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间艺术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从2015年开始,笔者承担了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重点课题——“社会转型中的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研究”。这一课题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工艺美术”,这是我们竞标来的一道“命题作文”,通过一段时间的田野实践以后,笔者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将题目改为“社会转型中的手工艺复兴研究”。因为在田野中,我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中国正在掀起一股强烈的手工艺复兴的热潮,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笔者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设定为:这种手工艺复兴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其与中国的社会转型有什么关系?与整个人类社会的转型又有什么关系?

本课题所讨论的社会转型主要针对的有两个含义:第一是指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第二是指开始于全球化以后的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迈向后工业文明的转型,这样的转型不仅仅是指单项发展指标的转化与实现,还包括了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价值观等的一种整体和全面的转型与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中,我们去研究中国许多地方所出现的手工艺复兴的现象,是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手工艺在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初期和中期,被视为是落后的,需要淘汰的生产手段,为什么在今天重新受到重视,而且许多地方都在出现手工艺的复兴现象。这些现象是由于何种因素而得以产生的?又是什么样的因素使其得到持续的成长,并由此推动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和经济的现象?其与国家的政策,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与后工业文明的到来,互联网、3D打印、智能生产系统等诸种因素的出现有些什么样的关联性?其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转变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对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有何启示?等等,这都是本课题希望通过田野考察来研究和回答的。

为顺利地完成这项研究,课题由14个子课题组构成,首先是由12个子课题组分别到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山东潍坊、江苏镇湖、福建仙游、云南新华村、广东佛山、首都北京等具有手工艺传统,并出现了手工艺复兴现象的地区和行业去进行田野调查。另外,还有2个小组,一个是国外手工艺研究小组,其主要的工作是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收集与梳理,其研究成果有利于将本课题的研究放在全球范围内来审视。另一个是当代艺术家与民间的手艺人互动研究组,通过这一小组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在当代社会,传统与现代之间是如何由先前的对立走向合作与相融,在民间与精英,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中,中国社会是如何实现原创性的当代艺术转型的。

课题的第一阶段是案头工作,主要是文献的梳理和田野前的准备,第二阶段是下田野做考察,第三个阶段是执笔撰写田野报告。现在课题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工作已全部完成,2018年5月课题在佛山艺术创作院(那里是其中一个子课题田野的观察站)召开了第三次会议,课题组成员们在会议上汇报了各自田野中的工作情况及目前田野报告的撰写进度。

在这样的背景中,我们接到《中华文化画报》主编王伟先生的邀请,他希望能将各个子课题组的田野观察做一期专门的报道,笔者觉得在我们课题结束之前,有一个田野观察思路的整理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我们这个课题主要是针对社会转型中的手工艺复兴的社会现象所做的田野考察和研究,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发生的文化经济以及社会价值观的转化过程。手工艺本来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为什么会得到复兴?其复兴的模式、特点、状况如何?其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与国家倡导的传统文化复兴,与2017年文化部、工信部、财政部经国务院同意共同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有哪些关联性?我们的研究是否能为国家这一系列的政策的实施提供可参考的数据与依据?抱着这样的一些目的,课题组的成员们深入田野现场,获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我们写给《中华文化画报》的这些文章大都是来自田野的感受和随笔,是我们研究的一些副产品,尽管如此,读者也能通过这些来自田野的最新资讯和最新的图片感受到我们国家社会发展脉搏的跳动,看到中华文化复兴的民间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