元思维,保持着学生适当的文化张力,引导着现代社会开放性价值观的形成。
第三,基于选文,梳理民国初期外国作品教育的发展脉络。中学国文中外国作品教育的发生发展与教科书选文编写相互关联,教科书选文,是从精英向大众转换过程中国文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国文教育活动中师生教学的纽带。从这个意义上看,选文便是现代语文教育的物质载体,重温民国初期外国翻译作品选文的嬗变历程,便可透过文字去追寻现代以来源源不断的人文脉息及现代语文外国作品教育思潮的演变轨迹。例如,1900~1919年,这一时期入选《克虏伯》《微菌》等选文,这些外国翻译作品多为辑译改写后的与政治、经济、交通等领域相关的短文,并且教科书编者并未明确作品的外国作者与译者。1920~1928年,入选三次及以上的作品分别为:《一件美术品》(契诃夫著,胡适译)、《我的学校生活一断片》(爱罗先珂著,胡愈之译)、《黄昏》(什朗斯奇著,周作人译)、《卖国的童子》(都德著,黄仲苏译),这些作品多为文学作品。通过选文变化,我们可以更准确更形象地把握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第一,育人目的从“塑国民”转向“为人生”,契诃夫、爱罗先珂、都德等作家的作品入选,使得外国翻译作品选文的风格转为“铺张扬厉、激昂慷慨”及流露出时代转型的焦虑,这与新文化运动背景下自我的发现、自我的抒写分不开;第二,育才目标开始注重激励和发展学生的表达力,开始关注都德的小说,爱罗先珂的童话,赫胥黎的评论,这必然会包容学生个性的表达,砥砺学生严密的思维逻辑,优化其语用的审美质地;第三,育人方法积极实验道尔顿制,在古今中外的比较中掌握外国作品、理解异域文化,外国翻译作品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注重作品与学生生命体验的对话等。
第四,回应母语教育与文化理解、传承、创新的关系。在选文学习中,民国初期学生便透过阅读外国翻译作品选文之境窥视异域作者语用的DN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自我的语言体系;同时通过对选文内容的阅读理解,获得文化理解和文化启蒙,把个体从自在、自发的生存状态提升到自由、自觉的文化生活状态。研究透过对选文的数量、质量、内容、功能作编码分析,以“育人”为核心旨归,让数据说话,呈现现代语文教育外国作品育人的演变历程,进一步阐释社会文化如何通过教科书选文介入学生的个人生活,成为其生命成长的持续影响因素。综观20世纪前期中学国文教科书选入频次前5位的作品,即《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二渔夫》《卖火柴的女儿》[12]《流星》,我们可以看到,自然、亲切、富有意味(意义与趣味的综合体),是这些选文的三大主要特征。这些选文对学生不是“教训”的口吻,而是“指导性”的。选文内容贴近学生的文化经验和语言经验,并与民族生活和文化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发生关联,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文化与语言由公共转变为个人,由客观转变为主观。
语文教育发展史证明,语文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选文建设是课堂上外国作品教学的根本,也是保证母语教育质量的前提。经过时代、地域的淘洗和学界认可,这些经典作品蕴藏异域文化的精魂,饱含醇厚的人性,辐射作者沛然的情思,呈现出历久弥新的语言感染力。外国翻译作品选文是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也是语文教科书外国翻译作品编写的关键,有了这些选文,语文知识、多元文化、言语表达便锚定在言语情境之中,语文的知识学习、文化理解、言语习得便更加具体化、背景化、活泼化、可感化。学生通过阅读这些选文,打开世界文化瑰宝之门,充实和完善民族精神,完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也正是在外国翻译作品选文的学习中,学生自觉“汲纳”异域作家的鲜活语词、灵动句式和个性风格,在丰富语料积累的基础上探索着自我表现和个性所创生的具有活力的母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