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人文的风姿流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从人文地理坐标到语言文化参照

(一)人文地理坐标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地理位置并从而形成一定的地理特征。对于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来说,其地理特征更会具有多样化的形态。民俗舞蹈是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民俗文化又往往是某一地域的居民在适应并征服其生存环境时的产物。因此,建构中国民俗舞的宏观框架,以一定地理特征的地域环境来界分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李雪梅《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区》一文是这方面的代表。在李雪梅看来,“舞蹈文化区是指具有特定风格、特定形式的舞蹈分布范围。然而因各种民间舞蹈的风格、表现形式较复杂,在空间上的分布又往往相互交叉、融合,故其划分较复杂。但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我以为区域分类法较为适合。考虑到民族的分布地域、自然界山河阻碍、单一地形区的封闭、气候与景观的差异、人口的迁徙、历史的变迁等因素,在此可依据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划分出六大舞蹈类型分布区。它们分别是:(1)秧歌舞蹈文化区——北方汉族以粟作文化为代表;(2)花鼓舞蹈文化区——南方汉族以稻作文化为代表;(3)藏族舞蹈文化区——以青藏高原上的农牧文化为代表;(4)西域乐舞舞蹈文化区——以维吾尔族为典型的绿洲文化为代表;(5)蒙古族舞蹈文化区——以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文化为代表;(6)铜鼓舞蹈文化区——以西南多民族的农耕文化为代表”(注:李雪梅:《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区》,载《舞蹈》,1998(3)。)。关于中国民俗舞蹈的文化生态分析,李雪梅的论文是很值得重视的一家之言。她的具体分析如下:

1. 秧歌舞蹈文化区:本区主要分布于第三级阶梯的秦岭—淮河以北和黄土高原。这一广阔地区的自然环境有明显的一致性,即地形绝大部分为河流冲积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气候以温带季风为显著特征,地表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华北地区)和针叶林(东北地区)为主,是汉族最早、最主要分布区。也是我国古代以黄河中游中原氏族文化为代表的北方类型文化中心。因为这一地区具备了人类文化产生的最先决的条件——人类生存繁衍最起码的自然条件,或曰人类创造文化必不可少的外界自然环境。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形成了北方风格多样的秧歌舞蹈。如东北秧歌、陕北秧歌、鼓子秧歌等,它们都以各自的表现手法将全身有机地配合起来,千姿百态,各领风骚,从而成为北方舞蹈文化的代表。

2. 花鼓舞蹈文化区:本区主要分布于第三级阶梯的秦岭—淮河以南。自然环境的特征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河湖众多。气候则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较具海洋性,地表植被为长绿阔叶林,也是汉族的集中分布区和以长江下游氏族文化为代表的南方类型文化中心。上述我国两大类型文化中心产生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文化特征上当然就各具风格。所以,南方花鼓舞蹈的共同特征是以优雅之舞韵、清秀之舞姿、轻巧之舞步表现南方“鱼米之乡”的美丽景色和美好生活。

3. 藏族舞蹈文化区:本区分布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之上,是地势最高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m~5000m以上,由于气温的垂直递减(气温每升高1000m,降低6℃),使得本该温暖的高原较同纬度的长江流域气温低25℃至30℃。基于寒冷使得高山积雪和现代冰川广布。在白雪的覆盖下是起伏和缓的山势。可见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是严酷而奇特的自然王国。这里生活栖息着我国古老而神秘的民族——藏族。受制于山地环境的多重影响,其舞蹈以松胯、弓腰、曲背、弯膝、“一边顺”为典型特征,表现了山地民族特有的审美感知;又因藏传佛教之深入人心,加之寒漠的自然景观,冬季漫长而色调单一、灰暗、缺少生机,夏季短促却百花争艳、色彩斑斓,从而造就了其舞蹈服饰具有突出的特点(如哈达、长袖等),服装色彩的艳丽夺目与自然景观形成鲜明之对比,以表现对大自然的一片钟爱之情。又由于封闭的环境难以同外域进行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相对限制了其舞蹈文化的发展,但也一定程度地保持了其舞蹈的传统性和典型性。

4. 西域乐舞舞蹈文化区:本区分布于我国第二级阶梯的西北内陆的干旱地区,地形多为盆地,是世界上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地表景观多为沙海茫茫的干涸世界。这里居住的主要民族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在沙漠的恶劣环境下,烈日当头,景观荒凉,色调灰暗,干旱缺水。生活在这等严酷形式下的人群目无所障却饥渴如焚,对周围环境的一切感知就不得不披上幻想、神秘的影子。从这可以不难看出,宗教的分布与自然也有着密切之关系。所以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人群,在生活、歌舞中善于反映乐天知命的欢快、喜庆之美好愿望。舞蹈中多以委婉辗转的散板、节奏明快的手鼓、滑冲微颤的动律、忽旋忽跃的舞步形成独具风格的西域乐舞。舞蹈风格一定程度地受到了波斯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5. 蒙古族舞蹈文化区:本区分布于第二级阶梯的大兴安岭以东、长城以北。自然环境极为单一,以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为特征,地表景观是广袤千里的茫茫草原,是蒙古族人民的集中分布区,是我国博大恢弘的游牧文化的代表。这样开放的环境,形成了豁达开朗的性格,襟怀坦荡;肥美的水草养育成群的牛、马、羊,成为牧民们衣食之源,也从而培养了牧民珍爱牲畜的天性,在其舞蹈中以对骏马和雄鹰的讴歌寄托对大自然的钟爱之情。在草原上,牧民多生活在马背上,故上身尤其是肩的松弛使得牧民们用其独有的审美角度,刻画对生活的深切体会。所以蒙古族民间舞蹈中“马步”、“驼步”、“抖肩”、“碎肩”的舞姿伴随铿锵激越的游牧民族的旋律是草原生活的真实写照。

6. 铜鼓舞蹈文化区:本区主要分布于第二级阶梯上的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气候湿热,植物茂盛,一派生机盎然之景。但因此区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喀斯特地貌在中国也叫石灰岩地貌或称岩溶地貌),地表崎岖,岩石裸露,交通困难,这就导致了当地各民族以鼓作为传递消息的媒体,以鼓说话的民俗风格广为体现在其民间舞蹈文化中。以鼓为号令,以鼓为语言,以鼓为乐器传递着人们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抒发生活之情。如有的以鼓声作为举行庆典活动和传统仪式的音乐,有的则是传送信息、相互联系、举行集会的信号,还有的是指挥战争的号令。所以其铜鼓、木鼓舞蹈的风格,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体现了战胜自然的民心。

从以上对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区的划分可以看出。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形成的时间越久远、古老,其分布的范围越广(由文化的扩散、传播所致),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影响就愈少;相反,在舞蹈文化形成的初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就很密切。但是,不论是哪一种类舞蹈文化区都与其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如上述六大区中,东部皆为汉族分布区,自然条件又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只是由于在气候上,秦岭—淮河是我国冬季1月份0℃等温线(南北寒暖之分)和800mm降水量线(湿润和半温润的分界线)的分界线,故形成了秦淮南北不同气候类型和相异的自然景观,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心理素质及不同的风格的汉族舞蹈;而青藏高原虽地处低纬度的亚热带,但因山脉和高原的隆起,形成了特殊的高寒气候区及相对封闭的地形。从而导致形成了独立单一的经济形式,故而其代表的舞蹈文化独特而自成体系。所以说,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土壤,从而孕育出在审美情趣、外观特征、表现手法、舞姿动作上各具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为中国古老灿烂的民族文化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二)语言文化参照

应当说,李雪梅以人文地理为坐标划分中国民俗舞蹈的类型分布区,对于考察某一地域内原住民的民俗舞蹈可能是很有效的。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详细介绍其论点的原因之所在。但我以为,这种划分事实上忽略了某一地域的居民与其所居住的地理环境的动态结构: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由于长距离的迁徙和大规模的碰撞,由于各边疆民族与汉民族这一华夏主体民族的逐渐同化和其自身的不断分化,使得我们要更准确地把握中国民俗舞形态的人文格局,就不得不去考索各民族的族源和识别其分化出的支系。我通过对民族学的一些基本研究,认识到语言作为一个民族或群落最基本的文化生态,对考索民族的族源、考索民族的族群关系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我认为应以语言为参照并主要以历史文献为依据来界分中国民俗舞形态的人文格局。这是我建构中国民俗舞形态之宏观框架的理论起点。

在进入以语言为参照界分的中国民俗舞的人文格局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中华区域文化的界分。方宝璋《略论中华区域文化》一文指出:所谓中华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以旧式农业文化为主体、包含一定的游牧文化和海滨文化的混合体……在广袤的幅员中,南北冷热、东西干湿差异很大,天然植被从东南向西北呈现出森林、草原及荒漠三个地带……中华文化的区域划分是多层次的。从最大层次看,可分为游牧文化区、海滨文化区和农耕文化区。游牧文化区大致在长城以北。中国古代作为单一的海洋文化区似乎没有,其海洋文化往往与农业文化相结合,这姑且称为海滨文化区,大致在东部、南部沿海一带。这两个地区之间辽阔的地带均为农业文化区。衡量这三个地区在古代所拥有的面积、人口、自然资源以及文明程度等,后者显然具有较大的优势,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如果再进一步辨析三大区域内部文化的不同点,我们还可以在第二层次上加以细分。如游牧文化区又可分为新疆、内蒙古等比较单一的游牧文化区和东北、宁夏等半农半牧文化区。海滨文化区主要指吴越、闽台、岭南,它们大致都是先进的中原文化逐渐取代土著越族文化,但越族文化中的某些成分却被保留下来,又糅合进海滨文化的产物。农业文化区中的秦陇、三晋、中原与西北游牧文化区毗邻,齐鲁东连大海,黄河把四个区域连成一体,构成华夏文明的摇篮和核心地带;吴越、荆楚、巴蜀则是长江流域文明的核心地区,在秦汉之前有着与黄河流域不大相同的面貌……云贵高原山高谷深、气候复杂多变,成为历史上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冲突交会的避风港,在崇山峻岭中保留了许多古老文化的原态。

应该说,方宝璋对中华区域文化的界分对于我们认识中国民俗舞形态的人文格局也是有帮助的,并且这种界分也并非完全与语言的要素无关。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之所以还要强调语言这一要素,如前所述,是要动态地来看待区域文化。这个“动态地”也包括区域文化在交互影响中深层的基质。中国民族语言,按语言谱系分类法,大体上分别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5个语系。其中汉藏语系包括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3个语族,使用人口占我国人口90%以上。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也是世界上最丰富且最发达的一种语言,由于在各地区发展得不平衡,形成了各方言区,主要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这些方言区将是我们对民俗舞进行进一步界分的参照。使用藏缅语族语言的人口约1700万,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包括藏语、门巴语、珞巴语、嘉戎语、土家语、羌语、普米语、独龙语、怒语、彝语、傈僳语、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白语、基诺语、景颇语、载瓦语、阿昌语等。上述语种又归属于藏、景颇、彝、缅等语支。使用壮侗语族语言的人口约2100万,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等省。包括壮语、布依语、傣语、侗语、水语、仫佬语、毛难语、拉珈语、仡佬语、黎语等。这些语种归属于壮傣、侗水、黎等语支。壮侗语族在国外多称为“侗台语族”。使用苗瑶语族语言的人口约占约700万,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东5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包括苗语、布努语、勉(瑶)语和畲语。有学者认为壮侗和苗瑶两个语族应另属澳泰语系。

图1—2 中国民俗舞蹈(李克瑜 速写)

在对中国民俗舞形态之人文格局的宏观构想中,可分为四大色块,其中在汉藏语系中就有三块,即汉语色块、藏缅语族色块以及被认为可属于澳泰语系的壮侗·苗瑶语族色块。这第四大色块是阿尔泰语系色块。在一个相当时期内,语言学家们都把乌拉尔诸语言与阿尔泰诸语言合为一个语系——乌拉尔·阿尔泰语系。剔除乌拉尔诸语言后的阿尔泰语系,包含蒙古、突厥和满·通古斯3个语族。我国使用蒙古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450万。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黑龙江、辽宁、吉林、青海、甘肃等省。蒙古语族包括蒙古语、达斡尔语、东乡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和保安语。使用突厥语族语言的人口约有800万人,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甘肃、黑龙江等省。中国境内突厥语族包括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撒拉语、西部裕固语等。使用满·通古斯语族语言的人口约12万人,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此语族包括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和鄂伦春语。我国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使用属于其他语系的语言:如高山族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的印度尼西亚语族,其中又有排湾语、阿眉斯语、布嫩语等;又如佤族、崩龙族、布朗族的语言属于南亚语系的孟高棉语族,即其中的佤语、崩龙语和布朗语;还如俄罗斯族、塔吉克族的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和伊朗语族;最后还有朝鲜族、京族语言的系属未定。有人认为朝鲜语属阿尔泰语系;京语则有人认为属于南亚语系又有人认为属于汉藏语系。我们以语言为参照界分中国民俗舞格局,只能择其大焉。(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