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旅行叙事的主题旨归

19世纪的美国人躁动不安的追求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国梦和成长,这同样源于美国人的文化传统。美国文化传统的主流是将人生和历史看作一种开始。美国人在谈到“新世界”这个词时是很认真的。美国是一个“新耶路撒冷”,是“天堂之国”在人间的翻版。美国不是一个失而复得的乐园,它就是一个原始的乐园,一个新世界的起点,人类的第二次机会。美国的文化传统正是源于这种认识,认为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注定要去新大陆重建早已为旧大陆所毁坏的伊甸园。这也就是美国梦的最初意象。早期的欧洲移民来到美国后,发现这里的土地无边无际,森林郁郁葱葱,俨然是一个未经开垦的“伊甸园”。这个人间乐园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生机,许多无法在旧世界实现的愿望一下子在新世界成为了现实。这里没有等级和富贵之分,机遇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只要勤奋、肯干,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生活在美国的法国散文家克里夫古尔曾在他的《来自美国的信》中热情地赞扬了美国殖民时代的这种伊甸园式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最完美的社会里。这里的人们得到了他们应得的自由。”(Crevevoeur 1981:134)最终将“美国梦”化作一种美国人民所信奉的基本价值观的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和美国神学牧师霍雷肖·阿尔杰的系列小说以及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的论著。《富兰克林自传》生动地再现了殖民地时期美国人民奋发图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了他们通过不懈努力取得非凡成就的奋斗历程。这是一部关于“美国梦”的理想教材,阐述了美国梦的基本涵义,那就是强调个人的勤奋与善于抓住机遇,再赋予严格的纪律与道德约束。霍雷肖·阿尔杰的“穷小子狄克”系列小说讲述的是美国“西进运动”与“淘金热”时期美国人民靠勤奋和诚实发家致富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统称为阿尔杰英雄。他们成了靠勤奋诚实取得个人成功的代名词。从“西进运动”以来到“一战”之前,阿尔杰的书成了美国青少年的教科书,一代代的美国人读着阿尔杰,也做着阿尔杰式的“美国梦”,也的确有数以万计的美国人在阿尔杰故事的激励下获得了成功。美国评论家理查德·费恩克对阿尔杰故事给予很高的评价:“阿尔杰是承载美国梦这一生产线上的一个主要加油站,任何一个想了解他的国家的人都应该熟悉霍雷肖·阿尔杰,忽视一个其观点具有永恒意义的人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Harris&Tennyson 1985:28)对“美国梦”这一经典主题进行正式界定的是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在其著作《美国史诗》中,亚当斯这样写道:“所谓美国梦,即梦想有一片土地能为其子民提供优越、富饶而且丰富的生活,同时按照能力大小、潜能多少提供成功的机会。欧洲的上层贵族是很难准确理解这种梦的,我们美国人自己有时也不大相信这种梦。美国梦绝非仅仅是汽车和高工资,它是一种社会秩序之梦,在这里,无论男女都能充分发挥其天赋和能力,他们的所作所为和生存状态都能得到他人的认同,而非身世背景、社会地位。”(Adams 1931:214-215)“美国梦”主题一经形成,便成为19世纪的美国作家笔下一个无法割舍的主题。这一主题与道路旅行具有至关重要的联系。首先,“美国梦”这一主题最初是在美国人民的新大陆之旅、西进运动和淘金热潮中形成的。其次,作品中的主人公一般都因为追求“美国梦”而踏上地域的旅途。他们要么在旅途中实现了“美国梦”,要么在旅途中破灭了“美国梦”。

“成长”是19世纪的美国人在旅途漫游中所追求的另一个主要目标。19世纪的美国堪称是一个极其年轻的国家,若从1776年7月4日费城通过的《独立宣言》算起到19世纪结束,美国的历史也不到二百年。如此短暂历史的国度,不要说与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相比,就是与她的母体欧洲大陆相比,也是相形见绌的,它就好比是一个尚处于襁褓中的婴儿。新大陆广袤的土地需要开垦,独立后的国家亟须建立一整套与旧世界不同的国家体制,多元的民族文化需要整合成以美利坚意识为主导的文化等。正如少儿渴望早日长大成人一样,具有短暂历史的美国也渴望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渴望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快速成长、成熟,以便与“旧大陆”文明分庭抗礼。这种渴望成长与独立的思想在19世纪席卷美国的“超验主义运动”中表现得极为强烈,也在这次运动中发出了“精神独立”的宣言。1837年,美国超验主义运动的领袖爱默生在哈佛大学做了题为《美国学者》的著名演讲,号召“我们(美国人)将会用自己的脚走路,我们将会用自己的手工作,我们将会说出自己的心声”(Emerson 1981:73)。同时,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新生的美国不断接受来自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的移民,源源不断的移民给这个本来就很年轻的国度又注入了青春与新鲜的血液,使之愈加年轻,愈加对外界的新生事物好奇,也愈加为追求梦想而好动。美国广袤的国土也为躁动不安的美国人民追求梦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国土的广袤性与年轻民族的流动性的结合使得美国成为一个年轻、没有定型的社会,自然疆界随着民族迁移而不断扩大,社会范式随着年轻人的认识历程而不断受到挑战,整个社会始终像一位正在成长的年轻人,充满了对成长与成熟的渴望。惠特曼的诗歌《有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充分表现了19世纪的美国民族的这种成长经历:这种国土的广袤性与年轻民族的流动性的结合使得美国成为一个年轻、没有定型的社会,自然疆界随着民族迁移而不断扩大,社会范式随着年轻人的认识历程而不断受到挑战,整个社会始终像一位正在成长的年轻人,充满了对成长与成熟的渴望。惠特曼的诗歌《有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充分表现了19世纪的美国民族的这种成长经历:

有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

他只要观看某一个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

在当天或当天某个时候那个对象就成为他的一部分,

或者继续许多年或一个个世纪连绵不已。(惠特曼1991:628)

这似乎就是19世纪的美国这个年轻民族国民性格的典型写照。所谓“国民性格”,美国学者克莱德·克拉克宏认为就是行为模式、世界观和世界存在的经验(Kluckhohn 1967:212)。所谓“行为模式”,更多地体现在行动,尤其是旅行。我国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这说明读书与旅行都是认知世界的方式,相比之下,行路作为一种动态的行为,更能弥补书本知识的局限性,更能形成一种世界观,获得对世界存在的经验。莱斯利·菲德勒对美国的这种潜意识中的民族性格也作了阐述,他说:“人们痴迷于成长,在‘成熟’与‘拯救’之间,他们更向往成熟。吸引他们的是哈克贝利·费恩和霍尔顿·考菲尔德这样的人物。在这些人身上,他们看到了这样的理想:清新不败的洞察力,永不衰竭的活力,不受腐化的天真纯洁。他们潜意识里拒绝所谓原罪。他们认为成熟的青春就是美国的化身和理想,粗犷、不受约束,但却蕴藏着成熟和责任感。”(Coyle 1969:7)在这种潜意识文化心理作用下,19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主人公多为流浪的青少年,他们的精神困惑和教育成长成为当时美国作家所痴迷的情节和主题。美国19世纪小说中的旅行叙事与成长主题的契合点在于主人公的成长性经历大都是在旅途中完成的。这种成长和旅行典型地体现在下列叙事模式中:诱惑——出走——考验——迷茫——顿悟——失去天真——认识人生与自我(芮渝萍2004:84)。由此可见,旅行是成长小说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叙事框架,换句话说,主人公的考验、迷茫、顿悟、失去天真和认识自我都是在旅行途中发生的。

提起19世纪美国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我们还不能忽略“天定命运”这一影响19世纪美国人文化心理的思想,尤其是在研究美国作家在南太平洋的旅行以及对于当地土著居民进行表征的文学作品时。殖民主义文学“专门指与殖民扩张相关的文字。总的说来,它是由欧洲殖民者为他们自己所写的、关于他们所占领的非欧洲领土上的事情。它含有一种帝国主义者的眼光……殖民主义的文学充满了欧洲文化至上和帝国有理的观念”(博埃默1998:3)。用这个概念来框定19世纪的某些美国经典文学,我们发现它一经从欧洲文学中独立,便具有了殖民主义文学的特征。从美国独立后开展的西进运动以及对周边国家的征伐过程来看,美国也是一个典型的殖民者。美国人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殖民者对被殖民地他者的“凝视”与霸权性的表述。

19世纪的美国人普遍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有权利征服世界上的“劣等民族”例如印第安人。1811年,约翰·昆西·亚当斯曾经这样阐释美国:“整个北美大陆看上去是被上帝注定要给予这样的民族,他们有同一个国家、说同一种语言、实行同一种宗教和政治原则、拥有同一个社会习惯……”(Pletcher 1978:529)所以,刚从英国母体中独立出来的美国,已经不满足于13州的领地,急不可耐地开始了西进运动和对墨西哥等美国周边领土的侵略和殖民。骨子里的种族优越论、宗教上的上帝“选民论”和现实中的领土扩张需要使得一种堂而皇之的“天定命运”(Manifest Destiny)说在美国甚嚣尘上:“这种要求的权利来源于我们的天定命运,它允许我国扩展领土,并拥有上帝给我们的整个大陆,以进行我们的自由和联邦自治政府这一伟大实验……”(Pletcher 1978:526)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美国的西进运动迅速展开,并发动了以美国——墨西哥战争为代表的一系列领土争夺战争,夺取了近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美国独立初期领土的三倍多,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美国历史上的殖民扩张以及伴随着这种扩张而形成的“天定命运”话语,也对19世纪的美国文艺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们不自觉地形成一种殖民主义的潜意识,以为美国拥有一种上帝赋予的使命,那就是用美国式的民主去征服野蛮的民族。有一幅画叫作《美国前进》,画的是一个美国女神Columbia飘荡在大平原上,给阴暗和荒凉的田野带来光明,为农民、旅行者、马车、电报和火车指明前进的路。在她的前面,是象征黑暗的动物、野牛和印第安人,它们望风而逃,为西进的美国人腾出了地盘。即使像惠特曼、梭罗这样的作家,也受到了“天定命运”说的影响。惠特曼在其《为了你啊,民主!》一诗中,为“天定命运”大唱赞歌:“我将使这个大陆不可溶解/我将缔造太阳照耀下最光辉的人种/我将使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国家变得神圣……我要沿着美利坚的所有江河、沿着大湖的湖岸、遍及所有的大草原……”(惠特曼1991:201)惠特曼在这里所讴歌的“民主”当然是美国的民主了,“缔造太阳照耀下最光辉的人种”自然是指优越的美利坚民族了,而“使美洲大陆融为一体”则是指要征服整个美洲大陆。在《河上一周》(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k Rivers,1849)中,梭罗表现了对白人殖民者“边疆精神”的赞扬:“我们勇敢的祖先已消灭了所有的印第安人,他们衰退的子孙不再居住在军营里,在他们的道路上再也听不到战争的呐喊……我们必须成为像迈尔斯·斯坦迪什、丘奇或洛夫威尔那样坚定的开拓者。”(梭罗2000:106)

所以,即使我们不把19世纪的美国文学划归完全意义上的“殖民主义”文学,至少以宣扬“天定命运”为特征的殖民主义话语存在于当时的美国文学中。尤其是在涉及美国人到南太平洋等地进行旅行的小说中,这种殖民主义话语就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在这些旅途叙事小说中,作家在表现主人公的空间位移时,还有意无意地建构出作为殖民者的美国对于被殖民的“他者”,例如南太平洋土著居民的凝视以及话语霸权。研究美国19世纪文学中的旅途叙事,我们就不能忽视美国文化中的这一种潜在特征。虽然它不如“美国梦”和“成长”的追求在美国旅途叙事文学中表现得那么明显,但也的确在某一时期和某一作家的小说中或隐或显地呈现。

参考文献

Adams,James Truslow.The Epic of America.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31.

Adams,Percy G.Travel Litera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Novel.Kentucky: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83.

Davidson,Cathy N.The Picaresque and the Margins of Political Discourse//Revolution and the Word:The Rise of the Novel in America.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151-211.

Cowley,Malcolm.Exiles Return:A Literary Odyssey of the1920s.ed.Donald Faulkner.London:Penguin Books,1994.

Coyle,William.ed.The Young Man in American Literature.New York:The Odyssey Press,1969.

Crevevoeur,J.Hector St.Jean.What Is an American?//New World Metaphysics:Readings of the Religious Meaning of the American Experience.ed.Giles Gun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c,1981:133-138.

Derounian,Kathryn Zabelle.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Essays Honoring Harrison T.Meserole.Cranbury,New Jersey: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Inc,1992.

Eliot,T.S.Introduction//The Critical Response to Mark Twain’s Huckleberry Finn.ed.Champion Laurie.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91:44-49.

Emerson,Ralph.The American Scholar//The Portable Emerson.ed.Carl Bode.New York:Penguin Books,1981:53-57.

Fender,Stephen.Sea Changes:British Emigration&American Literatu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Freedman,Jonathan.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nry Jame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Guillen,Claudio.The Anatomies of Roguery.New York&London:Garlangd Publishing Inc,1987.

Harris,Laurie Lanzen&Emily B.Tennyson.eds.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Criticism,vol.8.Detroit:Gale Research Company,1985.

Horgan,Paul.The Common Heart.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Cudahy,1962.

Hulme,Peter.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ravel Writing.London:University of Essex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Kennedy,John F.The National Purpose Discussion Is Resumed:“We Must Climb to the Hilltop”.Life,22 August 1960:70-77.

Kluckhohn,Clyde.Culture and Behavior.New York:The Free Press of Clencoe,1967.

Leong,Nancy.The Open Road and the Traffic Stop:Narratives and Counter-Narratives of American Dream.Florida Law Review,Issue 2,2012:1-48.

McMillin,T.S.The Meaning of Rivers:Flow and Reflection in American Literature.Iowa City:University of Iowa Press,2011.

Mencken,Henry Louis.The American Language.New York:Alfred A.Knopf,1921:29-30.

Pazicky,Diana.Cultural Orphans in America.Jackson,MS: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8.

Pettersson,Eva Zetterberg.The Old World Journey:National Identity in Four American Novels from1960 to 1973.Ph.D.diss.,Uppsala University,2005.

Pirsig,Robert.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New York:Bantam Books,1975.

Pletcher,David M.The Manifest Destiny in Encyclopedia of U.S.Foreign Policy.Alexander de Conde,New York,1978.

Seelye,John.Prophetic Waters:The River in Early American Life and Literatur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Serafin,Steven R.&Alfred Bendixen.The Continuum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Literature.New York:Th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Inc,2003.

Springer,Haskell.Introduction:The Sea,the Land,the Literature//America and the Sea:A Literary History.Athens: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5:1-31.

Stout,Janis P.The Journey Narrative in American Literature.West-point:Greenwood Press,1983.

Turner,Frederic.Epic:Form,Content and History.New Brunswick,New Jersey:Transaction Publishers,2012.

Turner,Frederic J.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y.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2010.

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爱·谬尔.小说美学经典三种.罗婉华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巴赫金.教育小说及其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意义//巴赫金全集,卷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形式——历史诗学概述//巴赫金全集,卷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费莱德尔,L.A.“好哈克,再回到木筏上来吧!”神话——原型批评.蓝仁哲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亨利·纳什·史密斯.处女地———作为象征和神话的美国西部.薛蕃康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胡亚敏.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老舍.老舍文集,卷15.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述理论导论.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南治国.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南洋之旅.博士论文.新加坡国立大学,2005.

诺斯罗普·弗莱.文学的原型//二十世纪文学评论.戴维·洛奇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热拉尔·热奈特.论叙事文话语//叙述学研究.张寅德编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梭罗.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瓦尔登湖、缅因森林、科德角.北京:三联书店,2000.

汪人元.论戏曲音乐的逻辑特征——程式性.文艺研究,1987,(1).

韦勒克、沃伦.文学原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赵罗蕤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杨经建.追寻:中外文学的叙事母题.文史哲,2006(4).

约翰·斯坦贝克.斯坦贝克携犬横越美国.麦慧芬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张承谟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詹姆斯·O.罗伯逊.美国神话美国现实.贾秀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詹姆斯·乔伊斯.青年艺术家的画像.黄雨石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8.

张民权.流浪汉小说.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