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机制解析:关于感觉、思维、情绪和意志的思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人类行为机制研究的对象

从直观和常人的观点看,人对外界的接触,始于各种感觉。包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手和身体(包括体表、舌头等)碰触到的,鼻子闻到的,这些心理学上统统称为感官感觉。我们对外界事物认识,不是将其分解成各种不同的感觉,然后仅仅停留在各种分开的感觉上。相反,我们是把各种感觉统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整体或主体,再去辨别外界事物各种不同的主体身份。换句话说,每个外界事物身份的认定,不是单一的感官感觉,而是多种感官感觉综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描述或认定,这种以整体感觉来认定或认识事物的方式,心理学上称为知觉。在日常语言中,感觉和知觉的区分并不明显,经常混用,通常就称为感知。

我们来看看人是如何开展心理和身体活动的。

每当我们一觉醒来,心灵就会恢复正常工作,接收和处理各式各样的内外信息。比如外界事物的信息:你睁开双眼,看到窗外的亮光;扭个头,你看到了床边的闹钟;听到了清脆的鸟鸣;手机接收短信的哔哔声;鼻子似乎闻到了一股食物的清香;等等。

心灵接收的另一类信息,是身体本身状态的信息。比如,一方面觉得还有点犯困,另一方面又感觉到小腹微微涨满,小便有点急。

心灵接收处理的第三类信息可能是来自心灵内部原来存储的现在开始浮现或苏醒的意识中的任务信息。比如,突然想起来,昨天有一场约会:今早要和朋友一起去公园晨练。于是,你的心灵就会产生这样的念头:不能再睡了,该起床了。你起身先上了趟厕所,然后洗漱,穿戴整齐,直奔公园而去。

就是这样,你开始了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二者一直频繁交替进行的一天,直到你又躺下睡觉为止。

行为机制研究的就是人的心灵和躯体,究竟都有哪些类型的工作,这些工作又是按照何种规律互相连接和展开,各种心理活动和身体躯体的各种活动是怎样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又如何互相影响、互相牵制,共同引领个体进行适合生存的纷繁复杂的生命活动。

显而易见,心灵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能够正确地引导和指挥人外躯体,包括手脚等开展有目的性的活动。可以说,心灵就是外躯体行为的引导器。

而外躯体活动的目的,则是干涉和改变客观存在的事物,以使个体及种族生命可以得到生存、延续和发展。躯体活动试图改变的客观事物,包括外界事物和自己的躯体本身。外界事物又包括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他人、社会以及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事物。对于每个正常人而言,身体(实际上称为外躯体更合适),包括手脚、口鼻、眼睛、舌头等都可以是心灵引导下开展对外干涉活动的工具。如果它们不受心灵的引导而自己活动(生理层级的内活动除外),通常一定是神经出了问题,通俗地说就是神经有毛病。

既然心灵的工作任务,就在于引导躯体的行为对客观事物做出合适的干涉,以实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心灵除了必须收集、解读外在事物的信息外,还必须收集、解读自我躯体的内外活动信息。这是两种非常不同的对象系列。

心灵如果要能实现它引导躯体行为对各种内外事物做出正确的活动反应,无论如何,它就至少必须开展这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对自我内外事物和自我躯体行为进行认知信息收集。第二,在对所收集信息加工的基础上,必须在心灵内部形成和存储许多用于解读理解和预测事物信息的工具,以及积累应对这些事物所形成的机会或挑战的一般干涉行为模式。第三,根据心灵自己已经加工存储的工具去解读各种内外信息。解读的内容就是对事物进行尽量详细的身份识别,对事物进行未来的预测,并根据这种预测结果做出与自我相关的利益评价。第四,根据这些当下的解读,以及先前存留的未完成的躯体行为任务,不断形成、选择和筛选当下的心理和躯体任务。第五,根据先前存储的,应对相同情景下,发动和引导自己当下的躯体行为对事物做出自认为最合适的干涉活动,以实现心灵提出的躯体任务。第六,任务结果反馈调整:对任务实际完成程度作认知和评价,然后再去调整、修正当下具体的行为活动,另外,根据其任务完成好坏,还会引发心灵去调整、修正和更新内心加工存储的应对一般问题的行为模式,以及解读和预测事物的工具本身,使得解读和预测工具与一般行为模式能更加贴近客观现实,更能解决环境事物引发的各种问题。

这就是一种心理活动和躯体行为本身,以及二者相互关系的一种最简单的描述,也可以说是对人的行为机制的一种最为简单化的表述。

它可以用来说明,自意识恢复清醒开始,心灵如何工作,以及它如何来指挥和引导躯体活动,而躯体活动又如何反过来影响和改变心灵工作本身的一个循环过程。

我们用这个简单的理论,看看能不能大致解释清楚,某人从早上起床到去公园这个活动过程中,心灵和躯体活动是如何匹配发生的。

一觉醒来后,这个人的大脑中枢神经和身体各个感官开始逐步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这时,他可以开始收集周边事物的信息和自我躯体的信息:眼睛看到屋内外的亮光,看到床头的闹钟,耳朵听到鸟的鸣叫,鼻子闻到味道。这些外界事物发出的信息,都被他的感官接收并转换为各种神经信息送达他大脑的神经中枢。这些信息,我们将其叫作事物具体的当下感知信息。如果这时,他心里明白或想明白他所看、所听、所闻的事物大约是什么,那这就是他的心灵已经或正在试图对事物信息进行解读和理解。为了这种解读能够进行,他的解读就需要一个解读用的工具,这个工具,我把它称为事物认知的模具。关于这些模具从哪里来,又是如何产生,这个问题目前只能首先搁置。因为心灵具有解读工具,所以他明白了这些感知信息传递过来的客观含义。

随着那个人的意识注意力转移,他又感受到一些身体的信息:觉得还犯困,又觉得有点尿急。

这时他的心灵觉得,外界环境事物的信息平和正常。而尿有点急这种身体信息,则是一种由身体内部事物变化引发的生理挑战或问题,只是它是一个还可以再忍一阵的小问题。这时,因为他还有睡意,他的心灵还是趋向于睡觉而不是马上起床。想再睡觉,这是心灵根据犯困的身体感受企图发出的躯体任务,想起床,也是心灵企图发出的另外一个躯体任务。从理论上说,心里想要做什么,就是心灵企图去设置某种躯体的行为任务。想起以前想做的事,就是原来存储的任务重新出现在心灵的意识中。

想起来和朋友的公园约会,心灵经过价值权衡后,觉得这个任务比继续睡觉重要得多,因此,心灵立即设定和执行了当下的躯体任务:起床,赶去赴会。可能你会问,如果说起床确实是心里先出现明显的念头,然后引导了起床的行为。可是上厕所,洗漱,穿戴整齐,这一系列身体动作是自动化完成的,好像不需要心灵的额外引导。其实,在那一连串活动中,心灵也不断地在引导着躯体的工作,只不过它是依照和过去相同情景下,必须优先处理的躯体任务的顺序设定和执行,即早上起床必须先洗漱、穿衣,才能开始一天的工作,因此洗漱、穿衣的躯体行为任务是一种习惯性插入任务。而上厕所小便,当然是心灵应对当下尿急而提出的突发性躯体任务。

在通常情况下,每个具体躯体任务的执行,都有相对固定的存储于内心的模糊而又正确的躯体活动模式,心灵就是根据存储的这些模式,指挥当时的躯体进行活动。这个过程,由于心灵和身体的肢体动作配合太过熟练和默契,其活动进入了半自动化的状态,多数人都不太需要分配过多的注意力于其上,所以就感觉不到,以为不需要心灵的指挥。当然,这些躯体活动模式和前面说过的事物信息的解读模具一样,都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会是心灵生来就有的。此为后话。

有人会说,你说为了认识事物和引导躯体行为,心灵内必须建立和存储许许多多的认知模具和行为模式,可这些东西我们在自己的心灵意识中从来都没有观察到,所以它们根本不存在。对此,我们只能回答,大脑神经中枢里的活动,其中只有一部分会出现在意识中,为我们自己的心灵所觉知。另有很大一部分大脑中枢的活动,尽管和自我可觉知的心理活动有不可割断的关系,或支撑着可觉知的心理活动,但它们始终都处于意识之外,其存在和活动根本无法被意识心灵所觉察。

比如,记忆。我们只能感知记忆的结果,即一件事是否容易被我们回想起来。至于记忆如何保留原来事物的信息,又是如何根据自我的要求重新出现在意识中,虽然我们无法通过意识和感官观察到,但是,如果因此认为根本就没有这两个心灵活动环节,那就是不可理喻了。

一个人从早上起床到赶赴公园约会,这个生活的片段,基本上可以用我们所说的行为机制来解释。根据这个行为机制理论,我们基本上都可以知道或回答,为什么他会出现这样一些行为,而不出现另外一些行为。同时,他又是怎样实现那些行为的。

行为机制理论,就是要对人类心灵如何引导躯体行为作合理的客观解释,找出人类各种心理和躯体活动产生、维持或终止的原因,找出制约或支撑这些活动的各种基本的客观机理。

对上述生活片段的解释,有人会说,这个生活片段,太过简单了。因为它居然连心灵大量的情绪感受都没提及,而我们人并不是机器,我们的内心除了会有很多观念活动,除了经常在建立和执行心理任务外,还有许多非常丰富的情绪体验。

这个提法是对的,我们的心灵确实经常处于情绪体验中。说到情绪,我们都知道,它指的是我们意识心灵所感受到的某种激动。从程度看,有极度轻微,有极度猛烈;从内容看,有恐惧悲伤,有高兴快活。中医认为,人的心灵活动归结起来就是七情:喜、怒、忧、思、悲、恐和惊。除了“思”外,其他六项指的都是情绪。这种激动,只是一种体验或感受,它不关乎任何事物身份的认识,而只能撼动心灵,让心灵知道必须按一定的方向和一定的程度动起来。

从日常经验看,我们往往是心灵先感受到某种好恶而处于激动,然后才产生“想要”或“不想要”某人某事的情绪,之后才决定去行动。在行动过程和行动结果出现后,我们的心灵也都弥漫着各种情绪。良好的情绪不仅让我们容易亲近所遇事物,同样也使我们容易维持相关的躯体行为。我们没有哪一天不为情绪所包围。甚至,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其实就是为了好心情而活着。好心情甚至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终极目标。

可是,各种喜怒哀乐的情绪经常来去不由人,它们每天时常在我们内心轮番上演,由此演绎了每一个人的悲喜人生。

谁都知道自己心中有哪些情绪,或遇到什么情况,就会有哪些情绪。也知道,自己有了不同的情绪时,我们就会有不同的行为。

我们讨厌一个人,当我们和他相遇,心里就很不爽,心里感受到的这种不爽,就是一种情绪,它使我们心灵明白,少和他在一起,离他远点。这样一来,如果你怕得罪他,你的心灵就会利用一些时机命令你的躯体“走开”。如果你肆无忌惮,你可能就不管不顾,一见到他,扭头就走。如果,你很强大,脾气又火爆,你可能会说,滚开,让他远离你而去。

反过来,你喜欢一个人,你见到他,你心里就觉得舒坦。舒坦也是一种爽的情绪。这种舒坦如果强烈,就会变成温暖和快乐,当很强烈时,心灵就会出现类似酥麻的狂喜感受。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热恋中的情人最容易获得这种体验。有这样的情绪驱使,这个人才会对恋人喊出“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当然,如果那个人是一个感情的骗子,那他的内心根本就不会有那种情绪。

因此,情绪引导着我们的行动,这应该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切身体会。反过来,我们的不同行动,或者不同的行动结果,又会引来不同的情绪。如果我们能弄清楚情绪的本质,知晓情绪为何产生,以及如何产生,那我们对待情绪,就能变被动为主动,我们就能够对自己的情绪作合适的管控,而不再是任由情绪“横冲直撞”,而我们却只能“逆来顺受”。从更高的层次看,只有懂得情绪的本质和来龙去脉,你才能够为自己争得更多的美好心情。

要正确回答上述问题,同样只能借助人类行为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