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研究新视野:从综合百家到融通三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周易》核心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一)《周易》的和谐理念

当代著名学者余敦康先生曾说:“中国智慧在《周易》,《周易》智慧在和谐。”[27]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根本精神之一,而追根溯源,《周易》实为其重要渊薮。《周易》通过六十四卦来推衍阴阳变化,又通过卦象的阴阳变化来寻求包括自然、社会在内的天人整体和谐。《周易》将宇宙万物抽象为阴阳二体,用阴阳二爻加以体现。六十四卦通过阴阳二爻之间的关系来体现天地之间的和谐秩序,其基本规则是取决于各爻是否“当位”“得中”及“相应”等。《周易》有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各有其位,初、三、五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若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即为“得位”或“当位”,“得位”为正,象征阴阳各就其位,合于其应然的秩序。六十四卦中,每卦有上体、下体或外卦、内卦之分,二为下体(或称内卦)之“中”,五为上体(或称外卦)之“中”,若爻居中位即为“得中”,象征守持中道,中庸而行,合于阴阳和合的法则,从而体现和谐之道。在当位执中的基础上,若卦中六爻上下相应,即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两两相互交感,相互遇合,刚柔相济、彼此推移,就能达到完美的结合,象征着阴阳进入最和谐的状态,即《周易》所说的“太和”。《乾卦·彖传》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岀庶物,万国咸宁。”[28]“太和”是和谐的最高形态,和谐是《周易》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天道的运行、社会的发展都是在变化、摇摆的螺旋式上升中寻求这种和谐的目标。

《周易》所倡导的这种建立在阴阳和谐基础上的和谐,大体上包含有三层含义:一是人与自然(天人)的和谐,二是人际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三是人自身的心灵和谐。《周易》就是要通过人的发展来协调和沟通社会发展的诸要素,最终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获得更高层次、更高水准、更加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心灵和谐是整个社会保持和谐的基础,从而能够推动人际关系、天人关系走向和谐的局面。这种目标追求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灯塔,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二)《周易》的创新精神

在阴阳相互激荡、交替运行中,寻求和谐的目标还需要有力的支撑,这个支撑点就是创新。创新从来都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源泉,而《周易》则是中华民族创新理念的重要思想源头。《周易》以变化“日新”、生生不已为根本,主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9],颂赞“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30],要求“去故”[31]“取新”[32],强调“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33]。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贯穿《周易》全书和整个易学发展史的基本思想线索,创新则是《周易》的重要内涵。

首先,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是忧患意识、进取精神的产物,而这种意识和精神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周易》。《周易》带有浓厚的周族性格因素,周族曾因种种原因多次迁徙,在不断迁徙中,周族形成了戒慎警惧、执中守正的忧患意识,并保持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周文王被拘羑里而推演《易》道,支撑文、武二王革殷建周的正是这种精神和意识。而作为对易学的创新,文王演《易》本身又开启了周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的革新和发展,使得后人几千年来不断溯其源而扬其波。

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是在包容、吸纳、融摄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与《周易》海纳百川的兼容理念有着密切联系。《周易》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强调在多样性、多元性的前提下寻求天地万物之间的联系性和统一性,即“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34]。《周易》要求兼容并包,并施以智慧,从而“厚德载物”;讲求融通,所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从而“弥纶天地之道”[35],以总结规律,科学创新。

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是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的结果,而《周易》正是对天地之道、万物情理的归纳与总结,带有某种规律性。其中的阴阳思想、辩证思维、整体观念、符号系统、感应观念、类比方法、系统原理、数列思想、相对原理、对称图式、互补原理、均衡思想、周期循环思想等,对中国科技、人文思想与创新精神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历朝历代的政治改革,无一不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并包含着易学的创新理念。

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进步,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创新,而这种创新精神正是易学“变”“日新”“革故鼎新”等理念的实践性表达。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目的就是追求和谐,包括人类个体的身心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目前,中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事业中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民族正在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迈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周易》经传和易学思想必将在这一进程中起到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而另一方面,易学文化研究也会历久弥新、经久不衰,从而迎来更加深广、更加健康的“《周易》文化热”。

(三)关于《周易》整理的一点建议

我们认为,《周易》的校注、导读等整理工作,可选用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所收《周易正义》为底本,也可选用《南宋初刻本周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据日本足利学校藏本影印,郭彧汇校)作底本,校以其他各重要版本,包括传世本和出土的简帛本,综合去取,择善而从。同时,在诠释象数、注解文字、疏通文义的过程中,广泛吸收、借鉴前贤和时哲的各种整理研究成果,其中包括:王弼、韩康伯《周易注》,陆德明《经典释文·周易音义》,孔颖达《周易正义》,李鼎祚《周易集解》,苏轼《东坡易传》,程颐《易传》(《周易程氏传》),朱熹《周易本义》,来知德《周易集注》,王夫之《周易内传》,李光地《周易折中》,陈梦雷《周易浅述》,王引之《经义述闻·周易》,吴汝纶《易说》,尚秉和《周易尚氏学》,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李镜池《周易通义》,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周振甫《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南怀瑾、徐芹庭《周易今注今译》,唐明邦主编《周易评注》,余敦康《周易现代解读》,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刘大钧、林忠军《周易经传白话解》,张政烺《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校读》,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濮茅左《楚竹书〈周易〉研究——兼述先秦两汉出土与传世易学文献资料》,连劭名《帛书〈周易〉疏证》等。可以说,这些成果都是进行《周易》整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料,我们有必要对其反复研习、认真体会,以期从中获取更多的教益和启发,从而做好《周易》的整理工作,进一步推动易学文化研究、教学事业的深化和发展。


[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二十四《春官·太卜》,(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第802~803页。

[2](宋)王应麟辑,张振峰等点校《周易郑康成注·易赞》,中华书局,2012,第65页。

[3](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卷首”,(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第9页。

[4]钱基博:《〈周易〉解题及其读法》,严灵峰编辑《无求备斋易经集成》第126册,(台湾)成文出版社,1976,第13页。

[5](宋)王应麟辑,张振峰等点校《周易郑康成注·易赞》,中华书局,2012,第64页。

[6](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第463页下~464页右上。

[7](清)毛奇龄:《仲氏易》,严灵峰编辑《无求备斋易经集成》第77册,(台湾)成文出版社,1976,第1~2页。

[8]高亨:《周易古经注》,《高亨著作集林》第一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第26~27页。

[9]黄振华:《论“日出为易”》,见黄振华《论中国哲学与文化》,(台湾)时英出版社,2008,第1~6页。

[10]黄振华:《论“日落为易”》,见黄振华《论中国哲学与文化》,(台湾)时英出版社,2008,第7~12页。

[11](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卷一《乾》,(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第13页。

[12]大会秘书组:《吉林大学古文字学术讨论会纪要》,《古文字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79,第3页。

[13]史善刚:《数学易卦的演变与发展》,台湾《哲学与文化》第三十一卷第十期,2004。

[14]邢文:《数字卦与〈周易〉形成的若干问题》,台湾《台大中文学报》第二十七期,2007。

[15]李学勤:《清华简〈筮法〉与数学卦问题》,《文物》2013年第8期。

[16]王化平:《由数字卦材料看〈易经〉在西周时期的发展》,张涛主编《周易文化研究》第七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7]雪苗青:《清华简〈筮法〉的高级性:元符卦和示数卦——与李学勤等先生商榷》,《中州学刊》2017年第6期。

[18](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卷一《乾·彖》,(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第14页。

[19](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卷一《乾·文言》,(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第15页。

[20](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卷九《说卦》,(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第93页。

[21](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卷九《杂卦》,(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第96页。

[22](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中华书局,2013,第2334页。

[2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中华书局,1962,第1704页。

[2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中华书局,1962,第1705页。

[25](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六》“《御纂周易折中》”条,中华书局,1965,第35页上。

[26](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一》,中华书局,1965,第1页。

[27]余敦康:《中国智慧在〈周易〉〈周易〉智慧在和谐》,《光明日报》2006年8月24日,第7版。

[28](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卷一《乾·彖》,(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第14页。

[29](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卷一《乾·彖》,(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第14页。

[30](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卷三《大畜·彖》,(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第40页。

[31](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卷九《杂卦》,(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第96页。

[32](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卷九《杂卦》,(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第96页。

[33](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卷七《系辞上》,(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第78页。

[34](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卷八《系辞下》,(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第87页。

[35](三国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卷七《系辞上》,(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第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