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记忆观的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档案记忆观的研究进展

本章将通过文献调查与统计,了解档案记忆观研究的基本情况,梳理已有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未来研究趋势,这将有助于深化对档案记忆观的认识,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2.1 文献、会议和课题调查统计结果

2.1.1 文献情况

2.1.1.1 检索结果

为使文献检索结果更加全面和准确,笔者选取了以下具有代表性、文献收录较全的中外文数据库:(1)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2)Web of Science;(3)中国知网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4)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A&I: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llection;(5)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论文库(以下简称人大文库)[1]

在检索词的选用上,因为档案记忆观涉及“档案”与“社会记忆”“集体记忆”“文化记忆”“历史记忆”等,故笔者选择“档案”和“记忆”作为核心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首先,以“档案”和“记忆”为检索词进行“篇名/题名检索”,检得487篇中文文献,人工筛选后得到有效文献368篇,其中期刊文章349篇、学位论文19篇;其次,以“archive/archival”与“memory”组合成检索式进行“Title检索”,检得328篇外文文献,其中期刊文章(journal article)291篇、书/书的章节(book/ book section)6篇、会议论文3篇、学位论文(thesis)28篇。检索结果见表2-1、表2-2。

2.1.1.2 时间分布

笔者将通过“档案+记忆”检索所得的368篇中文文献和通过“archive/archival + memory”检索所得的328篇外文文献进行时间、数量的比较与整合分析,并绘制文献时间分布折线图(见图2-1)。

由图2-1可知如下几点信息:

第一,从发文时间上看,国外有关档案记忆观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内相较国外晚了整整15年。

第二,从发文数量上看,2010年以前,国外对于档案记忆观这一问题的研究量较国内多;2010年,国内开始反超。

第三,综合发文时间与发文数量分析,国外的研究较为连续,而国内在1983年至2000年间的发文量极少,甚至有几年“空窗”。

第四,总体而言,档案记忆观研究的热度呈现上升走向,研究数量逐渐增多,研究进程渐序前进。

2.1.1.3 来源分布

通过对文献的来源分析,可获知已有研究的研究主体及代表学者。笔者统计分析上述696篇文献的837名作者及其所属机构情况发现:

表2-1 中文文献检索结果

表2-1 外文文献检索结果

图2-1 文献(篇名含“档案”与“记忆”)时间分布折线图

第一,丁华东、尹雪梅、王玉龙、潘连根、特里·库克、詹姆斯·劳瑞(James Lowry)等学者发文量较多。其中以上海大学丁华东为最,发文29篇,占所检作者发文量的4.17%。

第二,根据作者机构可大致将研究主体区分为“学院派”(来自高校或研究中心)和“实践派”(来自党政机关和档案馆、图书馆、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在统计分析标明作者机构的文献后,笔者发现在国内档案学界研究主体中,“学院派”与“实践派”所占比例相差不多,国外档案学界研究主体则以“学院派”为主,达90.91%。总体上看,档案记忆观研究的研究主体为“学院派”。

第三,在“学院派”中,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马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上海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的出现次数较多,可谓本领域研究的重镇。其中以上海大学为最,其出现频率高达17.93%。

2.1.1.4 主题分布

笔者运用SATI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对328篇外文文献的标题分词进行抽取、频次统计和关联度分析,在剔除意义重复及无具体意义的分词(如to、of、the等)的基础上选取了32个关键标题分词,运用Netdraw软件绘制了关联度图谱(见图2-2)。同时,从368篇中文期刊文献中抽取了1 156个关键词,在去重筛选的基础上选取了21个关键词并绘制了其关联度图谱(见图2-3)。

图2-2 328篇外文文献的32个关键标题分词关联度图谱

图2-3 368篇中文期刊文献的21个关键词关联度图谱

从图2-2、图2-3可大致总结出国内外现有档案记忆观研究的热点与大致的主题分布,如“档案与社会记忆”“档案与历史记忆”“档案与集体记忆”“档案与文化记忆”“档案与城市记忆”“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建构”“权力、档案与社会记忆”“档案与数字记忆”等。

2.1.2 会议情况

文献调查表明,自1994年起,国内外举办了一系列有关档案记忆观的学术会议,如表2-3所示。

表2-3 国内外与档案记忆观相关的部分学术会议情况

2.1.3 课题情况

从2006年至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了7个有关档案记忆观的课题,如表2-4所示。

表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有关“档案记忆观”课题


注释

[1]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新中国档案学科和档案学教育的最早创建者,发展至今,其档案学专业的在校生与毕业生规模已居全国之最,但人大学子的学位论文仅收录于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论文库,因此笔者选取了该论文库作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