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间艺术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民间艺术的窘境与现状

民间艺术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与体现,千百年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世界上现存民间艺术特别是手工艺、技艺的发展与演变历程正是人类发展历程的见证,是人类在与大自然的相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完善自我,创造出来的灿烂而辉煌的艺术。

但是,随着21世纪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观念、消费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是电子时代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秩序,新的生活模式在给人们带来便捷与舒适的同时,也进一步解构了以往的时代惯习。

全球越来越多的民间手工艺和传统手工艺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有的已经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慢慢消逝。现代文明对于传统手工艺的扬弃日益严重,尤其是在当今的后工业时代,手工艺术被工业化低成本大批量生产取代,大量传统手工艺因为产业的衰退而消亡,人类历史上曾经蕴含高度智慧的高超手工技艺,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化而失传,这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机械化、批量化的生产模式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传统技艺的诘难在于生产关系的分殊,人类生产的性质、特征、功能不可逆地前行。传统的手工艺作坊加家庭传承的封闭式小型生产方式,已经很难适合于当今的市场需求,传统的工艺模式和美学观念也已很难适合今天人们的观念,无论传统手工艺有着多么高超的技术,制作难度多么大,多么耗时耗材,它的当代价值都发生了变化。最大的困境是老一代艺人的离去,新一代传承人的缺失,后继乏人。

作为早期公共艺术的传统民间歌舞,承载着即兴表达、集体庆祝的实用功能,但随着留声机、唱片、收音机、录音机、电脑、智能手机的出现,完全颠覆了这种传统功能,导致其生存空间的受限。原有的传统生活结构与生活方式都被改变,可以供其流传展示的场所、空间和机会也在减少,城乡之间生活的差距也使很多人放弃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人们转向都市求生存,很多民间艺术失去了应有的根植土壤,表现形式不得不随之而变。曾经兴旺、广泛流传、深受百姓欢迎的民间音乐,正在慢慢进入式微阶段。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技术构成了对民间音乐直接的挑战,当人们失去了共同歌唱的环境时,很容易受到新技术、新文明的吸引而放弃原有的表现形式。简而言之,就是离开相关社区、群体或者实践主体,民间艺术就不存在了。在我们走过的国家中,特别是乡村、山区、村落,会唱山歌、能了解歌词大意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除了个别少数民族还保留着一些歌唱形式和习惯以外,大量的民歌、说唱已经濒临消失。

与民间音乐有着类似命运的民间美术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在传媒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地域文化有着自身的保守性和独特性,伴随时代变迁,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逐渐增强,现代化的通信使文化传播具备了商品属性,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众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趣味,形成一种标准化、日常化的大众文化模式。在这种境遇下,年青一代对地方文化日益陌生,民间美术与民间手工技艺所蕴含的民族情感、生活体悟、娱乐意义不再具备表征寓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就保护现状而言,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最先接受影像记录、实物收集为主的“静态保护”模式,相应资料被汇集在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伴随传承人的老去,这门手艺也就失传了。为了能让民间艺术“活”在人们的生活视野中,并在现代生活中实现自我修复,“生产性保护”的概念应运而生。“生产性保护”提倡遵循传统技艺自身发展规律,实施抢救性、原真性、生产性、整体性的动态保护措施。民间技艺尝试与市场链接,通过取得经济效益调动从业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实现技艺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地区出现了盲目开发、粗制滥造的“价值转化”。一方面是由于大众对于国家荣誉和民族自信心的觉醒和认知,对民间文化遗产转化与振兴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不排除一些生产者看重商业利益,轻于保护而重于开发,把民间艺术当作旅游与商业资源来开发、使用。尽管旅游业的发达可以推广当地的民间艺术,唤起地区文化的自豪感,但如果以牺牲民间艺术本身的存在价值而使其成为经济利益的附加产品,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势必会扭曲甚至伤害民间艺术本身,进而与“生产性保护”的初衷相悖。

民间艺术的“生产性保护”实质为艺术资源的合理商品化过程,在实现文化增值的同时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国民经济处于恢复阶段,民间艺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刺绣剪纸换拖拉机”为代表的早期民间艺术产业化逐步形成。然而,中国步入改革开放以后,面对生产方式与生活模式的转变,以及外界强势文化的传播,民间艺术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逐渐“脱域”,人们参与其中的积极程度也不如以往。便捷的现代生活使得传统民间艺术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均遭受不同程度的遮蔽,逐渐步入小众化、边缘化的生存境遇,民间艺术急需抢救性的保护与发展措施。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新生事物的出现与应用上,为潮流所驱动,然后又趋向于传统。在城市化的运动中,我们拆除了大量的传统民宅、传统的古建筑,占用了大量农村的耕地,用于房地产的开发,将村庄中流传的各种风俗慢慢地排除在人们的生活之外,很多铭刻着一个地区民族记忆的生活形态被轰轰烈烈的城镇化建设所抹去。年轻人哪怕是壮年人也都纷纷涌向城市,为了更好地生存,不惜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渴望过上都市生活,城市能带来更多的谋生机会,但是没有了熟悉的传统生活的形态。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和弱小儿童,靠这些群体去传承一个地区的民间艺术,势必缺乏力量和更多的可能性。而走向都市生活的年轻人,在城市里又无法找到他们的文化空间和传统空间。这都是导致传承语境缺失,民间艺术后继无人,传承断代的重要原因。

因此,政府政策的出台和制定,社会各种组织的支持与合作,学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国内出现的“非遗热”,与政府的重视和积极支持分不开。尽管人们不一定了解非遗的内容和含义是什么,但几乎人人都知道“非遗”这个热词,很多民间机构和社会人士也自发地开始了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与推广,整个社会都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民间艺术的珍贵性,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

跟随而来的是新问题的出现,社会的重视并不能从根本上激活民间艺术,特别是手工艺、技艺的当代化、时尚化和大众化的问题。民间艺术的复活,需要的是生活形态和生活空间的再现,或者将其融入当代生活中,进行改良、提升,更加符合当代消费者的审美标准、实用需求,更加富有时代的特色和需求。

如何改良与提升传统手工艺的设计与制作工艺;如何让有地域性的民间歌谣、地方小戏、传统节庆、生活习俗与今天的生活节奏、生活内容、生活品质、消费习惯等相结合;如何让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的艺术与大众审美相结合;如何把古老守旧的师傅带徒弟、父子家庭作坊的传统传承方式改为人人都可以参与,职业学校的专业培养,单独一脉相传的师承关系改为技术共享,大众普及;如何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对于区域传统习俗的推广与复兴;如何借助互联网经济、自媒体以及当代电子技术的传播功能、传播方式介绍推广民间艺术的价值与意义;如何发挥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如何尽快培养设计创意人才,对于传统手工艺进行跨界设计,跨材质设计,实用化设计;如何让传统的文化融入幼儿园、小学乃至大学的教育体系;如何把小众的地方手工艺品通过创新、创意设计流传到更多更广的消费群体之中,让它们能成为富有实用性的日用品、生活消费的必需品、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如何让濒危的即将失传的民间音乐、地方剧种、神话传说、民间竞技体育、民间美术、民俗风情等重新得以再生恢复;如何让民间艺人、民间手工艺从业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收入足够维持一个好的生活质量、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仍然有信心作为传承者继续他的工作;如何发挥社会和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这是一条艰难的但是必须经过的路,也是对人类自身发展的一个考验和自我检测。对于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我们如何去应用?如何使其活在当下,造福后人?如何让人类的文明史保持有序的传承?这是一个需要思索而且必须付诸行动的义务,也是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各民族无法回避的普遍问题和现实存在,这是整个人类必须面对的事实。

人类今天的文明来源于人类思想与双手的共同创造,民间艺术是人类智慧的不竭之源,如何让人类的这些智慧继续繁衍生存并持续发展下去,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