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语言文化研究(2019年第1辑/总第9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首语

有人说,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的确,在人类社会即将迈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之际,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一个个技术领域的全新突破,让人们在欣喜之余不得不生出诸多担忧与畏惧,或事关个人隐私,或事关就业替代,或事关生命规律,或事关气候变化。当然,凡此种种,都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成长的烦恼”。

然而另外一些忧惧,则未必能以“人类发展进步的副产品”这一标签搪塞过去,而更应归咎于人类天性中某些固有的弱点,诸如健忘和排他。但凡熟悉人类历史的人,从当今世界的种种乱象中不难找到过去的影子,尽管其中不少尚未远去。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8年12月31日的新年电视讲话中警告称,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正在被人们遗忘,国际合作精神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句话从德国总理的口中说出,听来令人倍感沉重。

至少从目前天文学的发展程度来看,人类仍是宇宙中的孤旅,人类的发展和未来,绝无他人的经验可循。人类唯一的老师是人类自己,是人类曾经走过的每一个或坚定,或蹒跚的足迹。而每个民族的文化,就是这个民族的步履,而语言则是标记这些步履的符号。每个民族,在或长或短的发展历程中,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其中记载着这个民族的全部智慧和所有经验。而这些民族的语言,则是解读其文化的最佳钥匙。

在中国大力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应是题中应有之义。每个民族创造的文化,都是人类文化的共同组成部分,都应倍加珍惜。世界各民族若能相互欣赏,取长补短,亦即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则当今时代的种种忧惧,或可有所减少或避免,人类也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主办的《欧洲语言文化研究》学术集刊,就是秉承“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信念,将视角聚焦于欧洲众多的中小国家,关注他们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或正在留下的足迹,将之呈现于中国读者面前,或引之为经验,或戒之为教训,为中国与欧洲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交流互信,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是中国开展欧洲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中国开展欧洲非通用语国家全方位研究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与欧洲非通用语国家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在65年的办学历程中,一代代教师甘为人梯、砥砺奋进,为新中国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外语人才,为新中国的建设,为改革开放事业,为中欧交流与合作,做出了自己突出的贡献。今天的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开设25个欧洲非通用语种本科专业,能够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的外语人才。2001年,学院被教育部列为首批“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进入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为主体的北外欧洲语言文学二级学科入选北京市重点学科。从2011年开始,依托欧语学院建立的中东欧研究中心等13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先后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和备案中心。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刊传统。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顺应时代需要,创办《东欧》杂志,集中开展对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全方位研究。2004年,学院又创办《欧洲语言文化研究》学术集刊,成为国内唯一一个面向欧洲非通用语学界的学术园地。

近年来,随着国内欧洲非通用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学科研力量的日益壮大,建设好《欧洲语言文化研究》这一欧洲非通用语界自己的学术园地,成为各方的热切期待。为此,我们对《欧洲语言文化研究》学术集刊进行了又一次改版,以满足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期望。改版后的《欧洲语言文化研究》将继续秉持“追求学术、倡导创新、突出特色、扶掖后人”的办刊方针,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多语种、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凝聚国内外学术力量,聚焦欧洲非通用语国家的基础性研究,关注当今欧洲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前沿,努力促进中欧之间的文化交流。

本次改版,我们组成了新一届编委会,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参与集刊的建设工作;出版频次由过去的不定期出版改为每半年出版一期;在保持原有一些优秀栏目的基础上,也将新设“名家谈欧洲”等全新栏目,进一步提升刊物的知识性、专业性和学术性。我们相信,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中欧关系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全国欧洲非通用语学术界的共同呵护下,在广大读者的鼎力支持与帮助下,《欧洲语言文化研究》这一个聚焦欧洲非通用语国家语言文化的学术园地,必将不断为中国与欧洲的人文交流事业,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赵刚

2019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