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圈结构调整的国际比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北京首都经济的三次结构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北京基本没有现代化的工厂,生产能力低下,郊区农业生产条件十分落后,基本靠手工劳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北京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从以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到首都经济战略的提出,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发展格局确立;从以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核心的首都经济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再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理念的产生,北京经济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以人为本、自主创新、生态文明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北京经济向高端化、知识化、总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和现代化的国际城市。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消费性城市转向生产性城市(1949—197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北京从消费性城市转化为生产性城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委、市政府就把首都建设的总方针确定为“为生产服务,为中央服务,归根到底是为劳动人民服务”,并提出首都应该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特别是要成为中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应当是也必须是一个大工业城市。并且中央有关部门认为这个定位“基本是正确的”。

在这个时期,北京着重发展工业经济并以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经过近30年的发展,北京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这一阶段,北京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大量资金和劳动力投放获得,属于“粗放型”增长阶段。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期后,从1953年开始,北京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按照努力发展生产,使北京实现由消费性城市向生产性城市的转变的战略目标,北京工业确定的基本任务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建立新厂和充分发挥原有企业的潜力,并逐步完成对资本主义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8年开始,北京经济建设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由于国家大量增加基本建设投资,三年内北京新建、扩建了800多个企业。1963—1965年,由于经济调整,基本建设规模大大缩小,由“二五”计划期间平均每年投资11﹒5亿元减少到5﹒7亿元。通过“一五”计划、“二五”计划期间的投资建设,形成了北京工业体系的雏形。

20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决定把一些重点建设项目放在北京。“三五”计划、“四五”计划时期,燕化新建、扩建和首钢扩建等,表明北京重工业继续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化工、机械、冶金为支柱的重型工业结构,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二三一”产业发展格局。1978年,北京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93﹒2亿元,是1965年的4﹒66倍,年均增长12﹒6%。1980年,北京市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4%,比1949年提高了18﹒1个百分点,仅次于辽宁省而居全国第二。

1949—1978年,北京市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达250亿元,职工由1949年的40多万人增加到1978年的300多万人,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和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其中,1953—1978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北京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迅速由一个以消费为主的城市发展为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然而,由于在这期间北京市的投资以生产性投资为主,全市总投资的71%用于生产性投资,尤其是重工业投资占生产性投资的比重高达55%,导致工业重型化特征日趋明显,1978年轻重工业比例达到35:65。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北京市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大力发展包括冶金、化工、纺织、重型机械制造加工在内的支柱产业。钢产量从无到有,并在1978年达到191万吨,同年原煤产量为218万吨,水泥产量为191万吨。工业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64﹒5%,并且市中心集中了全市80%的工业企业,北京市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工业城市。

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北京市纯消费城市的地位,对于吸纳劳动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从产业结构来看,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维持在40%以下,较同期发达国家首都城市的平均水平低20~30个百分点。

(二)20世纪80年代起生产性城市转向服务性城市(1980—1996年)

1980年,中央书记处对北京市首都建设工作作过“四项指示”,明确指出北京市要着重发展旅游业、服务业、食品工业、高精尖的轻型工业和电子工业,并提出进行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建设。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明确指出,“北京城乡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要服从和服务于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要求。”强调北京以后不要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不能再发展那些耗能多、用水多、运输量大、占地多、污染扰民的工业,而应首先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型的工业。要迅速发展食品加工工业、电子工业和适合首都特点的其他轻工业,以满足人民生活和旅游事业的需要。商业和服务业应在短期内有较大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应以面向首都市场、适应首都需要为基本方针。1993年,国务院将北京定位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北京要“促进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按照中央对北京城市的总体定位和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要求,北京解放思想,调整思路,使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都服从、服务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要求。从经济功能上说,就是要求北京不再是重工业的生产集中地,而应该是开放式的、具有综合城市功能的现代中心城市。也就是从首都资源禀赋特点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北京文化、科技、教育、人才、信息、金融、旅游等方面的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北京适时地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调整工业的结构,按照首都的特点来选择北京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同时,积极抓住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契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988年,国务院批复《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中关村科技园区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993年10月,《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进一步强调北京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要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领导全国工作和开展国际交往的需要;要不断改善居民工作和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要突出首都的特点,发挥首都的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促进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国务院重申北京不要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不能再发展那些耗能多、用水多、运输量大、占地多、污染扰民的工业。批复首次明确提出,北京要切实保护和改善首都地区的生态环境,要建设完善的城市绿化系统,要继续抓紧治理大气、水体、噪声以及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污染。要求北京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首都水源不足、能源紧缺、交通紧张等重大问题。

与全国各地的情况一样,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10多年间,北京的改革开放处于全面展开阶段。经济快速发展,多种形式的改革齐头并进。1982年中共北京市第五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的方针。对于什么是“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各界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认识到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首先要体现首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城市性质,体现首都的科技优势,体现经济效益与人文效益的结合。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根本上就是建立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结构,即符合北京城市性质功能和布局要求,以首都科技文化优势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第三产业为主体,三次产业结构协调,技术先进、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环境良好、高效益、高素质、开放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经过多年艰辛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成形,改革开放进入系统推进阶段。1993年,北京全面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通过实施“优二兴三”“退三进四”等重大措施,工业结构调整速度逐步加快。1995年北京市的第二产业(工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降至35%,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23﹒7%提高到52﹒3%。

(三)服务性城市转向国际性城市(1997年至今)

进入21世纪以来,2001年北京市“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发展科技型经济、服务型经济、文化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等四种类型的首都经济;2006年北京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走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之路。北京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充分挖掘、整合、利用首都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到2006年,北京市的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突破70%,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70%,第三产业税收占比超过80%,北京已经率先于全国其他地区进入了以服务性经济为主的后工业经济时代。

但是,与“首都”的需要、与一座越来越国际化的大都市的要求相比,北京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速度仍然稍显不足。1994年,在全市按产值排名的前8位行业中,排在前3位的机械、石化、冶金工业都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重工业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仍占到63﹒2%。其中,钢产量达到800多万吨,其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石化、造纸、水泥、原煤、焦炭的产量也大体沿着上升曲线发展。重工业的发展必然带来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加上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矛盾和诸多不适应显而易见。

1997年北京市第八次党代会正式提出了“首都经济”的概念:强调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首都经济摆在首要地位。“首都经济”应当是立足首都、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经济;是充分体现北京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充分发挥首都比较优势,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是向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密集、高度开放、资源节约、环境洁净方向发展的经济;是既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又体现较好效益的经济。实践证明,“首都经济”概念的提出,对后来北京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结构调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一次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往往预示着一个新的增长阶段的形成。因此,“十五”计划期间,首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所设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调整,使首都经济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

2001年,北京市“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发展科技型经济、服务型经济、文化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等四种类型的首都经济;2006年,北京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走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之路。北京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充分挖掘、整合、利用首都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到2006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突破70%,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70%,第三产业税收占比超过80%,北京已经率先于全国其他地区进入了以服务性经济为主的后工业经济时代。到2008年底,北京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达到7 3﹒1 2%,远远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如表1- 1所示,1978年北京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2:71﹒1:23﹒7;到2007年,北京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发展为1﹒1:26﹒8:72﹒1;2010年为1﹒0:23﹒5:75﹒5。北京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指出,首都着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五年规划,是首都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规划。首都经济将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picture

表1-1    北京市三次产业内部构成(%)
资料来源:历年《北京统计年鉴》。

(四)总结

每个时代首都经济结构调整都面临不同的机遇、挑战以及任务,这意味着结构调整实际上是结构升级。经过历次经济结构的调整,首都北京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60年来,北京的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1952—2008年GDP年均增长10﹒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北京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1952年全市GDP仅为719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2008年全市GDP突破万亿元,达到10 4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2年的318倍,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3%。GDP每提升一个量级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1978年突破百亿元用了26年,1994年突破千亿元用了16年,2008年突破万亿元用了1 4年,参见表1- 2。

picture

表1-2    首都地区生产总值增加时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主编.新中国60年.2009。

人均GDP不断跨越标志性台阶。60年来,北京市人均GDP 从1952年的165元增至1975年的1 086元,突破千元;1994年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 240元;1999年超过20 000元。此后,每隔1~2年即可跃过1个万元级。2008年北京市人均GDP跃升到63 029元(相当于9 000多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相当于1952年人均GDP的90﹒7倍,年均增长8﹒4%。此外,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增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时,北京市财政收入仅为0﹒2亿元。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财政收入迅速增加。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1950—1977年,北京市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仅为17亿美元。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对外贸易开始迅速发展。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3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4 079﹒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5﹒5%。其中,出口额由219亿美元增加到596﹒5亿美元,进口额由0﹒1亿美元增加到3 482﹒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3%和38﹒5%。

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60年来,北京的产业结构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功能定位的不断清晰而逐步升级。第一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计算由1952年的1﹒75亿元下降为2010年的12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4﹒53%;第二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计算由1952年的3﹒05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332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24%;第三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计算由1952年的3﹒08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10 66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04%。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22﹒2:38﹒7:39﹒1演化升级到2010年的1:23﹒5:75﹒5。

3.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1949年,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只有420﹒1万人,1978年增至871﹒5万人,是1949年的2﹒07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的变迁、经济社会的发展,北京市人口规模逐步扩大。2008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 695万人,又比1978年增长了近1倍。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外来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8年在北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为465﹒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7﹒4%,比1978年提高了24﹒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2008年北京市城镇化率为84﹒9%,比1990年提高11﹒4个百分点,2011年北京市城镇化率达到88﹒9%。

4.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改善,但基本上还处于温饱不足的状态。1956—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均为2﹒3%(名义增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08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 72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 747元,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分别比1978年增长9﹒15倍和12﹒2倍,平均每年分别增长8﹒1%和9%。目前,北京市恩格尔系数达到富裕国家的水平。