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类国际学校基本情况
在本书中,我们根据中国国际学校的办学主体与招生对象,将国际学校主要分为三类(见表2-1)。
第一类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这是最早的一类国际学校,由在中国境内合法设立的外国机构、外资企业、国际组织的驻华机构和合法居留的外国人开办的国际学校,如上海美国学校、广州美国人国际学校等。而根据中国的法律法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只能招收非中国国籍学生,属于非营利性质,监管政策宽松。
第二类是公立学校国际部(班)。由中国公立学校承担教学管理,按照国外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英文教材和考试测评,采取双语或全英文授课。目前对公立学校国际部(班)的政策已经收紧,2013年教育部出台了《高中阶段国际项目暂行管理办法》,明确对各类高中国际部(班)从招生、收费等多方面予以规范,对部分不符合规定的国际部(班)进行清理或转制。目前来看,将国际部(班)从公立高中剥离、独立出来,是国际学校健康合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类是民办国际学校。民办国际学校是由市场需求催生出来的,是现阶段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一类国际学校,属于民办教育的范畴。民办国际学校以中国学生为主要招生对象,也招收外籍学生,部分或者全部采用国际课程体系、教材和考试测评体系以英文教学为主。
表2-1 三种类型国际学校的区别
以下将对三类国际学校进行具体介绍,此外我们还在介绍每一类学校之后附录了调研中所搜集整理的该类学校的相关信息,供读者参考。
(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1.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发展现状
截至2012年11月21日,教育部公布经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共116所[1]。如图2-1[2]所示,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共有外籍人员子女学校58所,占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总数的一半。学校数量在10所及以上的省份还包括:山东(12所)、天津(10所)和江苏(10所)。如图2-2所示,从地区分布来看,学校集中分布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
图2-1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各省数量分布
图2-2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地区分布
在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5年颁布《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之前,我国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数量非常有限,主要是由各个使馆举办,招生对象也以使馆工作人员子女为主,比如北京顺义国际学校等。自国家教育委员会1995年6月正式批准第一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广州日本人学校以来,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快速发展,为来华外企员工及在华各组织机构的人员子女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截至2000年,外国机构、外资企业、国际组织的驻华机构和合法居留的外国人已创立了48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虽然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数量在21世纪初教育政策改革背景下遭遇短时下滑,但随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化大都市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数量持续增加。其他沿海城市,如青岛、大连、厦门、珠海等,以及内地城市如西安、成都、重庆、昆明等为了提高城市竞争力,在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外籍员工的福利,这一阶段成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还享受了政府在土地、校舍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因而,截至2010年,我国新增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共计58所,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比如东三省、渤海湾、江浙、两湖、川渝,以及青海、陕西等地区。
2.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课程特色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根据其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主要招收3~19岁的学生,提供K-12的课程学习,其中部分学校也设有13年级,以便与部分国家的教育体系相衔接,形成完整的国际教育课程体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国际文凭课程(IB课程,包括小学项目PYP、中学项目MYP和大学预科项目DP)、剑桥国际课程(以英国为主,包括剑桥国际小学课程、剑桥国际初中课程、剑桥国际高中基础学历课程IGCSE、剑桥国际高中高级学历课程A-Level)、美国大学委员会的大学预修课程(AP课程),以及根据韩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课程标准设计的课程方案。
除北京BISS国际学校、上海西华国际学校、苏州新加坡国际学校、广州誉德莱国际学校等18所全日制IB学校同时开设IB小学项目PYP、中学项目MYP及大学预科项目DP以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在小学及初中阶段多采用与本土文化融合的校本课程,因而,各校区的课程设置难以做比较。从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来看,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以大学预科项目为主。其中,以耀中教育(Yew Chung Education)、德威教育集团(Dulwich College International)为代表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在高中阶段同时开设IB和A-Level课程。相对于IB、A-Level、AP这三大主流课程,韩、日、德、法、加等国的课程体系在学校网站上并没有对课程设计、内容、组织与实施进行详细的说明,也缺乏相应的教学质量监管与课程评估机制,所以这些学校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
3.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教学模式特色
在幼儿园阶段(2~6岁),学校在开展有意义的室内外教学活动的同时,也重视儿童的人际交往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除了以日、韩、法、德等语种为主的学校外,多数学校采用全英语授课模式,或者采用双教师模式,以营造双语学习环境。“所谓双教师模式,即每一班由一对有幼儿教学经验的外语授课教师和中文授课教师共同授课,根据每一个孩子的需求,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然交流的环境,让他们在学习自己熟悉的语言及文化的同时,尊重与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4]这一阶段遵循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教师提供积木、拼图、橡皮泥、乐高玩具、沙石等丰富多彩的教学用具,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基本的数学和科学概念,教师还鼓励孩子们通过讲故事、绘画、音乐、舞蹈来表达自己,以及进行创意设计。
在小学阶段(7~11岁),学校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一个孩子都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且勤于学习。多数学校采用小班授课模式,每个班级的学生在10~20名。教师通常采用启发式、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以兴趣爱好为主导,以动手实践为基础,将语言、数学、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不同科目的学习内容加以融合。比如在IB小学项目PYP中,教师以六大超学科主题为框架:“我们是谁、我们身处什么时空、我们如何表达自己、世界如何运作、我们如何组织自己、我们如何共享地球”,从而让每一个单元都具有趣味性、相关性、挑战性和重要性。这种超越学科的探究式学习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重视学生在社交、体育、心理健康、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再如以英式教育为代表的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通过课程创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也鼓励学生在强化和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后,适当挑战一些难题;学校还定期开展评估并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展,以确保每个孩子充分发挥其独一无二的潜能[5]。
在初中阶段(12~15岁),学校鼓励学生学习和理解传统学科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成为创新型与反省式的思想者。比如在IB中学项目MYP中,教师以八大学科组和五大相互作用领域为框架,在教学中注重学科交叉和领域渗透,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而且能够将各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此外,学校还通过“重大概念”“全球背景”“学习方法”对学科组进行整合,并特别安排中学项目MYP的社区设计和个人设计,以提供深化跨学科理解的机会。这些超学科探究的重要概念共有18项,包括审美、变化、交流、社区/群体、联系、创造、文化、发展、形式、全球互动、特征/认同、逻辑、观点、关系、系统,以及时间、地域和空间。又如上海长宁国际学校,除提供以学术为主的基础课程外,还提供了各具特色的拓展课程、学生社团及文娱活动,“如学生理事会、模拟联合国、苹果课堂、机器人俱乐部、越野滑雪、游学旅行、学长对话、学生发展指导等”[6]。
在高中或大学预科阶段(16~19岁),学校开设了更具挑战性的学习课程,确保学习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同时,学校致力培养学生的研究学习与反思能力,并通过服务社会,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以大学预科课程项目DP为例,学生可以从六组学科中选择六门课程进行学习,但是三大核心课程,包括认知理论(theory of knowledge,TOK)、专题论文写作(extended essay,EE)和创造、行动、服务(creativity action service,CAS),是所有IB学生的必修课。核心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按自己兴趣进行独立研究和论文写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理性客观分析、判断与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质疑,与他人进行合作创新,防止主观臆断和思想意识上的偏见,并在社会服务中培养同理心和全球视野。
4.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教学资源特色
通常,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拥有完善的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和强大的专职人员保证,为学生提供丰富且完善的体育、艺术、科学探究、阅读、讨论与休闲场所。具体而言,学校除提供室内体育馆和室外田径场之外,还提供游泳池、健身中心、网球场、攀岩壁等场地及设施。学生可以选修体操、形体、瑜伽、游泳、排球、篮球、足球、乒乓球、橄榄球、棒球、曲棍球、高尔夫等丰富多彩的体育课,也会定期参与校级、市区级以及国内外各类体育赛事。为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学校设置了可供艺术教学或社团活动使用的音乐工作室、舞蹈工作室、戏剧工作室、隔音录音室等功能教室,也提供可容纳全体学生的剧院或艺术中心以举办各具特色的艺术节、音乐会、文艺表演等文艺活动。学校大力倡导“互联网+教育”的各类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或机构合作,以提供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络、多媒体中心、一对一笔记本项目,使全校教学用计算机与学生人数比维持在1∶4~1∶2。除搭建24小时紧急维修平台外,学校还会定期对现有服务器、网络和软硬件设施进行评估,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来升级信息技术设施,保障全校的信息化教务管理、多媒体教学支持和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图书馆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非常重视的基础设施。学校一般会制定标准化选书、购书、编目制度,聘请专职的图书管理员维护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y,OPAC),还会定期对全校师生开展信息素养、文献检索、学术诚信等讲座培训。图书馆不仅提供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不同语种的藏书,还为高年级学生的研究学习和教师专长发展提供工具书、学术著作与期刊、学术论文数据库等线上、线下的自主学习资源。此外,学校还提供符合各年级教学和探究单元所需要的科学实验室,配备专门的实验员对易燃化学品、腐蚀性化学品、化学品清单、危险化学品标签及警示牌进行规范管理,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安全防火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规章、实验室安全手册、应急预案与警报系统,对全体师生进行实验安全培训,并对防护服与实验手套、防溅眼镜、急救药箱、灭火器、灭火毡、洗眼装置、紧急喷淋装置等进行常规检查与维护。实验室与学生人数比一般维持在1∶30。学校随处可见阅读角和讨论区,设置主题餐厅(中餐厅、西餐厅、清真食堂)、员工餐厅、咖啡屋、员工休息室等场所,为全体师生提供舒适且个性化的休闲环境。
(二)公立学校国际部(班)
1.公立学校国际部(班)的办学主体及性质
2000年以后,一些教育交流机构、教育中介机构开始尝试引进海外大学预科班与本土学校合作国外课程体系,成立本土学校名下的高中(预科)学习中心,揭开了本土学校举办国际课程项目的序幕。2003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明确“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7]。有了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北京、上海等地开始在公立学校开设国际部(班)。
本书中,公立学校国际部(班)指的是国内公立学校与国外学校(教育机构)合作开办的国际教育项目。由中国公立学校承担教学管理,按照国外学校或国际课程体系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英文教材和考试测评方法,采取双语及全英文授课的模式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这种国际部(班)通常有4种办学形式:(1)普通高中计划外招生的国际部(班),不通过中考招生,学生没有内地高中学籍。(2)纳入高考招生计划的国际部(班),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额定招生计划。学生既有我国高中学籍,又可获得合作办学机构的高中学籍。这种国际部(班),一般有着很高的招生门槛,和本部的录取分数线相差不大。(3)公立高中将部分教学与管理任务外包给教育培训机构,上课地点在公立高中校园内。(4)招收外籍人员子女或国际留学生,要求学生具有外国国籍,不招收中国籍学生。
2.公立学校国际部(班)的发展现状
(1)开设数量与招生人数增多。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纲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中小学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国际化人才”[8]。为了更好地响应这一政策的号召,推动国际教育的发展,各地教育部门积极支持地方重点中学申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只要申请学校符合规定、具备法人资格,提交申请报告、合作协议和资产来源证明,启动资金充裕,即可申请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后即可招生,程序简单,而且审批通过也较为容易。
随着民众对留学观念的改变,留学生的生源主体发生了变化,从“成绩不好家庭好”的学生变为“精英家庭优秀学生”。家长和学生对国际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加上公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公立学校国际部(班)成了大多数学生的选择。在政策与需求的多方刺激下,2010—2013年,公立学校国际部(班)呈爆发式增长。图2-3展示了从2010—2015年高中阶段全国各个城市中外合作办学审批情况。
图2-3 2010—2015年高中阶段全国各个城市中外合作办学审批情况
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官方网站上能够找到《北京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名单(2014)》,包含23个项目。由于2013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决定加强对公立学校国际部(班)招生的规范,不再审批新的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合作办学项目名单这一数据的后期更新也就停止了。2011—2013年每年新增公立学校国际部(班)审批数量超过50个,按国别主要有中英班、中加班、中澳班、中美班等。“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4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
数据显示,2009—2013年的5年间,北京市公立学校所开设的国际部(班)增加了16个,增幅超过2.5倍,每一年的增长速度也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随着高中国际部(班)开设数量的增加,其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从图2-4中可以看出,2009—2013年,北京市公立学校国际部(班)的计划招生总人数迅速上升。2009年,北京市所有公立学校国际部(班)的计划招生人数为440,而2013年,其计划招生人数已经达到了1355,约为2009年计划招生人数的3倍。
图2-4 2009—2013年北京公立学校国际部(班)计划招生人数
(2)课程类型多样化。目前,公立学校国际部(班)采用的主流课程体系有AP课程、A-Level/IGCSE课程、IB课程、PGA(全球通用证书项目)课程、VCE(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证书教育)课程等,以及托福、雅思、SAT(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加拿大课程等考试类课程。以美、英、加、澳课程体系为主,还有部分为海外大学预科或者海外学校学分认证类课程。根据各课程体系官网提供的数据以及各个学校官网公布的课程设置情况,图2-5、图2-6分别显示了上述几类课程在公立学校国际部(班)中的分布情况,以及2015年北京公立学校国际部(班)不同课程类型占比。
图2-5 2015年公立学校国际部(班)国际课程设置情况
图2-6 2015年北京公立学校国际部(班)不同课程类型占比
截至2016年11月10日,中国一共有189所AP学校,其中公立学校国际部(班)占60.32%,相对较多。AP课程是美国大学的先修课程,课程难度相当于美国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在美国,高中阶段开设AP课程是为了给学有余力的高中生提供具有一定挑战性和难度的选修课程,以丰富其高中课程体系,满足部分学生对学术的需求。基于公立学校,尤其是重点高中学生生源好、自学能力强、学术水平较高等先天因素,AP课程最易在这一类型学校中开展,学生也有较高的把握拿到高分。再加上留学美国的热潮,在课程选择上,AP课程目前牢牢占据市场第一的位置,具有绝对的优势地位。仔细分析图2-5和图2-6的数据,也不难看出这一点。由于重点高中学生擅长数理化生的特点,以及经济学与人们生活较为相关的特性,大多数公立AP学校都会选择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积分、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但是也有部分学校会根据学生需求和师资情况增设心理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
从图2-5可以看出,A-Level课程是仅次于AP课程最受公立学校国际部(班)欢迎的课程。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是A-Level考试国际认可度高,英联邦国家以及大部分美国学校都承认其考试成绩。A-Level课程有完整连贯的课程体系,提供80多门课程,中国学生可以在每个学校提供的有限课程中选择3~4门课程,但公立学校国际部(班)的学生大多数会选择比较擅长的理科科目。A-Level课程不涉及大量的课外活动以及论文写作,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各科目,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相对IB课程,学习A-Level课程的学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截至2016年11月10日,中国一共有105所IB学校,相比2015年新增6所,其中公立学校国际部(班)占18.10%。IB课程开设难度大,目前开办这一课程的公立学校数量并不多,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从图2-7可以看出,上海的IB学校数量远超过其他地区。国际文凭组织(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IBO)规定学生必须在既定的6个学科组中每组选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在公立学校的DP课程中,开设数量高居第一的是数学,其次是TOK,其他还有物理,化学,经济,中文等。重点高中学生数理化生的优势尽显。IB是一个极具水平的世界通用预科文凭,IB学生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升学进修,均可享受免修语言课程的待遇。大部分大学都给予成绩优良的IB学生学分减免,从而缩短了大学研修的时间和费用,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申请成为IB学校。
图2-7 2015年IB学校(公立)地理分布
(3)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如图2-8所示,2004—2014年这10年间,南京市的公立学校国际部(班)数量从10年前的2所增加到22所,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在增长。除南京外,“截至2011年,三线城市郑州市已有13所高中开设了24个国际部(班)项目。而在2010年只有9所高中设立16个国际部(班)。仅2011年郑州市就新开设了8个高中国际部(班)项目,其发展速度非常快”[10]。另外,在中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开始设立高中国际部(班)项目,如贵州、青海、四川等地。
图2-8 2004—2014年南京市公立学校国际部(班)数量
3.公立学校国际部(班)的教育困境
(1)教师流动性大,教学水平难以保证。是否有足够多的外教任教,是家长们判断国际部(班)国际化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一方面,部分公立学校国际部(班)由于缺乏国际教育的师资,只能通过与教育中介合作,外聘教师,这类教师流动性大,教学水平不稳定,聘用费用较高。考虑到这些,学校在师资配备上并没有全部采用外教。一般的国际部(班)1/3的教师由中介机构聘请有资质的外教担任,1/3的教师来自本校,还有1/3的教师会由海归人员或留学生担任。家长和学生都担心用公立学校的师资尤其是优秀的师资去支持国际部(班)的课程,会制造教育的不公平,影响国内高考班的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公立学校国际部(班)越办越多,民办国际学校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开办也一路高歌猛进,对师资尤其是优秀的双语老师和外籍教师的需求日益加大,师资不足成为制约国际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另外,目前缺乏针对在中国从事国际教育的老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相关的制度安排和科学的培训体系。
(2)资源利用监管机制缺失。在同一个校园中运行两种教育模式,这一点让公立学校国际部(班)饱受质疑。部分公立学校开办国际部(班)时会利用原有的校内资源,如教学楼、教师办公室、实验室等,但很多城市居民认为,公立学校的资金来源是政府支持,是所有纳税人的付出,应该用于正常的中学教学,而不应拿教育经费去开办高收费的国际高中,用公共资源开办国际部(班)并从中获利,认为不应该扩大国际部(班)项目数量和招生数量。
从学费收入的角度来看,国际高中的收入不纳入教育部门财务,不由教育部门统筹,而往往成为高中,甚至是国际高中办学者(包括合作办学者)的收入,即使有一部分要上缴教育部门,但相当比例还是返还给高中。表面上看,收入可以用于高中发展,可是,在现实中,国际高中的财务信息并不公开,多少比例的收入要缴到教育部门,多少比例的收入学校自留或者教育局折返等都不透明,财务监管一直处于灰色地带。有报道也指出,“目前国内重点高中的国际部(班)几乎被教育中介机构承包了,很多班次是典型的国际贴牌,中外教育机构里应外合圈钱”[11]。
(3)现阶段政策收紧,审批停滞。出于对教育公平这一根本性原则的尊重,以及针对上文提到公立学校国际部(班)在发展中所暴露的高收费、课程设置紊乱,加剧教育不公平、挤占公共资源等问题,自2013年起,政府对公立学校国际部(班)的政策开始收紧。当年,教育部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对各类高中国际部(班),从招生、收费等多方面予以规范,对部分不符合规定的国际部(班)进行清理或转制。随后,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治理措施,或者限制其招生规模,或者将其转制,逐步采取措施治理国际部(班)乱象。
2014年伊始,公立学校的国际部(班)吹起一股冷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从2014年起不再审批新的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而上海也于同一年明确表示,未来计划将国际部(班)从公立学校中剥离。2015年1月,深圳市教育局下发通知规定没“牌照”的公立学校,2015年起不再招收国际部(班)学生,已存在的国际部(班)则用3年时间过渡消化。2015年,教育部有关部门起草了相关的指导意见,对于中学阶段的国际教育目前有两个原则或方向:一是公立学校开展国际教育应保公平,让全校学生都受益,而不是以高收费为目的;二是民办学校或私立学校,因为社会有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教育需求,民办学校引进国际教育可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4.公立学校国际部(班)的发展趋势
对于已开设的公立学校国际部(班),未来该何去何从,还有待时间检验。可能有以下三种走向:
(1)保留一部分学校和班级,但按照国际化课程和标准化管理制度予以规范。比如,国际高中的财务信息要公开透明,收支两条线清晰明了,学费收入全部交给教育部门,再由教育部门统筹分配。还有,所有国际部(班)学生都必须参加中考,获得国内高中学籍,升学时可选择国内高考和出国留学。目前已有地方采取这种方式,但是在学费设定上争议较大,如果公立学校国际部(班)按普通班收取学费,这无疑是变相让国际部(班)走向消亡,用一样的学费,根本无法聘请到优质的国外师资和开展优质国外课程。
(2)全部取消现有的公立学校国际部(班),由民办学校、社会培训机构来开办相应的班级和课程。
(3)取消国际部(班),在普通高中全校范围内开设国际课程,由学生自主选修。开设国际课程所需要的费用,主要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承担,选修的学生可按国际课程学分付一定的学费,这种做法,是把国际课程作为中学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同时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不再单设国际部(班),而是学生根据选课情况走班。现有的各公立国际项目目前也在积极转型,争取利用前几年积累的声誉,将国际项目转变为优质的国际化双语学校。
另外,北京一些公立学校已经开始将国际项目与主校区分离。未来公立学校国际项目是否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一部分优质项目将转变为民办国际学校,仍是一个未知数。
(三)民办国际学校
1.民办国际学校的定义
民办国际学校是指除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经费,基于《民办教育促进法》,面向中国学生开办的,吸收、采用国际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的学校,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促进下推行国际化教育,其通常采用国际课程,雇用外籍教师,接受中外籍学生等。
2.民办国际学校的发展概况
(1)发展阶段。民办国际学校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社会力量办学条例》颁布,随后,国家又在2003年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社会力量经由企业办学、公办民助、公立学校转制等方式,经历了筚路蓝缕的初级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家对民办教育体制的管理较为放松,许多民办学校很早就开始了国际课程的尝试。此时,我国的民办国际学校初步建立,发展速度较慢。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纲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中小学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12]。在这一政策的鼓舞与促进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支持与推进公立学校国际部(班)的发展,导致了公立学校国际课程项目的爆发式增长。同时,这项政策立足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办学成本、生源质量皆不及成熟的公立学校,并且公立学校国际部(班)有学费价格相对较低、教师资源更加集中等优势,在这一阶段民办国际学校的发展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
国家逐渐意识到公立学校国际部(班)的过快发展导致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部分学校借机敛财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自2013年后,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率先终止了对于公立学校新开设国际项目的审批。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学生、家长对于国际化教育的需求更加旺盛,民办国际学校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本阶段,民办国际学校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成熟阶段。
(2)地域分布。目前对民办国际学校还没有完整的统计数据,而新设立的国际学校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学校更改名称、倒闭合并情况颇多,以下所列数据难免有所疏漏。遵循“疑校从无”的原则,根据国际文凭组织、剑桥国际考试委员会(Cambridge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CIE)等官方网站以及各学校网站的数据所统计的192所民办国际学校地域分布情况如图2-9所示。
图2-9 民办国际学校地域分布情况
从图2-9中不难发现,民办国际学校的地域分布与GDP成正相关。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国际学校的需求也高,可以承担国际学校较为昂贵学费的家庭比例较高。江浙鲁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这三个省份的国际学校数量也不少。而在中西部地区,民办国际学校的发展较为缓慢。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政策越来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这些地区的民办国际学校也在迅速增加。如中育教育集团在银川一中、乌鲁木齐外国语学校设立的国际课程,就是西部国际教育开花结果的一个缩影。未来中西部地区也会出现更多的民办国际学校。
(3)主流课程。根据所搜集的信息,分析民办国际学校所开设的相关课程,数据如图2-10所示。
图2-10 民办学校国际课程占比资料来源:IBO,CIE,各学校官网。
可以看出,A-Level,IB与AP三大主流国际课程所占比例超过80%,中美、中加课程也拥有一席之地。
A-Level“在全球145个国家设有课程中心与考点,每年在世界范围内举行的考试近100万人次”[13],是全世界认可度最高的考试之一;自由选课,只需要选择3~4门课程就可以申请绝大多数英联邦国家与地区的学校;一年2次考试,并可补考,便于学生冲击更好的成绩。
“IB提倡学生主动性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并独创十大学习者培养目标。”[14]其可以提供高中国际教育文凭,并且需要学生从六大学科组的每一个学科组选择一门课程,并在完成三项核心课程后才能获得。其课程难度较大,并且评价系统较为复杂,然而其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特征,则是其近几年在中国迅速崛起的一大原因。并且IB课程被主流留学国家的大部分大学直接认可,亦可直接转换学分。
AP课程与中国学生衔接最佳,并且能够直接用于申请美国大学,而美国是现在最热门的留学国家之一;学生可以自由选课,并且每一门课程的学期只有一年,便于学生备考;可直接转换为美国、加拿大的大学学分。
3.民办国际学校的发展机遇
中国的国际学校经过约20年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优秀学校,也形成了一些集团化、大规模的办学机构。现如今,一方面各地出台措施限制公立学校开设国际部(班),甚至将国际部(班)从公立学校剥离;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劳动成本的提高,外资企业纷纷转移至东南亚,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在中国的市场日趋饱和,并受相关制度限制只允许招收持有外籍护照的学生。因此,在未来的5~10年,创造国际教育辉煌的一定是中国的民办国际学校。根据近期国际教育产业的发展,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趋势预测:
(1)资本市场的广泛介入以及民办国际学校的集团化办学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市场资金从股市、楼市转移到新兴产业,国际学校这个方兴未艾的产业也成为投资者的一大热门之选。由于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约束,以国际教育为主营业务的机构不能进入中国A股市场标的,国际教育概念股暂时仍是一个空白,资本市场有望在以后的10年推动国际学校快速发展。
早在1994年,以房地产为主要拓展产品的碧桂园集团就在广东顺德成立了第一家国际学校——广东碧桂园学校,这时便拉开了资本介入国际教育产业的序幕。自此之后,跨区域跨产业投资国际学校的案例,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2015年5月13日中泰桥梁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向八大处控股、华轩基金、郑亚平3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18756.70万股”[15],其利用海淀区教育资源,通过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等名校联合,大力发展凯文国际学校。自此,高端教育成为其主营业务,中泰桥梁成为以国际学校为主业的高端教育上市公司。2015年6月,万科宣布联手深圳中学创办万科梅沙书院,上海万科也在同年宣布成立九年一贯制的私立学校——上海万科双语学校。
“2015年11月17日,由英国爱德思(Edexcel)国家考试局授权的考试培训机构培诺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新三板上市”[16],揭开了全国留学教育信息化公司上市的序幕。2016年5月26日,银润投资发布公告称:
而这并不是银润第一次投资国际学校,之前银润就在北京投资了17.6亿元打造了两所国际学校。
以上只是国际教育市场发展情况的一个缩影,冰山一角下潜藏的是更大的市场潜能。在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国际学校产业的同时,国际教育集团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据统计,在中国约有27家大型的国际教育集团,这27家国际教育集团管理着中国150余所国际学校。当前,中国国际学校有530余所,标志着国际教育集团逐渐对国际教育市场产生归并、聚拢、集约作用,教师招聘、学生招收对集团化办学的教育机构来说更加容易。第一所学校办出质量后,会对教育集团整体声誉产生正影响,也对下一所学校的声誉有播散作用,在第一所学校的基础上,集团内整体的教师培训,体系完善也会更加顺利。
(2)高品质国际学校将脱颖而出。现阶段,民办国际学校呈现井喷式增长,而快速增长带来的则是办学质量的参差不齐。虽然对家长以及圈外人士来说,五花八门的国际学校让人眼花缭乱,但对业内人士来说,哪几所才是优质国际学校,他们非常清楚。如深圳国际交流学院、广东碧桂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上海市实验学校、北京王府学校等,这些学校创建较早,从而能够在市场竞争较小时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在全国享有一定声誉。近些年来,上海的包玉刚实验中学、北京的鼎石国际学校等新兴国际学校异军突起,加之对邻近城市的辐射效应,在国际教育界也开始占据一席之地。
高品质的国际学校通常具有稳定而强大的师资队伍、眼界开阔的管理人员和成绩优异素质良好的生源,学校的政策相对稳定,能够贯彻始终。为了打造学校的声誉以及维护在校学生的质量,对录取学生执行高标准、严要求,从而使教师上课负担减轻,学生学习也不会受外界干扰。学生们在老师的关怀与引导下,成绩得到提高,同时也使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提升。家长对学校有信心,与学校的配合度也会提高。学生的优秀成绩、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都会让学校的声誉锦上添花,进而对招生、招聘有极大的助益。这些高品质的国际学校已经走入或即将走入这种良性循环,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学校发展的上升期。
而低品质的国际学校,通常师资队伍流动性强,管理人员目光短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生源良莠不齐,学校的政策朝令夕改,为了填补资金漏洞盲目扩招,招收不合格的学生。这样,不仅使教师上课负担加重,还为了顾及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牺牲了另一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利益。老师们应对各种压力自顾不暇,又有什么精力去顾及原本最应该受到关注的优秀学生呢?学生考试成绩下降,家长的投诉、抱怨也会增多。最终,学生不被心仪的学校录取,对学校的声誉更是雪上加霜,甚至会令学校工作的辛苦成果付之东流。学校一旦走入这种恶性循环,就会带来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恶果,如果处理不好家长、学生、老师、学校的关系,学校很有可能面临倒闭。
市场决定了国际学校越来越透明的现状,前者在市场上已经做大做强,在业内已经有相当名气;而后者在市场上逐年走低,有些在业内臭名昭彰。这种质量的优劣通常呈现正态分布,极好与极差的学校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普通国际学校,既面临生源、师资的流动性,但也有一批相对负责且开明的老师、管理人员。他们是否能够走上成功的道路,取决于学校的学生是否能够取得知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以及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两者缺一不可,前者的影响相对短期而迅速,后者影响则长久且深远。
未来10年,民办国际学校势必会经受巨大的挑战,在市场竞争面前,一批不负责任、质量低下的国际学校将会被淘汰,另外一批优秀的国际学校将在这场大浪淘沙的残酷竞争中成长起来。
(3)国际学校将会走上转型之路。现在,受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思想影响的家长越来越多,来自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教育信息也越来越开放,“百家争鸣”的教育观点对于新一代家长的影响也非常大,这些家长倾向于选择的教育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以及多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也有一些家长,既希望孩子出国留学,也希望他有一颗“中国心”,提出国际教育要融入中国文化,于是形式多样的更多的国学教育也在民办国际学校中萌芽。
对国际教育的追求,使家长对国际课程的期待值逐渐提高;国际学校的增多,也为家长提供了做比较的条件。尽管他们也会从学校的人文气息、课堂布置、教师的言谈举止、校长的眼界与胸怀,以及学生在学校的精神面貌来判断学校的好坏,但结果导向思维在家长择校中起更大作用:学校再好,理念再新,教师队伍再怎么空前绝后,也没有一张美国常春藤盟校、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或者澳洲五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得有分量。
对于民办国际学校来说,家长越来越多的要求是一种挑战,但挑战之外不是没有机遇。现阶段,除了少数几所已经走在前列的国际学校,对于更多的国际学校来说机会是平等的。家长的择校标准都是相似的,哪所国际学校可以尽快完成从备考型教学到讨论型、创新性教学,从填鸭式教学到与学生互动式的教学,从知识性教育到知识、品格、价值观的全人教育的转变,哪所国际学校就会在行业中异军突起,赢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其实,很多国际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人员都已经吸收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他们是有能力实施这些转变的。
与此同时,民办国际学校还须抓住基础课程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如果为了转型而放弃对基础理论知识、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就会因小失大。东西方两种课程体制在一个学校并行不悖,或者用东方的教学方法来教授西方的学科内容,并不是一种健康的课程融合。转型的重点与难点就在于,避免矫枉过正,要真正意义上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国际教育课程之中,不能片面强调快乐学习,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不断摒弃自身陈旧观念的过程,不能一味地追求快乐,但也不能造成学习仿佛天然就是童年的敌人现象。因此,对于现阶段的民办国际学校来说,加大教学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4.民办国际学校面临的挑战
据统计,2016年共有约20万中小学生在国际学校就读。随着国际教育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高、中国的国际学校还会继续增多,所面临的挑战也必定会增多。
(1)合格校长、教师在国际教育行业仍然短缺。制约民办国际学校蓬勃发展的一个因素是合格校长、老师的短缺。所谓合格的校长,就是谙熟或理解中西教育理念的精髓,并愿意和有能力对其各取所长、融合后付诸实施的学校领导人;所谓合格的校长,是能够将中外教职员工团结在一起,使他们都能并愿意成为各自工作的主宰。而在民办国际学校中,存在着校长人格魅力欠佳、内部凝聚力不强的现象。
所谓合格的教师,就是能充分理解和了解被教育的对象,很好地教授国际课程的知识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完成留学心仪大学的愿望的教师。无论是中国教师还是外籍教师,都需要在中国的民办国际学校磨炼多年,才能获得经验,成为合格教师,而中国的国际学校发展历程只有20年,还不足以培养出足够优秀和可供市场挑选的教师。
(2)国际学校管理方与投资方在教育与管理理念上存在冲突。管理方与投资方在对待教育这个特殊的服务产品时产生的理念上的差异,也是制约国际学校发展的因素。毋庸置疑,资本市场进入国际学校领域之后为国际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国际学校在硬件、软件上的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如同一枚硬币,有其正面,则必有其反面。
资产进入国际学校,看中的是国际学校的投资利润与名誉收获。然而,大多数优秀的、长时间担任校长的管理人员,深谙学校的发展与成熟不是一日之功。经营学校需要更多的人文底蕴、仁爱和包容,与经营企业不尽相同,学校校长对于教学活动、生源质量的要求与投资方对于成本的控制以及利润需求也有冲突,冲突会对双方的积极性造成影响。
注释
[1]教育部公布经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教育部网,2012-11-21.
[2]本章所提供的图表中的数据由作者根据全国各学校官方网站发布的资料整理而成,后文不再一一注明。
[3]北京新学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6年AP国际文凭课程中国年度分析报告.2016.
[4]http://www.ycis-sh.com/cn/academics/early-childhood-education.
[5]http://www.dulwich-beijing.cn/page.cfm?p=771.
[6]https://www.scis-his.org/academics/middleschool/co-curriculum-activities.
[7]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国政府网,2003-03-01.
[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
[9]http://www.eol.cn/html/lx/2014baogao/content.html#28.
[10]http://www.eol.cn/html/lx/2014baogao/content.html#28.
[11]http://www.wx135.com/articles/20140102/26828.html.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网,2010-07-29.
[13]Cambridge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Cambridge IGSCE Brochure.http://cie.org.uk/images/84521-cambridge-igcse-brochure.pdf.
[14]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Learner Profiles.http://ibo.org/globalassets/digital-tookit/flyers-and-artworks/learner-profile-en.pdf.
[15]http://pdf.dfcfw.com/pdf/H2_AN201505120009593568_1.pdf.
[16]http://pdf.dfcfw.com/pdf/H2_AN201511060011318666_1.pdf.
[17]http://pdf.dfcfw.com/pdf/H2_AN201605250014995036_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