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产生的背景
供应链金融运行中的微观基础
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分支,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按照美国供应链专业协会的定义:“供应链管理包括规划和管理供应采购、转换(即加工生产)和所有物流活动,尤其是渠道成员的协调和合作,这些成员包括供应商、中间商、第三方提供商、客户。从本质上讲,供应链管理是对企业内外供应和需求的全面整合。”其内容包括所有物流活动、生产运营,以及营销、销售、产品设计、金融、信息技术之间的协调。香港利丰研究中心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把供应链最优化,以最小的成本完成从采购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流程,要求上述工作流程、实物流程、资金流程和信息流程均有效率地运行”。换言之,现代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以正确的价格来提供正确的商品,而且还要在正确的操作成本前提下,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质量、正确的数量送到正确的地点——即“7R”原则,并使整个产业系统的所有权成本最小化。从总体上看,现代供应链管理呈现出的如下特征:
(1)追求卓越服务。越来越多的供应链成员开始真正地重视客户服务与客户满意度。传统的量度是以“订单交货周期”、“完整订单的百分比”等来衡量的,而目前更注重客户对服务水平的感受,服务水平的量度也以此为标准。客户服务重点的转移所产生的结果就是重视与供应链所有相关企业的关系,并把上下游看成是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合作者。
(2)追求时间与速度。在供应链环境下,时间与速度已被看作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一个环节的拖沓往往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转。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它们之间物流、信息流的紧密连接,以达到对最终客户要求的快速响应、减少存货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水平的目的。
(3)注重质量与资产生产率。供应链管理涉及许多环节,需要环环紧扣,并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任何一个环节,比如运输服务质量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供应商备货的数量、分销商仓储的数量,进而最终影响到用户对产品质量、时效性以及价格等方面的评价。改进资产生产率不仅仅要注重减少企业内部的存货,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间的合作与数据共享减少供应链渠道中的存货。
(4)组织精简,凸显优势。供应链成员类型及数量众多是引发供应链管理复杂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供应链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减少物流供应商的数量。比如,跨国公司客户更愿意将它们的全球物流供应链外包给少数几家,理想情况下最好是一家物流供应商。因为这样不仅有利于管理,而且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统一的标准服务,更好地显示出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整套优势。
从以上供应链管理呈现出的特点可以看出,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经营和管理过程,其中涉及许多企业间的协调和交互活动,这些协调交互活动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了供应链的服务、质量和成效。在一般的供应链运营中,加工企业需要从原料企业购买原材料,将其加工成零件,然后出售给部件供应商,部件供应商生产部件后,销售给产成品企业,产成品企业再将其生产的产成品出售给分销商和零售商,后者最终将商品出售给消费者。在这一过程中,资金流是企业的生命源泉,因为资金流动能满足企业任何时刻的支付需求。企业支出和收入的资金发生在不同的时刻,这就产生了资金缺口。如图1—1所示,在企业下达订单与接收货物之间存在着资金缺口,一旦下游企业产生资金困难就很难采购所需要的原料或产品;在接受存货和形成产品销售之间也存在着资金上的压力,因为库存管理活动需要资金支持,并产生库存持有成本;而在销售产品和下游客户支付现金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资金缺口,形成所谓的应收账款;在支付现金和实际接受现金之间产生了现金转换周期,从而对上游企业产生资金上压力,因为如果不能及时获得资金,就可能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使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出现困难。诸如根据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集团在上海等多地,针对中国内地“企业微观付款行为”发布的《2013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通过赊账销售已经成为企业最广泛的支付方式,其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541%上升至2012年的895%,2013年更是达到90%。2013年,使用赊销的企业中有82%遭受货款拖欠的影响,比2012年高出5%,处于近三年的最高水平。在被拖欠付款的企业中,45%的企业称逾期款项金额大于2012年。33%的企业称它们的长期逾期账款大于年销售额的2%,这意味着这些企业可能有较为严重的资金流动问题。此外,企业经历的逾期天数比往年更长,18%的企业平均逾期期限大于90天,比2012年增加了5%。
图1—1企业资金运营状况
从销售和贸易的视角看,为了缓解上述经营各阶段出现的资金缺口问题,供应链渠道中的参与企业往往会采用良好的支付条件或者各类物流管理手段。但是这些手段的有效运用为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并且其成效往往取决于买卖双方的规模和力量的均衡。比如,当大型企业将自己的原材料或产品销售给小型企业时,往往会因为弹性支付产生信用、账单、收集和坏账等相应的代价。特别是在全球跨境贸易中,还会涉及报关、风险管理和其他各类复杂活动所产生的成本。同样当中小型企业将货物或产品销售给大型客户时,虽然运作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客户会拖延现金支付,使得中小企业产生较为严重的现金流问题。具体讲,供应链上的各企业为了缓解自身的资金缺口问题,往往会运用三种不同运作方式:一是单方面延长支付,这种状况往往发生在强势下游客户对弱势供应商的交易状况中,比如在贸易过程中要求延长账款支付周期至30天乃至60天的情况较为普遍。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下游客户企业的资金流动和效率,但是却为上游供应商带来了较大的资金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反过来又加大了供应商的融资成本,最终使得供应商不是在生产和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是更加关注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另一种在贸易中常常使用的方法是早期支付折扣计划,亦即如果下游客户能够提前支付货款便能获得较好的交易价格。这种交易方式尽管也能解决上游的资金问题,但是存在着将折扣算入价格的现象,从而出现了提高下游客户供货价格的可能。此外,在国际贸易中也会涉及复杂的手续,因为报关的价格需要与实际的交易价格相一致。在实际供应链运行中,还有一种物流管理手段被常常使用,这一手段既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又有效地解决资金占压的问题,即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VMI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改进的合作性策略。具体讲,买卖双方在一个共同确定的框架下,由供应商承担在下游企业仓库中的库存管理和代价,直到所供应的产品被下游客户使用时才进行所有权转移。虽然这种合作性物流管理能为交易双方带来收益,即一方面减少了下游客户的资金占压,保障了及时供货;另一方面对供应商而言,有利于其合理规划生产,避免呆库、死库,还能及时了解客户信息。然而对上游供应商而言,不仅库存占压了资金,而且凭此获得融资较为困难,其原因在于商业银行难以对无法监控的库存进行贷款融资。正是因为上述这些状况,使得在传统的供应链运作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资金问题。因此,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资金流与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整合,供应链就会难以为继,这是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微观基础。
供应链金融运行中的宏观基础
除了微观层面的因素外,产业方面的背景对供应链中金融问题的产生也是一种驱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供应链金融是适应国际贸易新形势背景下的产物,是在新的国际贸易背景下对新型组织间关系的有益探索。
(1)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趋势催生新的贸易融资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生产分工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产品的研发、设计、加工、装配、销售越来越突破国家和地区的限制,实现了全球化大生产。产品的价值链可能由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企业分工完成,每家企业都成了全球化生产链条上的一环。
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必然导致贸易领域的全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流通领域中跨国交易的广度、深度和规模都在不断加强。贸易领域的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开始从地区性的互惠互利向多边贸易体制转变,统一的全球化大市场正在逐步形成。
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趋势在客观上带来了金融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促使资金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配置,使资本流向效益更高的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通过资本市场、金融机构、货币体系、金融政策与法律等金融要素的进一步同质化,全球金融市场日趋一体化。
就目前的趋势来看,生产链和供应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联系日趋紧密,生产链的全球化必然要求供应链的金融服务的全球化。以此为基础,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趋势必然要求金融市场以供应链为中心提供更为灵活、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需求急待供应链金融的支撑。随着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进入全球产业分工链条之中。但是,由于缺乏资金,很多中小企业在成长道路上举步维艰,不堪重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升竞争实力的机会。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是个急待解决的棘手问题。
从融资渠道来看,大多数中小企业主要采用的是内源性融资模式。然而,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率水平不高,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能力不足,内源性融资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起到扩大再生产,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而从外源性融资方式来看,由于国内股票市场的准入门槛很高,很多中小企业受注册资本和公司股本总额的限制,根本无法进入主板市场。可以说,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还无法进入公开的证券市场进行融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迄今为止,银行信贷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是,中小企业也很难从商业银行那里获得贷款。由于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较差、财务制度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弱、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商业银行为了尽量地减少呆账、坏账,基本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放贷,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大型企业身上。从银企关系的角度讲,中小企业客观上需要信贷的资金支持,而商业银行又苦于中小企业条件不足而惜贷、惧贷,这就造成了银企间关系上的信用隔阂。要突破这种隔阂,就必须寻求新的融资模式。目前来看,供应链融资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可尝试的方式之一。
(3)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金融业态的多样化需要新的业务生长点和利润来源。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如今也面临着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从而推动了供应链金融的产生。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存贷利差。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在2009年公布的《银行业价值创造报告》显示,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中,存贷差收入占银行主营业务收入的绝大部分,平均在80%左右。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一半以上的利润来源是中间业务收入。所谓中间业务,就是银行为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代理业务。银行作为信用关系的中间人,既不是债务人,也不是债权人,它只提供金融服务,受托处理各类业务并从中抽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和佣金。从中不难发现,国内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十分单一,利润生长点十分僵化。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存贷利差的规模正在不断缩小,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正在进一步缩水。与此同时,由于国内银行在业务模式、经营思路、服务项目上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银行业的竞争环境在不断恶化。
从宏观金融环境来看,随着国内投融资体制的深入改革和金融深化,越来越多的非银行融资形式应运而生,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公司客户能够自行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通常所说的“金融脱媒”现象,也就是金融活动越来越不依赖于银行,银行在融资市场中的份额越来越小。
所以,如果商业银行还仅以传统的存贷利差作为单一的收入来源,只把目光聚集在大公司和大客户身上,那么在未来金融体制的发展趋势下,商业银行就很难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不仅盈利水平会持续下滑,而且传统盈利模式造成的路径依赖会进一步限制经营模式的结构性转变。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上述企业微观和产业宏观层面的共同作用,使得供应链金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了新经济环境下一种重要的创新模式。而这种创新模式的核心就是结合产业运行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融资难问题,在全球产业分工的大形势下,将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源高度结合,实现产业效益与金融效益的乘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