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至民国云南与东南亚丝棉贸易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伊洛瓦底江水道在滇缅交通中的意义

在元明清的云南对外交通史料中,常常会看到大金沙江这一名称,以及对这条水道在滇缅交通中重要作用的叙述。中国古书上的大金沙江,即伊洛瓦底江,它是云南六大水系之一,其正源恩梅开江发源于西藏察隅地区,南流经云南省贡山县出国境,沿滇缅边境一带,自北至南纵贯缅甸中部,至仰光迤西南的地区,注入安达曼海的马达万湾,全长2400公里,流域面积410500平方公里,约占缅甸总面积的60%。

伊洛瓦底江对缅甸人民具有重大意义,如同长江、黄河在我国具有的重大意义一样。自古以来,缅甸人民就把伊洛瓦底江称为“天惠之河”,它灌溉着流域内肥沃的土地,养育着世代缅甸子民,培植着缅甸文明,沟通着上下缅甸的交通,联系着中缅、印缅经济文化的交流。非但如此,伊洛瓦底江水道,在滇缅交通中也具有非凡的意义。

其一,它的上游,自发源地至杰沙。虽然伊洛瓦底江流经云南很短,从贡山县就流出国境,但是,它沿上缅甸中缅交界地带自北向南流,所流经的掸邦高地,又称“珊邦高地”,无论在地质上还是地形上,都与云南西部不可分割,在滇缅边界尖高山以南的伊洛瓦底江两岸及八莫、密支那附近,有现代冲积平原,是缅甸开发较早的地区。同时,滇西几条主要河流,大盈江、龙川江等出境后于这一地区汇入其中,使伊洛瓦底江水量大增。因此在伊洛瓦底江上游尖高山以南的珊邦高地及其向北延长部分与云南省西部之间,地形上相联系,国界附近并无高大山川阻隔,自古以来,形成交通便利、民族迁徙频仍的大通道,沟通着云南、缅甸和印度的交往。汉晋时期的“蜀身毒道”,唐宋时期的“安南通天竺道”,无一不是凭借这一地区贯通中印,现代修筑的中印公路,经过密支那,有一段沿伊洛瓦底江支流猛拱河而行;滇西一些东北至西南的河谷,如伊洛瓦底江支流的太平江(大盈江)、瑞丽江(龙川江)以及萨尔温江支流的南丁河,尤其成为滇缅交通的孔道;伊洛瓦底江在大盈江汇入之前,基本不能通航,直到大盈江注入,水量大增,河道稍微平缓,即可通航。

太平江,即大盈江,源自腾冲以北、尖高山以东,向西南流,在八莫之北1.6公里处注入伊洛瓦底江,全长240公里,大部分在云南境内。自河口上溯30公里,约从蛮暮起可以通航。所以,太平江谷地很早就成为滇缅交通最重要的孔道。自八莫(清代称新街)至杰沙(元代的江头城,明清的老官屯),虽然河道陡险,水流较急,仍可通航。在八莫附近,伊洛瓦底江两岸为一冲积平原,伊洛瓦底江受珊邦地的阻挠,突然折向西,并且在局部冲积平原之南,有一两岸崖壁高耸、河中旋流迥回的河段,号称“第二峡谷”,虽给航行造成困难,但仍能行船。第二峡谷以下迄杰沙,水势渐缓,因此自八莫至仰光1404公里之间,伊洛瓦底江水道均可终年行船。

由大盈江一线入缅的道路,是元明清时期滇西与缅甸交通的主线。元代,金齿入缅三道中的通过阿郭地界的道路,就是沿大盈江而出,直通缅北重镇江头城。明清时期,凡由腾冲出铜壁关、铁壁关甚至虎踞关者,必以蛮暮、八莫(新街)为主要站口,一般从虎踞关、铜壁关而出,陆行经曼允、蛮暮;由铁壁关而出至蛮暮,自此下水,沿大盈江船行至八莫,开始在伊洛瓦底江水道航行。所以,蛮暮、新街都是滇缅交通要冲和滇缅贸易重地,故清人论之曰:“蛮暮直走金沙江,当缅人水陆要冲”,“夫蛮暮何地也?‘三宣’之藩篱也。‘三宣’腾永之垣墉。腾永,全滇之门户也。蛮暮失必无三宣,三宣失必无腾永”。又“新街在大葫芦口之北,而大盈江入金沙江之口,则又在新街之北,皆为水道旁出之地”[2]。明清两代,在蛮暮和新街都有较完备的客栈、货场和码头。“大葫芦口”即“第二峡谷”,自古为交通要冲,元代及明清著名的江头城和老官屯(杰沙),即在第二峡谷西口附近的南岸,所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元代征缅,以江头城为据点,直捣蒲甘王城;明清征缅,或进兵老官屯扎营,或以老官屯为主攻目标,正是其在交通上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其二,伊洛瓦底江中游,自杰沙至第悦茂。伊洛瓦底江中游是一个典型的干燥河谷地带,这里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在旱季,河水减少很快,但仍能通航。伊洛瓦底江中游的干燥地带,由曼德勒以北至第悦茂之间,是缅甸历史上开发最早、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19世纪中后期以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缅甸历史上的著名王朝,除早期的骠国和东吁王朝前期外,几乎都建都于干燥地带。蒲甘是蒲甘王朝的都城,曼德勒及其附近的阿摩罗补罗、实阶、太公等地都曾是缅甸的古都。曼德勒(中国史书上称阿瓦或瓦城)曾先后五次为缅甸京城,最后一次在1857~1886年,当时王宫建筑辉煌,颇有中国故宫风格,显示着这一地区的繁荣和富庶,以及高度的文明程度。元明时期,缅甸有五座著名城市,“江头城在腾冲西南十五日程,太公城在江头城南十日程,马来城在太公城南八日程,安正城在马来城南五日程,蒲甘城在安正国城西五日程,去大理五十余程,所谓缅中五城也”。[3]据方国瑜、林超民的考证,此五城中江头城为今缅甸杰沙;太公城今仍同名;安正国在今缅甸辛古附近;马来城大约为今曼德勒;蒲甘,今仍同名。[4]五城均沿伊洛瓦底江而下,分布于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伊洛瓦底江中游是14~17世纪缅甸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

在伊洛瓦底江中游,滇西有瑞丽河汇入。瑞丽江,中国古书上称龙川江,明张机《南金沙江源考》说:“有一江源自腾越龙川江,经界尾、高黎贡山、陇川、猛乃、猛密所部莫勒江,至太公城、江头城,入于金沙江。”[5]其河谷也是滇缅交通的重要通道。元代,金齿入缅三路中的天部马路和骠甸路,均是沿瑞丽江河谷而行。明清两代,凡出天马关、汉龙关者,必走瑞丽江河谷通道。瑞丽江水量较小,难以行船,但在杰沙以南瑞丽江注入伊洛瓦底江,故至杰沙即可利用伊洛瓦底江水道。若从天马关而出,大约陆行11程,595里陆路,而后船行两日抵达阿瓦,水陆兼行共约900里。[6]此外伊洛瓦底江西岸还有一条由滇西而出的商贸陆路大道。乾隆三十四年(1769),腾越州民寸存福曾向官府报告:“向因贸易,由大南金沙江西一路到过木梳,道路平坦,自帕烈而西,可通车行。”[7]加上前述大盈江水路,在明清之际,滇西三条主要入缅贸易商道,均以阿瓦为目的地。由此形成了云南滇西及伊洛瓦底江上游、中游的广大地区,以阿瓦为核心,以伊洛瓦底江为主线的交通格局:一路由伊洛瓦底江之东,联系猛密经济区;一路由伊洛瓦底江之西,有通车大道经木梳下阿瓦;一路循伊洛瓦底江水路,连接孟养经济区,此乃明清时期滇西入缅之大势。

曼德勒即阿瓦一带交通地理位置异常优越,它位于伊洛瓦底江中游干燥地带与珊邦高地连接处,海拔约76米,南北向的伊洛瓦底江至此东折而下,古代循伊洛瓦底江上游河谷、亲墩江河谷、西当河河谷以及珊高地移动的各民族部落,都以此为交点,使伊洛瓦底江中游的曼德勒及其周围城市,长期作为缅甸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这里还是北上伊洛瓦底江上游和珊高地的门户,是沟通上下缅甸的要冲,至今仍然保持着交通上的优势,几乎所有联系上下缅甸的水运、铁路、公路都贯通这一地带,为经济大动脉之核心,而伊洛瓦底江这条自古以来缅甸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更以曼德勒等地为枢纽。这就是古代滇缅交通以抵达阿瓦为目的地的原因所在。乾隆年间,官府遣云南当地少数民族密入缅甸,刺探地形和防御形势,探子回报:“缅甸幅员辽阔,南通外洋,所辖土司二十余处,人民亦众,建城阿瓦地方,又名三江城,由永昌前往,有水陆三路可通,间有险要之处,木邦、蛮暮二处为缅甸门户。”[8]此其伊洛瓦底江中上游地区与云南交通的大要。

其三,伊洛瓦底江下游,自第悦茂至入海口。下游地区,由第悦茂至阿考东山仍为河谷地貌,这段河流穿经曲折而倾角较大的砂岩地层,所形成的河谷宽度锐减,水流湍急,但水量渐大,行船较易。著名的河港卑谬即位于此段河谷中。

阿考东山以南为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这里水道散漫,分道而流,河道交织成网状,最后归纳为九条出海河道,但大部分由伊洛瓦底江口入海。三角洲的九条主要分流,即使在今天,也只有极西的勃生河和极东的仰光河能出入海轮。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虽然有广阔的平原,肥沃的土地,充沛的雨量,但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古代缅甸,它在经济上的重要性一直不能与中游的干燥地区相比。因为19世纪中叶以前,缅甸还没有能力有效地防止伊洛瓦底江的洪水,更没有足够的人力、资金和技术来开发大片的丛林和沼泽,从而使下缅甸最有潜力的农业区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平原一直没有得到开发。三角洲地带虽然有一些河口可以直通海洋,也因为开发滞后,经济不发达,无法形成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曾到过缅甸一些地区的英国人西姆施在1795年、克劳福特在1826年都谈到,仰光附近森林茂密,人口稀少,农业落后。[9]直到17世纪,勃固港淤积加重,仰光才开始受到重视。19世纪中叶,西方殖民主义东来,看好仰光的优良通洋港湾条件,在三次缅英战争中,逐渐加以开发,使之发展成为缅甸最重要的对外海港。

然而仰光东部西当河口附近的勃固(白古),则是缅甸南部历史悠久的海港。西当河,属于伊洛瓦底江水系,早期是伊洛瓦底江的一部分,后来其中上游被劫夺,成为独立的河流。自8~16世纪,勃固是缅甸南部繁盛的贸易港口,中国史书多有记载,唐宋时,南诏、大理政权都有商路通达于此;元明清时期,仍为云南借助缅甸出海的门户。马可·波罗出使缅甸,看到这里贸易繁荣景象和云南商品在这里出售给印度商人。因此,尽管伊洛瓦底江下游行船便利,但是在古代长期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至少在19世纪前,云南由滇西入缅,自阿瓦而下,基本不循伊洛瓦底江水路至仰光等地,而是由阿瓦开始陆行至勃固,此乃马可·波罗出使至班加剌和明代“贡象上路”的走法;或由景东、姚关等出境,也直趋勃固。故清代中叶以前,伊洛瓦底江下游水路在滇缅交通中的作用是有限的,但其流域下游的勃固地区则是与云南经济贸易联系最密切的缅甸港口。[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