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2015年1月成立的欧亚经济联盟是由俄罗斯主导,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为主力,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参与的,在原苏联地区形成的新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成为当代多极世界中的一极,帮助成员国步入发达经济体行列,是欧亚经济联盟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欧亚经济联盟的兴起,原苏联地区一体化进程被赋予了新的术语,即“欧亚一体化”(евразийская интеграция)或“欧亚经济一体化”(евразийская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интеграция)。[1]欧亚一体化是与欧洲一体化相对应的,这体现出成员国对欧亚经济联盟的高期望和高标准。历史地看,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在原苏联地区主导的,继独联体经济联盟、欧亚经济共同体、俄白哈乌(克兰)四国统一经济空间失败后的第四个区域多边经济一体化机制。
欧亚经济联盟诞生之时,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处在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变革之中。[2]“变革”之实质在于:全球化与地区化日渐深入,两者时而相互借重,时而相互冲突;“一超多强”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逐步被“多强一超”的多极化世界格局所取代;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为在经济复苏和未来国际政治格局中占据有利地形,传统大国、新兴大国及再崛起大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愈演愈烈,经济影响力、军事威慑力、制度吸引力成为大国竞争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地区多边一体化机制或倡议层出不穷,地区间政治经济合作的规则之争在所难免。
欧亚经济联盟所处的原苏联地区亦不太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乌克兰危机悬而不决。2014年2月爆发的乌克兰危机表面上是亚努科维奇(В.Ф.Янукович)在欧盟“联系国协定”和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之间选择困难的结果,本质上却是乌克兰多年来在俄欧外部拉锯背景下,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寡头力量、政府与社会、东部与西部地区矛盾集中迸发的结果。对俄罗斯而言,没有乌克兰参与的欧亚经济联盟不是一个完整的区域一体化机制,俄、白、乌三个东斯拉夫国家大联合的梦想破灭;对欧盟来说,乌克兰是“东部伙伴关系计划”重要支点,是欧盟影响力进一步东扩,构建“类欧盟”周边地区的战略前沿。应该说,乌克兰是俄欧为争夺地区政治经济发展规则主导权的“牺牲品”。其二,在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强取”克里米亚遭到西方经济制裁,俄与西方关系跌至冰点。其三,国际油价暴跌,美元汇率走强导致欧亚经济联盟两大经济体——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货币贬值、财政收入锐减、国内生产总值出现负增长,经济陷入困境。俄哈两国经济颓势还影响到其他成员国,欧亚经济联盟面临发展后劲不足的窘境。其四,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在许多问题上缺乏统一立场。比如,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问题(简称“纳卡问题”)、乌克兰危机、对外贸易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
综上所述,欧亚经济联盟初创阶段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可谓困难重重,然而欧亚济联盟并未半路夭折、胎死腹中,而是激流勇进、如期成立。为什么欧亚经济联盟能在逆境中迅速成长?欧亚一体化的理论内涵是什么?欧亚经济联盟的运行模式、动力与阻力是什么?能否成为俄罗斯再次崛起的支点?能否满足成员国地缘政治经济利益诉求?这些问题是当下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深化欧亚经济联盟研究亟待解决的学理问题。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期间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与之后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翼齐飞,构成了我国新时期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欧中心地带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撑与核心区域,也是俄欧亚经济联盟的重点发展区域,两者一为东西延伸、一为南北扩展,相互交汇,必须加以协调沟通,趋利避害。2015年5月,中国倡导“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启动对接合作。双方经过五轮谈判、三次工作组会和两次部长级磋商,范围包括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部门合作、政府采购等10个方面,于2017年10月实质性结束经贸合作协议谈判。2018年5月,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正式签署经贸协定,这是双方对接合作的首个制度性安排,这也意味着双方互动关系将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战略性特点。基于此,需要对欧亚经济联盟的理论基础、形成原因、发展动力、内外因素、发展现状、前景趋势,以及与其对接合作的方式、注意事项等积极跟进、深入研究。本书研究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此。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对我国学界来说,原苏联地区一体化是个老话题,却又常谈常新,学术成果汗牛充栋。苏联解体以来,我国学界一直关注原苏联地区一体化走向,记录下了各个历史时刻。在研究过程中,往往以“独联体一体化”“俄罗斯的独联体政策”为切入点。代表成果有:郑羽主编的《独联体十年——现状·问题·前景(上、下卷)》(2002年)、柳丰华的《俄罗斯与中亚——独联体次地区一体化研究》(2010年)、潘广云的《独联体框架内次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2011年)等著作;胡延新的《论独联体一体化》(1996年)、林丽华的《独联体演进态势的交易成本视角分析》(2007年)、谭德峰的《俄罗斯独联体政策研究》(2009年)等博士论文。根据CNKI统计,截至2016年3月1日,以“独联体一体化”为题的学术论文有66篇,以“欧亚经济共同体”为题的论文有8篇。这些成果对原苏联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历程、总体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梳理,为欧亚经济联盟研究奠定了基础。
自2011年,俄、白、哈三国领导人相继发文高调支持欧亚经济联盟后,[3]我国学界反应迅速,紧跟事态发展,取得了不少富有真知灼见的成果。通过分析现有成果,我国学界对欧亚经济联盟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关注度较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学术成果以论文为主,缺乏系统性、理论性的研究成果。根据CNKI统计,从2012年至2016年的短短几年里,涉及欧亚经济联盟的论文已达32篇。在《国家社科基金2016年度课题指南》中首次把“欧亚经济联盟”列为重要课题,设立“No.55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方向。这说明,学界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关注度一直是有增无减。近来,学界对欧亚经济联盟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亚欧研究中心主任李兴教授牵头,与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博拉得尔斯基(М.В.Братерский)教授、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与国家行政研究院欧亚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萨夫金(Д.А.Савкин)副教授合作出版俄文著作《欧亚一体化进程中的俄罗斯与中国:合作还是竞争?》。[4]该书是中俄学者对欧亚一体化、欧亚经济联盟、“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前沿问题开展联合研究所取得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的学术价值得到了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РСМД)的肯定。[5]2016年,李兴教授联合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沃斯克列先斯基(А.Д.Воскресенский)教授出版《亚欧中心跨区域发展体制机制研究》。该书由中、俄、美三国学者共同完成,重点分析欧亚金砖国家、欧亚经济联盟、“一带一路”、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等欧亚中心地带多边体制机制在地区治理体系中的作用与角色。[6]此外,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的《欧亚经济》杂志组织专家笔谈,对欧亚经济联盟进行了全方位透视。[7]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学界针对欧亚经济联盟的专著不多。[8]
第二,较多关注宏观问题。我国学界关注的问题大致分以下几类。
(1)关税同盟的历史演进及对我国的影响。基于对关税同盟历史演进及特点的分析,学者普遍认为,关税同盟将对我国及上海合作组织构成竞合关系,不可掉以轻心,强调利大于弊,主张加强与关税同盟合作。[9]为了更好地说明这点,有学者以新疆为例,分析关税同盟对新疆外贸的利弊得失。[10]
(2)解读普京“欧亚联盟”构想。我国学者一般从大战略角度来看待普京的“欧亚联盟”构想。王郦久、李新和左凤荣认为,普京“欧亚联盟”构想是俄罗斯恢复传统影响力、维护周边地区安全、重塑强国地位的重要依托。[11]陆柏春指出,普京“欧亚联盟”构想是“三步走”战略,即先重新整合原苏联地区,再向亚太地区进发,最终重振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一极。[12]通过与美国欧亚战略的比较,李兴指出,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的新版欧亚大战略,意在重新整合欧亚中心地带,而美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伴随着“重返亚太”而来,意在布局欧亚周边区域,制衡中国崛起。[13]欧阳向英、王树春重点分析了“欧亚联盟”构想的前景。他们认为,普京的“欧亚联盟”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待条件成熟时,俄罗斯定会推动政治、安全、军事全面一体化,建立安全与战略联盟,形成中、美、欧、欧亚联盟四分天下的格局。[14]
(3)分析欧亚经济联盟的影响与前景。郭晓琼重点分析了欧亚经济联盟对上合组织可能产生的影响。她认为,欧亚经济联盟与上合组织在成员国组成、功能范围等方面有一定的重合,这决定了两者之间存在竞合关系。她进一步指出,两组织间的合作大于竞争,而中俄关系就是两者间关系的基石。[15]王维然指出,俄罗斯与其余成员国的相互需求是欧亚经济联盟成立的现实动因,但是欧亚经济联盟不具备向更高层次一体化水平——货币联盟发展的条件。[16]王海滨对欧亚经济联盟前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在他看来,欧亚经济联盟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它将改变欧亚地区经济格局,提升俄罗斯的国际地位。[17]顾炜的观点鉴于乐观和悲观之间。她认为,欧亚经济联盟成立后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将会对地区和国际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18]
(4)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简称“一带一盟”对接)合作问题。推动“一带一盟”对接合作是习近平主席与俄、白、哈三国领导人亲自定下的合作方向,也是我国学界当前研究的热点、重点和难点。[19]李永全和李兴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两者不是一码事,前者是倡议,是追求多边互利合作的“软机制”,后者是国际组织,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硬机制”,但两者之间有诸多利益共通点,存在互补互利、多赢共赢的基础。[20]这一观点构成我国学界对两者关系的基本判断。李建民提出了“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四大重点领域,即互联互通、电力、农业,以及金融。[21]秦放鸣认为,互联互通、能源、贸易、产能是“一带一盟”对接的重点方向。[22]陆南泉进一步缩小了重点合作范围并指出,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两大领域是“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核心领域。[23]吴大辉和祝辉认为,能源合作就是“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基石。[24]张宁、张琳提出了“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基本路径,即发展工业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合作、加强产能合作、加强金融合作、加强“走出去”与“引进来”力度。[25]
总体来看,我国学者对欧亚经济联盟的成立是表示理解的,看到了机遇大于挑战。但是,我国学界对欧亚经济联盟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对欧亚经济联盟的理论基础、运行模式、形成原因、影响因素等具体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仍有提升空间。因此,欧亚经济联盟研究亟须从宏观走向微观,从综合概括走向具体剖析,由表及里,去粗取精。
第三,我国学界大多从欧亚经济联盟整体及俄罗斯视角进行研究,缺乏换位思考,对其余成员国及周边地缘政治经济力量的因素思考不足。目前,除了文丰的《“欧亚联盟”计划在中亚的前景》,[26]赵青松的《吉尔吉斯斯坦加入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利弊及其影响》[27]等个别论文,学界还没对其余成员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美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关系问题还没进入学界视野。
第四,我国学界研究欧亚一体化及欧亚经济联盟过程中依然存在理论薄弱问题。目前,我国的欧亚经济联盟研究多采取历史叙述、文献解读、横向比较等方法。在理论选择上,要么是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相关观点为“药引”,缺乏对欧亚本土国际关系理论的挖掘;要么就是撇开理论、开门见山、就事论事。显然,这无法满足从理论上思考欧亚经济联盟的需求。因此,针对欧亚一体化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新理论观点的挖掘成为本书的一个研究重点。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的梳理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即俄罗斯、欧盟、美国,以及欧亚经济联盟其他成员国的研究动态。
第一,俄罗斯学界一直高度关注欧亚一体化、欧亚经济联盟。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及科研分工如下:一是注重欧亚一体化经济效应和理论研究,关注欧亚经济联盟运行状况,如俄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欧亚开发银行一体化研究中心、俄经济发展部国际与对外贸易研究院等;二是从俄罗斯外交、对外战略角度来研究欧亚经济联盟,如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圣彼得堡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俄高等经济大学世界经济与政治学院、俄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等。为了加强对欧亚一体化研究,跨国机构和科研单位还专门创立了学术期刊,如欧亚经济共同体议会大会的《欧亚一体化:经济、法律、政治》(《Евразийская интеграция:экономика,право,политика》)、欧亚开发银行的《欧亚经济一体化》(《Евразийская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интеграция》)、俄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的《俄罗斯与欧亚新独立国家》(《Россия и новые государства Евразии》),等等。
通过分析现有成果可以发现,俄学界对欧亚经济联盟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欧亚一体化理论构建问题。俄罗斯区域一体化理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2年至1999年,是欧洲一体化经验在原苏联地区“嫁接”阶段。在该阶段,俄学界把欧洲一体化看作是原苏联地区一体化的范本和目标。1992年3月,俄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专门召开学术会议,首次讨论如何汲取欧洲一体化经验来推动原苏联地区一体化。[28]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通常把欧洲一体化作为标尺,来衡量俄罗斯主导的原苏联地区一体化,其中代表学者是斯特烈日涅娃(М.В.Стрежнева)。[29]然而,欧洲一体化经验在原苏联地区一体化中的“嫁接”并不成功,独联体经济联盟并没真正建立起来。第二阶段从2000年至2008年,是“反思”阶段。俄学界经过反思得出,欧洲一体化经验难以复制到原苏联地区的原因有:历史背景不同,欧洲一体化是从国家间战争状态走向经济一体化的结果,而原苏联地区一体化是从统一国家解体而来;经济基础不同,欧洲一体化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而原苏联地区一体化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为基础;主观意识不同,欧洲一体化有“统一欧洲”思想做指导,而原苏联国家民族主义倾向严重。[30]第三阶段从2009年至今,是欧亚一体化理论探索阶段。俄学者从2009年爆发的欧洲债务危机中发现,欧洲一体化本身也存在问题,[31]不值得全盘照搬,应该借鉴欧洲一体化之长处,挖掘本地区一体化特点,构建欧亚一体化理论。2012年,欧亚开发银行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维诺库洛夫(Е.Ю.Винокуров)等基于对欧亚一体化中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动力与阻力的分析,提出“欧亚大陆一体化”(Евразийская континентальная интеграция)理论观点。[32]他把该理论命名为“实用欧亚主义”(Прагматическое евразийство),也称“经济欧亚主义”(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евразийство)。[33]“实用欧亚主义”强调欧亚一体化的经济动力,而非政治动力,不主张俄罗斯单方面主导,倡导多中心齐头并进。杜金(А.Г.Дугин)以新欧亚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欧亚一体化的地缘政治动力及俄罗斯的核心主导力。[34]其余学者观点主要鉴于以上两者之间。[35]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系系主任沃斯克列先斯基(А.Д.Воскресенский)教授看来,欧亚一体化理论是很难被建构的,俄罗斯的欧亚主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地区主义等现有理论都难以给出满意的答案,理由是欧亚一体化进程是地区体系再构建过程,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欧洲一体化研究室主任卡维什尼科夫(Н.Ю.Кавешников)教授则认为,欧亚一体化理论是传统地区主义和新地区主义的结合体。由此可见,俄学界围绕欧亚一体化理论的论战还在继续,这为本书提供了参与讨论的机会。
(2)对欧亚经济联盟历史进程及问题的研究。2013年,俄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邱福林(Г.И.Чуфрин)出版专著《欧亚一体化概论》。[36]该书的成就在于系统梳理了2006年至2013年欧亚一体化发展路径、重点领域及难点问题,但短板是对提出的问题缺乏深入分析,也未提出解决办法。俄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研究员格林金娜(С.П.Гликина)提出,欧亚经济联盟要有所作为,富有生命力,就要解决以下问题:能否改变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以能源为主的对外贸易结构,实现贸易结构多元化;能否改变成员国经济有增长无现代化的窘境;能否在争夺原苏联地区影响力中与周边地缘政治经济力量开展有效竞争等。[37]
(3)欧亚经济联盟运行模式研究。俄罗斯总统一体化事务顾问格拉济耶夫(С.Ю.Глазьев)在2013年出版专著《欧盟与欧亚经济共同体:一体化构建过程中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专门从组织机制角度探讨欧盟与欧亚经济共同体之间的差别,兼论了关税同盟、统一经济空间组织机制的发展。在法律机制方面,俄联邦政府直属法律与比较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卢基扬诺娃(В.Ю.Лукьянова)在2012年出版专著《国家间集团形成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以自由贸易区和欧亚经济共同体关税同盟为例》。该书以自贸区和欧亚经济共同体关税同盟为例,专门分析原苏联国家间整合的法律基础构建问题。[38]实事求是地说,以上两个成果对把握欧亚经济联盟的运行模式是有帮助的,但毕竟是先期成果,欧亚经济联盟并没被纳入他们的研究视野。迄今为止,俄学界对欧亚经济联盟运行模式的综合性研究成果还没出现。这是本书亟待突破的地方。
(4)欧亚经济联盟的功能领域研究。这方面研究做得最出色的是欧亚开发银行一体化研究中心。该中心的研究人员以“70后”“80后”为主,年富力强,富有创新,而且知识结构都有经济学背景,擅长量化分析,数理推导。该中心以贸易、移民、能源、投资为指标,提出了“欧亚一体化指标体系”(Система индикаторов евразийск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专门用来评估原苏联地区国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39]根据2012年的分析结果,在欧亚一体化中,小国的参与度最高,如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而大国的参与度较低,如俄罗斯。[40]多年来,该中心对地区贸易、劳动移民、直接投资、科技合作等欧亚一体化各个领域进行跟踪研究,发布大量专题报告。[41]这些成果对直观了解欧亚一体化各功能领域发展大有裨益。
(5)欧亚经济联盟的对外关系研究。欧亚经济联盟是向西发展,与欧盟共建经济空间;还是向东进发,强化在亚太地区影响力;还是东西并进,兼顾欧亚,这一问题是俄罗斯学界争论的焦点。自由派学者伊诺泽姆采夫(В.Л.Иноземцев)主张西进,即欧亚经济联盟应优先与欧盟建立共同经济空间;[42]保守派学者博得别廖斯金(А.И.Подберёзкин)、博利什波列茨(К.П.Боришполец)主张东进,即依托欧亚经济联盟,开发远东,稳定中亚,进军亚太。[43]虽然俄罗斯官方主张东西并进,欧亚兼顾,但是如何做到与欧盟共建经济空间和与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进行战略对接齐头并进,做到两者相互不矛盾、不掣肘,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围绕这个问题,学界还没给出答案。
第二,欧盟国家对欧亚经济联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
(1)学术成果以智库报告为主,学术论文不多,缺乏专著。2011年10月,普京发表的署名文章《欧亚新一体化方案:未来诞生于今天》引起了欧盟学界的关注。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Chatham House)、英国外交政策研究中心(FPC)、欧洲政策研究中心(CEPS)、苏黎世安全研究中心(CSS)、欧盟安全研究所(EUISS)、芬兰国际事务研究所(FIIA)、波兰东方研究中心(OSW)等主流智库纷纷发布研究报告,分析普京“欧亚联盟”构想的意图,探讨欧盟的应对之策。智库报告的优点是“短、频、快”,能较准把握事件发展,但缺点是缺乏学理分析,结论观点太过主观,容易以偏概全。著作方面目前只有两部,而且都是编著。一部是英国伯明翰大学德拉格涅娃(Rilka Dragneva)教授主编的《欧亚经济一体化:法律、政策与政治》(2013年)。[44]该书由关税同盟历史进程与组织机制;俄、白、哈三国立场;对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影响等三部分构成。另一部是英国肯特大学的萨克瓦(Richard Sakwa)和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波兰裔学者杜特科维茨(Piotr Dutkiewicz)主编的《欧亚一体化——来自内部的观点》(2014年)。[45]与俄罗斯学者邱福林的成果类似,这两部著作都打开了问题的“潘多拉盒子”,但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探讨,没有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之策。
(2)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定性研究。欧盟学界普遍认为,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恢复传统地区影响力,实现重新崛起的地缘政治经济平台。对俄罗斯而言,欧亚经济联盟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经济意义,原因是:首先,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依靠政治力量来重塑地区领导力的举措;[46]其次,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反制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的手段。[47]换言之,欧亚经济联盟就是俄罗斯主导的集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为一体的一体化项目,目的是制衡外部力量对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的渗透,在周边地区推广“俄式”价值观来应对西方价值观的挑战,彰显自己“全球独立政治力量”的地位。[48]
(3)评估欧亚经济联盟前景。欧盟学界普遍不看好欧亚经济联盟的前景。因为,其一,欧亚经济联盟不以平等、自愿为原则进行组建,而是俄罗斯“强拉”周边小国入伙而成,目的是制止它们“脱俄入欧”;[49]其次,欧亚经济联盟本身存在机制缺陷。与欧盟以制度和法律来进行治理不同,欧亚经济联盟内部等级森严、政商关系复杂、寡头势力强大,是“强个人、弱机制”的“统治”模式;[50]再次,俄罗斯现有的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起整个欧亚经济联盟。结合以上三点,欧盟学者对欧亚经济联盟前景持悲观态度。然而,欧亚经济联盟毕竟已经客观存在,欧盟学界还是会密切关注其动向。
(4)对欧盟与欧亚经济联盟关系及乌克兰危机因素的思考。2014年以来的乌克兰危机无论对俄欧关系,还是对欧盟与欧亚经济联盟关系来说都造成了很大影响。在乌克兰危机冲击下,俄欧在后冷战时期建立起来的对话机制基本失效。因此,有学者就提出,与欧亚经济联盟展开对话或许可以成为俄欧沟通的新机制,在俄欧之间建立“共同周边”(common neighbourhood)或“共享周边”(shared neighbourhood),避免“大欧洲”分裂。[51]但是,也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与欧亚经济联盟对话必须要放在乌克兰危机得到合理解决之后,理由是现在与欧亚经济联盟展开对话无疑是承认了俄罗斯在原苏联地区的“扩张”,是在为经济衰弱的俄罗斯“输血”,这会助长俄的“嚣张”气焰。[52]可见,在欧盟眼中,欧亚经济联盟既是对手,又是伙伴;既要制衡,又要对接。
第三,美国对欧亚经济联盟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与欧盟学界类似,美国对欧亚经济联盟研究的成果也以智库报告为主。在美国,智库所处的阵营决定了该智库的立场。自由主义阵营的智库对欧亚经济联盟的态度较为温和,如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全球利益研究中心(CGI)、哥伦比亚大学哈里曼研究所等;保守主义阵营的智库对欧亚经济联盟的立场则比较强硬,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亚高加索研究所、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等。
(2)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定性。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曼可夫(Jeffrey Mankoff)认为,欧亚经济联盟远不止经济一体化那么简单,它是俄罗斯旨在恢复传统势力范围的政治经济项目。[5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亚高加索研究所的斯塔尔(Frederick Starr)、康奈尔(Svante Cornell)和布兰克(Stephen Blank)指出,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新帝国主义的化身,是俄罗斯在新帝国主义政策指导下对周边国家主权的侵害行为。[54]来自传统基金会的科恩(Ariel Cohen)等直截了当地指出,欧亚经济联盟将威胁到东欧、中亚地区国家的民主自由和国家主权,损害美国的欧亚地区利益,应当予以打压。[55]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美国智库中,“反俄主义”“反普京主义”思想仍有一定市场,就算是对俄罗斯持一定“宽容”态度的自由主义智库也提出要谨慎看待俄罗斯主导的欧亚一体化。
(3)对欧亚经济联盟前途及应对之策的探讨。美国学界普遍认为,欧亚经济联盟要想有所发展,还应该走开放地区主义的路子。曼可夫认为,欧亚经济联盟应参考“东盟”模式,与外部经济体建立自贸区。[56]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奥尼尔(Molly O’Neal)提出,“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或许是另一种可行路径。[57]就对策而言,美国国内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主张合作、缓和,提出应把俄罗斯作为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工具;[58]另一种是依旧把俄罗斯看成地缘政治敌手,主张防止俄罗斯“重新崛起”,阻止欧亚经济联盟成为反美政治集团。因此,在现阶段,美国不反对欧亚经济联盟在经济领域的一体化,因为这有利于维护欧亚地区稳定,促进落后国家经济发展,但极力反对欧亚经济联盟政治化、军事化,成为俄罗斯主导的、封闭的国家集团,进而挑战美国治下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
第四,欧亚经济联盟其余成员国的研究特点。梳理现有成果后发现,当前其他成员国对欧亚经济联盟研究的成果十分有限,学术话语权仍在俄罗斯手中。与俄学界重点研究如何整合、如何主导不同,其他成员国对欧亚经济联盟的研究更多地从本国现实利益出发,在保证政治独立、主权完整前提下,研究如何与俄罗斯处理一体化合作关系,推动本国现代化发展。这是共性。就特性而言,各成员国学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哈萨克斯坦侧重能源、商品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研究;[59]白俄罗斯重视工业合作、工业产品出口问题研究;[60]吉尔吉斯斯坦重视商品贸易、劳动移民、吸引投资方面的研究;[61]亚美尼亚关注商品贸易、能源安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劳动移民等问题。[62]
三 本书结构安排
绪论部分的任务是提出问题,重点回答为什么要对欧亚经济联盟的成因展开研究、如何研究,以及研究什么。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炼本书研究的核心问题,并对本书的结构安排、创新与不足、研究方法等予以说明。
第一章是研究准备。本章从区域一体化概念辨析入手,梳理欧洲一体化理论的发展历程、代表观点,探讨欧洲一体化理论对原苏联地区的适用性。然后,分析原苏联地区本土的区域一体化理论,即欧亚一体化理论,并提出本书的研究视角。
第二、三、四、五、六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核心任务是分析问题。
第二章的主要任务是梳理苏联解体以来,欧亚经济一体化历史进程,分析欧亚经济联盟形成的历史背景及现状。
第三章以条约(Договор)、协议(Соглашение)、决议(Решение)等一手法律文件为基础,通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的比较,从一体化路径、组织机制、决策机制、扩员机制、法律机制等五个方面分析欧亚经济联盟的运行模式。
第四、五章重点分析欧亚经济联盟形成的内因。内因由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两方面构成。第四章考察俄罗斯与其余成员国的地缘经济关系,分析俄罗斯主导欧亚经济联盟的思想动力、历史及现实条件、利益诉求,以及其余成员国对俄罗斯经济主导力的反应及自身利益偏好。第五章分析俄罗斯主导欧亚经济联盟的主观意图、战略考量,以及探究其余成员国外交战略、国内政治中的俄罗斯因素。
第六章从国际和地区两个层面分析欧亚经济联盟形成的外因。从国际层面上看,欧亚经济联盟是成员国为了摆脱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地位日渐边缘化而“抱团取暖”的结果。为证明之,将从国际贸易、货币、科技、投资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地区层面上看,欧亚经济联盟是成员国为了应对周边地区一体化机制或倡议竞争的重要举措。
第七章是深化问题。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不久,还是一个新组织,许多事态仍在发展之中。本章着重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内外因素,并对其前景做出预判。
最后部分回归绪论中提出的问题,对本书研究做出结论。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本书的创新点有以下方面:
第一,理论创新。当前,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国内外学界均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区域一体化理论(如欧洲一体化理论)作为标杆,常以欧盟标准衡量其他区域一体化进程与效果,结果是不自觉地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理论的“普世化”“全球化”,而忽视了其他区域一体化背后所隐含的“特殊性”“地区性”。本书将综合运用西方的欧洲一体化理论及非西方的欧亚一体化理论,提出本书研究之视角,以便抛砖引玉,使区域一体化理论得到新发展。
第二,研究领域较新。迄今为止,国内外系统研究欧亚经济联盟的成果较少,专著凤毛麟角。更何况,现有的研究大多从“战略”“关系”“影响”等宏观角度出发,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缺乏针对欧亚经济联盟形成原因、内外因素、动力与阻力等具体问题的研究。本书通过综合分析欧亚经济联盟,重点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第三,弥补了当前国内外研究欧亚经济联盟视角单一的薄弱环节。目前,国内外研究欧亚经济联盟问题多为单向研究,即或单从俄罗斯角度来研究,或把欧亚经济联盟作为整体来研究。本书侧重于欧亚经济联盟内部俄罗斯与其他成员国间双向地缘政治经济关系研究,以及欧亚经济联盟与外部世界的双向关系研究。以多元、立体视角全面剖析欧亚经济联盟的运行模式、形成原因、内外因素、现状及前景。关于这点,本书多个章节均有体现。
第四,研究资料比较前沿和全面。本书重视挖掘一手资料,包括国际条约、法律文件、外文成果等。作为对资料的有益补充,笔者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联合培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及多次赴俄、哈进行学术交流期间,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美国、英国、瑞典、芬兰等国从事欧亚问题研究的学者进行访谈。这些对一手资料的掌握与“面对面”的访谈令本书研究更为准确、严谨和科学。
尽管本书对欧亚经济联盟进行了颇有意义的研究,但因个人能力及其他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研究仍有以下不足:首先是理论框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欧亚一体化理论的建构工作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本书在欧洲一体化理论和欧亚一体化理论相关观点的基础上做了概括、归纳和总结,但要达到成体系的理论框架水平还需进一步思考和完善;其次,欧亚经济联盟毕竟是个新型区域一体化机制,成立时间不久,运行时间不长,很多事态仍在发展之中,需进一步跟进。以上不足只能通过日后进一步完善理论构架,提高理论分析能力,积极挖掘更具权威性的资料来加以弥补。
五 研究方法
本书主要运用以下研究方法。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法。在辩证唯物主义中,内因与外因是个重要议题。内因与外因指的是“决定和影响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各种矛盾的相互作用;外因就是影响某事物变化发展的外部矛盾。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事物发展来说,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63]本书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探讨欧亚经济联盟的成因问题。在内因方面,本书着重分析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间地缘政治与经济关系;在外因方面,本书分析国际与地区环境对欧亚经济联盟的作用。
第二,跨学科综合分析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都是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的。”[64]在学术研究中亦是如此,学科间界限模糊,且相互联系,跨学科研究无处不在。本书主要运用国际关系、区域一体化理论相关概念与方法的同时,还引入了地缘政治学、地缘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民族学、国际法等相关研究方法。
第三,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有助于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异同。本书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了不同的比较方法。在探讨欧亚经济联盟运行模式特点时,本书采用纵向比较法。通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的纵向比较,可以把握欧亚经济联盟发展的基本路径和运行模式特点。在讨论欧亚经济联盟形成的内外因时,本书采用横向比较法。通过国别间、区域一体化机制间的横向比较,能厘清欧亚经济联盟的内部矛盾与外部条件,以及内外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本书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定性研究自身所带来的主观性和模糊性不利于客观地剖析分析对象。而定量分析可以在事物之间建立相对明确的数量关系,有助于了解事物的程度变化,避免因概念不一致而得出相反的结论。[65]因此,为了使研究更具科学性,本书注重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第五,预测分析法。国际关系研究具有一定的预测目的,即通过对规律性和特殊性的研究预测国际形势、双边关系、国际事件的发展趋势。[66]基于对形成原因、影响因素的分析,本书对欧亚经济联盟的中短期、长期前景做出了预测。
六 研究内容
本书以欧亚经济联盟为研究对象,以区域一体化为视角,主要回答以下具体问题:(1)欧亚一体化理论构建有哪些特点;(2)欧亚经济联盟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如何;(3)欧亚经济联盟的运行模式具有哪些特点;(4)欧亚经济联盟形成的内外因有哪些,内因间和内外因间有何种关系,如何相互作用;(5)欧亚经济联盟的前景如何。
[1] 另一种说法是,1994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出“欧亚联盟”构想是“欧亚一体化”的起点。还有一种说法是,2000年欧亚经济共同体的成立是欧亚一体化的起点。关于欧亚一体化起点的争论一直存在。本书看来,作为专业术语,“欧亚一体化”一词是2011年10月普京(В.В.Путин)在《消息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欧亚新一体化方案:未来诞生于今天》,同年11月俄、白、哈三国领导人发表《欧亚经济一体化宣言》后才被国内外政界学界所广为接受,并开始大范围使用。在本书中,“欧亚一体化”或“欧亚经济一体化”与原苏联地区一体化是同义词,可以相互指代。我国学界,一般以“独联体一体化”“独联体框架下一体化”来指代原苏联地区一体化。而在俄罗斯学界则一般直接用“原苏联空间一体化”(интеграция на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为术语来进行研究。俄罗斯学界中的原苏联地区一般指除波罗的海三国外的剩余原苏联地区国家组成的地区。俄罗斯学界往往把独联体看作是国际组织,而不是一个地理概念、一个地区。事实上,独联体并不能覆盖所有原苏联地区国家,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均不在其中,乌克兰虽然名义上是独联体成员国,参与独联体工作,但是就法理上看,由于乌克兰国内议会并没最终通过加入独联体的法律条约,因此乌克兰也不是独联体成员国。所以,用“独联体一体化”来指代原苏联地区一体化并不合适。为了避开术语指向不明,本书决定用“欧亚一体化”或“欧亚经济一体化”术语,具体解释如下:(1)“欧亚一体化”或“欧亚经济一体化”的地区范围不是简单地“欧洲”加“亚洲”,而是指处在欧洲、亚洲之间的,除波罗的海三国外的原苏联地区。本书承认成员国历史上同属一个国家的客观事实,强调该地区国家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联系。(2)“欧亚一体化”或“欧亚经济一体化”符合原苏联地区国家,特别是俄罗斯社会当前的心理状态。目前,原苏联地区国家社会都在极力摆脱“后共产主义时代”“后苏联空间”“后苏联时期”等“后某某”术语,更多强调时代的“新”,而非“旧”;强调“未来”,而非“过去”,寻找描述当前自己所处地区的新名称。在此背景下,“欧亚”一词进入人们视线,把苏联解体后形成的新地区称之为“欧亚地区”,并广为用之。在本书中,欧亚地区等同于原苏联地区,欧亚(经济)一体化就是指原苏联地区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就时间跨度而言,欧亚一体化或欧亚经济一体化指的是苏联解体后的原苏联地区一体化的整个发展过程。因此,欧亚经济联盟是原苏联地区一体化,即欧亚(经济)一体化的组成部分,是其发展的新阶段、新成果。
[2] 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宏观判断可以参见:崔立如:《世界大变局》,时事出版社,2010;秦亚青:《大国关系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2013/2014)》,时事出版社,2014;张洁:《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一带一路”与周边战略(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等等。
[3] Путин В.В.,“Новый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ый проект для Евразии-будущее,которое рождается сегодня”,Известия,3 октября 2011 года;Лукашенко А.Г.,“О судьбах нашей интеграции”,Известия,17 октября 2011 года;Назарбаев Н.А.,“Евразийский союз:от идеи к истории будущего”,Известия,25 октября 2011 года.
[4] Ли Син,Братерский М.В.,Савкин Д.А.,Ван Чэньсин,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 в евразийск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или соперничество? Москва,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Нестор-История,2015.
[5] 牛义臣:《欧亚一体化进程中的俄罗斯与中国:合作还是竞争?——评李兴教授俄文同名新著》,《俄罗斯学刊》2015年第6期。
[6] 李兴、〔俄〕阿·沃斯克列先斯基:《亚欧中心跨区域发展体制机制研究》,九州出版社,2016.
[7] 李建民等《欧亚经济联盟:理想与现实》,《欧亚经济》2015年第3期。
[8] 徐向梅:《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经济体系研究》,时事出版社,2017。
[9] 杨恕、王术森:《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发展及其影响》,《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第4期;富景筠:《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历史演进、动因及前景——基于区域内贸易特点的视角》,《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4年第2期;任华:《俄、白、哈关税同盟对我国对外经贸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8期。
[10] 程云洁:《俄、白、哈关税同盟对新疆外贸的影响分析》,《俄罗斯东欧中亚市场》2012年第1期。
[11] 王郦久:《俄“欧亚联盟”战略及其对中俄关系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第4期;李新:《普京欧亚联盟设想:背景、目标及其可能性》,《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第11期;左凤荣:《欧亚联盟:普京地缘政治谋划的核心》,《当代世界》2015年第4期。
[12] 李凤林:《欧亚发展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13] 李兴:《普京欧亚联盟评析》,《俄罗斯研究》2012年第6期。
[14] 欧阳向英:《欧亚联盟——后苏联空间俄罗斯发展前景》,《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2年第4期;王树春,万青松:《试论欧亚联盟的未来前景》,《俄罗斯研究》2012年第2期。
[15] 郭晓琼:《竞争与合作对欧亚联盟与上海合作组织关系的思考》,《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3年第3期。
[16] 王维然、王京梁:《试析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前景》,《现代国际关系》2015年第8期。
[17] 王海滨:《欧亚经济联盟及其世界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15年第8期。
[18] 顾炜:《欧亚经济联盟的新动向及前景》,《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第6期。
[19] 唐朱昌:《中国与未来欧亚联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定位》,《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20] 李永全:《和而不同: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4期;李兴:《“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比较分析与关系前景》,《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21] 李建民:《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经济联盟与中俄合作》,《俄罗斯学刊》2014年第5期。
[22] 秦放鸣、冀晓刚:《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5期。
[23] 陆南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关系问题》,《西伯利亚研究》2015年第5期。
[24] 吴大辉、祝辉:《丝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以能源共同体的构建为基石》,《世界知识》2015年第6期。
[25] 张宁、张琳:《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分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26] 文丰:《“欧亚联盟”计划在中亚的前景》,《新疆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27] 赵青松:《吉尔吉斯斯坦加入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利弊及其影响》,《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第10期。
[28] Носов М.Г.,ЕврАзЭС и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ый опыт ЕС.,Москва:Институт Европы РАН,2009,ст.7.
[29] Стрежнева М.В.,ЕС и СНГ:сравнительный анализ институтов,Москва:МОНФ,1999.
[30] Шишков В.Ю.,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ые процессы на пороге XXI века:Почему не интегрируются страны СНГ,Москва:III тысячелетие,2001;Носов М.Г.,ЕврАзЭС и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ый опыт ЕС,Москва:Институт Европы РАН,2009.
[31] “Кризис европейск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уроки для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го пространства”.https://interaffairs.ru/jauthor/material/1009
[32] Винокуров Е.Ю.,Либман А.М.,Евразийская континентальная интеграция.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Евразийский банк развития,2012.
[33] Винокуров Е.Ю.,“Прагматическое евразийство”,Евразийская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интеграция,No.21,2013.
[34] Дугин А.Г.,Геополитика,Москва:Академический проект,2015.
[35] 参见:Либман А.М.,Хейфец Б.А.,Модели региональнальн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Москва:Экономика,2011;Хейфец Б.А.,Либман А.М.,Корпоративная интеграция.Альтернатива для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го пространства,Москва:ЛКИ,2008;Быков А.Н.,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е пространство:стратегии интеграции и новые вызовы глобализации,Москва:Алетейя,2009;Быков А.Н.,“Евразийская интеграция,её перспектива и возможности”,Российски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журнал,No.1,2014;Глазьев С.Ю.,Ткачук С.П.,“Перспективы развития еврази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от ТС-ЕЭП к ЕЭС(концептуальный аспект)”,Российски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журнал,No.1,2013;Бордачёв Т.,Островская Е.,Скриба А.,“Выбор и вызов евразийск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Россия в глобальной политике,No.5,2013;Подберёзкин А.И.,Боришполец К.П.,Подберёзкина О.А.,Евразия и Россия,Москва:МГИМО,2013等。
[36] Чуфрин Г.И.,Очерки евразийск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Москва:Весь мир,2013.
[37] Гликина С.П.,Евразийский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ый проект:эффекты и проблемы реализации,Москва:Институт экономики РАН,2013.ст.46-62.
[38] Лукьянова В.Ю.,Правовые проблемы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меж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х объединений(на примере Зоны свободной торговли и Таможенного союза ЕврАзЭС),Москва:Институт эконодательства и сравнительного правоведения при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е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Анкил,2012.
[39] Система индикаторов евразийск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 I,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Евразийский банк развития,No.12,2009;Система индикаторов евразийск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 II,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Евразийский банк развития,No.22,2014.
[40] Система индикаторов евразийской интеграции II,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Евразийский банк развития,No.22,2014.
[41] 相关报告如:Единая торговая политика и решение модернизационных задач ЕЭП,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Евразийский банк развития,No.8,2012;Трудовая миграция ЕЭП:анализ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эффекта и институационально-правовых последствий ратификации соглашений в области трудовой миграции,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Евразийский банк развития,No.3,2012;Таможенный союз и соседние страны:модели и инструменты взаимовыгодного партнёрства,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Евразийский банк развития,No.11,2013;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и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ая кооперация в разрезе секторов ЕЭП и Украины,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Евразийский банк развития,No.18,2013;Мобильность пенсий в рамках Евразийского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союза и СНГ,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Евразийский банк развития,No.24,2014;Оценка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эффектов отмены нетарифных барьеров в ЕАЭС,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Евразийский банк развития,No.29,2015 等。
[42] Иноземцев В.Л.,“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интересы России на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в чем они состоят и какими должны быть?”,Россия и современный мир,No.3,2012.
[43] Подберёзкин А.И.,Боришполец К.П.,Подберёзкина О.А.,Евразия и Россия,Москва:МГИМО,2013.
[44] Dragneva R.,Wolczuk K.,Eur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Law,Policy and Politics,Cheltemham:Edward Elgar,2013.
[45] Dutkiewicz P.,Sakwa R.,Eurasian integration-the view from Whtin,London:Routledge,2014.
[46] Popescu N.,Eurasian Union:the real,the imaginary and the likely,Paris:EU Institute for Security Studies,No.132,2014.
[47] 参见:Zahorka H.,Sargcyan O.,“The Eurasian Customs Union:an alternative to the EU’s Association Agreements?”,European View,No.13,2014;Dragneva R.,Wolczuk K.,Russia,the Eurasian Customs Union and the EU:Cooperation,Stagnation or Rivalry?,London:Chatham House Briefing Paper-REP,No.1,2012。
[48] Zahorka H.,Sargcyan O.,“The Eurasian Customs Union:an alternative to the EU’s Association Agreements?”,European View,No.13,2014.
[49] Delcour L.,Kostanyan H.,Towards a Fragmented Neighbourhood:Policies of the EU and Russia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the area that lies in between,Brussels:CEPS Essay,No.17,2014.
[50] 参见:Zahorka H.,Sargcyan O.,“The Eurasian Customs Union:an alternative to the EU’s Association Agreements?”,European View,No.13,2014;Roberts S.,Marin A.,Moshes A.,Pynnoniemi K.,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Breaking the pattern of post-Soviet integration?,Helsinki:FIIA Analysis,No.9,2014。
[51] 参见:Dobbs J.,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A Bridge to Nowhere?,London:European Leadership Network-Policy Brief,No.3,2015;Delcour L.,Kostanyan H.,Towards a Fragmented Neighbourhood:Policies of the EU and Russia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the area that lies in between,Brussels:CEPS Essay,No.17,2014;Kempe I.,The South Caucasus Between the EU and the Eurasian Union,Zurich: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No.51-52,2013。
[52] 参见:Krastev I.,Leonard M.,The New European Disorder,Brussels:European Council of Foreign Relations Essay,No.117,2014;Dragneva R.,Wolczuk K.,Trade and Geopolitics:Should the EU engage with 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Brussels:European Policy Centre Policy Brief,No.4,2015。
[53] Mankoff J.,Eurasian Integration:The Next Stage,Washington D.C.:GWU-Elliot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Central Asia Policy Brief,Central Asia Policy Brief,No.13,2013.
[54] Starr S.F.,Cornell S.E.,Putin’s Grand Strategy:The Eurasian Union and Its Discontents,Washington D.C.:SAIS,2014.
[55] Cohen A.,Russia’s Eurasian Union Could Endanger the Neighborhood and U.S.Interests,Washington D.C.:The Heritage Foundation-Backgounder,NO.2804,2013;Roberts J.,Cohen A.,Blaisdel J.,The Eurasian Union:Undermining Economic Freedom and Prosperity in the South Caucasus,Washington D.C.:The Heritage Foundation-Special Report,No.148,2013.
[56] Mankoff J.,Eurasian Integration:The Next Stage,Washington D.C.:GWU-Elliot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Central Asia Policy Brief,Central Asia Policy Brief,No.13,2013.
[57] Central Asia and 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The Global Picture and Country Perspectives,Washington D.C.:GWU-Central Asia Policy Brief,No.21,2015.
[58] 参见:Stent A.,The Limits of Partnership:U.S.-Russian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4;Graham T.,“America Needs a Real Russia Policy”,http://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america-needs--real-russia-policy-10953。
[59] 参见:Султанов Б.К.,Современное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развитие Казахстана:отраслевые,региональные,внешне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приоритеты,Алматы:КИСИ при Президенте РК,2011;Султанов Б.К.,Интеграционые процессы в евразийск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 и современный мир,Алматы:КИСИ при Президенте РК,2012;Киринициянов Ю.И.,Евразийское партнёрство:идеи,мнения,предложения,Алматы:КИСИ при Президенте РК,2014;Мансуров Т.,“ЕврАзЭС:от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к Евразийскому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му союзу”,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жизнь,No.10,2014等。
[60] 参见:Бобков В.А.,Беларусь в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ых проектах,Минск:Беларуская навука,2011;Дайнеко А.Е.,Ге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приоритеты Республики Беларусь,Минск:Беларуская навука,2011;Институт стран СНГ,Будущее Союзн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а и потенциальные модели его развития,Москва:Институт стран СНГ,2013。
[61] 参见:Акаева Б.А.,Коротаев А.В.,Исаев Л.М.,Шишкина А.Р.,Системный мониторинг глобальных и региональных рисков: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Новые вызовы,Москва:ЛЕНАНД,2013。
[62] 参见:Чобанян А.,Возвратная миграция и вопросы реинтеграции:Армения,CARIM-East RR,No.4,2013;Тавадян А.,“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ые приоритеты Армении:взгляд из Еревана”,Россия и новые государства Евразии,No.2,2014;Минасян С.,“Армения и Евразийский союз:конец интриги?”,http://globalaffairs.ru/ukraine_crysis/Armeniya-i-Evraziiskii-soyuz-konetc-intrigi-17027。
[63] 赵德水:《马克思主义知识辞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第133页。
[64] 赵德水:《马克思主义知识辞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第911页。
[65] 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第二版)》,人民出版社,2007,第118页。
[66] 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第二版)》,人民出版社,2007,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