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清末民初的地方领导阶层与地域社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言

清末中国由于受到来自西方列强的外力冲击,开始形成所谓的“中国”意识。此一结果使得中国人萌生了对领土空间的扩展以及疆界的认识,亦可说是清末以降国家建设过程中产生内外疆界的过程。[1]若把焦点放在地域社会来看,清末新政各项政策施行之际,学区、商会和警察的管辖范围,通过设立地方自治区,以地域社会作为组成统一国家的单位,呈现出 “领域化”的面向。[2]本章针对地方自治的实施、进展过程中,解析关于地域社会“领域化”加深地方对立的情况,以及由此形成的地域意识。[3]

关于地方自治与地方精英阶层间的关系,近年从制度史的角度讨论引进自治及运行的实际情况,已有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其中,黄东兰以制度传播为路径,分析地方自治制的引进。她以清朝如何借鉴明治日本的制度出发,细致地分析了地方自治的内容及其运营情况。[4]然而,由于她着重在中、日两国的对比,因此并未充分展示对清朝地方自治内部所造成的影响。在清末地方对立问题上,人们以“固有之境界”“固有之习惯”为由,各执一词,显然清末地方自治引进以前,处理“地方公共事务”早已存在着自治的性质。笔者认为,如此情况对于思考清末地方自治内部因素的影响,是不可或缺的。

曾有学者指出过这一点:明末以降随着人口增加,商业化和城市化等社会发展,使得清代一成不变的行政、财政体系,早已无法满足这样繁重的行政服务需求,因此由地方精英阶层补充了这些行政机构缺失的职能。例如,在四川省有绅粮所筹组的公局,负责相关事务;[5]又如清朝后期江南地方精英主导的善堂事业,更将网络深入至大镇等地,便是最为显著的事例。[6]这些机构并非纯粹民办,而是必须获得官方的税收支持,具有官民合办的性质。然而,清末新政为地方带来制度化的同时,自治与官治领域间界线所产生的变化,也逐渐成为地域社会内部对立的原因。[7]

在田中比吕志的著作中,曾对引进地方自治而导致的官民关系与地方政治结构的转变作过探讨。田中指出,过去以非官方形式负责地方公共事务的地方精英,随着清末议会召开而登上政治舞台,使得他们与知县、胥吏等既得利益者之间形成对立。同时,位居行政机构末端的地方精英,对己方阵营加以笼络,重组地方的政治生态。[8]尽管如此,笔者认为:对于首次在政治体系中被正式定位的城镇乡等层级的行政区,有必要探讨其地方自治的开展,并从中寻求地域社会的意义。

基于上述问题意识,本章以下列两点考察地方自治对地域社会的影响。第一,着眼于首次在政治体系中被正式定位的城镇乡层级的行政区,厘清清末地方自治的内容。第二,以县下属且相当于并列关系的城、乡自治区为焦点,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不均衡关系。自治区的设立以民间“固有之境界”为根据;若以乡自治区为例,则是参照负责各种地方公共事务管辖范围的慈善组织和团练而设立。[9]然而,以往县城在县政中所具有的优势,使得其在设立自治区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因而成为这些不均衡关系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在自治区设立的纷争过程中,如何解释“固有之境界”,成为争论的焦点,有必要从当事者双方的立场来考虑这一争论。基于上述两项重点,本章探讨自治区设立过程中产生的纷争及内容,考察城镇乡级别所包含的地域社会领域化问题,以及通过领域化过程形成了何种地域意识。

以下从三方面来说明。一、从清末城镇地方自治章程内容及特征,考察城自治区和乡自治区的差异。二、概观江苏苏属地方自治筹办处(由江苏布政使管辖,以下简称“自治筹办处”)管辖下州县厅的城自治区设立问题,并以自治筹办处管辖的常州府武进县、阳湖县(以下若无特别标注一律简称“武阳”)为例,对比邻近地区的情况,探讨成立城自治区所带来的地域对立。三、通过设立乡自治区的过程及言论,考察由实施地方自治制度所产生的地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