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言
献给恩师谢莹莹教授
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1874—1929)是19、20世纪之交的奥地利作家,堪称维也纳现代派的最重要代表,其作品对20世纪的德语文学产生了极其广泛、深远的影响。他虽只生活了55个春秋,但创作开始很早,就读于文理高中时就在报刊发表诗歌和文学评论,一直到猝然病逝笔耕不断,所以创作生涯长达近40年,全集达30卷,涵盖小说、诗歌和戏剧这三大文学体裁,可谓三栖作家,是继歌德之后创作领域最宽的。
本书以霍夫曼斯塔尔的20部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所涉及作品贯穿其早期和中晚期创作,兼具三种体裁,即戏剧(12部,包括诗体剧、悲剧、舞剧)、短篇小说(7篇)和叙事诗(1首),其中既有广为人知和常被研究的名篇,如《愚者与死神》、《一封信》,也涉及国内外尚未被研究的作品,如小说断片《金苹果》。本书从篇章结构上分为五部分共十八章,一方面,遵照创作的时间顺序,以便脉络清晰地展现霍夫曼斯塔尔创作的发展轨迹和主题嬗变;另一方面,各部分所列主题旨在使文本分析形成有机整体,在研究中各有侧重,有利于系统挖掘和探究霍夫曼斯塔尔创作历程中的连贯与更迭,即早期通过生与死的辩证关系展开对唯美主义的批判,对生命与艺术、幸福与婚姻之间关系的探讨;中晚期倾向于关注个体存在与命运的纠结,建构婚姻与家庭体系,对非语言的身体表现性的探索。与创作主题的演变相伴随的是霍夫曼斯塔尔在文学体裁上的突破和创新。例如,从独幕诗体剧向多幕悲剧的拓展,在舞剧领域的实验性创作等。他的作品充满对同时代个体生存、社会状况、文化走向的忧虑和反思,凸显出危机感和建设性并存的态势。
本书从研究方法上采用文本细读与文化学视角相结合的方式,以洞察文本的幽微为基础,结合哲学、历史人类学或女性主义视角,力图捕捉绵密文字里的深意,洞察作品与同时期文学的互文性及所处的维也纳现代派话语体系(哲学、美学、心理学、艺术等),勾勒出文学与同时期其他文化现象的交融渗透、交相作用。本书尝试一种动态文学观照,复调研究模式。对文学的这种观照既根植于“文学是人学”的定义,又强调文学作为文化极其重要和活跃的一分子与其他文化要素的并行交叉。把文学放在文化这一大框架大语境中来理解,有助于拓宽视野,增强对文学的深入透视和宏观把握。例如,在分析小说《第672夜童话》中的目光时,摘引萨特的《存在与虚无》里关于他者目光的论述;在剖析小说《途中幸福》时,援引马赫关于自我的论断;在关于悲剧《艾勒克特拉》和《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的分析部分,介绍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术语(歇斯底里、俄狄浦斯情结和梦),以便在世纪之交的并生话语中更好地把握文本的特质及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惟如此,才能充分探究霍夫曼斯塔尔的文学世界。作者曾言:“必须把深沉隐藏起来。隐藏在哪儿?表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