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农村小规模学校临时或短期师资缺口的概念界定及产生原因
(一)核心概念界定
目前,我国对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的请假制度没有统一规定,主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或惯例,自行规定。参照《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请假制度》、《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事假工资待遇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配置实际与学校内部管理实际,本文对农村小规模学校临时师资缺口和短期师资缺口做以下概念界定。
1.临时师资缺口
临时师资缺口主要是指因婚假、陪护假、临时事假、轻微疾病、短期公务活动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或极端天气,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等;不可预期的突发事故或人身伤害,如车祸、火灾等;特定政府行为,如公民临时征招、人身临时扣留;社会异常事件或群体性事件,如集会、权利权益表达或追索活动等),而出现的15个工作日以内的师资缺口。
2.短期师资缺口
短期师资缺口主要是指因孕产假、重大疾病、在职进修、因公借调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而出现的15个工作日至1个学期的师资缺口。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临时或短期师资缺口的基本类型及产生原因
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临时或短期师资缺口主要表现为临时或短期事假型、老年病和职业病假型、孕产假和育儿假型三类,具体表现和形成原因如下。
1.临时或短期事假型师资空缺,急需填补
适龄生源增加、义务教育普及或年限扩展、小班化教学推行所造成的中、长期师资短缺,可以通过扩大师范教育规模和增加师资编制,较为科学合理地加以解决。但是,如何填补多种因素导致的临时或短期公、私事假型师资缺口,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代课教师队伍建设,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但是,我国在实施“代课教师清退政策”后,并没有同步培育临时替代师资队伍,当教师因为私务请假(如个人或家庭突发私务、婚、丧等)时,或因教学管理公务请假(如参加会议、外出学习、出差、社会活动、工会活动等)时,因为没有临时替代性师资填补师资空缺,往往导致学校运营困难。这种情况在没有平行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尤为突出,急需培育临时替代师资力量。
2.老年病和职业病假型师资空缺急需填补
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是近年来困扰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之一。2013年开展的一项全国东、西、中部21个省份的330所农村学校的调研显示,农村教师以中老年教师为主,40~50岁年龄段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6.3%,50岁及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2.6%。[8]多数农村教师已经进入慢性咽炎、颈椎腰椎病等职业病的高发期,和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病等中老年疾病的高发期。[9]中老年疾病、职业病和其他病假所导致的临时或短期病假性师资空缺,急需临时替代师资填补。
3.孕产假和育儿假型师资空缺,急需填补
女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的另一显著特征。21世纪研究院2014年6月对全国东、西、中部20个省区46个县(市)农村学校开展了一次调查,数据显示:按均值计算,女教师数量占教师总数的50.7%。[10]其中,绝大部分女教师的年龄在25~45岁;而国家卫计委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有60%符合两孩生育政策的育龄妇女年龄超过35岁。由此可见,农村女教师群体正处于育龄黄金期。[11]另有调查发现,越是偏远贫困地区,女教师所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越高,[12]同时越是偏远贫困农村地区,“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越是浓厚。随着普遍两孩政策的实施,可以预计,农村小规模学校即将迎来育龄女教师阶段性的孕、产假和育儿假高峰,其短期师资空缺急需临时或短期师资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