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需要在掌握全面、扎实的学术资料的基础上,对国际共运新闻传播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论著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但是,现在这方面的研究文章,用政治套话替代刻苦钻研的情形不在少数。克服这种不良的文风,空喊反对形式主义是无济于事的,而要实实在在地梳理200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传播实践经验和理论贡献,提供基础的研究素材。这项基础性工作很重要,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各类研究基金的新闻传播学指南习惯性地跟形势,总想在三年内就做出创新成果,这本身违反科学精神。
本项研究跨越了八个年头,没有列入国家或地方的研究基金项目,一度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985经费下配套的一个子课题,但两年后经费没有了。后来得到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广东省委宣传部共建经费的支持,现在终于得以完成。全书共计150余万字,575个词目,配图600余幅。
八年里,以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的师生为主力,全国共有45个单位(42个高校学院、2个研究所、1个媒体)168位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本书的写作。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是全国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教师共同研究的成果。参与的教师,除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外,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的访问学者,以及我在各地讲课、开会时征集到的志愿研究者,也有找上门来领任务的。
从2011年4月到2018年5月,本书里有近400个词目的小型研究文章已经陆续发表,还有少量文章将陆续发表到年底。因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科全书》的影响已经得到了有形的传播,每年本学科的研究综述都会提及。截至2018年5月,《新闻界》发表小型考证文章65组195篇,《新闻前哨》发表53组159篇,《新闻知识》发表8组24篇。
本书的起点在2010年年底。中国人民大学拨给新闻学院一笔可观的985经费,计划持续三年,以支持学科的技术设备更新,但要求约四分之一的经费同时用于配套的业务研究。于是,学院向全体教师征集研究选题。我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成为被接受的十项子课题之一,每项子课题的经费每年平均10万元,三年30万元。我的这项子课题下设两个具体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科全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文献考证研究,计划使用经费33万元。前者准备从理论思想、观点术语、人物活动、论著文件、媒体组织、历史事件六个方面设置约600个词目,以每个词目2 000字的小型考证文章的形式完成,计划100多万字。后者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历史中约80篇经典论著或文件进行详尽的考证研究,平均每篇论文1万字。
2011年这项子课题共获得经费11.6万元。2011年4月,第一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三篇文章在《新闻前哨》以专栏的形式刊出。2011年7月,《国际新闻界》刊出第一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论著的考证文章。2012年5月,在《新闻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第二个栏目,也是每组发表三篇小型考证文章。
2011年年底985经费没有拨付。2012年年底,学校忽然又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报销与前一年同等的经费,结果只报出3.9万元便到了截止时间。至此,此项研究的经费没有了来源。但认领和发表的工作没有停下来,共有21位人大新闻学院的教师带领他们的硕士生、博士生参与了这项工作。这项工作后期是在没有经费支持的情况下做的,认领和写作、发表的速度明显减缓。
2016年3月我退休了,这项工作仍然继续着,进展更为缓慢,只有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两位教师还在坚持做。这年8月,这项工作获得了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支持,学院动员教师和研究生参与百科全书、经典论著考证文章的认领与写作,建立了专门的“马观考证研究小组”微信群,前后有18位教师和同学参与这项工作。2017年7月,第三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专栏在《新闻知识》上开辟,同样是每组三篇小型考证文章。这项工作的进度明显加快了。
这项工作最初的要求之一,是培养青年教师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素养,所以我对认领的教师和学生没有要求必须具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但这样一来,我修改文章的负担就很重。很多文章是在多次反复修改(最多的十多次)之后才得以发表的,比我自己写文章还累。不过,确实锻炼了一批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兴趣。
考虑到文章发表的传播效果,我要求每一篇小型研究文章都要配图。由于大多数内容已经是历史了,还有很多是外国的历史,找寻合适的配图是颇为困难的事情,但这也给了作者们一种追寻历史和传统的机遇,他们不仅采集到了图片,还发现了一些新资料和研究的路径。
感谢画家李歌吟专为本书做了配图。本书采用的配图,凡是找到作者或来源的,均署名或指出来源,但仍有一些配图难以确认来源或找不到作者。如果配图的作者或版权拥有者看到本书,请与编辑联系,提供证明,出版社将支付稿酬。
我们现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看到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著和他们参与的媒体实践的材料,以及与他们同时代的文献,都是中译文,这对于深刻而直观地理解他们的思想与实践是一种无形的障碍。因而,本书对那段历史中的著名新闻和宣传工作者、那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代表论著和其他文献、那时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与发展相关的媒体词目,附上原来的文字。原文是中文的,给出英文翻译文字。来源于德文、俄文的名词概念,因为是根据中译文而流通的,给出对应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英文版的标准译文。有一些流通的中文术语与对应英文似乎不完全对应,这不是英文翻译问题,而是原来中译文的问题,但已经流通于世,不好改动了。因而,本书词目的对应外文有英文、德文、俄文、法文、意大利文、格鲁吉亚文、日文,文内个别人物的姓名,还有亚美尼亚文。
本书第一部分思想理论和第二部分观点术语,按照内容的相关以及时代背景编排。第三部分人物活动,按人物的出生年编排。第四部分论著文件,按发表或写作时间编排。第五部分媒体组织,按创办时间编排。第六部分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编排。第三至第六部分的编排,有利于在时间的纵向排列中考察人物、论著、媒体和事件相互关联的情况。
鉴于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出版需要,为保证本书2018年5月得以出版,我在最近几个月夜以继日补写还没有完成的近200个词目。最近这段时间里,这项工作得到了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志敏、姚晓鸥、黄雅兰、张慧,首都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熊壮,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璟薇等在各方面给予的非常及时的编务配合,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文分社副社长翟江虹的大力支持。
本书终于按计划与读者见面了。感谢所有为此书的出版费心尽力的老师、同学!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的前期经费支持和暨南大学的后期经费支持!
陈力丹
2018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