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韦伯主义阶级框架:起源与演变、操作与理论[1]
在当代阶级研究中,由英国社会学家戈德索普及其同事提出的EGP图式毫无疑问是最为重要的阶级概念之一,在它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新韦伯主义的核心理论主张。而作为一项通用的阶级分类框架,EGP图式在社会流动研究尤其是跨国流动比较研究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有学者称,它在过去几十年的经验研究中取得了近乎统治性的地位(Tahlin,2007),还有学者甚至不无戏谑地指出,社会流动是在“戈德索普的阶级”之间发生的(Marshall,1990:55)。鉴于其在实践中的良好效度和操作上的简便性,从2001年开始,EGP图式被英国国家统计局采用作为官方社会-经济分类(NS-SEC)的基础,在所有的官方统计中开始全面替代使用了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登记注册社会阶级分类”(Registrar General’s Class)。另外,从2004年开始由英国社会学家罗斯主导的欧洲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分类框架ESeC(European Socio-economic Classification)的思路和灵感也主要是源于EGP图式(Rose,2005b;Rose & Harrison,2007)。
然而,尽管该图式在当代阶级分析和流动研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与早已被国内学界引介并熟知的赖特的新马克思主义阶级框架相比,EGP图式在国内学界尚没有被系统论述过。另外,与其广泛的影响力相伴随的是,围绕这一图式所出现的争议或批评声音也从未间断过,该图式缺乏完备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操作与理论基础不相吻合等问题一直是备受各方攻击的焦点。可以说该图式在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中是一个既具有广泛影响力又富有争议性的阶级框架。
在国内分层与流动研究中,学者们常常直接使用甘泽布姆和特雷曼等人编制的EGP图式转换程序(Ganzeboom,Luijkx,Treiman,1989),以“拿来主义”的姿态将其付诸经验应用,很少关心其背后发生的诸多“故事”,也很少考虑其在中国社会是否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人们拿来使用的实用性目的超过了探求其背后“故事”之来龙去脉的研究性目的。当前国内学界有关EGP图式的系统性论述非常之少,有的只是介绍了该图式的部分内容,有的则存在一定的模糊甚至是错误的地方。
例如,李强在介绍戈德索普模型时,只是提到了EGP图式早期的分类结果及理论基础问题,对于中后期理论的多次演变以及该图式的操作化等问题均没有涉及(李强,2008:219);李春玲的著作中有关戈德索普阶级框架的论述也不尽完整,甚至有些表述存在问题,比如她指出“1987年戈德索普在他著名的牛津英国社会流动研究中提出了代表新韦伯主义阶级理论的阶级分类框架图,在这项研究中他把职业分类与市场状态结合起来作为划分阶级的标准”(李春玲,2005:116)。实际上,该阶级图式早在1977年就由戈德索普提出,阶级划分的标准也不是职业与市场状态的结合。准确的说法是,在操作上社会成员的阶级位置由职业与雇佣地位(employment status)两项指标确立,在理论基础(早期)上则是“阶级图式内成员的职业具有相似的市场状况和工作状况”。可见,李春玲的论述混淆了EGP图式的理论基础与操作化内容。
有鉴于此,本章的目的即在于,对该阶级图式出现的背景、源头及操作化问题进行详细考证;对该图式的理论基础及其嬗变,以及围绕该图式展开的理论争辩进行梳理;最后对该图式在当今社会分层与流动领域中的应用价值以及“中国化”问题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