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给我一个动人的故事吧!
记得是北京奥运会落幕的夜晚,在深圳梅林的一个饺子馆,我和“新闻奖专业户”毕国顺[1]男高音王大军推杯换盏,高谈阔论。忽然,我想起要写一篇论文,是前不久去复旦大学研修的启示。
脑海里浮现出博导们推崇的一句话:“给我一个动人的故事吧!”这是《华尔街日报》激情四射的著名口号。我刚说出这句名言,对面的两个东北人就调侃道:那你就讲个新闻脑的故事吧。因为他俩知道我每逢授课都要先侃一通新闻脑的理念。[2]
不过,将“故事笔法”与“新闻脑型”联系起来,还真是个富有想象力的好主意。
华尔街掠影。
后来,我在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新闻实践》上发表了一篇论文[3],分析《华尔街日报》如何以悬念、冲突、幽默、动感等手法,对新闻人物和事件进行情境描述和深度分析,将新闻脉络和枯燥数字巧妙推演为故事报道,让人阅读上瘾。
这也引发联想:美国记者讲故事不是直接来自“新闻手”的记录,而是缘于背后“新闻脑”的中枢指令。
这篇论文沉淀了几年,如今我发现它竟然仍可以作为本书的引论……
一、“华体”故事笔法的中国式解读
1.为何从“华体”讲故事流脉谈起?
人类从诞生起,就离不开新闻信息。那些口头、文字、声像、视频、网络、手机等等新闻载体的兴衰轨迹,记录和催动了社会进步。唐朝孙樵所记的《开元杂报》、1609年德国《关系报:总汇消息》,以及《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读卖新闻》等百年大报都洋溢着故事笔法的灵感。特别是这种笔法真正上升为新闻学范畴,则不能不提及《华尔街日报》。
1889年 7月 8日,三位激情四射的年轻记者创办《华尔街日报》。他们是:查尔斯·亨利·道、爱德华·琼斯和查尔斯·博格斯特莱斯。然而,报道中那些枯燥的财经术语,令普通读者感觉晦涩难懂,也让专业人士感觉平淡,于是报纸的生存危机就难免了。
1912年春天,酷爱狄更斯小说的克拉伦斯·巴荣自任总编辑[4],天才地提出一篇好稿件就是“说一个故事”[5],并策划了诸多刺激性报道,大胆揭露财经内幕,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在他任内尚未形成“讲故事”的明晰路径。
本书作者在纽约华尔街留影。
1929年 6月,巴尼·基尔格尔进入《华尔街日报》。这位马克·吐温小说的粉丝 [6],曾在“亲爱的乔治”专栏写下大量精彩文章,并赢得罗斯福总统的公开赞赏。他任总编辑后,改变了巴荣的“讲故事”角度,提出“不是把故事讲给银行家听,而是讲给银行家的客户听”。他要求编辑在记者稿件中巧妙地穿插情趣,使之“看起来像报纸,读起来像杂志”[7]。在其苦心“编织”下,该报形成“讲故事”流水线,并成为日发行100万份、风靡全美的大报。
2007年 6月 28日,76岁的鲁珀特·默多克忽然全球大热,是因为他透露了吞并《华尔街日报》的秘密,立刻引起该报记者编辑罢工。2008年 5月《华尔街日报》改版上摊,以“纽约读本”叫板《纽约时报》。“华体”从此进入第三个“讲故事”时期:从长篇分析评论的非事件性报道,转为偏重破解突发新闻内幕的深度报道;从传统的重点揭示重大财经新闻的真相,发散为时刻追踪世界和美国重大社会热点,并为这种“特稿”设立了“最新专栏”。
为抢占全球传媒制高点,该报讲故事的选题范畴为:
(1)全球热点。追踪灾害、战争等世界热点话题。譬如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内战,萨达姆被绞死、卡扎菲被杀、拉登被击毙,汶川大地震、日本大地震,钓鱼岛冲突、乔布斯逝世、李娜法网夺冠、斯诺登逃离美国,等等。
(2)财经大势。盯住世界经济每天发生的大事件。这是该报作为财经大报的主题。譬如《鸵鸟效应可怕吗?》描绘了这样的效应:在股市,投资者不再觉得自己“牛”,但也不会成为“熊”,因为你可能变成了“鸵鸟”。
(3)科技发明。这是顺应美国人的一个传统偏好。无论是轰动的、朦胧的还是有趣的天才发明,都会让美国人饶有兴致。譬如《狗活一年真等于人活七年?》质疑这个似乎根深蒂固的看法;《粒子对撞揭开宇宙秘密》针对科学家计划启动全世界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提出疑问:这是否会引发黑洞让地球毁于一旦呢?
(4)中国话题。这是东方大国崛起引发的高频见报。如2012年 12月 4日《读报:外媒评中国领导人要求收起红地毯》报道:“习近平上个月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发表的公开讲话有着不同寻常的直率,他直接指出许多高级官员的那种帝王做派对中国共产党继续维持执政地位构成了威胁。报道说,习近平上世纪80年代末任厦门市副市长时,他住在单位宿舍里,自己洗衣服,并在单位食堂就餐。”[8]
2009年,《华尔街日报》销量惊人地达到202万份,升至美国报媒第一位;2011年 2月,与苹果公司合创100个版的iPad网络报纸《The Daily》[9],以每周99美分的低廉价格,赢得上亿人次的下载量。尽管《TheDaily》 23个月后上演绝唱,但其试探性的“报纸接收器”、强硬的“网络收费墙”,让该报握紧了主语话筒,仅2011年底销量就达到211.8万份,远远甩开《纽约时报》。[10]
全球传媒人缘何关注《华尔街日报》?其直接原因显然有两个:一是“华体”笔法飞扬的气场,让人像看故事一样津津有味地鉴赏“特稿”;二是“华报”盈利模式的能量,使其身处上百家报纸申请破产的狂潮竟然屹立不倒,逆势勃发,创造了世界报业的一个奇迹。[11]
眼下,报纸文字、电视画面、广播声讯等传统传播业态正遭受网络新媒体文字、图片、视频的快捷、海量、互动等多维包抄,特别是网络和手机的奇特捆绑——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横空出世,以及必将来临的三网融合,令传统媒体难以掩饰内心的惶恐:谁能够抵抗新媒体的冲击?报纸将会消亡吗?《华尔街日报》的故事笔法,像是大海里幸存的一艘邮轮,怎能不让人发出求救的信号?
2.写新闻和讲故事的异同
对中国记者来说,1998年法兰西斯·迪利的专著《华尔街日报》中文版问世,是一个重要事件。因为随后网络新媒体呼啸而来,传统媒体生存模式发生动摇,这部专著催化《华尔街日报》笔法(亦称“华体”笔法)在中国学院和媒体成为前卫理念。
《华尔街日报》笔法,其实是记者借鉴文学创作中的故事描绘手法,通过伏笔、冲突、趣味、幽默等戏剧性、冲突性、悬念性片段,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激起读者共鸣的力量” [12]。该笔法强调视觉动感,逼真地再现人物和事件的现场画面,并通过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揭示其背后的规律特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华尔街日报》笔法也是一种深度报道方式。
所谓故事,俗称以前发生的事,可能是真实的事,也可能是虚构的事。
故事笔法是一种文学叙述手段,指作者对某一事件的延伸主线、情节片段、人物特性等进行的逼真描述。
写新闻借鉴故事笔法,是通过运用故事记述的特殊方式和技巧,再现新闻事件的场景,阐述其发生发展的缘由。我们拆分故事笔法的选题、结构、角度、悬念、亮点、深度等关键点,融入特殊通道、第二落点、幽默导语、动画意识、情报新闻、暗访秘录等理念,其实只是说明:“华体”并不神秘,就像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罢了。
新闻和故事具有相同点:一是目的相同,新闻要传播、要耐看,故事也要吸引人、要有趣;二是元素相同,要回答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为什么、怎么样;三是技巧相同,都要讲究落笔的角度、悬念、动感、趣味等。
新闻和故事也明显不同:一是性质不同,新闻是以真实为基础,故事是以虚构为主体。二是结构不同,新闻报道是倒金字塔,要把信息内核放在第一段落作为导语;故事叙述是正金字塔,要把趣味内核放在水落石出的结尾。三是功能不同,新闻是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想知情的新信息,以引导主流舆论;故事是以出乎意料的情节感染读者,以传递一种哲理……
写新闻就像写故事,强调的是“像”,不是“编”,是指借鉴故事笔法灵动描绘新闻的一种境界。因为报纸、电视、网络和iPhone、Samsung一样,只是一种商品而已,能否像初升的太阳那样,每天都以鲜活的新闻温暖受众心灵,关键是稿件能否将故事娓娓道来。哪怕有一天“电纸报”替代了传统纸媒,甚至《哈利·波特》中的魔法报纸梦想成真,“带按钮的兰开夏晚报”风靡全球——一张半透明的胶片可以像纸张一样折叠和携带,轻轻触摸就会出现3D、4D视频![13]也只能说明拯救传媒需要电子载体不可思议地涅槃,也只能导致媒体开始崇尚渠道为王、用户为王、粉丝为王,却改变不了记者的天职:新闻为王!
人类对于新信息的知情欲望与生俱来。新媒体虽然将逐步统治世界,“纸”可能会消亡,但“报”却将继续存活。传媒生存的内核是以新闻赢得受众,稿件耐读则是传播张力的源泉。无论《华尔街日报》如何崇尚“独立办报”,“正确使用真理”,坚守的仍然是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默多克曾解释:把故事讲给银行家的客户听,隐藏着一个精深的盈利逻辑,即以调查报道逼近真相,新闻人才能获得尊重、市场和金钱;传媒无论以枯树为载体,还是以网络为载体,发现和传播新闻都是媒体的天职;其中办报赚钱的数学非常浅显。
3.讲故事的结构模式和关键节点
《华尔街日报》从趣味情节引入报道主题,目的是分析热点现象,揭示新闻真相。要牵引读者思绪流畅地滑入下一个新闻画面,在结构上则要精心设置,使叙述层次清晰,场景交接自然。
“华体”专家王晓露认为,“华体”故事笔法突出的是“剥竹笋般的新闻叙事结构” [14]。新闻学者张志安则形象地描述:“‘华体’结构就是一个葫芦。” [15]
历经百年探索,“华体”故事笔法形成了两种成熟的结构模式:叙述式、叙论式。前者以叙述事件来分析该新闻的本质,后者以夹叙夹议来推导该事件的哲理。
导语:叙述式导语,往往是一个饶有趣味的新闻,以一段像“鱼饵”般具有诱惑力的文字,挑动读者的好奇心来开头,切入事件报道;叙论式导语,则以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个幽默的哲理来开头,强烈吸引读者,引入报道主体。“华体”专家廖卫民曾评价:“这类似于大餐前的开胃酒或精美的甜点,它能使读者在准备咀嚼诸如债券、期货等信息之前,先接触到甜美之味。”[16]
此时,新闻导语不再追求教科书的“5W”,而是以趣味、悬念等手法,引导读者思维进入新闻主体。如2008年美国面临金融海啸,《巴菲特高盛入股记》[17]导语描绘:
在过去6个月信贷危机袭来的日子里,亿万富翁巴菲特打发走了一个个低眉顺眼的华尔街公司。他说,昨天我正坐在奥马哈的办公室里,腿跷在桌上、喝着樱桃可乐、吃着坚果,突然接到高盛一位投资银行家的电话。他以罕见的直率上来就追问我:请告诉我,你会考虑以哪种方式投资高盛?
主体:从导语过渡至新闻报道主体,其使命是依照逻辑顺序推导出新闻主题。其中叙述式的人物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容易引导读者进入猜测状态;而叙论式的主体部分,导语讲述的人物可能不再是新闻主角,代之为夹叙夹议的数字、事例、故事、人物或观点,让受众乐于参与分析热点话题。
结尾:叙述式会再度让导语人物或故事亮相,使结尾与导语相互呼应;而叙论式则可能在结尾揭示一个哲理,升华主题,如《冰岛又要捕鱼为生?》[18]导语讲的是银行高级职员戴维森的命运,但在结尾却是冰岛首相的呼吁:捕鱼吧!
故事笔法有许多关键节点,包括伏笔、亮点、幽默、动感等,但最突出的是悬念和冲突。
所谓悬念,是新闻事件的脉络延伸发生突变,造成逻辑链条出现断点,致使受众知情欲望逼近陡崖的心理感受。直接后果是令受众对新闻未知情境陷于急切猜测、渴求结果。悬念笔法贯穿于新闻稿件的各个环节,不仅导语从幽默生动的角度制造悬念,以激活读者的好奇心,而且新闻主体也以悬念引发读者的获知欲望,使其进入期盼阅读状态,去推导出逻辑哲理。
《巴菲特高盛入股记》描绘巴菲特接了一通电话后,高盛宣布巴菲特将向其投资50亿美元,这被许多人看作投给美国金融的一张信任票。当日高盛股价上涨7.95美元,至133美元。但后续悬念是:
如果国会通过救助计划,他将能大赚一笔;如果国会不能通过救助计划,所有的赌注都将血本无归,他在高盛以及所有其他投资将被扼杀。
连带悬念更惊心动魄:
高盛似乎错误估算了危机的严重程度,公布了自1999年上市以来最差的一次季度业绩,巴菲特惊呆了:“我应该继续吗?”
“这就好像是一个女人在脱了一半的衣服后问‘我可以继续吗?’即便你是个90岁的无能老头,你也会让她继续的。”至纽约证交所闭市时,巴菲特敲定了这桩投资交易。
报道结尾又出现了新悬念:
已投资240亿美元的巴菲特还会在华尔街上有作为吗?
巴菲特说,他对AIG(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美国国际集团)的某些业务依然有兴趣:“我还剩一点钱。”
冲突,是指新闻事件两种以上因素或力量的相互碰撞状态。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冲突是一种互动。解决冲突,就要寻求改变现存方式的途径,包括回避、迁就、强迫、妥协、协同等。[19]新闻事件在冲突中起伏跌宕,才能给读者释解悬念,并带来阅读快感。《新泽西买房记》[20]记述的冲突如下:
人物:“我”和妻子克拉丽莎
背景:“我”是《华尔街日报》记者,最近从达拉斯调往纽约工作,因此发生了买房的故事。
经过:先是遇到别人也看中了同一套房子的冲突;再是“我”与妻子克拉丽莎对第二套房子看法不同的冲突,随之上演了一场婚姻危机;“我”看好第三套房子却遇到价格从66万美元提高到68万美元的突变。这一过程中房屋经纪人有从中捣鬼的嫌疑。这是美国人买房都会遇到的难题。每次冲突都带来房子能否买到的悬念。
结局:最后出乎意料的是第一次看过的价格为58.5万美元的房子,因另一位买主没有搞定贷款,“我”终于可以买下了!
冲突摆平,悬念化解了。这则报道,看似某一个美国家庭发生的故事,却是许多美国人都会遇到的难题。
二、“新闻脑”对故事笔法的深层影响
新闻人讲故事,有人压力重重,有人愉快轻松。何也?是新闻天赋不一样?是新闻嗅觉有差异?
“新闻鼻”留下一个研究线索:是谁在背后起支配作用呢?
“新闻脑”,是指人脑具有的新闻思维中枢系统。“新闻口”、“新闻手”、“新闻鼻”、“新闻眼”、“新闻耳”、“新闻腿”等必须依照“新闻脑”的指令行事。“脑”支配“口”、“手”、“鼻”、“眼”、“耳”、“腿”,而后者则是“脑”的外化。可见,“新闻脑”一词并不神秘,它只是对人脑新闻素质的象征性描摹。即记者讲故事,并不是简单地来自“新闻口”的叙述、“新闻手”的记述,而是源于背后中枢“新闻脑”的调控。
据美国心理学家路肯对2 000名双胞胎的研究证明,人脑基因将伴随人的一生,哪怕中了彩票,一夜暴富,或发生车祸,身陷轮椅,最长不超过3个月,天生爱别扭的人还会别扭,天生爱高兴的人还会高兴,思维类型难以替代。这说明,记者讲故事也要受天赋的左右,受“新闻脑”的驾驭。
本书将“故事笔法与新闻脑型”作为引论,目的是说明深藏“新闻鼻”背后的“新闻脑”是讲故事的主宰。这个理念也许会让你拿到在媒体“苦中作乐”的一把钥匙。
在思维气质这个范畴,繁杂的“新闻脑”大致分为5种类型:
1.激情型“新闻脑”
激情型“新闻脑”即面对新闻事实,记者编辑会在情绪上立刻表现为激动、欢愉、愤怒或哀愁的“新闻脑”。这种脑型的特点是:(1)新闻嗅觉十分敏感。(2)情感震波直线上升。这种“新闻脑”往往会在通讯、报告文学上有建树。此类记者遇到令人感动的线索,往往会立刻奔赴新闻源,如饥似渴地搜寻素材;写稿时,常常会一边激情落笔,一边默默流泪。此类记者也往往是“写稿机器”,不知疲倦。尤其是那些“名记”,陷于新闻的喜怒哀乐之中,胸中荡漾起伏着潮水,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真情实意。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篇网文广为流传:
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变形了。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确认了她已经死亡。救援队长费力地把手伸进去摸索,突然,他高声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发现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着,他安静地睡着。随行的医生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21]
手机传递着,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人们相信,记录这一片段的作者,也是流着泪水写下它的。
2.跳跃型“新闻脑”
跳跃型“新闻脑”即记者编辑按逻辑顺序采写或编稿时,惯于跳跃式地记叙新闻事实的“新闻脑”。这种脑型的特点是:(1)分析路径惯于跳跃。(2)逻辑推导避轻就重。此类“新闻脑”思维张力极大,突出地表现在有成就的记者身上。普利策新闻奖作品的突出特点,就是对这种脑型的最好诠释:记叙新闻往往以很短的文字形成一个段落,而段落间既有逻辑连接,又舍弃细枝末节,形成推理跳跃。据美国《西雅图时报》高级记者巴娜金斯基分析,这种脑型往往对消息、现场新闻有浓厚兴趣。因为其习惯于运用“跳笔”、“跨笔”,链接一个个场景,使新闻事实“动”起来,让读者体会文字生命的美妙。
“美国之音”播过一条消息:
纽约一个刚刚失业的工人,在地铁站看到一个盲人跌下站台,摔倒在铁轨上,这时列车正在进站,眼看要撞到盲人。这名失业工人立刻跳下站台,救起了盲人。第二天报纸报道了这件事。
结果,这位失业工人接到了两个电话。
一个电话是总统打来的。
“你是××先生吗?”
“是。”
“我是罗纳德·里根。”
“请不要开这种玩笑,我刚刚失业,没有心情开玩笑!”
“不是开玩笑,我确实是里根。我要代表美国人民感谢你。”
另一个电话是这位工人原来的老板打来的。
“我看了报,你干得不错。我已经改变了决定,你明天可以来上班。”[22]
这篇消息从头到尾像是闲聊,似乎在讲述一件极平常的小事,却留下许多趣味和联想。其写作手法寥寥几笔,看似写意,但高明之处正是省略了细枝末节,跳跃地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动人故事。
3.思辨型“新闻脑”
思辨型“新闻脑”即思维方式善于追踪新闻事实背后规律和特性的“新闻脑”。这种脑型的特点是:(1)思维路径延伸深远。(2)联想振幅扩展宽泛。思维方式归属于此种的记者编辑,往往思路开阔,善于分析,笔调凝重,大开大合,在新闻评论、分析报道上得心应手。CCTV大型调查节目主持人王志,被专家们鉴定为典型的理性记者:“荧屏上的王志,给人的印象是冷静沉着、饱经沧桑又睿智机敏,甚至他质疑的目光、探询的身姿,当然还有他良好的文化修养,都是新闻调查这样大型的新闻评论类节目所需要的。”[23]的确,无论是直面SARS医学权威钟南山、太空人杨利伟,还是以82岁高龄勇敢迎娶28岁新娘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王志都在逼近新闻的幕后真相。“质疑是我的一种追求”,王志曾这样说。他的“新闻脑”显然是属于思辨型的。拥有这种脑型的记者,面对任何新闻素材,都会追问为什么。就连写消息也会萌生评议新闻的冲动。
CCTV大型调查节目主持人王志在访谈中。
获得普利策批评奖的《赖斯的惊艳亮相》,是《华盛顿邮报》记者罗宾·基万的手笔。他采访一袭黑衣抵达威斯巴登空军基地的美国国务卿赖斯:
只见这位女强人的黑裙子外面,罩着长及小腿中部的黑色风衣,沿着风衣前襟一溜排下的七颗金色纽扣以及立式的衣领,像是海军陆战队的制服,或是电影《黑客帝国》中基努·里维斯的那身行头。
对此,罗宾·基万四下扫描,妙笔生花,围绕赖斯向士兵们致意时,风突然掀起了她风衣的前襟,露出了高至膝盖的靴筒和腿部线条,从而引起的性骚动,分别对强势女性、美国政客和世俗观念给予不同视角的抨击,让人拍案叫绝。
4.幽默型“新闻脑”
幽默型“新闻脑”即惯于对新闻亮点进行夸张、讽刺、比喻、对比等幽默描述和评论的“新闻脑”。这种脑型的特点是:(1)思维线路起伏延伸。(2)激活亮点夸张搞笑。该新闻脑型是珍品,非常难得,善于在言论和通讯上添加幽默亮点,往往会拥有众多粉丝。虽然中国人的思维路径与欧美人的幽默习惯差距明显,但是近年来涌现出许多幽默作品:《天哪,贪官还“拳拳之心”》、《哪天开办“准吃证”呢?》、《印花税顶多就是“春药”》等。《一只鸡的生活意见》以拟人手法进行嘲讽,发人深省。《人民日报》为此刊发时评《鸡吃药,人有权知道》[24],对食品安全提出警示。
5.平和型“新闻脑”
平和型“新闻脑”即记者编辑思维平稳,情绪沉静,按规矩采写,照流程编辑的“新闻脑”。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脑型的特点是:(1)情绪稳定,兢兢业业。(2)头脑冷静,按章办事。媒体日常的大量报道稿件,需这种吃苦耐劳的“平和型”记者去完成;大量繁琐编务,需这种“平和型”编辑去应对。他们往往像蜡烛般“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是媒体不可忽视的支撑力量。这类记者编辑由于踏实卖力,经验丰富,即使面对汶川大地震、击毙拉登、“神十”飞天、叙利亚危机等突发新闻,也不会像“激情型”记者编辑那样情绪难控,而是冷静地按程序采编。
“新闻脑”的粗线条划分,类似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等类型一样,表现在某个人身上往往是以某种为主,兼有别样。某新闻人可能以“思辨型”为主,兼有“激情型”色彩;而“激情型”的又可能带有“跳跃型”的某些风韵。譬如有的“新闻脑”是思辨型、激情型、跳跃型、幽默型、平和型的混合脑型,就归结为复合型“新闻脑”吧。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干新闻的时间是有限的。人不可能在媒体所有岗位都有建树,但可以审视确认自己的新闻脑型,据此明晰从业优长。看清楚自己擅长新闻编采、新闻策划还是新闻经营,从而扬长避短;弄明白自己的长项是写消息、编通讯还是搞评论、拍图片、剪视频,从而成为特色记者。这对刚选择新闻职业的人有借鉴作用,对熟练记者编辑也有益处,甚至对改行当记者的也有启迪。譬如外语人才当记者,采访外国政要、企业家、运动员,语言无障碍,还可开辟“浦东蓝眼睛”、“英国人在虹口”、“大栅栏的俄罗斯人”等专栏。依据“新闻脑”来定位,寻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将为你打开一扇大门。
你能写出一篇动人的故事吗?
首先,记者要当一个瘾头十足的渔夫,千方百计捕捉新闻大鱼;
然后,记者要当一位手艺神奇的大厨,灵感迸发烹制报道佳肴;
接着,记者要当一回出众的小品演员,幽默搞笑穿插稿件亮点;
最后,记者要当一名精明的新闻律师,依照法规获取采写保障。
如此这般,当记者也许能在讲故事中享受快乐。
中国人很会讲故事,譬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等浩如烟海的名著,情节错综复杂,人物活灵活现。中国记者也早就有过故事笔法的应用。从《关广梅现象》、《基金黑幕》、《死亡名单》、《一块煤的利益之旅》、《车陷紫禁城》,到《紫金梦魇》、《江西宜黄拆迁“自焚”惨剧再调查》、《大V近黄昏?》[25]等众多深度报道,都以深刻揭示新闻事件的真相,让人心灵深深震撼。令人欣喜的是,如今故事笔法在中国记者的发挥下,不仅植入财经深度报道,还延伸到现场新闻、灾难新闻、风貌通讯、综合报道、会议报道、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网络新闻等体裁上。故事笔法不仅得到了记者的偏爱,也得到了受众的推崇。
莫言的那篇《讲故事的人》,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学院发表的主题演讲。这位令中国人自豪的小说家,最后说了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26]
这段话,让人感慨:记者也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讲故事的笔法不仅让受众逼近事件的真相,也会让人相信,无论世间发生多少悲剧和荒诞,人类的真理和正义都是存在的。因此,记者知道的故事也将永远讲下去。
注释:
[1]毕国顺,1948年出生,哈尔滨人。1968年开始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从事新闻工作,就读于“北大荒新闻系”。1980年起在《黑龙江日报》拼搏15年,曾为老山前线战地记者,1988年获评高级记者职称。1995年任《黑龙江经济报》总编辑,1997年任深圳《焦点》杂志总编辑,2001年任深圳市政协《鹏程》杂志总编辑。《最后的冲刺》等多篇通讯获中国新闻奖。其中《激光一样的品格——记著名激光专家、哈工大教授马祖光》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入高中课本;《他就是最可爱的人——访著名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活烈士”李玉安》,引起新华社、港澳媒体等百家媒体记者蜂拥采访,《朝鲜新闻》全文转载。因其几乎每年都有新闻作品获得大奖,被同行戏称为“新闻奖专业户”。
[2]参见《说说“新闻脑”》,载《新闻传播》,1998(1)。
[3]参见耿伟:《给我一个动人的故事吧!——华尔街日报故事笔法的中国式解读》,载《新闻实践》,2009(3)。
[4]参见[美]法兰西斯·迪利:《华尔街日报》,15、16、23页,张连康译,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克拉伦斯·巴荣身高165厘米,体重146公斤,绰号“海象”。1902年购得《华尔街日报》,10年后面临破产边缘,仅发行7 000份,经过他16年的努力达到5万份。
[5]同上书,24页。
[6]参见上书,34、38页。
[7]同上书,51页。
[8]刘罡:《读报:外媒评中国领导人要求收起红地毯》,见《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012-12-05。作者为该网编辑兼专栏撰稿人。
[9]参见《首份iPad电子报The Daily倒闭》,见人民网,2012-12-07。2012年12月3日新闻集团宣布12月15日《The Daily》“绝唱”。《The Daily》的资产、员工,整合到新闻集团的《纽约邮报》旗下。分析人士认为《华尔街日报》在推出数字阅读后重新找回了纸媒“春天”。
[10]参见《2011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名》,载《新闻记者》,2012( 10)。
[11]参见亚比:《新闻集团第二财季净利润23.8亿美元》,见网易科技报道,2013-02-07。新闻集团2013年第二财季收为9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89.8亿美元增长5%;净利润为2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6亿美元增长一倍以上。
[12]张元斌:《华尔街日报体新闻的特点及采写技巧》,载《新闻窗》,2009(2)。
[13]夏乙:《哈利波特的魔法报纸成真:文互式新闻纸》,见新浪网,2012-09-26。英国剑桥 Novalia公司与中央兰开夏大学、邓迪大学、萨里大学合作,推广交互式智能新闻纸。人们可以通过触摸与纸上的内容进行交互。约翰斯顿出版社用此印刷“带按钮的兰开夏晚报”。参见搜狐传媒2013年 1月 9日《“纸质平板”PaperTab如纸张一般可弯曲》报道。
[14]王晓露:《“华尔街文体”与非事件性新闻》,载《新闻导刊》,2007( 5)。
[15]本书作者聆听张志安授课所做笔记。时间:2008年暑期,地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16]廖卫民:《华尔街日报“中栏报道”特色探析》,载《新闻记者》,2005( 9)。
[17][18]参见Susan Pulliam , Kate Kelly , Matthew Karnitsching:《巴菲特高盛入股记》,见《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008-09-25。
[19]参见百度百科名片“冲突”。
[20]参见Neal Templin:《新泽西买房记》,见《华尔街日报》中文网,2008-09-26。
[21]参见《母亲临死手机留言襁褓婴孩奇迹生还》,见金羊网—新快报,2008-05-17。
[22]参见师旭平:《我是一个叙事者》,载《体育博览》,1999(3)。
[23]欧阳询:《王志与“面对面”》,载《今传媒》,2005(9)。
[24]张铁:《鸡吃药,人有权知道》,载《人民日报》,2012-12-20。
[25]范承刚等:《大V近黄昏?》,载《南方周末》,2013-09-12。
[26]莫言:《讲故事的人》,见新华网,201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