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突发新闻——手疾眼快捕“游鱼”
在南方冰灾中,高速公路上冰面如镜,周围的山坡上白雪茫茫,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辆车。
忽然,记者睁大了眼睛,远处的冰雪路面上有一个黑影,奇怪呀,近了才发现是一个年轻人,穿着单薄的衣服,鼻子冻得通红,背着行囊,行走在冰天雪地之中……
他叫杜登勇,25岁,湖南慈利县人,在深圳打工。1月24日,他的女友乘车返回慈利老家过年。不料冰雪封路,被困在湖南株洲境内。得知女友被困生病的消息后,1月27日,杜登勇从深圳出发,坐车赶到韶关,前方的路再也无法通行。当晚10时许,他独自一人踏上了徒步寻亲路。记者在京珠高速公路发现杜登勇时,他已经在冰天雪地中徒步行走了16个小时。就这样,为了寻找被困女友,杜登勇徒步200多公里,历时三天三夜,从韶关走到郴州。直到晚上11时30分,他感觉脚已经没有了知觉……
刘忠平同样是在深圳打工。1月24日,岳父岳母带着他六岁的儿子,从湖北云梦老家前往深圳准备一起过年,也被困在了冰封的路上。获悉岳父的低血糖和胃病又犯了,刘忠平从深圳坐车,辗转赶到乳源大桥镇,带着被子、毛毯和开水,爬上冰封的京珠北高速公路,寻找被困的岳父岳母和儿子。他徒步在雪地里走了30个小时后,终于幸运地找到了被困在路上的亲人。
《南方都市报》报道南方冰灾“小人物”的消息版面(局部)。
——摘编自林劲松、张志韬:《徒步寻亲友雪地走一夜》,载《南方都市报》,2008-01-29。内容有改动。
这两人的事迹见报后,顿时引起轰动。杜登勇、刘忠平被请到香港凤凰卫视,做客《鲁豫有约》,讲述他们徒步冰雪寻亲的故事。对此,有女网友率真地说:“嫁人就嫁杜登勇!”还有人称他们为“暴风雪中最让人感动的小人物”。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亿万人,也是成功捕捉突发新闻“第一落点”的典范。
在南方冰雪灾害中,众多记者冲上冰冷的第一线,记录下许多感人的瞬间。这让人联想到香港的“狗仔”,莫论刮风下雨、黑天白日,只要是有“情况”,立刻穷追不舍。什么“章子怡汪峰牵手”、“周迅秘恋谢霆锋”,无不真相大白。这种非凡的职业精神赢得了尊重:当记者就是要像猎犬一样,捕捉新闻。
一、“突发新闻”概念的新理解
新闻专家胡振[1]曾发起“悬疑新闻”的研讨。他认为,“悬疑新闻”是对尚未发生的或需要求证的新闻事实进行不置可否的报道,并试图通过存疑来吸引和满足受众知情的期待,以掘进式的报道节奏来探寻新闻的未知。新闻学者陈纪蔚在《“悬疑新闻”:还算“新近发生的事实”?》[2]中举例,2009年 2月 2日《环球时报》刊载《传奥巴马夫人要生白宫宝宝》的新闻,不少读者的第一反应“是不是真的”,第二反应“可能是真的”,这显然是一条热点新闻。新闻学者刘敬涛则认为“悬疑新闻”是假新闻滋生的土壤。[3] 一时间,该命题引起媒体对新闻定义的重新认知。
新闻学与哲学、经济学相比,理论构架的缺陷显而易见:至今尚未找到公认的逻辑起点,缺少由一连串概念推理排列的逻辑链条。有关“新闻”概念更是千奇百怪,归纳起来有5种主要观点:(1)认为新闻是新发生的事实。如徐宝寅1919年在《新闻学》一书中指出:“新闻者,乃多阅读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胡乔木1946年在《人人都要学会写新闻》中提出:“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2)认为新闻是对新近事实的报道。如美国学者约斯特1924年在《新闻原理》一书中提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 陆定一1943年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指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3)认为新闻是受众感兴趣的事实。如美国威斯康汀新闻学院教授白来耶(Willard C.Belyor)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能引起人兴趣的事实。”美国堪萨斯州《阿契生市环球报》主编爱德华·贺描述:“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4)认为新闻是反常的事实。如美国杂志作家威尔·艾尔士说:“反常的事情就是新闻。”美国《纽约太阳报》19世纪70年代采访主任约翰·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5)认为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如复旦大学名教授李良荣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4]
新闻,是能够引发受众萌生知情欲望的新信息。这个概念说明新闻的本质是“信息”,[5]是新闻学科的逻辑起点。受众,是指接受新闻传播的对象,包括个人受众、群体受众、大众受众,也包括报纸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网络网民,等等。在绚丽的生活中,可构成新闻的信息海量发生。这情景像是江河中那些长相各异的鱼儿尽情地游动,能否抓到鲜鱼,就看记者这个“渔夫”的本事了。
突发新闻,是指突然发生和突然发现的能够引发受众萌生强烈知情欲望的新信息。从“突然发生”和“突然发现”的角度推理,新闻实质上都是突发的,重复的则只能是旧闻。想不旧,只能去挖掘新素材;否则新闻价值就会减弱或消失。新闻价值,是新闻内核所具有的信息能量。这种信息能量的传播力,突出表现在新闻信息的可达空间和振幅大小。测评新闻价值有五个参考坐标:
时效:报道的速度,传递越快价值越高;
人物:事件的角色,名声越大价值越高;
关联:新闻与受众,关系越近价值越高;
情趣:稿件的情节,趣味越浓价值越高;
振幅:传播的效应,反响越强价值越高。
可惜,新闻学尚未发现一个测评新闻价值的严谨公式,这反证了这个学科的理论智慧和应用范畴都存在一个短板。譬如主流媒体选择头条消息时,往往主观性、随意性比例偏大,甚至宣传意图压过新闻价值。[6]
突发新闻的价值很高,是媒体争抢的“第一落点”。据说意大利“狗仔”布伦纳1997年7月偷拍到英国王妃戴安娜与其情人法耶兹在撒丁岛一艘游船上拥抱的图片,欧美各大媒体竞相购买,该图片最后以100万美元成交。从发生时效、获知态势两个角度来分析,突发新闻包括两种情形:
1.突然发生的新闻
即突然打乱某一时空的社会生活节奏,能够强烈吸引受众萌生知情欲望的新信息。往往事故、灾难、案件最容易成为突发新闻。抗击“非典”、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鹤岗煤矿大爆炸、王家岭矿难、深圳龙岗大火、温州动车事故、上海地铁追尾、广东乌坎事件、四川什邡事件、钓鱼岛反日游行、北京特大暴雨灾难、四川雅安地震等,都是重大的突发新闻。这种新闻需要记者及时发现和记录。许多年前,获全国第二届好新闻奖的《抢款大盗成过街鼠当场被擒2万巨款撒向街头失而复得》,全文740余字,及时记述了群众见义勇为追擒罪犯和拾交撒钱的两个主要场面。这一突发新闻的时限很短,可记者对当事人的记述十分准确。[7]
从发生时效来分析,突然发生的新闻分为两种类型:
美国突然发生“9·11”事件的瞬间
瞬间突发新闻,是指瞬间突然打乱某一时空的社会生活节奏,能够强烈吸引受众萌生知情欲望的新信息。这是突发新闻的主流,如邓玉娇刺死官员、张海超“开胸验肺”、孙中界断指质问“钓鱼”、“我爸是李刚”事件、富士康员工跳楼、唐福珍自焚、孕妇被缝肛门、佛山“小悦悦”事件、药家鑫案件、钱云会案件、故宫文物失窃、周克华案件、王立军叛逃、雷政富不雅视频、陕西孕妇引产、哈尔滨塌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冀中星爆炸案、北京女童被摔死、小贩夏俊峰刺死城管、“大V”薛蛮子被拘、6岁男童小斌斌被挖双眼、王菲李亚鹏离婚、南昌女童被洗衣机绞死、《新快报》陈永洲被拘事件等。当年肯尼迪总统突然遇刺丧命,有消息如下:
【路透社达拉斯1963年11月22日电 急电】肯尼迪总统今天在这里遭到刺客枪击身亡。
总统与夫人同乘一辆车中,刺客发三弹,命中总统头部。
总统被紧急送入医院,并经输血,但不久身亡。
官方消息说,总统在下午1时逝世。
副总统约翰逊将继任总统。
这篇快讯译成中文不到百字,5句话,但新闻内容丰富完整,是一则世界著名的突发短消息。
2001年美国突然发生 “9·11” 事件,当时最为严重的是纽约世贸中心大楼的A、B座相继被飞机撞中,致使几百米高的建筑物倒塌,人们在求生的本能驱使下四散而逃。这造成了纽约社会生活的轨道突然扭曲爆裂,成为一个世界性突发新闻。因此,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HBO(美国有线电视网络媒体公司)等诸多媒体的记者纷纷冲向出事地点,全球各大媒体也立刻停止原有的节目,直播这一悲惨的事件。全球凝视美国!这就是瞬间突发新闻的力量。
趋势突发新闻,即某一新信息的内核运行动态显示,是能够强烈吸引受众萌生知情欲望的新信息。譬如英国威廉王子迎娶凯特、中国“神十”飞天、薄熙来案件审判、李天一涉嫌轮奸终审等。这种“趋势突发新闻”曾经引起诸多疑问和争论,焦点在于:为何突发新闻能“显露动态趋势”?其实这不难理解。2008年9月 25日“神七”上天,这是世界瞩目的重大新闻,人们事先已经知道发射时间,但是“神七”发射能否成功?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能否顺利?返回舱能否安全着陆?人们也捏着一把汗。当晚,总指挥长常万全宣布21时 10分许,“神七”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时,神州一片欢腾;北京时间9月27日16时 41分,航天员翟志刚实现中国人首次太空出舱,神州又是一片欢腾;9月28日17时37分许,在太空遨游两天多的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18时23分许,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成功出舱,神州到处一片欢腾。人们如此兴奋,这就是突发新闻的效应。其事件趋势强烈吸引人们的知情欲望,每个时间节点都满足了受众的心理渴求。
又如,2001年7月13日,中国代表团在莫斯科申奥的关键时刻,谁都知道最后谜底揭晓的时间和地点,这一新闻肯定是要发生的,肯定会有申奥城市当选,这就是新闻显露出来的趋势。可为何在萨马兰奇读出“CHINA”的瞬间,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在现场全都蹦了起来?中国大地为何会立刻一片欢腾?那种忘情,那种拥抱,那些泪水,那些呐喊,经历过的人都会终生难忘。冷静下来,追问为何会发生这种狂热举动,当然是突发新闻所致!因为北京也有落选的可能性。人们仅仅知道该事件的动态,并不知道该新闻的最终内核。联想美国大选,历届都牵动无数人的视线。谁能入主白宫?谁能当上总统?揭晓的一刹那,无不让人突然激动起来,这当然是突发新闻的力量驱使。由此看来,构成突发新闻的最大要素不是“未知性”,而是“突发性”,不是时空要素,而是事件要素。
2.突然发现的新闻
突然发现的新闻即是早已发生、或是已经发生并在延续的能够强烈吸引受众萌生知情欲望的新信息。这种信息被媒体突然发现并传播后,才能真正实现新闻价值。如山西黑煤窑、三鹿奶粉、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上大学、北大医院“学生治死教授”、“偷菜门”、玩弄女人的“局长日记”、山西问题疫苗、“房叔”蔡彬被举报、“房姐”龚爱爱被曝光、南京饿死女童案等事件,都是突然发现的新闻。高级编辑李延林[8]有一个特殊的经历,她是首批进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区采访的主力记者。那一篇篇爆炸性新闻,都是她以超乎寻常的新闻嗅觉,忘情地穿行于充满新奇感的险境而获得。这种新闻获知态势提示人们,围绕中国原子弹爆炸区的珍贵信息,已经存活于新闻源。谁能发现它、记录它?这对职业记者的热情、胆识和毅力是个考验。
从获知态势来分析,突然发现的新闻有两种情形:
现存突发新闻,即是已经发生并在延续的能够强烈吸引受众萌生知情欲望的新信息。当它被媒体突然发现并传播后,其较高的大众传播价值才会拥有生命光彩。如周久耕天价烟事件、张悟本涉嫌虚假宣传、局长微博约会开房、郭美美炫富、上海染色馒头、双汇瘦肉精事件、微笑局长成“表哥”、刘志军贪腐案等。在阿尔泰峡谷,有一个弯月牙形的哈纳斯湖,那里有关“水怪”的传说令人称奇:当地老乡说,露出水面的鱼头就有小汽车那么大,背上的鱼鳍约有4米,嬉戏时掀起的波浪有十几米高,湖边涉水的牛犊亦有被大鱼吞吃的。后来,一条爆炸性消息《哈纳斯湖发现巨型大红鱼》[9]见报,吸引了全世界的科考视线:
1985年8月,《新疆日报》记者李延林在采访一个国际节水会议时,偶然获知有人在哈纳斯湖发现了大红鱼(学名哲罗鲑)。她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条爆炸性新闻。几经周折,当晚她找到科考队总指挥向礼陔的家,向教授给她播放了现场录像:7月24日上午,考察队登上哈纳斯湖南端700米高的山头,往崖下一看,大家一片惊呼。只见湖面上静静卧着几十条巨型大红鱼,每条鱼间隔几十米左右,只有个别的两条挤在一起。考察队员迅速拍下照片,并用长绳子拴了一只烤羊腿,划着小船放入湖中央,可大红鱼就是不咬钩。大家猜想可能是大红鱼不吃死羊,又拴了两只鸭子放到湖里,可一条大红鱼围着鸭子游动,还是不咬钩。向教授将小船和大红鱼的身影进行比照,发现大红鱼比小船长几倍,鱼体长约10~15米,鱼头宽度至少在1米以上,估计鱼重超过1 000公斤。向礼陔教授还分析了大红鱼繁衍的自然条件:一是哈纳斯湖位于额尔齐斯的分支,上下游进出水口很狭窄,大红鱼游不出去;二是当地人不吃鱼,为大红鱼的生存提供了充足食物。
第二天消息见报后,立刻引起日本、美国等国际科考界热烈反响,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专家前去探寻。当地也成为著名的旅游区。这条消息的启喻是:有关水怪、大红鱼的传说早已存在,只有在发现并证实后,才成为一条现存突发新闻。
尘封突发新闻,即是早已发生,因某种原因被遮蔽的能够强烈吸引受众萌生知情欲望的新信息。这种新闻因某种原因被埋没,一旦被媒体突然发现并传播后,就会以新颖感强烈吸引受众的关注。如1964年10月我国第一枚原子弹准备爆炸前,侦察飞机拍回的照片让总指挥张爱萍上将惊呆了:人迹罕见的沙漠爆炸区竟然发现有人!这一绝密消息,许多年后才被一家报社记者获悉,刊发了报道《原子弹爆炸前的意外发现》:
【本报讯】1964年10月某日,在中国西部核试验基地上,举世瞩目的爆炸时刻快到了。
一架飞机从高空拍摄的一组照片使将军惊呆了——原子弹命中区有人活动!
“马上调查!”将军紧急命令。侦察机进行高空追踪,一批有丰富侦察经验的官兵组成小分队开赴沙漠,实地调查。
3天后,意外发现,是一伙早已销声匿迹的“马匪”——国民党马步芳、马鸿逵的残余部队。
这支有一二百人的杂色队伍,破羊皮袄一块一块像秋天即将飘落的黄叶,挂在树干一样的身躯上,女人身上脏得发黑的红棉袄发出阵阵腥臭。
几天后,一群在荒凉的戈壁滩游弋数十年的“马匪”,终于坐着去接他们的现代化交通工具,走出茫茫的沙漠。
1964年10月16日,在北京,新华社报道: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这篇稿件仅仅7个自然段,像7个镜头,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据说,当时将那群在戈壁滩游弋数十年的“马匪”带出茫茫沙漠,可谓艰难异常,有的战士在执行任务时牺牲了,后来有一部电影《飞越绝境》描述了该事件。
但以前的许多新闻专家认为这种报道构不成“新闻”,是已经发生的“旧闻”。因为包括陆定一在内的新闻权威对新闻时限的理解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情。”用这一概念来套,原子弹爆炸前的这个插曲已过了许多年,构不成新闻。而“新闻是能引发受众萌生知情欲望的新信息”的概念,在内涵上更深刻,外延上更周密。依此来衡量,这一信息不仅是一条“新闻”,而且是一条“突发新闻”。
新闻概念的新解读,只是范畴和类别的粗略定位。其实采写实战很单纯,概念阐述很烦琐。《挟尸要价》是《江汉商报》摄影记者张轶拍摄,《华商报》首发的。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大学生何东旭、方招、陈及时为救溺水儿童壮烈牺牲,而面对同学们的“跪求”,打捞者不仅不为所动,竟然挟尸要价,收取了3.6万元的捞尸费。2010年,《挟尸要价》夺得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这引起一片质疑之声。其实若论时效性,这已经是尘封新闻;但其因获奖而导致传媒炒作,又具有瞬间突发新闻的性质。[10]
2013年8月1日,互联网突然出现一个时长8分34秒的视频,曝光上海高院赵明华等5名法官去酒楼“吃请”、“挑选小姐”、“小姐进入房间”、“小姐离开房间”、“官员下楼乘车离开”等关键环节。这立即掀起轩然大波。这是上海市民陈玉献(化名倪先生)的暗访杰作,可谓是一则瞬间突发新闻;但因陈玉献3月份已经掌握有关法官惯常证据,何时逮住要害予以曝光,就使之成了趋势突发新闻。这也是一则已存突发新闻;因大量往日内幕让受众津津乐道,又构成尘封突发新闻。[11]上海法官集体嫖娼案在新闻学上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是在不同时段既是突然发生,又是突然发现,全程具有4种具体特性的复合新闻。
可见,新闻概念和分类固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可记者实战中则不会考虑消息归属何种类别,因为抓住新闻才是硬道理。
二、“突发新闻”应对招数
汶川大地震2008年 5月 12日14时 28分突然发生,世界各大媒体纷纷争抢这一新闻制高点:
14时35分,新华网在地震发生7分钟后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到有地震发生。”地震发生25分钟后,新华网再发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12]14时45分43秒,新华社打破常规,第一次在没有正式文件和上级通知的情况下,凭感觉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北京有震感。”14时46分,中国国家地震局发来通报。新华社14时47分 52秒,发出简明消息:“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 5月 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8度、东经103.4度发生7.6级地震。”14时56分,新华社从成都发出第一张地震图。
14时51分,华龙网发出有关汶川地震的原创消息。
15时,CCTV新闻频道在地震发生32分钟后首发新闻,15时20分,即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
15时04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发出第一条地震快讯。
16时40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CCTV记者随温家宝总理登上专机,奔赴灾区,并于飞机降落10余分钟后,经电波和荧屏,播出温家宝总理在专机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将中国领导人抗震救灾的决心展现在世人面前,也令人们意识到灾难的严重程度。[13]
据透露,国外通讯社争抢这一新闻的速度令人惊讶:14时39分10秒,美联社发出没有电头的快讯:“北京有震感。”14时39分52秒,路透社发出快讯:“北京有震感,办公室摇晃。”这两家通讯社虽然比新华网慢4分钟,却比新华社快6分钟。
俗话说,不想拿新闻奖的记者,不是好记者。但是好新闻得碰得上;碰不上,再好的文笔、灵感和策划都是“无米之炊”。可好新闻碰上了,还要敏感地采,巧妙地写,否则等于零。
据记载,1993年,一位叫格拉斯曼的球员爆料:“马赛队将花巨资购买一场胜利,对方也将会脚下留情,踢假球。”但多家媒体不屑一顾,只有《队报》立刻派记者暗访。6天后,马赛在欧洲冠军杯决赛中击败AC米兰,为法国夺得历史上第一个欧冠奖杯。但第二天,《队报》披露特大新闻:马赛队在参赛前夕,以巨资贿赂法甲决赛对手瓦朗西安队,目的是以逸待劳迎战AC米兰,以在欧冠称霸。
法国足协立刻申请司法介入,查实后将马赛队降为乙级队,解除马赛俱乐部主席塔皮的职务,将总经理贝恩开除出俱乐部,3名行贿、受贿球员被禁赛3年。《队报》则赢得了众多读者的信赖。[14]
这个事例提示新闻人:当你巧遇“突发新闻”时,该如何捕捉“活鱼”?记者是“全天候”职业,24小时待命,一旦身边有新闻突发,就应敏锐快捷地作出反应,将新闻“拿下”。“新闻意识”,是记者头脑对新闻的感觉、反应、思维等心理活动的总和。1992年夏天,全国省报记者采访团赴郑州。晚上有七八位记者前去当时大名鼎鼎的“亚细亚商场”,突遇停电,大家扫兴地往外走,此时却有一名记者独自留下来,暗自观察:“很快,柜台上陆续点亮了蜡烛,轻柔悦耳的钢琴声响起,亚细亚像是要举办一场温馨的晚会。”这名记者当晚发出一篇现场新闻。他面对突发情境,经受住了新闻意识的实地检测。
敏捷应对“突发新闻”,主要是在5个方面快速行动:
1.第一时间进入新闻源
新闻源,是新闻发生的空间以及能证实新闻真相的人和物。新闻源分为第一新闻源、第二新闻源,直接新闻源和间接新闻源。无论是突然发生还是突然发现的新闻,记者要抢占新闻第一落点,这有两种实用通道:
第一,立刻赶赴现场,才最有发言权。重大新闻突然发生,媒体要不顾一切追踪采访。此时难说什么策划,只要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现场,就是胜利。亚特兰大奥运会时,公园发生爆炸,《人民日报》海外版体育部主任陈昭不顾生命危险,冲到第一现场,获取真实素材。1984年,射击选手许海峰在洛杉矶为我国夺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新华社记者高殿民发稿比路透社快15分钟,比美联社快20分钟,令外国同行刮目相看。
2008年,索马里海盗猖獗,引起全球关注。2009年1月,上海《新闻晨报》首席记者张源、曾玉冒险赴索马里采访,他们从吉布提艰难入境,惊动索马里国防部长,在5名手持AK-47的保镖的保护下,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探访,终于找到颇为神秘的海盗“纳吉彼”。在那里他们写出4万字稿子,发回20张图片。那段日子,上海人天天等待两位记者的最新报道,此举也被许多传媒视为神奇之举。[15]
2011年2月17日利比亚发生武装冲突;2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首项决议,冻结卡扎菲资产,并把事件交由国际刑事法院处理;3月初,卡扎菲军队与反对派力量在东部据点班加西激战。在战火中,《东方早报》记者张喆从埃及进入利比亚采访,他甚至冲破反政府军防线,拍照军人祈祷的场面。[16]这种可能成为“靶子”的疯狂行为,虽然违背战地采访的原则,但一篇篇发自炮火连天战场的稿子,迸发出记者的职业奉献精神。
若受限不能到达现场,也可通过当地传媒聘请特派记者。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前,新华社提前特聘了一名当地职业记者贾迈勒,预定伊拉克炮声轰隆一响就发稿。后来,贾迈勒对新华社记者王波口述:
3月20日凌晨5点,天没有亮,我还没有睡熟。由于一直担心美国会在这一两天深夜发起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所以整夜都是在半梦半醒之中。刚进入梦乡,一声凄厉的空袭警报打破了巴格达黎明前的宁静,也将我从梦中惊醒。我意识到一直等待的时刻终于来了!顾不上穿衣服,立即从床上蹿了起来,飞快跑到位于隔壁的办公室,抄起海事卫星电话,用几乎颤抖的声音向位于埃及首都开罗的新华社中东总分社阿文编辑部主任刘顺先生报告:“巴格达响起警报声。”这是我发出的关于伊拉克战争的第一条消息。
紧接着,我又听到了猛烈的防空炮火声,伴随着的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我又拿起电话,向开罗发出快讯:“巴格达响起爆炸声,美国对伊拉克开战。”[17]
此时为伊拉克凌晨5时36分55秒 (北京时间10时36分55秒 ),第二天更正为伊拉克凌晨5时33分50秒。新华社立刻用7种文字向全世界发出这一重大新闻,比美联社、法新社提前9秒钟,新华社也成为全世界最快报道伊拉克战争爆发的媒体。
接着,香港凤凰卫视台的记者闾丘露薇、蔡晓江凌晨冒着极大的危险,赶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实地现场报道。CCTV著名主持人水均益也顶着沙尘暴和炮火,进入巴格达采访,表现出新闻人的意志和精神。
1989年 2月 11日,《深圳特区报》记者陈寅[18]在丰顺探亲,一位在县供电公司的朋友告之有一架飞机坠毁,须马上赶赴失事处抢修电缆。陈寅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条难得的新闻素材,便提出跟他一道驱车前往。20分钟后,他们来到了飞机失事现场。因飞机是掉在山上,他们还在通往现场的田埂上小跑了十几分钟。
当天下午4时写毕稿件,5时送当地主管领导审阅《台湾空军一架飞机坠毁于丰顺境内 飞行员跳伞获救》一文。晚上9时,终于打通了报社编辑部的电话,值班主任亲自记录。
【本报丰顺2月11日专电】(记者陈寅)今天上午9时50分,台湾空军一架F—5E型飞机(编号400977)在这里的汤南龙山中学附近山坡上坠毁,飞行员林贤顺中校跳伞获救,安然无恙。
记者闻讯赶往现场,看见一个直径约5米的大土坑,机头栽入土中有5米多深,残存的机翼露出坑外,溅出的碎片和泥块遍布附近山坡。在该机坠毁的山坡上做农活的两位当地农民告诉记者,飞机坠毁前,曾在山坡上空盘旋了四五圈,不久便听到一声轰隆巨响,但见浓烟滚滚,山坡上烟雾弥漫。
坠机事件发生后,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梅县军分区司令部和当地驻军、公安部门负责人迅速赶赴现场察看。据当地公安部门称,驾驶员林贤顺祖籍广东梅县,现年36岁,已婚,有一子。他驾驶的飞机于今天上午8点左右在台东某军用机场起飞,后因油料耗尽而跳伞降落。他神色安定,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热情接待。[19]
这篇报道是独家的,在各家媒体报道中最为翔实(新华社通稿只有70多字)。此稿被评为广东省1989年度好新闻一等奖。他的切身感悟是:做一个名副其实的“24小时记者”。[20]
第二,网络追踪,发现奔赴现场的最佳路径。包括调查突发事件的地理、历史、人物等人文背景,搜索热点空间、帖吧、QQ群、图片、视频、微博、微信等。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突发地震,全国各路记者蜂拥而上,此时《深圳特区报》编委吕延涛正率领报道组赴汶川采访,他们很快查询微博获知:雅安发生7.0级地震。于是4人立刻驱车赶往灾区。此时,报社从深圳和成都给予远程路线指导,先是避开成雅高速,后找到夹关镇至龙门乡有一条山路,180公里的路程,一路人流和车辆最少报道组由此路第一批进入雅安采访。该报新媒体部还及时建立“雅安地震临时微信群”,为前方记者提供强力支撑,终于采写了《芦山地震首日直击》等大量稿件,并且推出8个版面的“震区全景报道”。 [21]
抢时间就是抢新闻。要以先进设备快速传送新闻。美联社、俄通社记者2001年在日本福冈采访,就使用了一种先进的手机语音录入传播系统,即记者不用打字,而是一边在现场采访当事人,一边通过手机口述,将语音变成了文字。这在今天也可能是最快的采写、传稿方式。
进入大数据时代,网络与手机捆绑,微博、微信蹿红,成为突发新闻报道的新式“武器”。多数微博以140字以内的长度,将文字、图片讯息分享给他人,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区别于此前新媒体的网状传播,而是一种几何级数的立体裂变传播,可谓是引发了一次新的传播革命。[22]譬如突发交通事故、重大矿难时,每一个“脖友”都可以成为记者!2010年 1月 28日,天津在建高楼失火刚发生几分钟,“小白泥”在新浪微博上传了一张照片,大火呈一竖线蔓延二十多层楼房。接着网上直播,人们观看了大火燃烧直至被扑灭的全过程。4个多小时后,新华网发出报道,这时现场已经只剩下一些烟雾和烧过的焦黑痕迹。16时左右,凤凰卫视《天下被网罗》主持人闾丘露薇评论说:“网络这一次走得比官方媒体还要快。”[23]有关《中国足协要员失踪》的消息,2010年1月20日凌晨,新浪“脖友”开始求证,上午8∶00报媒刚刚上摊,“脖友”已多方证实失踪者就是掌门人南勇,报道了中国足坛发生大地震。
如今,微信的突然崛起,预示了媒介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也给突发新闻的报道带来了宽阔前景。
2.尽快采访核心当事人
记者进入新闻源后,采访核心当事人尤为关键。此时,记者要在短暂时间里,像太极散手那样把核心人物粘上;像电脑扫描那样把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拷下。譬如彼得·阿内特(Peter Arnett)[24]长期跟踪报道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获得了普利策奖。他在国际风云的漩涡中,总是能采访到大众最关注的人物,如:萨达姆、阿拉法特、贝·布托、卡斯特罗等等,他还是西方媒体第一个采访到本·拉登的记者。
彼得·阿内特(Peter Arnett)专著《我怎样采访本·拉登》。
高级记者毕国顺有一次特殊的采访经历:
著名作家魏巍有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叙述了抗美援朝曾发生的惨烈的松骨峰战斗,描绘了李玉安等烈士的故事。然而1989年的初夏,《黑龙江日报》却突然得知李玉安没有牺牲,生活在巴彦县兴隆镇,并成为当地的“活雷锋”。这一突然获知的信息,引起许多记者想去采访的冲动。此时,一名叫毕国顺的记者却悄悄地连夜动身,走过泥泞的小路,找到了默默无闻40年的“活烈士”李玉安,并怀着无限敬慕的饱满情绪,连夜采访了许多知情人,写出7 000字的通讯《他就是最可爱的人》。该新闻发表后立刻引起《人民日报》、CCTV、香港媒体等上百名记者蜂拥而至,形成了一次铺天盖地的报道浪潮。
毕国顺事后深有感触地说:“这是一块埋藏了40年的寄世真金。他还活着!于是我不敢停锹,一挖到底。使这块真金光耀全国的第一人却是我。发现不等于挖掘,全部挖掘出来,才算得上真正的发现。”[25]
同时,快速采访当事人也要讲究“提问”艺术。因为人和人的交流有一个“解冻期”,记者的“提问”要巧妙,要问到关键和要害上,才能提高采访效率。如果在3分钟之内不能“解冻”,基本上采访会失败。一般来说,要诱发被采访人愿意回答问题,针对兴奋型、平和型、羞涩型、逃避型、拒绝型等不同类型被采访者,记者提问要有专业技巧:一是要在瞬间找到“赞美”或“挑剔”被采访者的话题,激活其回答问题的兴奋感;二是记者要从媒体立场转换到受众角度,设计最为关注的“绝问”;三是提问的口气要像CCTV的王志那样,多用“接下来呢?”“为什么呢?”尽量不用判断式口气提问,因为你如果已经说出了一个结论,人家还回答什么?譬如采访刘翔,记者过多使用“是不是”的口气提问,效果就不尽如人意:
“你比赛服的号码是441,4+4+1等于9,今天你又在第9道,是不是这次9是你的幸运数字?”
“你是不是在比赛前对自己特别有信心?”
“经常参加国际大赛对提高你的心理素质是不是非常有帮助?”
“你的教练是不是给了你很大的帮助?”
采访刘翔队友史冬鹏:
“你觉得和刘翔在同一个时代是不是很悲哀?”
“你有没有信心得亚军?因为冠军已经是刘翔了。”
这些“雷人”的提问,让人很难打开话匣子,被采访者只能说:“是”、“嗯”,陷于冷场和尴尬。
对于媒体来说,要迅速制作版面、节目,以独家新闻抢占传播制高点。《拉林村生产机器人了》的独家报道,是记者王晓东在一个文件上获知的新闻线索。他敏锐地意识到,哈尔滨市郊的一个村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打算生产机器人,这件事足以吸引读者想看个究竟。于是他跟踪采访村长杨东来、哈工大教授蔡鹤皋,在首次制出码垛机器人,第一单进账2 300万元时予以报道,获得了中国农业新闻奖一等奖。[26]2008年 11月 6日,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世界媒体纷纷倾力报道,《晶报》记者孙妍则采写了一篇独家新闻《奥巴马弟弟深圳卖烧烤》,格外抢人眼球。文中叙述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弟弟马克,6年来义务为深圳市福利院教钢琴,娶了一名河南姑娘;他还开了一间木屋烧烤店,市民纷纷慕名前往,生意十分红火。
3.最快速度与联系沟通
最快速度与联系沟通,这是为编辑部运筹新闻策划抢时间。1993年 8月 5日,深圳清水河发生“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爆炸事故”。记者赵连勤、王军、郑东升、赵清、孟远等听到第一声巨响,就立刻奔赴现场,并向编辑部报告现场情况。由于报纸、电台等媒体得到省市领导的支持,得以迅速进入大型策划报道通道。其实,即使不是这么大的事件,记者也需要尽快向媒体值班领导汇报。一是明确该报道在当天所有新闻中占何位置,二是寻求编辑部人力物力的援助。获得全国商报新闻一等奖的《“益仁”何以大器难成》,是《大众商报》记者张桂英在1996年8月赴绥化市采访,偶然得到的一条“活鱼”:当地曾有一种叫“益仁”的杀菌剂,它和“娃哈哈”都曾是全国消费者喜爱的50种产品之一。可几年过去了,“娃哈哈”红遍中国,“益仁”却销声匿迹,连的士司机都不知道厂子在哪里。这刺激了她的好奇心,几经执拗的寻找,才在一个胡同里看到了“益仁”的牌子。在紧张的采访途中,她及时向总编辑杨凤君汇报,得到指示:写成深度报道,配发评论。于是采写+策划=联动,一组独家报道成功出炉。
突发新闻策划,是媒体对于突然发生和突然发现的有轰动效应的新闻,紧急进行的搜寻、制作和传播活动。突发新闻策划如同梁山泊拥有一百单八将那样,是个庞大的家族。按照时效分类,包括瞬间突发新闻策划、趋势突发新闻策划;按照状态分类,包括静态突发新闻策划、动态突发新闻策划;按照内容分类,包括政法、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新闻策划等。媒体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策划”攻略的高低;策划,可谓媒体“核心新闻脑”之智力较量也。
突发新闻类型的多样,决定了新闻策划的复杂。特别是瞬间、动态突发新闻正是因为难以预知才具有极高的策划价值。2003年 11月 13日晚,《深圳特区报》记者陈震拿回公安部门“打拐”的消息:深圳有9名被拐儿童获救,6名找到父母。面对这一突发性独家新闻,报社立刻展开策划,集中5个版面,1版登载“打拐”主打稿件,2~5版刊发不同角度的“打拐”新闻,消息灵通的广告商还立刻请求在每个版面投放半版广告。第二天早晨,该报上摊一抢而光。当天恰巧全国报纸总编辑会议在深圳举行,大家对此赞不绝口,《深圳特区报》顿时光芒四射。
突发新闻策划的流程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打响第一枪(统一指挥、新闻破题、保障支撑)。即媒体24小时等待突发新闻的到来,最重要的是指挥系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打响第一枪。在获取突发新闻后,媒体要稳住阵脚,诊断其新闻价值的大小,从而选准该突发新闻的卖点,以独特的角度去统筹报道。比如“三八”节,俄罗斯珍稀动物白熊突然造访深圳动物园,有媒体针对动物园安排女饲养员来招待这些高贵的“客人”,推出《与野兽打交道的女人》等一组报道,故事娓娓动听,读者津津乐道。
第二阶段,掀起报道风暴(事件真相、深度评论、新闻链接)。即突发新闻的策划报道,要通过新闻事实的能量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为此,媒体不是单纯地跟踪突发新闻,而是要主动融入新闻源,周密策划与读者互动的有关活动,推动该突发新闻报道掀起一个个高潮。1999年1月26日,中国老女排突然来深圳,《深圳特区报》追踪采访,包括消息、通讯、图片等,甚至连老女排队员的签名都印到报纸上,连续几天牵引住深圳广大读者的视线。当时有个小插曲,在总体策划中增加了一篇小稿《老女排今何在》,由郎平、孙晋芳、张蓉芳、曹慧英、陈亚琼、陈招娣、杨希、梁艳、张洁云、朱玲、周鹿敏等人自述自己的年龄、身高、场上位置、家庭近况、工作单位等。此稿记者一挥而就,阅读率却高得出奇。
第三阶段,重视后续炒作(激活亮点、各界态度、解决方案)。即媒体策划突发新闻报道的目的,是要解决提出的问题。这就必须表达新闻人物和社会各界的看法,以及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态度、有关领导的批示,最终获得一个圆满的解决方案。倘若达不到这种轰动效应,那么突发新闻策划就只能是一次失败。1996年《生活报》为抢救身在加拿大患白血病的华人孩子小明月,组织哈尔滨市民进行捐献骨髓登记,在采血样的那天凌晨两点,市公交车全部出动,送无偿验骨髓者去定点医院。后来,CCTV专门进行了连续3天的跟踪报道。直到1997年 5月小明月痊愈,该报道才画上一个令读者激动落泪的句号。
4.抢拍现场的珍贵图片
突发新闻图片很珍贵。那种真实的瞬间定格,以视觉冲击力深深打动人。新闻摄影理论专家姚敏夫在威海讲学时,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国刚进入联合国时,有一天,联合国大厦前其他各国的国旗都垂落着,唯有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一位中国文字记者见状毫不犹豫,举起相机,“咔嚓”一下把这个情景留了下来。后来这幅图片获得了中国摄影大奖。这说明了什么?这个文字记者有个“摄影脑
深圳特警在汶川大地震中抢救伤员的场景。马彦摄
“摄影脑”,是记者捕捉现场画面中枢指挥系统的形象描绘。[27]“摄影脑”支配“摄影眼”、“摄影手”、“摄影腿”、“摄影鼻”等功能。从摄影人的气质上分析,“摄影脑”大致可分为五种:敏感型“摄影脑”、思辨型“摄影脑”、艺术型“摄影脑”、幽默型“摄影脑”、沉稳型“摄影脑”。研究“摄影脑”的理念,有助于加速记者转入全媒体。摄影记者不仅要拍片,要写稿,还要利用专业相机的摄像功能记录视频;文字记者也要有个“摄影脑”,不仅要写,还要拍和摄。
首先,记者要有职业精神,用镜头记录历史。透过镜头,拍下精彩的大千世界,也触发灵魂深处最柔软的感动。2005年3月深圳首届华赛新闻图片展览,新闻人物现场肖像类单幅获奖的《风雨中的小布什》,是美国著名摄影家Larry Downing的作品。2004年 6月 1日在安德鲁空军基地,当布什步下海军一号直升机时,狂风暴雨将雨伞吹翻,布什拼命握住伞柄,才没让雨伞吹跑。这一幽默镜头描述了总统也有常人的窘态,给读者留下会心一笑和深刻印象。“哈尔滨大沉船”悲惨事件发生后,有位资深摄影记者被眼前的惨景强烈震撼而目瞪口呆,以致错过了一些珍贵镜头,事后他很后悔,自责不职业。
20年前,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到安徽金寨县采访,在张湾小学看到了正在上课的苏明娟,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他的镜头。这张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引发了“希望工程”。20年后,摄影记者吴芳在“六一”儿童节这天拍摄到合肥一所民工子弟小学的情景:破旧的教室,破旧的桌椅,躺在课桌上下睡觉的学生。看到这样的场景,让人唏嘘不已。这幅图片,给人震撼,引人沉思。[28]
摄影记者吴芳在“六一”儿童节这天拍摄到合肥一所民工子弟小学的情景。
其次,要讲究摄影艺术,使画面充分表达主题。文字记者要向身边的内行——摄影记者多学多问。“会照”和“照好”绝不一样。一位文字记者采访钢琴王子郎朗的演出,他抢拍了几张观众沉浸在音乐旋律中的场面。不料图片主题人物不突出,大部分虚化。原来他是用中长焦距镜头拉拍的,没想到这样的拍摄会使景深变得很小。试想,如果他熟悉景深的因素,就会挤到观众跟前,用短焦距抓拍出画面清晰的瞬间。
按照美国媒体风暴公司总裁布莱恩·斯道姆的观点,记者在现场最重要的是收集声音,把声音和图片搭配,制作类似电视新闻的报道。其实全媒体记者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在突发现场已经很少用笔去记录,而是干脆打开手机的录音功能,或是直接摄像,甚至主持解读、网上直播等。这在本书“网事报道”一章专有讲述。
5.加速度扫描现场片段
突发新闻,无论写成文稿,还是用于声讯、视频、网络,都必须突破常规,快速记述、拍摄现场片段,第一时间运送新闻。譬如几名记者在一个小山村采访,意外发现如此偏僻的地方竟然有个档案室!难得的是该文运用“跳笔”描绘8个镜头,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眼前,一座乳白色的3层小楼,是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的城西村委会。
打开二楼档案室的门,我们3个记者惊呆了:
一卷卷、一盒盒,从地面到房顶,各种档案分7层静静地“睡”在架子上。
年近6旬的村书记刘瑞山兴奋地爬上梯子,取下一卷档案,是土改时分田的土地卡。
他如数家珍地说:“这屋里有文书档案473卷,财务档案4262卷,资产档案27卷,科技档案3卷,荣誉档案220份,图片档案470幅。从建国到现在的118枚公章一个不少,你看,这录音档案还是大盘的呢。”
这么多档案是怎么保留下来的?老刘感慨地回忆说,1955年搞“合作化”后,“运动”不断,干部们怕交代不清楚,就把账目和文件往麻袋里装。“那时我当团支书,帮着装。到‘文革’时,更怕账本丢了,我就夜里偷着把所有档案都藏到小学仓库的天棚上。”
他拿出一份发黄的档案,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是功臣。”原来,1984年,相邻的砂石场拿出一份契约,说以雅鲁河为界,村里的140亩耕地都归他们。“这哪能吓住我,连夜一查,是‘以道北村船口为界’。后来,‘官司’打到市里,我把这份档案往上一递,就赢了!”
看着眼前这些档案,记者们感觉这似乎变成了刘瑞山的心肝宝贝。因为在这15平方米的小屋里,装着全村300多户庄稼人的创业史。
这种细节描绘,既有新鲜感,又能加快新闻采集和制作速度。一篇《老车新技黄金宝》,先是抓住主人公外貌:“身穿一袭标有‘CHINA’字样和紫荆花图案的粉红色短运动服,头戴白盔,脚踏银履,两只手紧紧地攥着车把,古铜色的两腿泛着力量的光泽。”再挖掘他以前没有透露的新信息:“据说他那辆金黄色意大利产的自行车,价值180多万港币。”还插入一个新名词“大雁战术”:“只见黄金宝裹在主车群里,神情怡然,像大雁飞行一样随着滚滚车流奔驰,省去许多气力。这一‘大雁战术’搞得那些以为黄金宝会杀出重围、一骑绝尘的高手们一头雾水。
《新快报》汶川地震号外。
出版《号外》,也是第一时间传播新闻的应急招数。《人民日报》曾经出过几次《号外》,包括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神五”上天、申奥成功和奥运开幕等,传播效果都非常热烈。2008年5月12日,汶川突然发生强烈的8级地震,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震惊了全世界。为了铭记这段苦难的历史,当天《新快报》、《天府早报》、《成都晚报》、《成都商报》、《重庆时报》、《重庆晨报》、《公益时报》迅速出版“号外”。其中,《新快报》的出版速度最快,及时将这一重大灾难消息传送给读者。
注释:
[1]胡振,时任《新闻实践》执行总编辑,曾在该杂志2009年3期组织展开“悬疑新闻”专题讨论。
[2]参见陈纪蔚:《“悬疑新闻”:还算“新近发生的事实”?》,载《新闻实践》,2009(3)。
[3]参见刘敬涛:《解剖一则“悬疑新闻”文本——对“范跑跑事件”报道的分析》,载《新闻实践》,2009(3)。
[4]本书作者聆听李良荣教授授课所做笔记。时间:2008年暑期,地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5]新闻专家杨兴祝、王锦华1991年就坚持认为新闻的本质是新信息。
[6]参见耿伟:《一版头条的智慧》,载《报道》,2013(8)。
[7]参见王德义、耿伟、关小星:《“突发新闻”的一种新解读——从关于“悬疑新闻”的争论谈起》,载《新闻实践》,2010(2)。
[8]李延林,女,1952年出生,陕西延安人。深圳特区报原编委、新闻编辑中心主任、高级编辑。她在《新疆日报》工作期间,以非凡的冒险精神,成为中国第一个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女记者。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区采访后,写下《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现在可以说了》等8篇精彩通讯。
[9]李延林:《哈纳斯湖发现巨型大红鱼》,载《新疆日报》,1985-08-11。
[10]经人民摄影“金镜头”评委会针对《挟尸要价》图片所涉及的新闻事实调查认为,该新闻是真实的。
[11]参见张宏伟:《陈玉献 “上海风格”的举报者》,见新华网,2013-08-06;张宏伟:《上海法官招嫖爆料人:跟踪他到50岁怎么也逮住一次》,见凤凰网,2013-08-10;杨金志:《上海公布法官集体嫖娼经过 4人被开除党籍》,见新华网,2013-08-06。
[12]杜耀峰:《中国媒体新闻创新的突破》,载《新闻战线》,2008(7)。
[13]参见李春冀:《成熟·自信·忠诚——从汶川地震报道看中国媒体的变与不变》,载《新闻战线》,2008(9)。
[14]《前流浪球星揭马赛“假球案”内幕》,见新华网,2011-02-24。
[15]参见《中国记者探访索马里当地姑娘都想嫁海盗》,见中国新闻网,2009-02-23;《你不知道的索马里》,见《长江商报》网,2010-11-24;《央视〈东方时空〉专访晨报赴索马里记者》,见《新闻晨报》网,2009-03-03。
[16]参见张刘行:《挺近战争腹地,你准备好了吗——利比亚归来记者讲述“非常采访”非常之道》,载《报刊业务探索》,2011(5)。
[17]《新华社报道员贾迈勒自述:我在巴格达报道战争》,见新华网,2003-04-03。
[18]陈寅,男,1962年11月出生,广东丰顺人,暨南大学中文系毕业。2001年2月起任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同年7月起创办阳光媒体《晶报》,任总编辑。2009年12月起任《深圳特区报》总编辑,现任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
[19]陈寅:《台湾空军一架飞机坠毁于丰顺境内飞行员跳伞获救》,载《深圳特区报》,1989-02-12。
[20]陈寅:《台湾空军一架飞机坠毁于丰顺境内飞行员跳伞获救》,载《深圳特区报》,1989-02-12。
[21]参见《报道》杂志2013年第5期刊载《深圳特区报》记者吕延涛、陈冰、丁庆林、曹崧在雅安地震灾区采访的成功案例。
[22]参见孟波:《新浪微博:一场正在发生的信息传播变革》,载《南方传媒研究》,2009(21)。
[23]转引自《天津高楼大火网友快速报道完胜媒体》,载《华西都市报》,2010-01-30。
[25]毕国顺:《纤夫在格子里拉纤》,8页,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
[26]参见王晓东:《拉林村生产机器人了》,载《黑龙江农村报》,1996-05-17。
[27]参见岑志利:《论“摄影脑”的类型和功能》,载《报道》,2011(6)。
[28]参见胡蕾:《一样的瞬间,一样的震撼》,载《报道》,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