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写法:全媒体实战攻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自序 苦中作乐

2

本书作者在日本福冈游泳世锦赛新闻中心写稿时留影。

老家门前有条松花江,绕着宁江小城日夜流淌。那里隐溢着扶余帝国的古老遗风,流传着壮哉凄美的尘封故事。香港曾热播一部电视剧《朱蒙》,描述的就是三王子朱蒙分兵东走,打拼高句丽王朝的震撼与传奇。

记得读中学时,有一天老爸回家说来了几位记者,四处搜集那些无法佐证的口头传说。老爸仰慕道:“记者厉害,无冕之王啊。”后来阴差阳错,我成了传说的记者,几番苦斗,却省悟了新闻人的命运:遍尝酸咸苦辣,乃苦中作乐也!

在中国,当记者苦;当追踪真相的名记者,苦上加苦。

我敬重两种记者:一是发现社会楷模的,如报道大医郭春园、歌者丛飞的记者徐华[1],记述《人民警察任长霞》的记者朱玉、程红根;二是揭露腐败黑恶势力的,如曝光《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的记者王克勤,调查“十元店”、“二奶村”的著名卧底记者涂俏。这些记者的每个脚印,都留下坚韧和不屈。但前者往往会得到荣誉和光环,后者却可能遭受排斥和苦难。譬如王克勤以《河北定州血案调查》,将定州6名农民被打死的真相大白于天下,将原定州市委书记和风押上审判台;仅一年,被他揭露而关进监狱的黑恶分子多达160人,其人命被黑社会悬赏500万元![2]

记者是一种高危职业。[3]你的批评稿若触犯黑暗利益,不仅会遭受冰冷的敌视,性命也会面临威胁:《深圳特区报》记者揭露某建筑违法,被电话恐吓“小心你的狗头”;30岁的河南洛阳电视台记者李翔被歹徒刺扎十余刀身亡;《中国贸易报》山西记者站兰成长,到浑源县了解黑煤矿内幕被殴打,双臂和一条腿骨折,因颅内损伤死亡,惊动国家最高领导人,批示速查。[4]但让人不安的是,当地官员还在甄别兰成长的身份。这引起公众质问:倘若他是假记者,就该打死吗?

但我不后悔选择了记者职业。回想在《黑龙江日报》时,绥棱乡下,一排跪倒在田野的老农呼喊“青天!”求我为假农药毁了庄稼说句公道话;在海伦市,一位从南方发运电视机的商人,向我诉说接到的集装箱装满了砖头,欲哭无泪!那时,记者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拍案而起!

当记者,你身陷苦境,则离新闻奖很近。暗访《大动脉在失血》时,我和新记者李波在零下30度的罐车里冻得蜷缩成一团;追踪《大“机”为啥斗不过小“机”》时,我孤零无助地在小酒馆整理难得的素材;九运会上,众多记者蜂拥采访世界冠军黄金宝,我却独自采访身患绝症的自行车名将王艳,以一篇《中国的阿姆斯特朗》获得中国体育新闻奖。这让我明白,激动和遭罪是写出好稿的不弃伙伴。

新媒体,让记者全能和悲催;写稿,乃苦者无惧也。

“肩上扛着摄像机、胸前挂着照相机、口袋里装着手机、背包里是无线上网本、手上拿着录音笔……他们既是记者、编辑,也可以是播音员、主持人;既可以为报纸工作,也可以是电视台、网站、电台的记者……多么神奇的一个职业,他们什么都会,无所不通、无所不能,简直就是万能记者,记者中的战斗机。”这是陈国权笔下描绘的“气喘吁吁的全媒体记者”。[5]天下最为刺激、紧张和劳累的职业,首推记者。

《在深圳的日子里》记者诉苦:每当凌晨关闭电脑,就会冒出古怪的念头,想把《北京人在纽约》那句名言改为:你想上天堂,请到深圳来;你想下地狱,请到深圳来。

有人预测:记者是今后消失的第一职业。残酷!因为网络嘛,每个人都可以是记者,电脑则可以当编辑,托夫勒30年前的天才想象,魔术般地出现在人们眼前。QQ、网站、贴吧、空间,以及视频、博客、微博、微信等新玩意儿,令人眼花缭乱。移动终端改变了传播渠道,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营利模式,在网络拍岸下开始动摇。腾讯每年上千亿元的总收入,三四百亿的纯利润,哪家报社、电视台能比呢?

可我不相信记者会消失,就像中国著名报人范以锦所说:每种特殊载体都会有人喜欢。[6]

哪怕老媒体烟消云散,只剩下了网络,可记者职能依旧:写稿!

哪怕你会拍照和摄像,通晓剪裁直播,可记者根基依旧:写稿!

的确,无论是内容为王、渠道为王,还是用户为王、粉丝为王,那都是老总们的苦恼,普通记者的使命仍是寻觅新闻。

记者是社会记录者,原创新闻是核心力量;记者也是活动家,不仅要在血缘亲缘网、社会关系网、法律行政网里艰难穿行,还要架设网络人脉。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记者没有人格定力和采写欲望,是难以苦熬到底的。当记者要像《亮剑》里的李云龙,既天不怕地不怕,又能屈能伸。记者只有血液里流淌着骑士般的正义感,才敢像乡村小人物那样——《我向总理说实话》。

在中国,职业记者的生存训练,不可缺失“狗仔” [7]的吃苦性情。

每年有许多大学生失业,可记者总量调控在25万人,寻岗维艰。你要踏入任何一家传媒集团的门槛,须过五关斩六将,简直是一场彻骨折磨。我多次担任招聘考官,发现新闻专业女生90%以上,男生则凤毛麟角。于是苦了女生,先比考分,再比面试,不可声张的是比容颜,尚未入职就已经伤痕累累。因此,每当我看到有新记者辞职,心里便会一阵酸楚。

我曾在深圳大学开新闻实训课,事先看到的原理,往往是将简单的学问说得很复杂。其实,新闻是一门实践科学,记者哪需要知道那么多繁杂理念?在香港,中学毕业就可当记者,初学“狗仔”,苦啊:在明星、特首的家门口搭起帐篷,支起高梯,不眨眼地紧张搜寻。一旦发现有人出来倒垃圾,便蜂拥而上,一通乱翻。那场面像小品般搞笑,垃圾桶即是“新闻源”,教授的条文早就被忘到九霄云外了。

可我惊讶地获知,无论是“小龙女认亲”,还是“陈冠希艳照门”,不管刮风下雨,他们都能挖来最新消息,心底涌出一种对“狗仔”的敬意。

我以一位中国老记者的见识,对写新闻的故事笔法进行解读,目的是在全媒体背景下,以实战情境传授学生四种谋略:一是捕鱼说,如何在社会江湖里捕捉一条鲜活的新闻“大鱼”?二是烹调术,如何将这条“鱼”制作成色香味俱佳的报道“大餐”?三是幽默感,如何像小品剧本那样巧妙布局稿件亮点?四是法纪论,如何让敏感的深度采写在法规保障下不被侵害?其中关键环节如动画意识、悬念设置、角度路径、亮点嫁接、幽默导语、灵感标题、人物底蕴、深度报道、隐性调查、网事报道等,因为配有精辟、有趣、震撼的课件演示,我又像周立波那般穿插了民谣和歌声,所以总让人听得如醉如痴。这些内容也许会让我的学生们今后少吃点苦头。

其实这种实训,也很适用于职业记者。只是专题内容不同。在深圳大运会前,我给有关记者和新闻义工进行压缩训练,让200多名熟手和外行在短短4个小时内,对特殊通道、独家新闻、情报架网等环节恍然大悟。许多人课后围着我兴奋地提问,让我尝到一种哲人的享受感。这也验证了我的判断:人的写作能力在中学就基本成型,大学只是锤炼成熟;对新闻只有浅薄知识的大运会义工,同样可以有信心写出像样的稿件。

关键是要拥有“狗仔”的职业素养:钢头、铁嘴、橡皮肚子、飞毛腿。

从1997年圣诞算起,这部书稿写了16年多的时间,可谓是头脑的苦涩长考。

当初,遇到采编困惑,我便从法兰西斯·迪利撰写的《华尔街日报》寻求答案。[8]幸运的是,美国密苏里大学和《西雅图日报》专家组来中国授课,我有幸得到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巴娜金斯基教授的点拨,醍醐灌顶,智穴顿开。如今这部书稿经三次“大修”,恭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审定,算是对新闻生涯的一个交代吧。

托尔斯泰说:“无论你怎样诅咒社会的丑陋,生活还是美好的。”书稿杀青了,心底有一种“苦中作乐”的复杂感受。回首逝去的不短光阴,听着书房里飘荡的莫扎特《魔笛》,我像是《哈利·波特》里巫师嘲讽的“老麻瓜”。奢望的只是书稿能给人一丝启迪,而不是万千误导。

耿伟

2014年初于鹏城


注释:

[1]徐华,1962年生,黑龙江绥化市人。曾在《黑龙江日报》发表《非生理性病变》等隐性报道;在《深圳特区报》发表《少女写在魔窟的血泪账》、《“野马”旅行社祸害海岛游》等调查性报道。2005年7月,《做个好人咋这么难》丛飞系列报道,引起新华社、人民日报社、香港凤凰卫视等全国几十家传媒的记者云集深圳,采写五星级义工丛飞10年资助178名贫困山区孩子的事迹,中央电视台更是制作了9个频道的精品节目,通过《新闻联播》、《焦点访谈》、《面对面》、《艺术人生》、《经济半小时》、《中国周刊》、《文化访谈录》等,将丛飞的崇高形象传遍千山万水。深圳特区报社、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市委宣传部先后作出向徐华学习的决定。徐华先后被授予“深圳市劳动模范”、“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2]王克勤,1964年11月生,甘肃省永登县人。曾任《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经济观察报》总编助理,是中国当代著名揭黑记者,被评为2004年中国十佳曝光勇士。警方曾派4名刑警荷枪实弹进驻他家保卫安全。2011年9月28日,王克勤在新浪微博称,“本人已辞别工作了10年的《中国经济时报》,加盟《经济观察报》,任总编辑助理,正在组建调查报道团队”。2013年2月27日他离开《经济观察报》,调查报道团队被解散。资料据百度百科。

[3]扩展到全球范围,记者也是高危职业。据《中国青年报》2003年4月11日报道,4月8日在巴格达,西班牙电视五台摄像师何塞·科索、英国路透社摄像师普罗兹尤克、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记者塔里克·阿尤布相继死于美军炮火。据统计,伊拉克战争以来,已有13名战地记者死亡。据《广州日报》2012年11月23日报道,法新社22日援引数据称,2012年已有119名“一线”记者死亡。此前14年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年份是2009年,共计110名记者失去生命。2008年这一数字为102人。

[4]参见《胡锦涛等重视记者大同殴毙案要求迅速查明情况》,见中国新闻网,2007-01-24。

[5]陈国权:《气喘吁吁的全媒体记者》,见人民网,2012-01-12。

[6]范以锦,南方日报社原社长兼总编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原董事长。现任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曾被《传媒》、《今传媒》、《南方周末》等媒体评为“中国传媒年度人物”、“最具影响力传媒人物”、“最具创新成就传媒人物”、“最具赞许人物”等。2012年获得广东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引文系2013年8月23日,在深圳《宝安日报》“社区传媒创新发展论坛”上本书作者采访范院长时的记录。

[7]1960年,意大利导演费里尼在电影《甜美的生活》中塑造了一名善于偷拍的摄影记者帕帕拉佐(Paparazzo),自此,这个词的复数形式Paparazzi便被人们用来称呼那些专挖名人隐私的记者们。后来被香港人形象地翻译成“狗仔”。

[8]参见[美]法兰西斯·迪利:《华尔街日报》,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