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原理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 LSM树

LSM树本质上和B+树一样,是一种磁盘数据的索引结构。但和B+树不同的是,LSM树的索引对写入请求更友好。因为无论是何种写入请求,LSM树都会将写入操作处理为一次顺序写,而HDFS擅长的正是顺序写(且HDFS不支持随机写),因此基于HDFS实现的HBase采用LSM树作为索引是一种很合适的选择。

LSM树的索引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内存部分,一部分是磁盘部分。内存部分一般采用跳跃表来维护一个有序的KeyValue集合。磁盘部分一般由多个内部KeyValue有序的文件组成。

1.KeyValue存储格式

一般来说,LSM中存储的是多个KeyValue组成的集合,每一个KeyValue一般都会用一个字节数组来表示。这里,首先需要来理解KeyValue这个字节数组的设计。

以HBase为例,这个字节数组串设计如图2-6所示。

图2-6 HBase rowkey组成

总体来说,字节数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字段。其中Rowkey、Family、Qualifier、Timestamp、Type这5个字段组成KeyValue中的key部分。

• keyLen:占用4字节,用来存储KeyValue结构中Key所占用的字节长度。

• valueLen:占用4字节,用来存储KeyValue结构中Value所占用的字节长度。

• rowkeyLen:占用2字节,用来存储rowkey占用的字节长度。

• rowkeyBytes:占用rowkeyLen个字节,用来存储rowkey的二进制内容。

• familyLen:占用1字节,用来存储Family占用的字节长度。

• familyBytes:占用familyLen字节,用来存储Family的二进制内容。

• qualif ierBytes:占用qualif ierLen个字节,用来存储Qualif ier的二进制内容。注意,HBase并没有单独分配字节用来存储qualif ierLen,因为可以通过keyLen和其他字段的长度计算出qualif ierLen。代码如下:

        qualifierLen=keyLen -2B - rowkeyLen -1B - familyLen -8B -1B

• timestamp:占用8字节,表示timestamp对应的long值。

• type:占用1字节,表示这个KeyValue操作的类型,HBase内有Put、Delete、Delete Column、DeleteFamily,等等。注意,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字段,表明了LSM树内存储的不只是数据,而是每一次操作记录。

Value部分直接存储这个KeyValue中Value的二进制内容。所以,字节数组串主要是Key部分的设计。

在比较这些KeyValue的大小顺序时,HBase按照如下方式(伪代码)来确定大小关系:

        int compare(KeyValue a, KeyValue b){
          int ret=Bytes.compare(a.rowKeyBytes, b.rowKeyBytes);
          if(ret !=0) return ret;
          ret=Bytes.compare(a.familyBytes, b.familyBytes);
          if(ret !=0) return ret;
          ret=Bytes.compare(a.qualifierBytes, b.qualifierBytes);
          if(ret !=0) return ret;
          // 注意:timestamp越大,排序越靠前
          ret=b.timestamp - a.timestamp;
          if(ret !=0) return ret;
          ret=a.type - b.type;
          return ret;
        }

注意,在HBase中,timestamp越大的KeyValue,排序越靠前。因为用户期望优先读取到那些版本号更新的数据。

上面以HBase为例,分析了HBase的KeyValue结构设计。通常来说,在LSM树的KeyValue中的Key部分,有3个字段必不可少:

Key的二进制内容。

一个表示版本号的64位long值,在HBase中对应timestamp;这个版本号通常表示数据的写入先后顺序,版本号越大的数据,越优先被用户读取。甚至会设计一定的策略,将那些版本号较小的数据过期淘汰(HBase中有TTL策略)。

type,表示这个KeyValue是Put操作,还是Delete操作,或者是其他写入操作。本质上,LSM树中存放的并非数据本身,而是操作记录。这对应了LSM树(Log-Structured Merge-Tree)中Log的含义,即操作日志。

2.多路归并

先看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有K个文件,其中第i个文件内部存储有Ni个正整数(这些整数在文件内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存储),如何设计一个算法将K个有序文件合并成一个大的有序文件?在排序算法中,有一类排序算法叫做归并排序,里面就有大家熟知的两路归并实现。现在相当于K路归并,因此可以拓展一下,思路类似。对每个文件设计一个指针,取出K个指针中数值最小的一个,然后把最小的那个指针后移,接着继续找K个指针中数值最小的一个,继续后移指针……直到N个文件全部读完为止,如图2-7所示。

图2-7 多路归并算法

算法复杂度分析起来也较为容易,首先用一个最小堆来维护K个指针,每次从堆中取最小值,开销为logK,最多从堆中取次元素。因此最坏复杂度就是

核心实现如下:

        public class KMergeSort {
          public interface FileReader {
            //true to indicate the file still has some data, false means EOF.
            boolean hasNext() throws IOException;
            //Read the next value from file, and move the file read offset.
            int next() throws IOException;
          }
          public interface FileWriter {
            void append(int value) throws IOException;
          }
          public void kMergeSort(final List<FileReader> readers, FileWriter writer)
            throws IOException {
            PriorityQueue<Pair<FileReader, Integer>> heap=
                new PriorityQueue<>((p1, p2) -> p1.getValue() - p2.getValue());
            for (FileReader fr : readers) {
              if (fr.hasNext()) {
                heap.add(new Pair<>(fr, fr.next()));
              }
            }
            while (!heap.isEmpty()) {
              Pair<FileReader, Integer> current=heap.poll();
              writer.append(current.getValue());
              FileReader currentReader=current.getKey();
              if (currentReader.hasNext()) {
                heap.add(new Pair<>(currentReader, currentReader.next()));
              }
            }
          }
        }

3. LSM树的索引结构

一个LSM树的索引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内存部分和磁盘部分。内存部分是一个ConcurrentSkipListMap,Key就是前面所说的Key部分,Value是一个字节数组。数据写入时,直接写入MemStore中。随着不断写入,一旦内存占用超过一定的阈值时,就把内存部分的数据导出,形成一个有序的数据文件,存储在磁盘上。

LSM树索引结构如图2-8所示。内存部分导出形成一个有序数据文件的过程称为f lush。为了避免f lush影响写入性能,会先把当前写入的MemStore设为Snapshot,不再容许新的写入操作写入这个Snapshot的MemStore。另开一个内存空间作为MemStore,让后面的数据写入。一旦Snapshot的MemStore写入完毕,对应内存空间就可以释放。这样,就可以通过两个MemStore来实现稳定的写入性能。

图2-8 LSM树索引结构

注意

在整个数据写入过程中,LSM树全部都是使用append操作(磁盘顺序写)来实现数据写入的,没有使用任何seek+write(磁盘随机写)的方式来写入。无论HDD还是SSD,磁盘的顺序写操作性能和延迟都远好于磁盘随机写。因此LSM树是一种对写入极为友好的索引结构,它能将磁盘的写入带宽利用到极致。

随着写入的增加,内存数据会不断地刷新到磁盘上。最终磁盘上的数据文件会越来越多。如果数据没有任何的读取操作,磁盘上产生很多的数据文件对写入并无影响,而且这时写入速度是最快的,因为所有IO都是顺序IO。但是,一旦用户有读取请求,则需要将大量的磁盘文件进行多路归并,之后才能读取到所需的数据。因为需要将那些Key相同的数据全局综合起来,最终选择出合适的版本返回给用户,所以磁盘文件数量越多,在读取的时候随机读取的次数也会越多,从而影响读取操作的性能。

为了优化读取操作的性能,我们可以设置一定策略将选中的多个hf ile进行多路归并,合并成一个文件。文件个数越少,则读取数据时需要seek操作的次数越少,读取性能则越好。

一般来说,按照选中的文件个数,我们将compact操作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major compact,是将所有的hf ile一次性多路归并成一个文件。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合并之后只有一个文件,这样读取的性能肯定是最高的;但它的问题是,合并所有的文件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并消耗大量的IO带宽,所以major compact不宜使用太频繁,适合周期性地跑。

另外一种是minor compact,即选中少数几个hf ile,将它们多路归并成一个文件。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进行局部的compact,通过少量的IO减少文件个数,提升读取操作的性能,适合较高频率地跑;但它的缺点是,只合并了局部的数据,对于那些全局删除操作,无法在合并过程中完全删除。因此,minor compact虽然能减少文件,但却无法彻底清除那些delete操作。而major compact能完全清理那些delete操作,保证数据的最小化。

总结:LSM树的索引结构本质是将写入操作全部转化成磁盘的顺序写入,极大地提高了写入操作的性能。但是,这种设计对读取操作是非常不利的,因为需要在读取的过程中,通过归并所有文件来读取所对应的KV,这是非常消耗IO资源的。因此,在HBase中设计了异步的compaction来降低文件个数,达到提高读取性能的目的。由于HDFS只支持文件的顺序写,不支持文件的随机写,而且HDFS擅长的场景是大文件存储而非小文件,所以上层HBase选择LSM树这种索引结构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