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报告结构与主要结论
本书主要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
引言:主要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与框架、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等内容。
主报告:更好发挥社区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依托作用。本部分总结了课题的主要发现和建议,首先提出要从“由社区提供照顾”与“向社区提供照顾”两方面对社区养老重新进行界定,以适应社区养老的丰富实践和创新;指出当前社区养老存在服务供给能力有限、专业和志愿队伍短缺、筹资普遍困难等共性问题,各种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本身还面临一些具体困难。为强化社区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建议:完善社区养老法律法规体系,化解风险,形成政策合力;尽快全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立足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和项目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协同社会,整合社区需求和资源,提高服务供给能力;从培养专业队伍、整合志愿资源、强化激励引导三方面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建设;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和智能化,实现有效监管。
专题1:我国居家养老社区支持的现状、困难及建议。本部分主要分析了居家养老社区支持的现状与困难,并提出了改善建议,认为政府层面的着力点在于建立基本法规制度、加强监管、扶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介入,社区层面的着力点在于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整合设施资源、探索个性化服务等方面。
专题2:我国社区机构养老的发展探索与趋势。本部分主要分析了社区机构养老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位置、优势、地方实践模式创新,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政策建议。从长远来看,引导社区机构养老的发展应注意适度规模、注重医养结合、给予同等法律地位和政策支持、引导服务居家和互助养老,同时作为基础配套,应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加大补贴支持力度,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专题3:社区互助养老的模式与现实困境。本部分首先分析了社区互助养老的国内和国际探索模式,进而剖析了我国社区互助养老的问题,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①明晰和规范政府的角色定位,主抓政策创制与制度完善;②以社区为单位创新性地整合需求与养老资源;③鼓励多元长效的资金“开源节流”渠道;④充分调动社区精英和关键自治组织的积极性。
专题4:专业养老社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本部分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指出专业养老社区包括“活力长者社区”与“持续性照顾退休社区”。而设施专门化、管理专业化及受众细分化是专业养老社区的优势。我国专业养老社区的现有实践经验表明,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点,才是保证专业养老社区健康发展的关键。社会结构和老年人个体需求的变化为我国专业养老社区提供了发展契机,同时,政策支持和本土化经验的缺乏以及房地产行业乱象为专业养老社区发展带来了种种挑战。
专题5:基层医疗卫生改革背景下的社区医养结合:困境与路径。本部分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改革进展缓慢对社区医养结合发展构成阻滞。当前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发展本身困难重重,表现为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资金来源匮乏、机构对医疗护理人员吸引力不足、管理体制不顺。要完善我国当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机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保障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效能;依托老年人健康评估,结合分级诊疗体系区分目标医养结合机构职责边界;改变资金来源方式,创新医养结合社会养老服务筹资模式;强化激励机制,增强社区医养结合医护人员自主权与积极性。
专题6:社区养老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本部分概括了自由主义福利体制、保守主义福利体制、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混合福利体制及东亚传统福利体制下社区养老的特点和内容,提出了值得当前中国社区养老借鉴的三个方面:完善法律体系,依法保障实施;地方政府积极负责,多元主体广泛参与;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待遇。
背景报告1:老年贫困问题与我国养老保障政策作用评估。本部分基于实证数据,评估和比较了养老保障政策对于缓解老年贫困的作用,结果表明基本社会保险在反城乡老人客观贫困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社会救助中的低保制度对主客观贫困均起到补救效果,而针对老年人等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经济救助作用。
背景报告2:德国社区养老的考察情况。本部分介绍了笔者在德国参加交流期间对波恩市某中产小区进行养老访谈的有关情况,以及德国社区养老文化、制度与实践的一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