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之光:人文奥运理念的深入诠释与伟大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伟大的跨越:奥林匹克主义在中国注26

金元浦注27

神奇与梦幻的北京第29届奥运会已经落下了帷幕,而它宏大的规模、瑰丽的色彩、辉煌的竞技、万众的欢乐,则永久地留在世界奥林匹克史上,成为人类集体记忆中的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它向世界昭示:这是中国,这是北京,2008年8月。

北京奥运会是奥运史上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它所提出和展开的人文奥运的理念和实践,意义深远,它所弘扬的和谐世界、和谐奥运的人文精神,是北京对于奥林匹克主义的独特贡献;它所弘扬和彰显的东方文化、东方气派、东方风骨和东方意境,给以西方文化为主的奥林匹克文化以生动的对比与补充,展示了辉煌悠久的中华文明,也体现了多元文化交融互补的奥林匹克精神。它所实现的独具特色的天人合一的绿色奥运实践,为北京留下了生态平衡的宜居环境,泽被后世;它所推重的奥运文化与奥运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奥运文化创意产业的尝试,也是奥运史上最具挑战性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北京奥运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将成为奥运史上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从开幕式《美丽的奥林匹克》巨大的画卷缓缓展开,北京奥运会便成为有着五千年深厚底蕴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隆重的揭幕礼;当中国观众为一场“失败”的男篮比赛鼓掌欢呼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民风范走向成熟的“成人礼”,看到了和平崛起中的中国国民心态的一次全面升华。当本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获得51块金牌、100块奖牌,创造了1988年之后第一次一个国家获得50块以上金牌的佳绩的时候,我们就坦然接纳了世界为中国体育与全民奥运举行的辉煌的加冕礼。当美丽的“蓝军”在奥运赛场内外以他们真诚的微笑和完善的服务赢得世界的赞叹的时候,中国志愿者的宏伟阵营和伟大事业便迎来了它隆重的奠基礼。这是30年改革开放成果的全面总结和展现,是中国走向另一个30年,走向未来的新的“开幕式”。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说得好:“我相信,历史学家将把2008年奥运会看成是中国发生重大变革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一、一诺千钧,重于泰山

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回忆北京第二次申奥的历程和成功时的喜悦,依然历历在目。他说:“七年来,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和海外中华儿女的全力支持下,在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社会的积极帮助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有特色、高水平的要求,全面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扎实推进奥运筹办工作,已经能够兑现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中国政府和北京奥组委相继出台《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和《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采访服务指南》,保证了外国记者可以在中国境内自由采访,已实现申奥时的承诺。

按照国际惯例,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奥组委会划定几个公园作为示威游行区域。

到2007年底,北京2001年申奥报告中承诺的七项绿化指标全部兑现并超额完成。这七项绿化指标分别是:全市林木覆盖率接近50%,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70%,“五河十路”两侧形成2.3万公顷的绿化带,市区建成1.2万公顷的绿化隔离带,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不低于全市国土面积的8%。

七年前,北京奥申委庄严地向国际奥委会作出安全保障的“第一承诺”,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还有16天的时候,北京奥组委安保部部长刘绍武在奥运安保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北京有信心应对各类威胁和挑战。

七年前在莫斯科中国北京代表团申办奥运时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已经全部实现,全部践约。

这是奥运史上最郑重的承诺,中国人言必信,行必果;这也是奥运史上最诚信的践约,一诺千钧,重于泰山。

这是一个发展中的泱泱大国对世界的回答:中国的能力,中国的速度;这也是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对自己承担的国际责任的郑重承当:中国的责任,中国的使命。

奥运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当代世界的顶级国际盛会。它的举办,对我国、对北京在城市管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际传播、公民素养、安全保卫、危机处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无疑,它是巨大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无疑,是奥运,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走向深入,推动了我国社会文化体制改革;是奥运,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民主化的伟大进程,大大提升了我国国际文化交往的水平;是奥运,推动了我国绿色奥运的实践,全面改善了北京的生存环境;是奥运,提高了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和身体素质,使我们的国民更加自信开朗,豁达宽容,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和美。

今天,当我们全部实现了我们最初的承诺的时候,一种激情、崇高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这全部实现的背后是多少人七年的奋斗,多少人夙夜的艰辛,多少人的困惑和寻找,多少人的汗水和智慧。

当然,在全部实现的背后,是依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走向未来的坎坷和荆棘。

我们依然需要直面更严峻的现实的勇气,我们依然需要更加开放的头脑,我们依然需要坚忍不拔的精神,我们仍然需要聚精会神地搞改革。

中国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告:我们没有辜负国际社会、国际奥委会的信任与重托;世界人民可以欣慰地微笑:选择中国、选择北京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正确决定。

二、文化中国走向世界的揭幕礼

对于北京奥运会,65%的中国人表示最关注的是“中国人的风采,世界对中国的评价”。 奥运会是世界不同文明的融汇,是各国文化进行交流的盛节。它是全世界超种族、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也超越不同政治制度的人类的巨型狂欢节,它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对话、交流、沟通的巨大的现实平台,2008北京奥运会,真正成为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成了世界各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雄伟交汇,成了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激情对话。在这个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互惠的现实平台上,多元创造、对话交往、和谐共存成为北京人文奥运的灵魂,也成为新世纪世界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理念。

2008年,奥运会第一次在13亿人的中国举行。北京奥运会给中国带来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重大机遇。世界来到了中国,北京触摸着世界,正是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让全世界各国朋友更多了解中国的机会,北京奥运会成为一次中国与世界多元文化进行交流的盛会,它尽情展示了历史悠久、灿烂辉煌、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展现了当今中国走向繁荣和崛起的勃勃生机。在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赞美了中国在本届奥运会上所作出的努力:“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中国也更加了解世界,这就是真正了不起的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是建设和展示和平崛起的强大中国的历史性转折点。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的主题的提出恰逢文化在当代世界各国社会结构中地位的重大提升之际。它彪炳文化的伟力,呼唤中华文明的价值重构,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中国融入世界”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全球平台,给予我们重建中国国际形象的极好机缘。2008北京奥运,对于处在新的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它所具有的全民参与、全民奥运的话题具有极为广泛的认同性,显示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它成为展示中国国际姿态,重建文化中国的当代形象,展示和平崛起的盛大中国的舞台。

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80 多个国家的首脑及其代表团,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和领队,数万注册与非注册记者,上百万的中外游客,创造了奥运史上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交融的宏伟图卷。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的观众人数超过44亿,通过网络和手机等观看奥运会的人数也已创历史新高。在这样一段短暂的时间内,我们成功地向如此庞大而密集的人群展示了中国形象:向世界展示了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国家形象,展示了文化中国的多姿多彩的辉煌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当代成就,展示了文化中国热爱和平、开放进取的大国风范,展示了文化中国自然与文化、环境与人类协调共处的人文生态景观,展示了文化中国和谐进步的社会面貌。英国广播公司总裁说出了他的感受:“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开放,而开放的中国将会让世界更加亲近她。”

“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文化是中国面对世界最为深厚的积淀。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观经过现代转换,对当代西方世界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中国古老文化历经五千余年,是世界上唯一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人类文化的瑰宝,是人类童年时代便已产生的、不可企及也无法再造的世界文明的辉煌顶峰之一。它弘浩博大,流丽万有;它克明峻德,修道以仁;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它阴阳相济,追求神人以和。北京提出的人文奥运体现了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拓与发展。和谐、和睦、和美的和谐观是对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文化的生动补充。北京奥运会充分开发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展示了中华文明,尽显东方神韵,创造性地实现了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获得了全面高速的发展,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大繁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 645亿元迅速增长为24.66万亿元,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远远高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平均3%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随着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也得到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奥运给了中国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全新人文面貌的极好时机,奥运也构建了一个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以文化创新推动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宽阔平台;它是贯彻中央科学发展观,改变单纯GDP经济方式,提升北京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层次,建设创意中国、创意北京,增强国际文化竞争力的绝好的实践舞台。

北京提出的人文奥运彰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新理念:“和谐世界、和谐奥运”,它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为基础,经过现代转换,成为最具普世价值的人类共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集中体现了北京奥运的阔大胸怀和核心理念。北京奥运真正成为全世界超种族、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也超越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人类的巨型狂欢节。它推动了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沟通,真正成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巨大的现实平台。2008北京奥运会,实现了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伟大握手,推动了世界各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雄伟交汇,创造了新世纪奥林匹克多元创造、对话交往、和谐共生、文明融汇的新开端。

三、“人文奥运”:对于人的至高关爱

北京首创的人文奥运理念,关注人,热爱人,尊重人,提升人,推动人类每一个个体灵与肉的均衡发展,它所提出的全民奥运、全民健身的战略实践,是对奥林匹克主义的重要发展。北京奥运开创了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文化体育活动。奥运会在13亿人口的中国举行,标志着一百年来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历史的一个瞬间获得了巨大的飞跃。这是奥林匹克人文关怀的伟大实践,开启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起点,必将在奥运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奥林匹克主义的生活哲学滋润了中国人的心灵,奥林匹克运动强健了中国人的体魄,奥林匹克精神也为中国文化促发了新的生命活力。北京奥运组织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社区人文奥运健身”等一系列活动,成为奥运史上最具普及性的人文景观和基层实践,彰显了北京奥运惠及于民的根本宗旨。

毫无疑问,这是一届彰显人性、迸发真情的奥运会。当九万观众对博尔特生日进行全场祝福,而博尔特也以慷慨的捐助表达对中国四川灾区儿童的真诚关怀的时候,当俄罗斯选手帕杰林娜和格鲁吉亚选手萨鲁克瓦泽在女子气手枪决赛结束后相拥相吻,让人类追求和平的天性尽情展现的时候,当德国体操女选手丘索维金娜“高龄”参赛,为自己的儿子筹措治病费用,从一群年龄只有自己一半的小女孩手中夺得一枚银牌,伟大的母爱感天动地,她又获得李宁公司的慷慨捐助的时候,当颁奖仪式上,德国选手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举重金牌高高举起,展露出一份催人泪下的爱情的时候,当南非残疾姑娘杜托伊特在游完10公里马拉松后直言“我从来没想到过自己少一条腿”的时候,我们看到,奥林匹克主义的生活哲学、生命关怀得到了近乎完美的展现。

“全民参与”理念是中国留给世界的珍贵遗产。奥运会在13亿人口的中国举行,面向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普及了奥林匹克的理念,并将顾拜旦提出的“重在参与”理念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转化为以“全民参与,全民健身”为口号的世界参与人数最多的文化体育活动。北京创造出“阳光工程”、“人文奥运进社区”、“人文奥运神州行”等普及方式,这些活动所具有的广泛的群众性使奥林匹克运动焕发了新的光彩。而且,这种能够吸引全民自觉参与的强大力量,正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的98岁老奶奶,坐上孙子的脚踏三轮车,从湖南跋涉1 000多公里来到北京,只为圆一个奥运的梦想。江苏一位农民老大爷骑车走遍全国“讲述”绿色奥运,用特殊方式为奥运作贡献。山东菏泽老年大学音乐班30名学员自导自演的《北京欢迎你》,被50万网友称为“中国最便宜、最有精神、最强的MTV”。北京天通苑社区居民自发组织,成功拍摄电影《福娃》,表达了普通百姓参与奥运的新形式,开创了世界电影史上的一个新种类——“社区电影”。

据调查,在北京申奥成功以后,北京奥运会的民众支持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民众一直自觉地以各种方式参与奥运。2002年7月至2003年8月,持续一年零一个月的北京奥运会会徽征集活动共征集到作品1 985件;2004年8—12月,为期四个月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征集活动共征集到作品662件;2005年1月1—31日,历时一个月的北京奥运会口号征集活动共征集到口号21万条;2004—2008年,为期四年的奥运歌曲征集活动共征集到歌曲5万余首;2008年奥运会前夕,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没有任何奖励的文明观赛口号征集活动征集到了3 000多条口号。

小伙子们后脑勺上染着“奥运五环”,书包带上别满奥运纪念章,各赛场内外,观众富有创意的加油装扮也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福娃头、哪吒头、京剧脸、国旗脸,还有夸张的头饰,似乎都要一改中国人内敛低调的行事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是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智力支持的各种研究机构之一,在中心成立的七年间也收到了上千封的邮件或电子邮件,其中不少直接署名为“一个关注奥运的人”、“一个中国人”等,对奥运筹备提出自己的建议,还寄来甚至亲自送来自己的创意作品、工艺品、艺术品,表达自己对于北京奥运会的良好祝愿。

路透社指出,中国从火炬传递开始就展示了让人惊叹的凝聚力。在过去两周内,北京已经用让人咋舌的场馆、迷人的微笑、畅通无阻的交通以及毫无瑕疵的组织能力感动了全世界。

四、“美丽的蓝军”:志愿主义伟大事业的奠基礼

北京奥运会为奥林匹克史上留下的另一份重要的遗产,是奥林匹克的“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奥林匹克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奥运会志愿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的希腊奥运会,20世纪80年代后,奥运会志愿者活动被正式纳入组委会的工作计划,成为举办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举办时首次对奥运会志愿者的内涵作出界定:奥运会志愿者是在举办奥运会过程中,以自己个人的无私的参与,尽其所能,通力合作,完成交给自己的任务,而不接受报酬或其他任何回报的人。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就曾说过:“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复兴了现代奥运会,他一直反对肌肉凌驾于精神之上,而要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人“灵与肉”的均衡发展,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

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办城市的“名片”,是主办国的形象大使,他们的综合素质、服务水平、参与热情、事务安排等的整体风貌关系到奥运会的成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自2005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形成了由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迎奥运”志愿服务、北京奥组委前期志愿者、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等六个工作项目和“微笑北京”主题活动组成的总体格局。

2008北京奥运会的赛会志愿者大约10万名,还有40万城市志愿者。自招募活动开始以来,有110多万人主动报名做赛会志愿者,130多万人主动报名做城市志愿者。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展现了崇高的奉献精神、利他主义的伟大情操,创造了奥林匹克史上规模最为巨大的志愿者运动。几十万志愿者活跃在赛场内外,被称作“鸟巢一代”的“80后外交官”,展现了美好的“中国表情”。他们用微笑夺得了一块珍贵的“金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授予北京志愿者协会“联合国卓越志愿服务组织奖”。《纽约时报》感叹:“北京给了世界一份青春。”

与奥运志愿者的火热报名相呼应的是,在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中,有20多万志愿者从四面八方赶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他们怀着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来到灾区,以高昂的热情、严肃的责任心和勇于承担的使命感,与其他救助者一起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志愿者的精神得到了高度发扬和全面展现,NGO组织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了抗震救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是北京奥运志愿行动的战地预演。

除了参与赛会志愿服务和城市志愿服务外,越来越多的热心市民参与到社会志愿者的队伍中来。从2008年3月2日起,来自高校、社区等的100万北京奥运会社会志愿者走上街头,参与“北京奥运会社会志愿者‘两会’期间服务活动”,在全市开展城市交通运行、交通秩序维护、社区治安巡逻、公共场所内保、社区扶残助困、生态环保实践、医疗卫生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美丽的“蓝军”微笑的姿态和完善的服务受到各国运动员和来宾的高度赞扬。

在奥运会上,除了这些直接服务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人虽然不是以志愿者冠名,也发扬了伟大的志愿精神,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加班加点工作却毫无怨言的普通工作人员。

多年来,在全球化消费主义的背景下,我国部分青年曾经深受利己主义影响,而在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与奥林匹克高尚理念的激励下,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使他们重新燃起了高昂的精神之火,激发出利他主义、集体主义的奉献精神,大爱无疆的仁爱精神,高尚的志愿服务精神,强烈自觉的爱国主义,以及民主、人道的崇高理想。

2008年3月4日上午,在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前一天,北京团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刘剑、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副部长张巨明亲切看望了103岁志愿者付漪泉老人,送上节日祝福,并向老人赠送了慰问品。团市委组织部、宣传部、事业部、社区工作部,北京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崇文团区委、天坛街道工委负责同志陪同看望慰问。

在付漪泉老人家里,刘剑书记与付老亲切交谈,介绍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生活情况,了解了老人的服务工作,认为付老为志愿者树立了良好榜样,刘剑还为老人佩戴了象征乐于助人的红色“微笑圈”,并授予了“北京志愿者协会荣誉会员”证书,表达志愿者对付老的崇敬之情和衷心祝福。付老十分感谢各级组织的关心爱护,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还要尽己所能为社区、为奥运多作贡献。刘剑代表团市委、北京志愿者协会向付老赠送了慰问品,祝愿老人更加健康长寿、幸福美满。

付漪泉老人生于1905年,广全日杂退休职工,现年103岁,已在社区坚持志愿巡逻30余年,至今仍在坚持服务,为广大志愿者树立了良好榜样。付老在上世纪70年代退休后,立足社区,从小事做起,积极承担了社区志愿巡逻、社区防火安全知识宣传、社区卫生监督等工作,默默无闻,无私奉献。2008年初,经天坛街道大力推荐,付老报名参加了“2007北京十大志愿者评选活动”,成为迄今为止参评人选中年龄最大的志愿者。

志愿活动是北京奥运会最精彩的亮点之一,它充分展示了北京市民“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崭新风貌。

五、北京奥运会,中国观众的“成人礼”

2008年8月的北京,是一个特殊的舞台。这是一扇特殊的窗口,既展示体育健儿的精神风貌,又彰显赛场观众的礼仪风度。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东道主,中国观众是赛场的主人,每个人都是奥运舞台的主角,每个人都是中国文化的使者。此刻,他们代表北京,代表中国。

无疑,奥运会是展示文化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舞台,更是一次塑造中国国民形象的最好机遇和最大挑战。抓住了这个机遇,我们将向世界展现一个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文明现代的中国人形象。

当杜丽痛失第一块金牌时,成熟的中国观众没有给杜丽更多的压力,而是给她更多的理解、宽容与鼓励,此后,杜丽以一个完美的胜利回报了国人的信任。

8月12日,无数的中国人为一场最终失败的比赛而欢呼,那就是中国男篮与西班牙男篮的比赛,没有人对这场比赛感到遗憾,因为观众满足于欣赏到了一场激情对决的过程,获得了巨大的精神享受。

8月14日,日本体操选手富田洋之在吊环失误之后表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情鼓励和支持。

金牌是重要的,对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位运动员和观众来说都是这样;但比金牌更重要的是竞赛背后体现出来的伟大的奥林匹克主义,是崇高的奋斗和拼搏精神。奥运的赛场上,永远没有失败者。

作为观众,我们传达友爱:对每一位宾客微笑;我们表达尊重:向每一面国旗致敬;我们燃烧激情:为每一次拼搏喝彩;我们彰显优雅:欣赏竞赛的每一个过程;我们仁爱宽容:接纳每一种文化的差异;我们展示文明:带走每一片赛场的纸屑。

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类的巨型狂欢节。对于每一个运动员和观众来说,参与奥运是人生体验中最难得的时刻。奥运说到底是一种game,是paly,是一种玩,一种游戏,一种生命的运动,一次快乐的体验,一种美的愉悦和享受。这是奥运风行世界的根本。如果没有这个基点,奥运就会失去它夺目的风采和无比的魅力。一个人一生有多少次机会能在家门口参与奥运、观赏奥运、分享奥运?北京奥运给了你我生命中的一次少有的高峰体验——马斯洛所说的那种满足生命中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的高峰体验,因此值得投入、值得奉献。从最初的源头看,奥运起源于人类游戏的天性,所有参与者都以快乐饱满的热情分享生命中的美好时刻,来共同书写北京奥运的华彩乐章。

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体育观众的“成人礼”。在我们的先圣孔子那里,“成人”就是理想人格的实现,即成为具有仁德、道义、才艺、礼乐、勇敢等全面素质的人。当子路问孔子关于“成人”标准的问题时,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注28

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像深谋远虑的臧武仲那样富有智慧,像孟公绰那样节制个人的欲望,像敢与猛虎搏斗的卞庄子那样勇力过人,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方面的修养,就可以被称为一个完全的人了。北京奥运会,成就了中国观众的一次“成人”的飞跃。

奥运会男子体操项目的最后一场大战——单杠比赛在国家体育馆内上演,中国选手邹凯无疑是整场比赛最大的亮点,最终这位年仅20岁的小将以16.200分的成绩夺得冠军,而如果评选场上的另外一位焦点人物的话,则当属美国选手乔纳森·霍顿。霍顿被排在第六位出场,一连串的空翻动作令现场观众如痴如醉,然而,当裁判最终为他打出16.175分时,却引起了现场一片嘘声。不少观众被霍顿的精彩表现折服,认为分数被打低了,以至于对邹凯最终以0.025分的微弱优势胜出发出不同声音,尽管他为国人拿到了一块宝贵的奥运金牌。这种别样的气氛在国际大赛中实属罕见,有评论认为,这种不为本国运动员护短,群体对裁判员施压的表现也是体育运动的另一种成熟的美,中国观众懂得了欣赏体育那精彩绝伦的过程。

法国《世界报》16日撰文说,中国观众在观赛时展现了良好风范,他们不仅为中国代表团加油,也将掌声献给各国运动员。日本《读卖新闻》说,奥运会前许多人担心中国观众会向日本运动员喝倒彩,但当日本“蛙王”北岛康介站上领奖台,中国观众报以了热烈掌声。

韩国媒体Koreaheraldbiz则举了两个例子称赞中国观众在观赛中表现出高素质。文章称,在举重男子62公斤级比赛中,哥伦比亚运动员菲格罗亚屡屡失误,痛哭不已,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以肯定他付出的努力。而当中国“神奇小子”朱启南憾失金牌,站上第二级领奖台的时候,观众的掌声仍然像要掀翻屋顶。

在赛场上,观众为曾经的“铁榔头”、如今的美国女排教练郎平鼓掌,平静对待中美女排的“和平大战”中中国队的失败;人们热烈欢迎50岁的栾菊杰回国参加比赛,尽管这位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赢得一枚珍贵金牌的运动员这次是代表加拿大参赛;当新加坡的乒乓球女运动员与中国运动员对抗得分时,观众也会报以掌声,虽然她们基本上都来自中国。

8月18日晚,鸟巢体育场。当被媒体称作“职业破纪录者”的伊辛巴耶娃再次向世界纪录发起新的冲击时,她做起了每次破纪录前的习惯动作,高举手臂打奏节拍。全场观众马上热烈地配合,为她助威鼓劲。

六、北京奥运会,国民风范的一次全面展示

北京奥运开创了世界上最广泛的公民文明素质提升运动。北京奥运所带动的全国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成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的有效载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开展文明风尚宣传普及活动、实施赛场文明工程、实施窗口行业文明服务工程和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是培植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

中国是古老的礼仪大国、礼仪之邦,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克己复礼为仁”,并特别告诫:“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今天,在举办奥运的时候,我们深切感受到传统礼仪的缺失。毕竟,民族的根基还是应该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传统扬弃的基础上,礼仪也是这样。我们既保留了传统礼仪中崇德、重义、敦厚、诚信等良好传统,又有发展中大国国民开明开放、自信进取的现代风范。

从人文奥运的本义来看,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既是奥运成功的保证,又是北京筹办奥运的目的之一。市民是展示文化北京与文化中国的最重要的载体。我们希望通过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的崭新精神风貌,最终靠的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最大的挑战就是对人的挑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从贫困饥饿的年代逐渐走来,传统文化面临现代化转换,经济体制也在转型,国民文明素质存在一些问题是客观的,这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在社会变革时期存在的普遍问题。

北京奥运还创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举办城市的奥林匹克学校教育和奥运培训教育。北京旅游、邮政、商务、宾馆饭店等11个窗口行业有100万人接受奥运培训,培训率达到93%。 培训内容包括奥运知识、职业道德、服务礼仪、服务技能、外语手语等项目,大大提高了每个员工的服务素质和水平。

2008年初,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委托,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在京发布了 2007 年“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及市民公共场所文明行为观测数据。调查显示,北京市民公共文明素质整体水平在 2006 年明显提升的基础上,2007年又有进一步提升。这标志着北京市群众性“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取得扎实的效果。 “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显示,2007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73.38,比2006年的69.06提高4.32个分值,比2005年的65.21提高8.17个分值。

这项调查运用市民公共文明素质指标体系,已连续三年对10 000多名市民、1 000多名在京居住两年以上外籍人士进行抽样调查,同时对全市 320 个公共场所、约 30 多万人、20万辆机动车进行了累计3 000个小时的现场观测,先后获取了600多万个基本数据,根据综合分析结果,最终得出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这次发布的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包括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等五个方面,这些方面互相联系、各有特点,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共文明行为规范体系。其中,市民在公共卫生、公共秩序方面的文明行为进步幅度较大,在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和公共秩序方面的文明行为在原有较好基础上有明显提升。据课题组专家介绍,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是包括来京务工人员在内的市民公共文明素质综合水平的体现,指数结果表明,北京市民公共文明素质整体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同时也反映出在公共生活领域还有一些不文明现象需要改进。

北京奥运,重建了一个古老的礼仪之邦的富有文化素养的文明国民的形象,体现了一个发展中大国国民既开放、进取、坚定、自信,又豁达、开朗、谦恭、敦厚的文明风范。英国记者说:“在北京,有一种真诚的热情,每个人都会被一种世界上最伟大的礼仪所感染。”

七、北京行动:绿色奥运与天人合一

“环境保护”是现代奥运会的重大主题。在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峰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首次提出了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张。从那时起,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把保护环境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支柱之一,“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涵。

北京奥运会是奥运史上一届无与伦比的绿色奥运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特大城市,北京一直把保护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战略构想。绿色奥运作为北京奥运三大理念之一,不仅是响应国际奥委会的号召,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人类反思自身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的进步。在笔者看来,绿色环保是当代文明的核心内涵之一。人与自然相处的关系所达到的程度,标志着人类文明所达到的程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给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了新鲜的成分,而北京绿色奥运的理念和实践,推动了北京乃至全国生态文明的新发展,见证了首都七年来走过的艰难而又辉煌的历程。

北京提出的绿色奥运的理念具有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和合哲学为文化背景的中国理念。在当代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着人与自然的严峻冲突,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自然灾害等时刻威胁着我们,如何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冲突中的平衡,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就成为人文奥运的探索目标。中国人历来热爱自然。这是一个崇尚天人合一的民族,他们视万物为同类,视自然为亲眷和朋友。他们以人的自然之身来适应、契合于天地自然。中华传统文化所包含的这种天人合一、以天合天的和谐自然观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总结,在今天仍然有着可资借鉴的现代意义。

从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开始,一直到开幕式前几天,国外部分媒体始终集中火力针对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问题,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批评”乃至无端的攻击。然而,奥运会期间,随着蓝天白云、宜人温度在北京频频出现,无须数据佐证,所有的“批评”和“质疑”,都随着“雾霾”的消失而烟消云散。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实现了自己“绿色奥运”的全部承诺。作为“绿色奥运”的重要内容,北京已超额完成了2001年申办奥运会承诺的全部七项绿化指标。这七项绿化指标分别是:全市林木覆盖率接近50%,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70%,“五河十路”两侧形成2.3万公顷的绿化带,市区建成1.2万公顷的绿化隔离带,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不低于全市国土面积的8%。

从8月8日奥运会开幕至24日闭幕的17天中,北京的空气质量不仅天天达标,而且10天一级,全面兑现了奥运会空气质量承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浓度达到世界发达城市水平,可吸入颗粒物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指导值第三阶段目标值。截至8月31日,北京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累计达179天,占73.4%,比去年同期多18天。超过北京10年来单月一级天9天的最高纪录,更是远超夏季单月5天的最高纪录,全月大气环境中各主要污染物浓度平均下降45%,奥运会期间下降50%,为10年来历史最高水平,完美兑现了空气质量绿色奥运的承诺。

体育本质上是一种无公害的、无污染的人类活动,体育与环保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契合。通过奥运会来向人类传达环保的理念,这是奥林匹克运动能够带给人类的文化“附加值”。北京奥运会不仅实现了“天”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绿色奥运”的实践,使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写下了具有飞跃意义的崭新的篇章。它唤起了北京市民乃至全国人民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城市管理者的生态意识,推动了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关注,这是北京奥运会留给我们的珍贵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