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项目及观赛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冬季奥运会竞争格局

纵观冬奥会的历史,冬奥会赛场金牌/奖牌之争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清晰的两极分化的格局。

欧洲和北美国家实力强劲,形成冬奥会的强势集团。冬奥会比赛受气候、温度等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和社会氛围等多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早期的冬奥会中,只有二十几个国家参与,德国、苏联、挪威曾经“三足鼎立”,几乎囊括冬奥会金牌。后来,美国、加拿大的异军突起打破了三国的金牌垄断,使第一集团的金牌之争更加激烈。随着冬季项目在全球的普及,冬奥会的参赛国家逐渐增多,但金牌和奖牌仍然集中在少数国家手中。以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为例,共有19个国家获得金牌,21个国家获得奖牌,二者数量均为历届冬奥会之最,但多数国家仅仅是在个别项目上有所突破,奖牌榜的主力仍然是欧洲和北美国家,这些国家所获得的奖牌数量占总数的80%,国际竞争两极分化严重。欧美国家的强项在于雪上项目。在索契冬奥会上,雪上项目金牌总数为69枚,占金牌总数的70%。除此之外,越野滑雪、冬季两项、高山滑雪共有33枚金牌,而这些冬奥会比赛的主要项目一直都是欧洲人的金牌库。目前,在冰雪强国中,德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的夺金项目覆盖范围广,而挪威、荷兰这些国家,虽优势项目群覆盖范围相对狭窄,但也将其竞技水平发挥至极致。

东亚国家有所突破,但难以撼动传统格局。中国、日本、韩国在某些项目上有所突破,引领亚洲占据一席之地。在冬奥会的发展历程中,亚洲的参赛国较少且实力有限。第2届冬奥会,日本成为首个参赛的亚洲国家,随后韩国、黎巴嫩、朝鲜、蒙古、印度等国相继登上冬奥会的舞台。1980年,中国队首次组团参赛。在1972年札幌冬奥会上,日本选手笠谷幸借东道主之便在跳台滑雪赛中取胜,打破欧美人一统天下的局面。1992年第16届冬奥会韩国在男子短道速滑赛中获得首金,2002年第19届冬奥会中国选手杨扬在女子短道速滑赛中为自己的国家获得首金。自此,中、日、韩三国踏上冬奥会夺金旅程。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亚洲的冬季运动实力达到历史新高,韩国和中国分别以6金6银2铜和5金2银4铜的成绩位列第5名和第7名,创造各自的冬奥会最佳战绩。亚洲势力的崛起使奖牌分布过于集中的局面有所缓和,但多数国家的“昙花一现”难以撼动欧美等老牌劲旅的领先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亚洲国家的夺金面窄,项目发展不平衡,存在“冰强雪弱”的实力特征。在短道速滑项目中,中、韩两国几乎垄断了近几届比赛的金牌,但在冬季奥运会的基础大项和金牌大项的雪上项目中,两国的竞争实力都较弱。中、韩之外,日本虽然踏上了亚洲国家的冬奥会夺牌之路,但在近几届比赛中竞技实力呈现下滑的趋势。

大洋洲的冬季运动起步较晚,只有澳大利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澳大利亚获得2金1银的历史最好成绩,但仍不能改变大洋洲冬季运动持续落后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