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经济联盟:成因、现状及前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非俄罗斯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 “古阿姆”集团

“古阿姆”(ГУАМ)这一名称是由成员国格鲁吉亚(Грузия)、乌克兰(Украина)、阿塞拜疆(Азербайджан)和摩尔多瓦(Молдавия)国名的首字母串联而成。“古阿姆”集团是欧美支持下,以乌克兰为主导,格鲁吉亚为先锋,横跨黑海、南高加索、里海的区域性组织。摆脱俄罗斯影响力,融入西方世界是“古阿姆”的对外政策取向。

“古阿姆”的历史演进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6年5月至2001年6月,是机制化建设期。1996年5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OSCE),简称“欧安组织”]维也纳会议期间,阿塞拜疆、乌克兰、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四国代表举行会晤,协调外交立场,表明加强合作,抵制俄罗斯对独联体的主导。这是“古阿姆”集团的雏形。1997年10月10日,在欧洲委员会(Council of Europe,简称“欧委会”)斯特拉斯堡峰会期间,四国总统举行会晤,就多边及双边政治、经济合作,以及地区局势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发表《斯特拉斯堡宣言》。四国在宣言中提出了欲融入欧洲—大西洋体系,实现与欧洲一体化的目标,以及与欧盟共建“欧洲—高加索—亚洲”运输走廊(TRACECA)的愿望。1999年4月24日,在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庆典期间,乌兹别克斯坦在华盛顿正式加入“古阿姆”,“ГУАМ”扩展成“ГУУАМ”。同日,五国总统发表《华盛顿宣言》。宣言明确了五国多边合作的主要方向,即:(1)加强安全领域合作,共同打击分离主义、宗教极端组织、恐怖主义;(2)再次明确与欧盟建设“欧洲—高加索—亚洲”运输走廊的意愿;(3)发展与北约协作关系。1999年6月,在乌克兰提议下,“古阿姆”建立协调员会议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机制化建设。2000年9月6日,借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之机,五国总统聚首纽约,并发表《纽约备忘录》,正式把机制化建设提上日程。同年11月26日,在欧安组织维也纳会议期间,五国外长举行会晤,提出要把“古阿姆”建设成一个正式国际组织的目标。2001年6月6日至7日,“古阿姆”五国总统在乌克兰雅尔塔签署了《古阿姆宪章》(或称《雅尔塔宪章》)。该文件确定了“古阿姆”组织多边合作的方向、原则及目标,并建立了成员国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此外,成员国总统还提出,应在“古阿姆”框架下加快建设多边自贸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23]可以说,《古阿姆宪章》的颁布标志着“古阿姆”集团从非正式的“软机制”正逐步向国际组织的“硬机制”发展。

第二阶段从2002年至2003年,为“休眠”期。2001年,“古阿姆”在组织机制建设上取得进步后,并没继续突飞猛进、顺势向前,而是遭到了俄罗斯的反制,发展势头受挫。俄罗斯对“古阿姆”成员国采取了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的策略。2001年摩尔多瓦大选中,俄支持“亲俄”的沃罗宁(В.Н.Воронин)上台。掌权后的沃罗宁顾及俄罗斯的利益,赋予了“德涅斯特左岸共和国”更多自主权,改善了俄语在摩尔多瓦的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沃罗宁在处理与“古阿姆”关系时是有所保留的。俄罗斯又加强对乌兹别克斯坦外交。2002年6月,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宣布退出“古阿姆”。“古阿姆”从五国又变回四国,“ГУУАМ”又回到“ГУАМ”。表面上看,乌兹别克斯坦的退出是因为在“古阿姆”内“无法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但从本质上看,“不愿意站在俄罗斯的对立面”是选择退出的真正缘由。[24]2001年,普京访问阿塞拜疆后,两国关系从对抗转为建设性谈判,双边关系迅速发展。[25]2003年,普京说服乌克兰总统库奇马(Л.Д.Кучма),签署《俄、白、哈、乌(克兰)四国统一经济空间条约》。在内部被分化的情况下,2002年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缺席“古阿姆”峰会;2003年摩尔多瓦和阿塞拜疆两国总统缺席“古阿姆”峰会。“古阿姆”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处于“休眠”状态。

第三阶段从2003年至2008年,为“复活”期。面对俄罗斯在分化“古阿姆”行动中屡屡得手,美国也不甘示弱。2003年,美国通过策划“颜色革命”,在乌克兰、格鲁吉亚分别扶植亲西方的尤先科和萨卡什维利(М.Н.Сакашвили)上台,实施《与“古阿姆”合作的框架计划》,企图再次激活“古阿姆”。摩尔多瓦总统沃罗宁为了能在2005年大选中连任,极力拉拢国内反对派,频频向西方示好,也积极恢复“古阿姆”。阿塞拜疆积极向“古阿姆”靠拢,寻求解决“纳卡问题”的“外援”。2003年9月,在纽约举行的“古阿姆”成员国外长会议上,美国决定拨款6000万美元用于“古阿姆”组织机制建设。2005年4月,“古阿姆”峰会在摩尔多瓦首都基希纳乌举行,成员国总统发表了《为了民主、稳定和发展声明》(或称《基希纳乌宣言》)。声明主张,“古阿姆”应成为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确保安全与稳定的机制;加快与北约、欧盟建立安全、经济、交通共同空间;推动自贸区建设,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等。[26]同年5月,“古阿姆”峰会在雅尔塔举行,与会成员国总统重申了《基希纳乌宣言》精神。同年12月,“古阿姆”四国成立“民族选择共同体”。2006年5月,四国在基辅成立“民主与经济发展组织——古阿姆”(Организация за демократию и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развития-ГУАМ)。随后,“古阿姆”在2007年和2008年召开两次峰会。

第四阶段从2008年至2017年,为“再度休眠”期。2008年8月爆发的俄格战争不仅是俄罗斯与西方关系,俄罗斯周边外交战略的转折点,也是“古阿姆”命运的转折点。在俄格战争中,“古阿姆”再度出现分化,乌克兰力挺格鲁吉亚,公开指责俄罗斯,暗中向格提供武器装备,而摩尔多瓦、阿塞拜疆却选择沉默,生怕引火烧身。[27]可以说,这场战争“打散”了“古阿姆”,定期会晤机制未能延续下去。2010年乌克兰总统大选后,亚努科维奇上台。为了改善俄乌关系,亚努科维奇对“古阿姆”并不热心。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来,乌克兰内外交困,对“古阿姆”更是无心顾及。与此同时,美国对“古阿姆”的支持力度也大不如前。“古阿姆”再度进入“休眠”期。

第五阶段从2017年3月至今,为“试图复活”期。2017年3月27日,“古阿姆”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召开政府首脑峰会及首届成员国商务论坛。在此次峰会上,乌克兰倡导建立“古阿姆”自贸区。此外,成员国在峰会上还提出加强区域内经贸合作;与美国、日本等传统伙伴及以维谢格拉德集团(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为代表的新伙伴加强合作联系等。乌克兰试图借此次峰会“复活”“古阿姆”机制。波罗申科上台后亲自负责乌克兰外交战略。选择在这个时机试图恢复“古阿姆”机制,乌克兰波罗申科政府主要有以下考量:一是在与俄罗斯关系持续胶着状态下,拓展外交空间和对外经济发展空间;二是借恢复“古阿姆”机制向美国及西方示好,为与美国特朗普总统会面做预热。

显然,“古阿姆”实际上是一个靠西方支持,与俄罗斯分庭抗礼,挤压俄罗斯在南高加索、黑海、里海地区势力和影响力的组织。[28]美方认为,“‘古阿姆’是一个从属于美国的地区组织,当有美国的资金和倡议时,该组织就活跃起来,否则,就消沉下去”。[29]俄美在原苏联地区的战略博弈是左右“古阿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古阿姆”自贸区构想依旧停留在务虚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