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记忆观的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绪论

2016年8月,里约奥运会正在火热进行。笔者作为一名资深的“体育迷”,却闭关潜心写作。亲历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在里约的比赛已经很难引起我的兴趣。直到8月21日,女排决赛之时,笔者才打开电视机兴奋地享受女排夺冠的激动时刻。因为对于女排,我如同其他国人一样,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一份美好的记忆。媒体也纷纷评论说,这次女排夺冠唤起了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1]

女排夺冠之后,各大新闻媒体及时地晒出了记录女排自1981年以来八次夺冠辉煌时刻的历史照片,微信朋友圈则有人秀出郴州女排拼搏史迹展馆、中国体育博物馆里的女排相关展品的照片,而许许多多老百姓又在各种自媒体中表达了自己兴奋、自豪的心情。照片档案、实物档案、电子档案让女排这一“集体记忆”再次在国人心中被唤醒、渲染和铭刻。

由女排夺冠引发集体记忆带来的思考是:集体记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尤其是对当下中国意味着什么?档案在建构集体记忆的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我国档案部门应该在保存和传承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做出什么贡献?本书主要谈谈对后两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1.1 集体记忆是一个国家、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时指出:“中华民族具有5 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2]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根植于、传承于民族的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是一个群体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纽带,是他们共同的生存基础和力量源泉。世界上优秀的、有生命力的民族都十分珍惜自己的集体记忆。例如,犹太民族丧失自己的家园,流亡世界各地长达2000多年,在异国他乡漂泊的岁月里,犹太人通过每年众多的宗教节日和祈祷仪式来唤起与加深民族记忆,牢记自己的历史根源。最终,他们凭借着极其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返回故土重建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而人类历史上还有许多民族,由于无法传承其集体记忆,最终因外族入侵、族群迁徙或社会变迁等而灭亡或消失。例如,曾经纵横北亚西欧草原、冲垮西罗马帝国的匈奴民族,因为“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史记·匈奴列传》),无法长久地留传本民族的集体记忆,最终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可以说,集体记忆是一个民族的遗传基因、文化血缘。是否拥有完整深刻的集体记忆,是衡量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向心力的基本标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历史记录、尊重传统文化、珍惜集体记忆的民族。从西周的石室金匮、两汉的兰台东观、唐宋的史馆架阁到明清的皇史宬与内阁大库,从孔子删定六经、太史令修撰史记、司马光编纂通鉴到当下的清史修纂工程,从汉字书法、太极八卦、武术中医到京剧脸谱,从春节回家、元宵闹春、清明祭祖到中秋团圆,等等,全面构筑了一个宏伟、独特、悠久的中华民族记忆宫殿,使中华民族的遗传基因、文化血缘延续数千年而从未中断,使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时空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以女排夺冠的集体记忆为例。1981年,在中国饱受一百零九年被侵略、被欺凌的屈辱、痛苦,又经历三年饥荒、十年“文革”之后,在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百废待兴之际,中国女排首夺世界杯冠军,给尚处于封闭、迷惘状态,有些胆怯、自卑的国人以极大的鼓励、振奋。自此,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甘于奉献、勇于奋斗。女排夺冠成为全体中国人最美好、最自豪的集体记忆之一。这一集体记忆无疑是当代中国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注释

[1]中国女排王者归来 超远金牌不忘初心.(2016-08-22)[2017-02-18].http:∥2016.163.com/16/0822/04/BV22J88100050I18.html.李华梁,周畅.从里约奥运看爱国主义薪火相传 女排唤集体记忆.(2016-08-24)[2017-02-18].http:∥sports.sina.com.cn/others/others/2016-08-24/doc-ifxvcnrv0742833.shtml.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03-17)[2017-02-18].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17/c_115055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